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隋朝的棋局  >>  目錄 >> 第八百零一章 農業為先

第八百零一章 農業為先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隋朝的棋局 第八百零一章 農業為先

這天上午,蕭夏視察了位于洛陽府伊闕縣的農學院,這里原本是一座占地八十頃的皇莊,土地肥沃,有山有水,蕭夏便把它捐出來作為農學院所在地。

目前已經修建了校舍以及各種生活設施,有近五百名學生在這里研修農業。

歷朝歷代都極為重視農業,蕭夏當然也不例外,農業關系到大隋復蘇,也關系到他的一億人目標。

歷史上是到了北宋才突破一億人口,根子還是農業進步,引進了以占城稻為標志的優良的稻種,使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蕭夏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事實上,早在蕭夏主政江南的大業五年,他便命人從日南郡搞來稻種進行種植,日南郡緊靠林邑國,林邑國就是后來占婆國。

占城早稻已經在吳郡和江都郡種植成功,并在江南各地推廣,正是這一舉措,在大業八年時,江南道的糧食產量一舉超過了河北道,成為天下第一產糧之地。

到了大業十年,江南道糧食產量已經占到天下糧食總產量的三成,為江南隋軍北伐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他只需要把早晚稻向整個南方地區和江淮地區推廣。

但這還不夠,蕭夏成立農學院是想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農產品。

目前主管大隋教育的部門是國子監,其中國子監下面的太學負責高等教育,改革后,太學已經不再是一個學校,而是一個管理機構,下面有國子學、弘文館、算學、律學、農學、工學、醫學、船舶等八所高等學校。

同時,農學院又歸屬于司農寺管理,這就是雙重管理,太學管招生,司農寺管教學。

農學院的院正叫孫少年,京兆人,原本是大隋典農署令,今年五十余歲了,一輩子都投身于農業。

孫少年還有一個堂兄叫孫思邈,目前被聘為大隋醫學院的博士。

天子楊堅就曾聘用孫思邈為國子博士,但被孫思邈婉拒,時隔三十年,蕭夏再一次聘用孫思邈為醫學博士,他卻欣然答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孫思邈看到了天子對醫學的重視,專門成立了醫學院,并把從太醫署提升為醫司。

孫少年把天子迎入農學院,農學院除了新修了校舍和其他設施外,其余基本上保持了原來皇莊的模樣。

“朕聽說暖棚落成了,所以特地來看看!”

“陛下這邊請!“

不多時,他們來到一座占地一畝的大棚前,這座大棚流光溢彩,閃爍著熒光,它是用明瓦鑲嵌而成,明瓦就是用貝殼磨薄了以后,光線就能透過,在江南的大戶人家都使用。

日本國輸入大隋的主要貨物之一,就是大貝殼。

不過農學院已經準備搭建第二座大棚,是新研制出來的水晶琉璃搭建,其實就是玻璃,幾個月前剛剛由琉璃坊研制出來。

蕭夏走進暖棚,里面暖熱,溫度明顯比外面高很多,農學院主要用它來育種,里面有一小片水田,里面生長著秧苗。

孫少年介紹道:“陛下,這就是占城稻,它其實是一種早稻,春天播種,五月份成熟,收割后再鐘晚稻,所以江南地區現在都是雙季稻,微臣就想試一試,能不能利用它生長期短的優點,把它培育出來,在中原地區推廣成為一年麥稻兩熟。”

蕭夏連連點頭,現在中原地區是兩年三熟加上半年休耕,主要是一季冬小麥,一季粟米,粟米也就是小米,畝產量才一百多斤,小麥最多也才三百斤,糧食產量都不高,但水稻不一樣,水稻畝產五六百斤,可比種小米強多了。

而且隋唐開始進入地球溫暖期,所以到宋朝時,稻麥兩熟就在中原地區成功推廣,大大增加中原地區的糧食產量,也就從宋朝開始,一日兩頓改成了一日三頓。

所以光是鼓勵生育,減少稅負,這還不夠,必須糧食產量上去,人口才迅速的增長,否則就像唐朝,安定了兩三百年,人口還是沒有能超過隋朝,關鍵就是糧食不夠。

一旦糧食足夠了,像康熙雍正年間,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大規模推廣,再加上攤丁入畝等稅制改革,人口才在短短幾十年間猛增到四億人。

一旦人口太多,土地承載不住,統治階級就開始利用各種手段限制人口,比如南宋后期的理學興起,男女授受不親,寡婦貞節牌坊等等,根子就是人口太多。

若是兩漢隋唐,統治階級需要人口增加,所以男女關系就很寬松,寡婦必須再嫁。

這些對人性的禁錮或者放開,都是出于很現實的經濟問題。

歐洲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土豆引入歐洲,導致人口猛增,哪里會有移民新大陸移民的動力。

作為最高統治者,蕭夏也是急需人口迅速增長,這樣,他就有了向海外移民的基礎,這就是他把船舶作為單獨學院的原因。

只有造船技術上去了,才能去美州尋找真正的高產農作物。

“山藥種植如何?”蕭夏問道。

山藥是美州農作物過來之前,中土唯一的高產之物,叫做薯蕷,幾千年前就出現了,一直是貴族餐桌上的珍饈,也是很好的滋補藥材。

但遺憾的是,歷史上它一直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雖然不少地方官早已經用它來賑災,但朝廷統治者卻沒有重視它,雖然吃多了它是會有些脹氣,但總比吃草根樹皮好得多。

比如窮人家吃不飽飯,但如果有極為廉價的山藥供應,用糧食和山藥配合吃,就像后世吃土豆紅薯一樣。

說到底,還是因為山藥的畝產量太大,會影響到糧價,而糧價又涉及到無數權貴的切身利益。

這就是紅薯已經在南方種了幾十年,明朝卻始終不重視的根本原因,最終因為糧食危機引發了明末農民起義。

孫少年連忙道:“已經在培育了!”

孫少年帶著蕭夏來到一大片土地前,“陛下,我們在這里種下了各地出產的十幾種山藥,其中山藥蛋最受歡迎,而且適合中原土地種植。”

孫少年又笑道:“其實我們還發現了不少高產作物。”

“還有什么?”蕭夏頓時有興趣了。

“還有葛根、藕、菱角、荸薺等等,這些都是畝產幾千斤,主要不好保存,可如果是曬干后磨成粉,裝在壇子里密封,也能存放好多年。”

蕭夏欣然點頭,這些磨成粉確實不錯,但蕭夏對它們興趣并不大,山藥也只是過渡,等美州的高產作物被自己找回后,那才是糧食革命的開始。

目前山藥也很不錯,放在官方鹽店里一起賣,對貧窮人家吃飽飯有著積極的作用。

畢竟只有吃飽飯才會想著生孩子嘛!

這就是農學院的作用,培植成功后再推廣,把糧食鏈的關鍵一環補上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
隋朝的棋局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