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 480、武碎虛空、飛升四人(終結篇中)
俞客看著鯤虛鼎震蕩,從中感受到了一股溫怒,繼而平息,最后竟透著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委屈。
俞客有些納悶,猜測應該和謝觀有關。
剛剛模擬的文字上謝觀所說。
“過去種種,當煙消云散!”
“謝觀這一生,不求來世。”
俞客喃喃道,“不問前塵,不求來世,任我自在逍遙!”
他緩緩抬頭,大鼎上面的文字開始浮現。
面對此事,你決定……
1.結束天人轉生。
2.親自參與。(2/3)
最后一行文字尚未完全顯現,便如碎玉般崩裂消散。
俞客想起這次“天人轉生”的一切,似乎已經明白。
“這兩劍是斬掉了,最后一次親自參與嗎?”
大鼎激蕩,上面新的文字緩緩成型。
模擬結束,獎勵已全部獲取,請注意查收!
汴京城墻,飛升臺下。
少年一劍斷開虛空,從中撒落霞光,照耀在身。
他身上再無任何特異,只有孑然一身,手中長劍卻已不堪重負,劍身遍布裂痕,仿佛下一刻就會徹底崩碎。
少年看著天上的四座璀璨的飛升臺!
輕輕笑道,“與天斗,其樂無窮!”
魔師等人眼含震驚,謝觀走的是和陸羽一般的路子。
武碎虛空!
可是他的本命又是什么?不求來世,斬滅未來
幾人頗為云里霧里!
只有,三真一門的洞玄真人聽后,似乎若有所思。
當年陸沉祖師飛升之時,留下的一句,“試問天上仙人,我陸沉一生可否精彩”
天人仙人與天斗
謝觀回歸神來,看向汴京城外。
原本的天搖地動已經消失,攻城的三國軍隊,開始退后,等待下一波攀城進攻。
驚神陣不知何時,已經破開,只留下守城的軍士。
城墻下,尸骸堆積如山,鮮血浸染城墻,整座城池,宛如修羅煉獄。
城破之日,只是時間快慢罷了。
謝觀眼眸輕抬,手中劍意再度出現,蓮花觀被戴在頭頂。
霎時間,青氣垂落,無窮無盡的靈氣繚繞在劍身上。
兩只神鳥振翅長鳴,一左一右盤旋身側,羽翼流光,映照得他如謫仙臨塵。
“三先生,也算了結你的心愿,報你五年黃粱夢。”
說罷,謝觀手中寂滅之意出現,在劍尖上凝聚出一個黑色圓珠。
“天級摩柯!”
不同的是,那黑珠不斷坍縮,每壓縮一分,威勢便暴漲一截,漸漸超出此方天地的承受極限。
劍身發出不堪重負的哀鳴,細密的裂紋中迸發出刺目黑芒。
魔師等人不解,只是看著謝觀向汴京城揮出一劍。
沒有黑色的風暴龍卷,而是極致的元氣爆發,沉悶擊打在大地之上。
整座城池劇烈震顫,地脈如巨龍翻身,城墻磚石紛紛崩裂。
沖擊波呈線形擴散!
遠山為之動搖,近水為之倒流!
大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一道猙獰的裂縫自謝觀劍下驟然延伸。
那裂縫擴張之勢,猶如天神持巨劍劈落,眨眼間便化作一道綿延七百丈的深淵天塹。
魔師等一眾大宗師竟也身形搖晃,幾欲傾倒——倒非他們修為不濟。
以大宗師境界,縱使置身驚濤駭浪之中,亦可巋然不動。
令他們心神俱震的,是眼前這超脫武道常理的一幕!
謝觀輕描淡寫的一劍,竟在汴京城前生生劈出一道隔絕天地的鴻溝!
赤眉三國大軍與汴京城,就此被這道深不見底的裂谷生生隔斷。
兩側懸崖峭壁如刀削斧劈,淵底黑霧繚繞,隱約傳來地脈奔涌之聲。
這已非人力所能及。
近乎仙神手段!
典亭等四位僥幸存活的宗師原本正暗自慶幸,此刻目睹此景,雙腿竟不由自主地發軟,幾乎要跪伏在地。
其中抱琴女子,顫聲呢喃:
“這當真還是凡人手段?”
裂谷兩側,三國聯軍驚恐后退,而汴京守軍則呆立城頭,望著那道救他們于水火的天塹,恍如夢中。
班勝這位赤目軍天王見此,之后進攻汴京怕是難了,有了此等天險。
他臉上沒有失望,反而有釋懷笑意。
若是赤目軍入了城,汴京百姓又是一場屠殺。
其中人間慘事,不會遜色于在江南道修筑黃河。
謝觀手中殘劍終于不堪重負,在一聲清越的脆響中寸寸碎裂。
他轉身望向三真一門方向,目光最終落在陸華身上,笑道。
“再會了,陸天師。”
陸華眼神復雜看著謝觀,心中似有無限言語,卻有不知道如何開口。
謝觀撫摸著兩只昭明鸞。
神鳥清啼婉轉,似有萬千不舍。
“去吧。”
隨著這聲輕語,兩只神鳥振翅而起,在謝觀周身盤旋三匝。
最終化作兩道流光沒入云層,沒入汴京城內。
謝觀再無留戀,正轉身踏入破碎的虛空裂隙。
突然心有所感!
他驀然回首,目光穿透千里云煙,直落江南道方向——但見一騎白馬獨立山巔,馬上之人正遙望飛升臺。
雖相隔萬水千山,那股血脈相連的悸動卻清晰可感。
從赤目軍之中離開的謝靈,你的父親。
以謝觀如今境界,再加上蓮花觀相助,早就拔高到武道九境、陽神之上。
又敗盡諸敵,一人得道,破碎虛空,讓心靈臻至圓滿無缺之境。
身后“天機宙宇”的恢宏虛影自主顯現。
謝觀瞬息間便推演出前因后果。
原來謝靈自赤目軍抽身,竟是要在支離破碎的江南道開國建制!
那李家兩位柱石投效,九大姓殘余氣運暗中加持……這位父親距離凝聚本命、成就大宗師,只差最后一步。
謝觀眼中氣運流轉,他看見父親白馬銀鞍下的江南沃土,看見九姓世家暗中布下的氣運羅網,更看見那條即將成型的真龍命格。
“好一個謝氏真龍…”
“數十年的謀算。”
謝觀忽的輕笑一聲,那笑聲里卻帶著刺骨的寒意。
“那我便斬你開國氣運,三十年鴻業!”
“以慰母親之靈!”
他并指成劍,一道璀璨劍光自指尖迸發。
那劍光竟似有靈性般,掙脫天地桎梏,穿越千里山河,直入江南道腹地!
原本已經成形的氣運,蟄伏多年的真龍命格,轉眼間攪的煙消云散。
騎在白馬上的身影,瞬間摔落馬背。
少年見此,衣袂翻飛間,只余一聲清朗長笑在天地間回蕩:
“謝觀,去也!”
眾人看著謝觀遁入虛空,裂縫愈合。
飛升臺上的青銅面具二人,一直無動于衷,無論是謝觀斬出如此天險,又斬江南道氣運、還是“武碎虛空”!
直到那道身影徹底消失于天地之間。
大先生等人恍惚看見,不知是不是錯覺,兩位神秘青銅面具之人,竟似微不可察地松了松肩膀。
這個細微的動作,仿佛卸下了某種無形的重擔。
兩人抽出青銅古書,翻開書頁。
上面的文字緩緩成型。
“鯤虛,謝觀!”
鎏金文字逐一亮起,卻再寫到謝觀二字時,驟然崩散。
兩人似乎嘗試幾次,都無法寫下。
二人不在執意留下其名,又靜靜等在原地不動,等候飛升臺歸屬!
蘇景的目光始終,未曾離開那四座流光溢彩的飛升臺。
此刻,臺上僅余數位宗師境界之人,早已退避三舍,哪里還敢再起爭奪之心。
典亭和抱琴女子,兩人合力有媲美本命的殺招,再見到人間夫子的境界,又目睹謝觀武碎虛空。
早就失去了心思,只求早些離開此地。
場中魔師等大宗師目光熾熱。
三真一門的洞玄真人率先調息完畢。
這位真人雖也負傷,卻是幾位大宗師中傷勢最輕之人,更兼三真尚有十位宗師結陣而立,十人氣息相連,竟隱隱能與一位大宗師分庭抗禮。
環顧四周——魔師等人氣息紊亂,顯然已無力再戰。
洞玄真人緩緩起身,“此次飛升臺,三真當占其一。”
此言一出,滿場寂然。
無人應聲,便是默認。
洞玄目光轉向書院大先生,眼中深意不言自明。
然而這位夫子首徒卻淡然搖頭,白發在風中輕揚:
“老夫這一生,如此便已足夠。”
“飛升之事,非我所求,看看人間清歡便是最好。”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神色各異。
有人不解,有人欽佩,更有人暗自松了口氣。
飛升臺上仙霧繚繞,映照著這場關乎武道巔峰的抉擇,顯得愈發神秘莫測。
大先生退出!
洞玄真人道,“三真今日飛升二人。”
“四座飛升臺只占其一,其余三座,諸位各憑本事。”
大先生負手而立,其意顯而易見,并不摻和。
在場大宗師,還剩下魔師、蓮池、獨孤圣、蘇景四人。
只有三座飛升臺!
就在洞玄話音未落的剎那,蘇景眼中精光暴漲。
他早有準備,右臂衣衫驟然炸裂,露出詭異蠕動的肌膚,又一張慘白面皮自血肉中浮現,一股本命氣息流轉。
本命攝魂蕩魄印。
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席卷全場。
那面皮竟似活物般扭曲蠕動,七竅中噴薄出攝魂奪魄的幽光。
蘇景的出手快若雷霆——他根本未將目標對準魔師與蓮池,而是直取三人中的陸地蛟龍獨孤圣。
獨孤圣受傷最重,也是最依賴氣血之人,他的本命三氣歸來乃是最強的殺伐殺招,只是沒有肉身,威力十不存一。
是在場四名大宗師最弱之人。
獨孤圣猝不及防,被那攝魂蕩魄印迎面擊中。
陽神瞬間凝滯,眼中神光渙散。
蘇景身后猛然探出兩只漆黑魔掌,將其陽神全部捏碎。
事發突然,一切已經塵埃落地。
魔師眼眸微動。
蓮池身上有琉璃佛手凝聚。
蘇景看向二人,笑吟吟道,“魔師,蓮池大師,現在……不是正好三人。”
魔師臉上陰晴變幻,最終化作意味深長的笑意:“看來還得……多謝四先生。”
“阿彌陀佛.”蓮池大師長嘆一聲,佛手化作點點金芒消散。
老僧低垂的眉眼間,說不清是悲憫還是解脫。
三人本準備聯手,拿下飛升臺,想不到蘇景搶先出手。
兩人就算聯手,以蘇景的詭異,已經用出三種本命。
誰也不知這位書院四先生,還藏著多少致命后手。
一切定下!
大先生雖是厭惡蘇景,卻自始至終沒有出手。
洞玄走上飛升臺,接引而上,對著一眾三真弟子行禮。
“洞玄今日,終不負三真歷代祖師所托。”
“不肖弟子,終來見陸沉祖師!”
臺下陸華早已熱淚盈眶而出,帶著眾弟子齊齊跪拜:“恭賀洞玄真人羽化登真!”
聲音宏大,在殘破的汴京城上空久久回蕩。
魔師接引而起,負手而立,面上不動神色,眼眸之中卻波濤洶涌。
蓮池大師緩步而上,忽駐足南望,眼中有眷念。
老僧合十的雙手微微顫抖,他對著南方故土深深一拜。
蘇景已恢復本來面貌,清雅如少年,他緩緩走來,眼神中流露出孩童般打量世界的新奇之感,凝視著飛升臺。
四人原本或重傷在身,或只剩陽神,此時卻在飛升臺接引之下,傷勢悉數痊愈。
真是造化之妙!
典亭見三真門人齊聲祝賀,忽福至心靈,朝著飛升臺上的魔師鄭重拱手:“恭賀魔師,證道乾坤,今朝霞舉飛升去,原是紅塵第一人。”
魔師在飛升臺聞言長笑,“得道友吉言,當不了第一人,前有謝觀、再有夫子。”
“也祝道友,武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魔師袖口之中一卷經書落下。
典亭接過經書臉色一喜,只見封面六個古篆小字——《天魔策隋想錄》
竟是魔師畢生武道精髓!
“多謝魔師!”
身旁抱琴女子會意,立即向蘇景盈盈下拜:“祝賀四先生,得到飛升,三花聚頂觀混元,五氣朝元叩天門,此去重霄十二樓,方知天外更有天!”
向來陰鷙的蘇景此刻竟展顏一笑,恍如當年書院那個清朗少年:“若在往日,這般賀詞我未必合我心意,說不得還要起些別樣心思。但今日盛事……”
“喜在我心!”
“身無長物,贈你我隨身的棋譜。”
女子接下,誠心謝過。
在場幾人有樣學樣,蓮池也送出佛門舍利子。
各有所得!
飛升臺下,萬籟俱寂。
眾人仰首望天,眼中再無半分雜念,只有向道之心。
三千年來,能登此臺者,無不是集修為、心性、機緣、心機于一身的絕代天驕。
此刻祥云環繞,仙音裊裊,四道身影在璀璨霞光中漸漸羽化。
三真一門齊聲道,“諸天炁蕩蕩,吾道日興隆!”
引得在場武者無不心馳神往,紛紛跟隨誦唱。
“諸天炁蕩蕩,吾道日興隆。”
飛升臺綻放出最后一道奪目光華,隨即化作點點星輝消散于云端。
那四道身影也隨之隱沒在無盡蒼穹之中,只余下漫天霞光,久久不散。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