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滿眼紅名開始 第365章 朝圣者
這個“小插曲”之后,耿煊繼續將心思專注于個人的修煉之上。
大局之上,無論敵我,都沉浸在一種忙碌,充實,而又平靜的奇異氛圍之中。
率著大軍一路銜尾追擊而來的董觀,臨到最后一刻,不立即揮師西進,反而主動拉開與己方的距離,臨河筑城。
是的,不是筑營,而是要現筑一座大城的架式。
那些劉牧親率鐵騎逐散,一路擴大的逃亡潮,在董觀的主動賑濟下,遠沒有達到劉牧等人預期的效果。
據說參與筑城的役夫中,就有許多是從逃亡者中征發而來。
此外,每日還有源源不斷的船只,在蒼嵐河中快速往來。
將一船又一船的物資運到還未筑成的“新城”碼頭。
看上去忙得很,沒有絲毫懈怠清閑,偏偏沒有主動往西邊過來的意思。
董觀不主動來攻,“黑風軍”自然也不會主動上去撩撥。
一方面,營地的建設沒有停下。
而且,似是受了董觀的啟發,亦或者說刺激,主導營地建設的宋明燭,也悄悄抬高了修筑標準,“營地”一點點有了“城”的格局。
但更熱鬧的,還是在后方。
對表面亂局的強力肅清,“以肉換糧”計劃的兜售推行,部落民的陸續返回和安置……
對耿煊來說,唯一需要他偶爾分出時間和心力的,就是陸續被押送過來的沙民雜兵俘虜,以及輪流前來朝覲的部落民兵。
到了二月三十日這一天,隨著由鐵狼、蒙托二人親自帶著規模最大的一批人馬入營。
自此,針對“根據地”第一階段的行動順利結束。
這第一階段的行動,以“暴力肅清”為主,用最快的速度,最堅決的力度,將所有明面上的異動強力鎮壓下去。
在將這些沙民雜兵,部落民兵通通吸納進入體系之后,這一階段的成果,也明明白白的在耿煊面前攤開。
前來朝覲的部落民兵,剛剛兩萬出頭。
此外,有一萬三千四百余沙民雜兵被吸納,成為“黑風軍”中的一員。
因為他們的到來,剛來時僅十一萬余的“黑風軍”,又擴增了三萬余,總兵力增至十四萬四千余人。
不過,對于這種增長,耿煊視若尋常,劉牧更是視之為累贅。
要為這新增的三萬余人伙食操心的宋明燭,同樣視之為負擔。
只因這增加的三萬余名新兵,平均素質過于低下,煉皮境超過一萬七,煉肉境將近一萬二。
煉血境僅兩千余人,煉骨境更是只有一千二百多人。
在劉牧、宋明燭等人的視角,就像是生吃了一口硌牙又沒營養的泥渣。
隨著這批新人的加入,“黑風軍”的總規模看似增加到十四萬四千余人,可煉皮、煉肉二境兵力的數量,就超過了十一萬。
對耿煊來說,這一階段的行動,還另有一項收獲,那就是紅運收益。
沙民雜兵死了八千余,部落民兵也死了一千三百多人。
不過,這總計將近萬人的死亡,給他帶來的紅運點數卻并不多,全加起來也就十七萬五千余點。
平均下來,每人貢獻的紅運,還不足二十點。
——這一次,耿煊并沒有立刻予以紅運賜福。
相比于紅運方面的收益,耿煊更關注的,是白運的變化。
自從“黑風軍”在此落腳以來,陸續有兩萬出頭的部落民兵前來朝覲,他們總共給耿煊帶來了三千二白點白運。
“這相當于三千兩百點的黑運劫數,這么巨大的劫數釋放。
從常理來說,最有可能‘消化’掉這部分劫數的,就只有董觀這支大軍了。
……可他卻偏偏按兵不動,那這劫數究竟應在哪里呢?”
耿煊心中琢磨此事,隱隱有些猜想,卻又不敢完全確定。
最后,他還是主動收拾起這些雜念,繼續將心思專注在修煉之中。
就在耿煊心中琢磨這個問題之時。
營地以北約千五百里的北地荒原之中,一支規模將近三萬的龐大隊伍,在這荒涼而貧瘠的土地上,緩慢而堅定的行進著。
這支隊伍,自東而來,向西而去。
每個人看上去,都非常的狼狽,像是一群乞丐。
可若細看,卻又能發現,他們與乞丐有著根本的不同。
他們的衣衫雖然破爛,形容也十分狼狽不堪,可雙眼卻異常的明亮。
視線若單聚焦在一人身上,還不覺得怎樣,可若將這近三萬人全部納入視野之中,就能清晰的感受,隱隱有一股震懾人心的氣勢散發而出。
走在這樣一支奇特隊伍最前面的人,便是對其最熟悉的白瑪見了,也要愣神好一陣才敢與之相認。
這人自然就是哈克。
與蒙托相比,耿煊給他的任務,更加艱巨。
他不僅要將“神子”之名,深入到玄州境內每一個部落,乃至每一個部落民的耳中。
還要在完成其他任務之后,帶著玄州各部最精華的部分,盡數離開。
在盡可能避開董觀耳目的情況下,趕來幽州與耿煊匯合。
這么做,相當于將那些分散藏匿在荒野之中的部落民舍棄,讓他們徹底成為任人魚肉、屠戮的羔羊。
可在沒有耿煊,以及“黑風軍”支持的情況下,他們這不足三萬人留下來,也沒有任何意義。
只要他們暴露在董觀的視野中,輕易就能撲滅。
那些被遺留在玄州的部落民固然危險,可要將他們全部找出來殺掉,那也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些得了董觀命令,組織兵力進行搜尋捕殺的沙民聚落,剛開始或許還能全力以赴,卻不可能為此持續投入太多的時間和人力。
所以,雖然很痛苦,但哈克還是讓這些人明白,真正能解開這個死局的,不在玄州,而在幽州。
不為別的,只因“神子”在那里!
也并非沒有人對“災星”哈克,以及那根本未曾見過的“神子”心生憤懣,甚至仇視之念。
可當哈克不容他們抗拒的、將事態一步步推行下去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沒有了選擇。
除了跟著一條道走到黑,別無他途。
漸漸地,其他情緒很自然的就被逐漸消磨掉了,剩下的,就是很純粹,也很純正的“信仰”了。
譬如此時此刻,“神子”已經成為了他們這近三萬人咬牙堅持、一路西行中,最大的共識,繼而純化為唯一。
他們每日都會堅持趕路四百到五百里。
最大的困難,是補給。
為了避免與北地部落產生沖突,他們也并沒有去這些“族人”處打秋風的想法。
他們以馬肉為食。
而且,因為缺乏燃料,也沒有炊具,他們都是現殺活馬,趁熱生吃。
為此,每天都會有兩百六七十匹蒼嵐馬從隊伍中消失掉。
一個個都退化成了茹毛飲血的野人。
好在這近三萬“精華”,最差也有著煉皮境修為,體質都不差,吃幾天生肉還是扛得住的。
因為他們規模過大,行為也過于異常,對于這些北地“族人”來說,是“有生之年僅見”的稀罕事。
凡是發現的他們的北地部落,無不驚懼異常,生怕他們是來搶奪自家地盤,是來謀財害命的。
為了通行無礙,避免不必要的驚擾,自然需要安撫,解釋。
“神子”之名,也就不受控制的在北地部落中傳播開來。
而且,因為哈克領導的這支規模浩大的西行隊伍,本身就非常怪異。
在那些僅聽了個一知半解的北地部落民眼中,這支隊伍,本身就成為了某種“神跡”的一部分。
至于從哈克等人口中說出的一切,在對外界消息極為閉塞的他們耳中,都不需要哈克等人刻意夸大,便被自動附會了許多神話色彩。
無論是“黑風軍”的異軍突起。
還是坐擁玄幽二州萬里河山,如獅虎般強大的董觀如流星般隕落。
……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外界已經變化得完全陌生起來。
這一切都超出了正常理智所能料想的范疇。
那就只能歸之于神跡,也只能歸之于“神子”。
于是,有關“神子”之名,在更加地廣人稀的北地瘋傳四散。
哈克等人都驚詫于這“流言”的傳播之快,傳播之廣。
每一天,都會遇到一些出身于北地的部落民。
有的是好奇,想要看個究竟。
有的卻像是來瞻仰神跡,一臉虔誠,宛如朝圣。
主動向他們送來珍貴的食物。
就像是將他們當成了“神子”的眷屬,并對他們進行虔誠的投喂。
最離譜的是,還有人要求主動加入他們的朝圣隊伍。
是的,經過不斷的“歪曲”,這些北地的部落民已將他們這支隊伍,看做了一支朝圣隊伍。
在推拒無果之后,為了確保西行之旅不橫生波折,哈克等人最終“屈服”了。
現在,已經有幾百人經過哈克等人的重重篩選,加入進了他們這支朝圣隊伍之中。
一路數千里的艱苦跋涉,隊伍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
這種變化,反向“感染”了這一行隊伍本身。
便是那些最不“虔誠”之人,也開始下意識的以“朝圣者”的姿態要求自己。
而就在哈克等人一路西行之際,在他們看不見的更北面的荒原之中。
不僅土地更加荒涼貧瘠,還愈加的寒冷。
現在已經是二月底,三月將近,卻處處可見積雪與冰層。
就在這茫茫冰雪點綴的荒涼大地之上,一道身影在一條如玉帶蜿蜒的大道上急掠滑行。
仔細看去,這條蜿蜒的玉帶,是一條蜿蜒的河流。
只不過,這條河流被一層堅冰覆蓋。
隨著氣候逐漸回暖,堅冰正一點點融化,冰下已有活水開始緩緩流動,但距離徹底化凍,還需要時間。
這種正處于化凍期間的冰層,是最危險的。
稍不注意,就會冰層破裂,墜入冰寒刺骨的河流之中。
北地荒原中的河流,也絕沒有表面看去這般“溫順”。
可這道身影,卻完全無視這些隱患,在冰層上急行的他,速度快到宛如貼地飛行。
偶爾行到冰層極薄處,身形也沒有任何遲滯,無礙通行。
最終,這條蜿蜒“玉帶”,在某處忽地戛然而止。
確切地說,“玉帶”并沒有消失,而是從水平走向,忽然變成了垂直走向。
封凍的河流,與一條凝固的瀑布連接在一起。
而這瀑布,來自于一座陡峭險峻的高峰。
這道身影在凝固的冰瀑前停步,抬頭仰望,看著前方填滿整個視野,卻依舊窺不見全貌的巍峨高山。
和其他高山,還能偶爾可見一些裸露的巖石色澤不同。
這座高山,一片潔白。
除了冰,就是雪。
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這身影只稍作打量之后,便尋了處坡度最緩的冰坡,然后,便手腳并用,從這冰坡向上攀爬而去——這已是他能找到的最佳登山之路。
半日之后,這身影已在這巍峨高山中,登了大約三分之二的高度。
即便以他的修為和體質,也已感覺到了刺骨的寒冷,以及呼吸的困難。
大口喘息的他,沒有繼續往上走,而是橫向走了一段距離。
然后,在轉過一個視線死角之后,視野前方,忽然被白色迷霧充滿。
“終于到了。”
看到這白霧,這道身影長長的松了口氣,徑直朝著迷霧方向快速興趣。
進入這片迷霧范圍,才能發現,這迷霧是細碎如鹽末一般的雪霰,紛紛揚揚,飄散在空中。
繼續往前,雪霰變成了淡淡的水霧。
剛開始,撲面的水霧還非常冰冷,可隨著繼續深入,水霧的溫度就迅速提升。
到了最后,撲面水霧,甚至讓人感覺有些濕熱。
“嘩啦啦——”
有流水聲響起。
有微燙的水滴,雨點般濺射在皮膚上。
此人知道,這是從巖縫深處涌出的灼熱溫泉。
再轉過一角,撲面濕熱的水汽迅速消失,視野瞬間變得開闊而清新起來。
一片讓人心曠神怡的綠色,充盈在視野之中。
另有紅色、紫色、黃色……點綴其間。
隨之,還有淡淡的清新草香,以及各種各樣的花香,滲入鼻尖。
一個生機盎然,溫暖如春的山谷,出現在他眼中。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