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不是袁術 三百七十七 目標,殲滅漢軍
該說不說,檀石槐這個時候行動其實已經有點晚了。
因為袁樹已經率領主力戰隊向北抵達了陰館縣附近,并且進一步向北進軍來支援強陰縣,兩軍一支往南、一支往北,某種意義上也能算是雙向奔赴了。
檀石槐帶領主力騎兵南下的過程中,倒也不是完全沒有戰果,比如他們成功摧毀了兩座良莊,在強陰縣以南的兩座良莊被檀石槐發動主力不惜一切代價的猛攻,終于被攻破了。
沒辦法,鮮卑人人數太多,大軍圍攻一座農莊,農莊里的天雄軍正規軍和防衛隊拼死抵抗,力戰到了最后,也沒能成功。
檀石槐算是勉強出了口氣,下令將農莊劫掠一空,又把剩下來的男女人口萬余人全部當作戰利品擄掠走,所獲甚多。
但是這兩座農莊也是爭取了一些時間,在檀石槐停留攻打的三天時間里,袁樹率軍越過了長城,進一步向強陰縣靠攏,最終在九月十九日的時候,雙方的先鋒軍在平城以西遭遇了。
袁樹安排的先鋒大將自然是呂布。
他讓呂布率領兩千騎兵作為先鋒,為大軍探路。
在與鮮卑軍隊的先鋒軍遭遇之后,呂布沒有多少猶豫,直接率軍迎了上去,與鮮卑騎兵大戰。
鮮卑騎兵沒弄清楚情況,但也不甘示弱,遂與呂布交戰,結果戰斗不到兩柱香的時間,鮮卑軍的先鋒大將和曼就被呂布一矛刺死在了馬下。
大將戰死,鮮卑人的士氣很快崩潰,漢軍遂取得大勝,呂布繼續向北追擊,斬殺千余人,獲首級六百級。
這個消息很快被正在南下的檀石槐得知了,檀石槐得知先鋒戰敗的消息之后,勃然大怒,立刻親自率領全軍加快行軍速度,并且進一步安排了前軍五千騎以應對漢軍隨時可能出現的軍隊。
呂布這邊打了勝仗之后審訊了一下被抓住的鮮卑戰俘,得知檀石槐大軍就在北部不遠,也正在南下,人數約在三萬,頓時感覺這不是自己能應付的,于是本著不吃虧的原則徐徐引軍后退。
袁樹告訴過他四字真言——打不過,跑!
好漢不吃眼前虧,又不是到了最后關頭,沒必要把拼死拼活掛在嘴邊,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呂布對袁樹所說的一切一概視為金科玉律,于是選擇退軍,向袁樹靠攏,向袁樹匯報這里的情況。
袁樹那邊很快得到了呂布的匯報,得知檀石槐帶領三萬騎兵南下,心下了然。
檀石槐這次大概也是下了血本,出動大量騎兵南下,不過他這邊實力也不弱小。
檀石槐有差不多三萬,他這邊也有兩萬五千騎兵和兩萬步軍,人數上還要多一些。
更別說他手上還有一支殺手锏——那一支一千精銳組成的絕對強悍的突騎,在他這邊,屬于騎兵中的特種兵,是可以在關鍵時刻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在袁樹看來,檀石槐這次既然來了,那就別著急走,袁樹很好客,想要把檀石槐永遠留在這片熱情好客的土地上,就是不知道檀石槐是不是一個明智的客人了。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客隨主便,不是嗎?
九月二十日,袁樹所部主力與檀石槐所部主力正式遭遇,雙方沒有過多的廢話,當天上午臨近中午的時候,便開始了交手。
檀石槐通過此前先鋒軍的挫敗和攻城的挫敗得出結論,即漢軍戰斗力更強,裝備也更好,他這邊沒有那么好的裝備,和漢軍硬碰硬的話,并沒有太多的好處。
所以就采取此前的經典騎射戰術與肉搏戰術相結合的方式,不要一開始就和漢軍接戰,而要盡可能發揮出騎射的優勢。
而且他還得知漢軍還有步軍配合,人數明顯多于鮮卑軍,這就讓檀石槐更加謹慎。
他認為漢軍的體力和馬術都不如鮮卑軍隊,只要拉長決戰時間,待漢軍騎兵體力耗盡,獲勝的一定是鮮卑軍。
而一旦漢軍騎兵體力耗盡、被鮮卑騎兵打敗,剩下的漢軍步軍也就沒有什么威脅了。
兩條腿再怎么也跑不過四條腿,屆時就算是撤退,漢軍步軍也無法追擊。
一定要說的話,這種想法也沒錯,漢軍在馬上的持久力和馬術平均一下確實不如鮮卑人,人畢竟是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
所以檀石槐沒有宣布直接進攻,而是下令讓鮮卑大軍緩緩向后退,準備吸引漢軍騎兵來攻,然后他們一邊兜圈子一邊使用騎射技能和漢軍戰斗,消耗他們的體力。
至于漢軍步軍,暫且不去管他們,反正他們在野戰戰場上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袁樹登上了一座小山丘遠觀鮮卑軍陣,觀察到了這一點,稍作思考之后便得出結論,這是鮮卑人希望他主動發起進攻。
“彼等退卻,軍容不亂,旗幟不亂,可見并未敗退,而是吸引我軍前往攻擊,我軍有步軍,一旦騎兵被纏住,步軍則陷于孤立之中,兩軍不能互相支援,首尾不能相顧,乃兵家之大忌。”
于是袁樹下令,既然鮮卑軍隊不主動發起進攻,那漢軍也不主動進攻,而是變陣。
他喊來了荀攸為首的軍事參謀團隊,面授指令,讓他們前往前軍各將領處傳令、協助指揮,自己則下令傳令兵敲響戰鼓、變更旗號,以此傳達自己變陣的命令。
步軍大陣展開,分作四個軍陣,騎兵也分作四個部分,進入步軍大陣之中,由步軍大陣裹挾著騎兵大陣,遵循旗號與號角聲,緩緩向前,不得出戰。
天雄軍受到長期嚴格訓練的好處就在此時體現出來了。
如果只是烏合之眾,在戰場上變陣大概率是找死,基本上是無法成功變陣的。
而天雄軍不同,嚴格訓練的情況下,天雄軍從上到下都把軍旗號令和號角傳令的意義記得滾瓜爛熟,一切井井有條,高效且迅速,幾乎達到了這個時代的極致。
檀石槐正領兵徐徐后退,但是過了好一陣也沒有得到漢軍發起進攻的消息,反而得到了漢軍變陣、騎兵進入步兵大陣的消息,頓時感到疑惑不解。
這是什么操作?
因為擔憂,檀石槐并未立刻下達進攻指令,而是自己向前,登高望遠觀察漢軍軍陣,發現漢軍的確是在變陣,而是速度很快,步軍在外,騎兵在內,然后緩緩向前。
檀石槐看了一會兒,忽然意識到漢軍統帥估計是了解了他的想法,所以才來了一出攻守兼備的戲碼,步軍不離開騎兵,騎兵不離開步兵,雙方聯合在一起,就是不給你空子鉆。
袁樹,果然有點兒意思啊。
檀石槐謹慎思考了一陣之后,發現自己好像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可以用。
現在他只有少數幾種選擇。
一是撤退返回強陰縣那邊匯合留守部隊,等待漢軍過來,集中主力對抗。
但好像沒什么意義,他就是為了發起進攻而南下的,要是后退,那當初就不該出發。
第二,那就是主動發起進攻。
但是看著漢軍的步軍軍陣和躲在里面的騎兵,這大概率是一場硬仗,很難發揮出鮮卑騎兵的機動優勢。
三就是佯裝繞開戰場,向其他地方挺進,以此逼迫漢軍騎兵必須追擊,然后再用經典騎射戰術來兜圈子、耗盡他們的體力。
但是如果漢軍不跟,反而徑直朝著強陰縣所在的位置去把自己留在那兒的圍城部隊全給殲滅了怎么辦?
他隨軍攜帶的糧秣不會很多,雖然之前攻破了兩個并州農莊、獲得了一些斬獲,但也消耗了不少時間,要是在攻擊農莊奪取糧食的時候,漢軍騎兵又追殺過來,這對他來說也不是好事啊。
說白了,他就不是來打持久戰的,他就是來打殲滅戰的,現在漢軍主力就在這里,難道要因為人多就不去干仗嗎?
只要能把這支漢軍徹底擊敗,他所面臨的全部危機和質疑都將煙消云散,他還是鮮卑唯一的領袖,甚至能由此奪取漢地入駐,把鮮卑發展的更加強大。
而如果失敗,那么一切都會煙消云散,所以他實際上沒有什么選擇。
來了,就是來硬碰硬的!就是來和漢軍主力打集團決戰的!
袁樹那么牛逼,還真就能把我徹底擊敗嗎?
我偏不信!
于是檀石槐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
少頃,他便離開了高地,返回了軍陣之中,向部下傳達命令。
停止后退,整頓軍容,隨時準備發起進攻,他作為主帥,會和大家一起向前,絕不退縮。
目標,殲滅漢軍!
檀石槐身邊有一名親信,叫做高見,是高句麗人,有些文化,被檀石槐俘獲之后因為聰明而被檀石槐賞識提拔,在他身邊做個參謀一樣的工作。
高見眼見檀石槐有些猶豫的傳達軍令,便想要阻止檀石槐。
“漢軍看上去比較精銳,應該比較能戰,且裝備優于我軍,如果全力進攻,恐怕不太利于我軍擊破漢軍,不如繼續后退,吸引漢軍向前,將漢軍步軍體力消耗掉,如此可能會出現一些轉機。”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