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理寺小飯堂  >>  目錄 >> 第五百一十五章 紅薯年糕(三)

第五百一十五章 紅薯年糕(三)

作者:漫漫步歸  分類: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漫漫步歸 | 大理寺小飯堂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理寺小飯堂 第五百一十五章 紅薯年糕(三)

這話一出,正拍打食案的虞祭酒便下意識往后一仰,抬頭看向面前突然出聲的林斐“你這一句倒是俗了”

看著身形從向自己靠近改為后仰的虞祭酒,林斐心知這般由近及遠的可不止他與虞祭酒二人身形間的距離,還有方才那一番談話正興時那片刻的引為知己的心間的距離。

不過既在其位,自要謀其事。國子監祭酒教書育人知曉世事,卻并不定要跳入那世俗紅塵的染缸之中的,而他與長安府尹這等人卻是終究難以免俗的。

名士這種事不適合他林斐,也不適合長安府尹。

“林某辦的就是俗事,自是免不了落入俗套的。”林斐看著面前重新打量與審視起自己來的虞祭酒說道,“這劉家村的事細究起來,那姓童的身上爛賬不少,既是出手了,那自是當盡可能的,將所有能治的病癥都治了。若是得過且過,小病不治,將來也不知會釀成什么樣的禍患來。”

“醫者對病癥不管,死的是一個病患。每每發生這等事,那病患的親人家眷皆是要抬著棺材鬧上醫館的,可見人命這種事馬虎不得。”林斐說道,“一條人命尚且不能馬虎,更遑論為官者要治理的病癥若是出了問題,造成的后果便往往不是一兩條人命的事了。”

雖不理俗事,可虞祭酒顯然也是知事的。不止他是知事,那些與他交好的所謂名士,亦不是眾人心中以為的那等不食人間煙火之輩。

就似想要灑脫不羈,便須先學會知禮,想要真正的不理俗事,也是要先學會明曉俗事的。

這一點,自虞祭酒方才同溫明棠的那一番交談中亦看得出來。

既看懂了虞祭酒,林斐自是開口提了這個不情之請。

虞祭酒聞言只略略一愣,也不消片刻,便回過神來,看向林斐,問道“你能尋我,且我還幫的上忙的地方莫不是與那童姓鄉紳每每都能及時收到的時疫消息之事有關”

林斐點頭,道“正是此事。”

“先帝在時那便是一筆糊涂賬,似這等時疫之事從信使入京被安置在驛館開始,一路兜兜轉轉的往上要經過多少衙門又有多少官員會牽扯其中”虞祭酒思忖了片刻之后,看向林斐,“恕我直言,便是我愿幫忙打聽一二,且不說你我終究不涉朝堂這些事,便是涉及其中,兜兜轉轉數個衙門牽扯在內,也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查起。”

先帝在時朝堂之上的那些事,就似一團繁雜混亂的線團一般,便是內行人也未必能一眼看清其中關鍵,更遑論他這個外行人虞祭酒坦言“我自忖怕是有心無力的。”說到這里,看向面前面色未變,依舊如常的林斐,思及先時他出言時的清明,又覺得他不會提出這等強人所難,根本辦不到之事,于是想了想,便又說道,“或者你且指條明路,虞某力所能及時,自是愿意出面幫這個么的。”

“祭酒說的不錯,這上奏時疫之事牽扯的衙門實在太多了各個衙門之間又藕斷絲連,劉家村這點芝麻大小的事放到朝堂之上怕是連水花都濺不起來,自是不適用快刀斬亂麻這等手腕的。”林斐說道,“既然不能快刀斬亂麻,便只能換個辦法了。”

“雖每回時疫,因著涉及的地方,以及各地方官員所牽扯與對應的朝堂勢力都不同,自是放到每一次時疫本身,一件一件細查下去的話,也不知要查到什么時候了。”林斐說道,“可那童姓鄉紳有趣便有趣在那大小七十六場時疫中場場不落。這場場不落,無一遺漏,便顯然不是那朝堂各自對應的地方勢力所能掌控的了。”

這話雖涉及朝堂,可因其理并不深,算得淺顯的,虞祭酒自是明白的。就似某幾年的科考主考官是江南地方豪族出身,那幾年科考入仕的子弟但凡為官的皆參與過這主考官的府宴,哪怕有些科考子弟后來外放出京了,也年年過年時皆有年禮自地方寄來,算得這主考官的門生來。這些門生所在之地若是發生時疫,派出的信使來京往往是才下榻驛館,便會立即前去主考官府上提前告知時疫之事,這主考官因此會在這些門生所在地發生的時疫之事上插手也不奇怪了。

除卻科考的,還有出身同鄉宗族的,甚至娶的妻族,親人連襟之間有關的,皆有可能各自抱團成一方權勢,甚至同一個官員身上所牽扯的權勢往往還不止一方。是以這等關系自是紛亂如亂麻一般,讓人難以分清。

“亂麻分不清就不用管了,”林斐說道,“只看那一頭一尾便好了。”

這姓童的鄉紳雖玩弄人性極為厲害,可到底還是有弱點的。

這弱點讓同林斐商議了一番之后,離開大理寺的長安府尹頗為感慨,回去的路上因著一直在想他同林斐方才所談之事,便不曾開口說一句話。

這沉默不語的表情落在身邊人的眼里便有些不安了。待回到長安府衙,長安府尹徑自走入書房之后,幾個差役立時推了推那日常最是得寵的小吏,示意他趕緊進去聽聽府尹大人的口風。這劉家村的事若是大人不想查了,他們便尋個借口從那劉家村撤了。左右這告官的劉老漢夫婦瞧那樣子也不似是真心想要求公道之人,而是純粹只想拿錢了事的。

在他們這些長安府衙中辦事的人看來,最貴的可不是那等貪濫之徒想要的百兩、千兩甚至萬兩的銀錢,而恰恰是那等不貪之人想要的“公道”二字。

“府衙的公堂之上什么最貴”這是他們日常下值,與同僚喝酒時常唏噓談論的話題。

“公道”

這話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府衙的公堂本就是主持公道的地方。按說每一件上到公堂之上的事,隨著堂上的長安府尹手頭那塊醒木“”的一聲一敲,案子了結,當都是堂下的告官之人得了公道之后才離開的。

每個尋常百姓以及他們進府衙的前幾年都是這么以為的。

可到后來,在衙門里呆的時間久了,才發現哪怕是在公堂之上,公道二字也是最為珍貴與最為不易求得的。

這也是先時看到陸夫人那年歲,撐著一副被蠱毒蠶食多年的身體,到府衙求公道時,衙門上下眾人心境皆如此復雜的緣由了。

這世間事皆是好說不好做的,外人一句“青天大老爺”真正做到有多難,他們自是深有體會。

公道難求,不止在于被告官之人會尋出各種各樣的由頭來狡辯以及借用律法的漏洞來推脫,也不止在于被告官之人會尋出各種門路的可以壓制那公堂之上審理案子的官員的權貴來插手此事;這兩者只要不是那等天真到不曾接觸過世事的,都知曉會有這等阻力,算得明面上的阻力。

可明面之上,實則還有暗地里的阻力。那告官之人即便是在堂下下跪之時哭哭嚷嚷的求公道,案子審到一半,卻突然撤狀了的,也多不勝數。

十兩、百兩買不到告官之人的“公道”,那“千兩”、“萬兩”呢便是告官之人不求銀錢,他的家里人呢父母呢妻兒呢有這些錢,足可一世衣食無憂了。至于怕被外人說道這種事又怎會被外人知道呢

只要外人、朋友、四鄰街坊不知道他們收了銀錢,那他們便還是眾人眼中那個求“公道”之人。至于這次撤狀,只是因為證據不足等等原因,待得下次證據確鑿了,他們還會來衙門“求公道”的。至于什么時候證據確鑿了這世間諸事繁雜,過個一年兩年的,很多人便逐漸淡忘了,事情也就這么“自然而然”的了結了。

似這等靠“時間”的遺忘來解決事情的可不比那等放到公堂之上解決掉的事情少。

有些人雖是收了錢,可還要尋個由頭遮一遮,這劉老漢夫婦的心思卻是連遮都不用遮了。

同樣,心思不用遮的還有那來告官的陸夫人。一開口,就在堂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將那些權貴之間的事盡數抖落了出來,如此不留余地的做法,一看便知是直接斷絕了自己的退路。

若非如此,那被告官的興康郡王府早花錢買下這公道了。

這陸夫人的公道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劉老漢夫婦的公道要買卻是容易得很,不止能買,中間還能討價還價一番,壓出個最低價來。

這也是長安府衙這些差役們的想法,那廂鄉紳把劉老漢夫婦的公道買了,他們便能自劉家村撤了。

左右都是要撤的,衙門里的人也沒有這么閑,自是懶得白費那工夫。

看著眼前推了推他,示意他過去探口風的同僚們。小吏嘆了口氣這事若放到平日里,他定是與這些同僚的心思是一樣的。可今日,看著自家大人這般一路沉默不語,又思及大人與那位大理寺的林少卿談完話出來之后的反應,小吏心道這回同僚們所求怕是要落空了。

這劉家村的事,一時半會兒可撤不了。

只是雖然知曉同僚們想撤出劉家村的愿望要落空了,可面對同僚,小吏還是沒有立時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點頭說道“我進去打聽打聽”說著便快步向長安府尹此時所在的書房走去。

在同僚眼里,他只是嘴甜、勤快些罷了,因著家里祖上一直在衙門里做事,自是同大人比尋常人走的更近一些。既如此,他便也當表現的只是嘴甜、勤快些,而暫時莫要表現出什么見解比旁人更高一些的舉動來,惹的同僚們不悅。

至于大人日常夸贊自己的“機靈”,鼓勵自己亦試著讀些書,試著科考什么的便不與同僚說了。

若是科考能考上,同僚們自會知曉,若是不能考上,卻提前說了,往后考不上亦不過是涂添笑料罷了。

在大人身旁跟了這么多年,他亦學了不少呢

同僚之間,若是哪個走了狗屎運娶了個有些銀錢的夫人,都少不得背后被人嘀咕“運氣真好,吃得一手好軟飯”云云的,語氣之中滿是羨慕。這等羨慕往往再往前一步便是嫉妒了。告到衙門里的案子,因嫉妒不平而釀出的禍事還少么

所以事情未做之前還是莫說了待哪日當真科考考上了,且不說有了這名正言順的身份之后,算得正經“官身”了,自是比起原先躍了一階,同僚也不敢道出什么誹議之語來了。便說這得“官身”的途徑也并非什么捷徑,而是正兒八經考上的。科考這一事又沒有什么門檻,那些書隨便哪個書齋里都能買到,他能科考,旁人自也能。若真有那一日,面對同僚的恭賀,他也好拿一句“大家都可嘗試,左右素日里閑著也是閑著”的話共勉,少卻不少言語紛爭,也能減少同僚“不平”引來的禍事。

思緒晃了一圈,小吏走至書房門前敲了敲書房的門,聽得里頭自家大人一聲“進來”之后,這才推門進入,而后便轉身朝正打探著這邊情況的同僚點了點頭,見同僚亦朝自己點了點頭回應之后,這才關上了房門。

大人談話時有關門的習慣,他這舉動自是沒有錯。只是關門時也是要跟同僚打聲招呼的,免得招來同僚的挑剔與指責。

這一番舉動落在長安府尹的眼里,長安府尹只掀了掀眼皮,順口夸了句“你如此謙遜,倒是免了不少口舌之爭。”

做了這么多年父母官,自是經歷的事不少。不止那地主鄉紳與村民的事見的多了,似衙門這一畝三分地里,同僚之間互相使絆子,背后議論,最后因著底下人的嫉妒相爭,辦事推諉而險些引出禍事的事也是經歷過的。

小小的衙門里,需要注意的事多得很,顧頭不顧尾往往會釀出禍事來。有只顧著在他這里認真做事,卻忽視了同僚之間的關系而被擠兌,由此在需要差役辦事時,遇到差役推諉,結果衙門的官兵晚到一步,讓犯人跑了的;亦有只顧著與同僚處理好關系,顧忌同僚的感受,卻把他這里的事辦砸的。

眼前這小吏卻是不止做事機靈,同僚之間的事亦處理的好,自是令他滿意的。這兩點聽起來雖不難,可真正做好的,卻甚為少見。

得了長安府尹的夸贊,小吏不好意思的撓頭道了句“應當的,免得惹來麻煩”之后這才將同僚的話復述了一遍,問道“大人,劉家村那里要不要撤”

“你說呢”長安府尹掀了掀眼皮,自是知曉問話的小吏是明白自己的意思的,而后擺了擺手。

小吏見狀松了口氣,立時說道“看來這事也就我等瞧起來有些難,大人卻是已有對策了。”

“馬屁精”長安府尹聞言笑罵了一句,而后才收了笑,說道,“不是我有了對策,而是那位姓林的昔日神童有對策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理寺小飯堂目錄  |  下一章
大理寺小飯堂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