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不是袁術 三百一十七 無非是一口飽飯
一聽并州牧三個字,盧植頓時有點不淡定了。
州牧,這可不是州刺史這種大路貨能夠相提并論的,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啊!
“并州牧?這可不一般啊,子嘉,若能領下州牧的職位,整個并州都要遵從你的號令了,對抗鮮卑也能更加自如,這是個好事,不過,這一職位已經很久沒有授予人了,而且你尚且沒有治理地方的資歷,會不會有些人反對?”
“旁人反對也不是什么要緊的事情,自我到雒陽來,反對我的人還少了嗎?”
袁樹搖頭笑道:“關鍵是要做出成績,打出戰績,只要能穩住并州,我做并州牧就沒有任何問題,至于之后能否更進一步整合北疆、消滅鮮卑,還是要以此為前提,若能成功,待我返回雒陽,這后將軍的職位也能往上變動一番了。”
“若能如此,子嘉,這大將軍你也能做得!”
盧植笑道:“其實我一直都認為大將軍交給外戚去做實在是不合適,衛青雖然的確是外戚,但衛青也有偌大軍功啊,如梁冀、竇武之輩,沒有軍功就做大將軍,實在是荒唐!”
兩人邊視察軍營,邊交談一些事情,等到中午,袁樹又在軍營里和士兵一起吃了一頓軍營餐食,順便檢查了一下軍中伙食水準,詢問士兵們對于軍營伙食的看法。
得到的結果讓袁樹很滿意。
士兵普遍對天雄軍的伙食感到十分高興,覺得每天能吃三頓飯,不僅能吃飽,有些時候還能吃到撐,甚至還能吃到肉,他們已經很幸福了。
按照袁樹給天雄軍定下的規則,伙食層面主要有駐軍伙食、行軍伙食以及戰時伙食三種。
其中行軍伙食最為簡單,但也很扎實,早晨是雜菜粥,中午和晚上都是烙餅和腌菜,烙餅份量足夠,而且易于儲存,不容易壞,配著水和腌菜就能食用,是非常好的行軍伙食。
駐軍伙食就是士兵非戰時在軍營里的伙食,標準是每日兩干一稀,早晨吃雜菜粥配小菜,中午和晚上吃干飯配燉菜。
每名士兵每日的口糧份額為三斤脫殼后的主糧,超過尋常漢軍每日標準的百分之五十,另外考慮到日常訓練艱苦,所以每五日可以吃一次肉,補充一次油水,平時的燉菜也被袁樹要求加入油脂,補充油水。
戰時伙食標準最高,除了足夠的主糧和腌菜之外,每兩天就能吃一次肉,每日全是干飯,不吃稀的,敞開量供應確保每名士兵都能吃飽喝足,養足力氣再去征戰。
另外還有傷病員伙食、立功士兵加餐伙食之類的幾個小分類。
反正在朝廷承擔大頭的情況下,袁樹自己也在伙食層面掏了不少錢補貼進去,在現有條件下竭盡所能給士兵提供更好的伙食,力求讓他們不挨餓,能吃飽,甚至還能吃得好一點。
因為他深深地明白,所謂精兵,除了訓練、裝備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吃飽肚子。
在這個大多數人都掙扎在溫飽線上下的時期,大頭兵的日子沒有比一般平民好過多少,忍饑挨餓也是常態,餓著肚子,再好的裝備和訓練也體現不出來,所以吃飽肚子就很重要。
甚至很多人哪怕不為別的,就為了吃一頓飽飯,也會死死跟著袁樹,不會選擇逃跑、掉隊,甚至趕都趕不走。
整個軍隊的凝聚力、士氣甚至不需要任何思想的加持,只要吃飽飯,就能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就為了吃口飽飯。
所以袁樹可以把練兵、籌措裝備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比如讓盧植負責練兵,但是關系到軍隊伙食的問題,他事必躬親,絕不懈怠。
同一個隊、曲的士兵圍坐在一起,中間是一口裝著燉菜的大鍋,旁邊是裝滿了主糧的飯桶和乘湯的湯桶,大家圍坐在一起添飯、撈菜,然后大口大口的扒飯,狼吞虎咽般的吃下肚子,滿臉都是幸福的表情。
在袁樹看來相當粗礪的粟米、麥飯,還有一鍋亂燉看不到本來面目的燉菜,這種完全談不上廚藝的食物,在這些大頭兵眼中,已經是頂級的珍饈美味了。
甚至全都是熟的,熱的,有油水的,干凈的,加了鹽的。
這種等級的食物,他們過去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而現在,幾乎每天都能吃到。
所以說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世上大多數人都在追求什么呢?
無非是吃口飽飯罷了。
午飯過后,袁樹本想繼續在軍隊里看看士兵們的訓練,但是袁隗忽然派人來找袁樹,說與他有事情商量,于是袁樹便離開了軍營。
剛離開軍營沒幾步路,袁樹忽然聽得身后曹操的聲音響起,一轉頭,見曹操一陣小跑朝著他跑了過來。
“將軍!將軍!”
曹操一邊跑一邊喊,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告訴袁樹,袁樹于是停止前進,翻身下馬,站在原地看著急匆匆跑來的曹操。
“孟德?怎么了?”
曹操跑過來站定,喘了幾口氣,這才緩緩開口。
“將軍,這件事情本想盡早告知,但是一直沒見到將軍。”
袁樹點了點頭。
“什么事情?”
“數日前,屬下在雒陽金市為您挑選禮品的時候,見到了本……見到了您的堂兄。”
曹操略有些遲疑道:“他看上去,對屬下身在雒陽的事情感到十分生氣。”
袁樹愣了一下,而后意識到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感情曹操和袁紹兩人在雒陽金市碰面了?
那得多尷尬?
于是袁樹忍不住的詢問道:“你們見面之后說了什么嗎?他除了生氣,還說了些什么?”
“他倒是沒說太多,表情是很生氣,很多話都是他身旁的許子遠說出來的。”
曹操低聲道:“將軍,屬下沒有給您帶來什么麻煩吧?”
袁樹想了想這幾天發生的事情。
結婚之前他忙于軍務,聽聞袁紹和袁基回來之后與他們見了一面,寒暄幾句,商業互吹一陣,然后就返回軍營繼續辦理公務。
結婚當日,他實在是很忙碌,很累,倒是能看到袁基、袁紹全程參與他的婚禮,卻也沒和他們說幾句話。
結婚后,他沉溺于婚假之中無法自拔,和袁紹還有袁基基本上就沒碰什么面,飯都是自己在后將軍府里吃的,也就是新婚第二天的時候回了一趟司空府,和袁逢等家人一起吃了一頓飯。
那頓飯上大家雖然聚在一起,但是說話多是袁逢和袁樹說的,袁基和袁紹偶爾插幾句嘴,也沒說太多,三人之間更是少有交流,彼此之間的疏離感都快要擺在臺面上了。
這能有什么麻煩呢?
沒有交流,當然就沒有麻煩。
至于袁紹到底有沒有曹操所說的那么生氣。
至少從袁樹的角度上來說,看不太出來。
倒是能偶爾看到袁紹和袁基在一起談論著什么,這兩人的關系好像比之前要好了一點。
于是袁樹伸手拍了拍曹操的肩膀。
“孟德,這件事情你不要太在意,你就安心做你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情,我會處理好,你現在是我的部下了,不管發生什么事情,我都會為你做主。”
曹操面色一喜,心中暖暖的。
“多謝將軍!”
“嗯,去吧。”
袁樹擺了擺手,曹操隨即告退,返回了軍營。
返回雒陽的路上,袁樹也在思考這件事情,考慮到袁紹超強的自尊心以及這件事情給他帶來的震撼,袁樹總覺得袁紹不會善罷甘休。
雖然之前曾與他一起喝過酒、吃過飯,看起來兄弟兩人是冰釋前嫌了,但是袁樹心里清楚,長久以來的情感對抗與疏離并不是一頓酒就能解決的。
而且兩人之間也有著利益層面的分歧。
曹操以及他背后的曹氏、夏侯是兩個家族原本算是袁紹的勢力范圍,現在被自己所得,使得袁紹本就不厚實的家底子慘遭史詩級削弱,袁紹心中不快是必然的,真要做點什么,袁樹也不是不能理解。
至于袁紹與自己和袁基本是同父兄弟,自己和袁基要是都死了,那袁氏家業自然是袁紹的囊中之物,他并非沒有對家業的繼承權。
一念至此,袁樹多少對袁紹也上了點心。
袁樹很快返回雒陽,隨后在司徒府里見到了袁隗。
袁隗把袁樹找來的原因也很簡單。
他已經和現任并州刺史董卓商量好了,董卓同意讓出并州刺史的職位,之后會立刻轉職為河東郡太守。
現在并州長官的職位空缺出來了,只要袁樹準備好了,什么時候都可以走馬上任。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