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都重生了,我當然選富婆啦! 第429章 氣運蠱的反噬來了
按照呂堯之前做視頻的習慣,這會兒他應該已經在別的地方了,但黎塘這邊終于有了起色后,呂堯就不打算繼續推動自己的行程了,他想把黎塘這邊做好做大做強。
讓他成為318國道上起點的強盛之鎮。
所以呂堯打算拍一個季度總結,然后就把這一期的節目就此結束。
至于阿壩那邊的經濟,其實阿壩的資源是要比甘孜這邊還要豐富一點的,首當其沖的就是九寨溝,沒去過九寨溝的大概無法理解那里到底有多美,人間盛境的說法不是白來的。
除此之外,四姑娘神山,達古冰川,寶蓮葉則,這些都是非常迷人的景色。
只需要甘孜這位跟阿壩做好聯動,既然都已經到這邊了,再去一趟阿壩對很多游客來說,是非常容易動心的選項,而聯動最好的方式,就是極大的降低這邊游客們的出行成本,所以呂堯也在跟甘孜大老板在這邊搞長途大巴客運。
這些長途大巴的客運車費都很便宜,但大巴的乘坐體驗卻很好,這些長途客運的運營,基本都是虧損的,但這都不重要,交通是經濟發展的血管通道,只有血管通道暢通了,才能在不同的地方拉出消費。
相較客運站虧損的運營費用,游客們在川西流動帶來的經濟提升是非常顯著的,這也是游客們外出游玩的一個觀念——那就是游客們可以接受把錢花在吃住和景點上,但如果在交通上花費太多費用,就會覺得不值當。
所以呂堯和當地直接把川西全境的乘車費用打到了最高一百的價格,平均七八十就能讓游客們從黎塘去到其他地方游玩。
這個價格其實很瘋狂了,客車運營費用不算高,像在蘇大強省,從十三妹到姑蘇的客運大巴,中間六百多公里,一些客運大巴的車費在一百多左右,而蘇大強那邊能做到,一個是當地的高速樞紐特別的發達,全程高速時間快,一天可以跑兩趟甚至三趟。
另一個就是那些低價的客運大巴乘坐體驗很一般。
但川西這邊道路不發達,同時呂堯他們又采用了比較舒適的客運大巴,同一趟的客源沒那么多,所以營運成本就要高很多,但呂堯仍舊把價格做到了這個地步。
同時甘孜阿壩兩邊為了互通有無,也在積極的打通兩個地方重要景點之間的交通。
所以兩地之間的經濟不僅能從數據表現上看到明顯的提升,僅僅是肉眼去看,都能感覺到一股欣欣向榮,百廢待興的紅火氣氛。
這種兩地聯動的發展模式,甚至被川蜀這邊的大老板拿到會上專門的表彰,宣傳了,川蜀當地不少大老板都意識到,川蜀這邊的格局,將來或許會發生變化。
呂堯這家伙裹挾大量資金,以及綠色迅猛的經濟發展而來,一旦進入川蜀這邊的格局,必然會改變現有的格局。
尤其是主管經濟發展板塊的那些經理們,他們心里想的更多,危機感更強。
不過在這潭渾水里混久了的他們,都非常明白,現在可不是對呂堯這個大紅人出手下絆子的時候,不管他們怎么做怎么煽風點火,都必然會觸怒自己的大老板,最后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直接化作飛灰。
暫時隱忍下來,無非就是大部分人的人事變動保持不變,極少數人的位置挪一挪,就算動手,那也要等呂堯將來履任出了岔子,他們才好暗中出手。
呂堯對川蜀這邊格局下的暗流涌動并不知曉,或者說他就算是知曉了也并不在意,大家所圖謀的東西并不在一個層次上。
在春節前兩天,呂堯和雷導一起篩選著通過雷導那邊聯系過來的合作邀約。
而在眾多的合作邀約中,呂堯看到了不少綜藝節目發力的信息。
當下最火最紅的《跑男》,《極限挑戰》,這兩個節目組都發來了合作邀約,除此之外呂堯還在這里面看到了《蘑菇屋》,《廚房鋒味》,《我就是演員》,《我就是歌手》等節目組的邀約。
跑男和極限挑戰是希望來川西這邊進行幾期的節目拍攝,他們在全網的粉絲關注度確實比現在的呂堯還要高,畢竟他們那么多大咖組合在一起,同時還有全網鋪開的宣傳渠道,宣傳度和影響力比呂堯大很正常。
他們現在想跟呂堯這邊合作,也是想蹭一蹭這邊的旅游熱度,同時,這些大咖們公布出自己的行程安排后,會有很多比較狂熱的粉絲專門乘坐飛機過來的,也會讓本來在搖擺,但是他們粉絲的游客堅定過來的決心。
雖然呂堯不是很喜歡這些國內的綜藝,但這些綜藝節目對各地文旅的加持,呂堯還是很認可的。
所以呂堯讓雷導回復了《跑男》和《極限挑戰》的合作邀約。
至于蘑菇屋.現階段蘑菇屋的名聲還是非常好的,小廚生的互聯網口碑還沒有急轉直下,不少城市里的工作者們都還是很吃蘑菇那一套隱居世外的套路的,如果他們真的要在川西這邊搞一期節目,倒也不錯。
剩下的什么我是演員,我是歌手之類的節目呂堯直接就pass掉了。
這類節目都是攝影棚內錄制的綜藝節目,對旅游宣傳沒有任何好處,這種呂堯完全不在意,他需要的是那種戶外的,能展現地方之美的綜藝節目。
選定好合作的對象后,呂堯就把這些事情交給雷導去研究,對接了。
呂堯則陪著榮念晴,王殊和簡筱潔他們,好好的在川西玩了玩。
別看榮念晴他們有錢,但川西這邊他們真就不怎么熟悉,榮念晴唯一一次來這邊待的比較久的時候,還是那次冰天雪地來找呂堯的時候,但這次不一樣了,呂堯特地抽了一天的時間,帶著他們在這邊逛了逛,領略了一下這邊的瘋狂。
很快,二月十五號到了。
再過一天就是春節了。
榮念晴,簡筱潔和甘曉曦她們都必須回歸各自的社交圈了,就連王殊,都要直接搭乘飛機回上南,然后帶著小平安出國去跟父母過春節。
等呂堯把所有人都送走后,呂堯身邊又只剩下林永珍了。
熱鬧過后的冷清是最難熬的。
從機場回黎塘的路上,呂堯情緒肉眼可見的有些悶,林永珍沒怎么說話,只是沒多會兒手就搭在了呂堯的手背上。
她用自己的行動訴說著她的心意。
呂堯看向身邊的林永珍,川西的皚皚雪景和遠方雪山從車窗外一掠而過,仿佛一副綿延的畫卷從兩人的側面不斷展現出來。
呂堯一邊開車一邊說道:“在我身邊會不會開始覺得無聊,或者不開心啊,我最近好像一直都心事很重的模樣。”
甚至于在林永珍表露心跡后,他都還是那么的放蕩不羈,一點都不檢點,就算林永珍非常的懂事,可這么長時間下來,是會覺得難過的吧。
林永珍卻淡淡笑道:“你知道畫地為牢吧。”
“地上畫的圈怎么可能成為真正的牢籠,圈住一個人呢?”
能真正圈住一個人的,從來都不是現實世界里的什么東西,而是人心里的東西。
林永珍覺得自己說的有點肉麻了,所以輕笑起來:“可別小看了我啊,我可不是很俗的女人,要是哪一天你開始變得像一般男人那么庸俗了,我說不定反而會覺得你無趣咯。”
呂堯聽得搖頭失笑。
林永珍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女人,厲害到呂堯壓根分不清她哪些話是真的,哪些話是假的,但正因為林永珍身上的這種特質,才顯得她格外的迷人。
重新回到民宿那邊后,呂堯注意到黎塘的街道上已經沒什么人了,只剩下不多的本地人,或者從其他地方舉家來到這里,定居在這里的人們正在準備過春節,而那些年前不久開起來的各種商鋪,眼見這邊沒什么生意后,他們都歇店畢業,回去過年,準備年后回來營業。
不過為了保障大年初三之后陸續到來的游客,這邊還是有人在值班的。
呂堯是不打算過年了,準備窩在這里跟林永珍好好過一個在雪區的春節,所以等晚上回來后,呂堯就開始準備今年的大飯。
藏紅花燉牦牛肉,天山雪蓮燉湯,高原松木烤雞,以及從建成不久的生鮮超市買來的各種菜品和肉類,呂堯準備了好大好豐盛的一桌大餐。
從中午開始備菜準備,一直到高原上天色擦黑,呂堯都是還在忙碌中,林永珍則在一旁打著下手,只是兩個人,卻把這間已經沒什么人的民宿弄得熱氣騰騰,格外熱鬧。
恍惚間,在這充滿鄉村味道的高原小城,呂堯竟然有了種很多年前,自己在老家,跟父母一起準備年貨過年的感覺。
明明小時候每一次過年,家里都是充滿爭吵的。
可是現在,呂堯的大腦卻開始自動的過濾掉小時候那些不開心的畫面,把那些爭吵,掀翻桌子,甚至大打出手的畫面從腦海中過濾出去,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帶著點開心的畫面。
當所有大菜都在鍋里燉著,只等著火候到了就能出鍋的時候,忙碌了好久的呂堯終于有空,回到屋檐下坐下,拿起一包煙,抖了抖,抽出彈出的那根煙,抽出來點燃,然后平淡無波的抽起來。
這一口煙的滋味,很復雜,也很得勁。
林永珍也來到呂堯身邊,伸出兩根手指笑道:“來一根。”
呂堯笑了,把煙遞過去。
就在她倆坐在一起吞云吐霧的時候,民宿外面忽然就開來兩輛車。
甘孜和阿壩的大老板哈哈笑著走進民宿,他們手里提著茅臺,車后面還帶著年貨,一臉喜氣洋洋的走進民宿。
呂堯起身迎過去:“哎呀,來就來嘛,怎么還帶這么貴重的東西啊。”
甘孜大老板立馬說道:“這個呂總你放心,這是咱們自己掏腰包買的,你看!發票都還在我這里呢。”
呂堯樂了:“我不是這個意思,你們太破費啦。”
他當然知道這些酒肯定來路干凈,也知道甘孜和阿壩兩位大老板不缺這個酒,亮發票也是為了讓自己安心,但兩位竟然在大過年的時候來到呂堯,光是這份人情就很重了。
甘孜大老板哈哈笑道:“呂總,別客氣啦!說真的,你對川西做出的貢獻,我倆就是給你磕一個都是應該的,但現在不流行這個啦,所以也只能過來聊表心意。”
阿壩大老板看著灶火旺盛的灶臺,聞著空氣中那迷人的香味,不由得眼神發亮:“好香!好香啊!看來這次不是咱們專程來感謝呂總,而是咱們走運,能吃上呂總的美食啦。”
呂堯哈哈笑道:“這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咱們準備入座。”
在民宿的餐廳里,呂堯被甘孜和阿壩的大老板拉著喝酒,聊天,聊著聊著,阿壩和甘孜兩位大老板竟然哭了起來。
誰想想到,兩位千里伯,竟然會在呂堯面前這么失態呢。
他們訴說著他們的不容易,訴說著這里發展的艱難,也在檢討反思著自己的努力沒做到位,發展的方向和具體落實的能力不夠,總之,他們在現在這個位子上不少年了,可是很慚愧,他們沒能做出什么像樣的事情。
甘孜和阿壩確實是一塊沒什么油水的地方。
最早的時候還會有人來這邊當大老板,當個幾年后就走了,可隨著國內的經濟發展越來越火熱,就連來這里鍍金的人都少了,最多也就是來這里掛個副職,然后沒幾年就去蓉城那邊了,跟著以蓉城為跳板,去到更廣闊的天地里。
而甘孜和阿壩的兩位大老板,就在這里待了一年又一年。
這不禁讓呂堯想到了《顯微鏡下的大明》這部劇里萬成縣的主簿,萬成縣因為太貧窮,以至于后面都沒有縣太爺愿意過去履任,讓一個主簿兼職了縣令的職務。
甘孜和阿壩對外界來說,也是萬成縣。
一個GDP都不足三百億的地方,能有什么油水?
蘇大強省里一些相比較強的鄉鎮,都比這邊還要強。
被現實困頓在此處的兩位大老板,心底的委屈是不少的,所以他們借著酒勁說了很多話,說了很多該說的,也說了很多不該說的。
等到后面兩位大老板醉醺醺的,呂堯只好讓這兩位大老板住在這里。
呂堯酒量是不錯的,加上喝酒的時候用了些小技巧,甚至還偷偷吃了解酒藥,所以這會兒狀態還行,安頓好兩位大老板后,呂堯就跟林永珍回到暖房里。
這間火塘暖房有三面都是那種特別大的隔熱玻璃,還能變光,同時也能通過電機拉起天幕,讓整個房間的私密性可以得到保障。
呂堯平時是不會開天幕的,但民宿這里已經沒什么人了,所以呂堯回到暖房后,就打開天幕,和林永珍躺在床上欣賞著外面的星空。
高原上的星空和平原發達地帶的星空截然不同。
這里的滿天繁星格外清晰,空氣也格外的澄澈干凈,加上今晚天氣不錯,所以當整個天幕展開時,呂堯和林永珍就能看到這邊璀璨,密集,甚至仿佛玉帶的銀河……
呂堯就這么靜靜的抱著林永珍,時間像是流水一樣緩緩的從兩人中間緩緩的流淌過去。
這樣的靜謐,讓林永珍格外的心安。
就在林永珍覺得是不是要做點什么回應這份靜謐心安的時候,黎塘外忽然就有一朵煙花沖天而起,隨后在滿天繁星下炸成漫天煙火。
璀璨絢爛的焰火幾乎照亮了小半個黎塘,也讓天幕全開,玻璃全開的暖房剎那變得通透,明亮。
五彩斑斕的明亮煙火倒映在夜幕,最后落在林永珍的臉上,讓她的臉龐也變得繽紛漂亮。
而當越來越多的煙火沖天而起,將整個黎塘都變成煙火王國后,林永珍似乎聽到不少人走出家門,歡呼著今晚的煙火。
林永珍呆呆的看著漫天的煙火秀,輕輕吐出一口氣感慨道:“真漂亮啊。”
哪怕見過很多煙花,哪怕見過很多驚喜.
可煙花這種短暫卻絢爛的東西,依舊是那么的讓人驚艷。
呂堯把身邊的林永珍摟得更近了一些,輕聲笑道:“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翌日,清晨。
呂堯和林永珍早早起床,然后跟隨黎塘這邊的人去到附近的雪水渠那邊去打水。
農歷初一,為藏歷新年的第一天,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家派人到河邊背回新年的第一桶水,這桶水的名字叫“吉祥水”。
呂堯他們入鄉隨俗,所以也去打來吉祥水。
不過這些水呂堯和林永珍是不會喝,當地人也不會喝。
雪山水雖然聽著很純潔,很純凈,但實際上任何野外的水都藏著極大的風險,在后來的互聯網上,總有一些年輕漂亮的年輕人想靠著互聯網走紅,然后在來到川藏后,拍攝自己手捧河水引用的視頻,想要以此表達自己回歸大自然的純真本性。
這種行為看似灑脫自然,實愚與不可及。
高原草地上的所有野外水源,都是有污染的,不管看起來再怎么清澈,都一定是有問題的。
因為那里面可能混有從牛羊糞便中流露出來的細菌,病毒,寄生蟲。
一旦這些東西在體內存活繁殖開來,在高原這樣的醫療條件下,幾乎就是半只腳踏進鬼門關了。
至于有人嚷嚷說他喝了水沒事的……那不過是幸存者偏差,那些出了事的人已經沒有機會在互聯網上發布弱智言論了。
忙完一大早的新年初一儀式后,從宿醉中醒來的甘孜和阿壩兩位大老板在吃完“夏毛毛”,一種藏式水餃后,就離開了這邊,雖然他們是川蜀排名墊底的大老板,但他們仍舊是大老板,新年期間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最忙碌的。
呂堯也在下午的時候給家里打了電話,簡單聊了聊后就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了。
黎塘這邊過節的習慣跟中原是差不多的。
從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彼此走訪,拜年祝賀,此活動持續三五天,川西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莊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
因為這邊放假過節的氛圍實在是太濃郁了,所以呂堯也帶著林永珍穿梭在一個又一個的熱鬧的聚會上。
玩的不亦樂乎的同時,黎塘附近不少村落里的人都眼熟了呂堯,感念呂堯對這里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當地人對呂堯非常的熱情,友好,呂堯每次到一個地方玩,那個地方都會為呂堯獻上哈達。
不知不覺間,呂堯竟然就集齊了五色哈達,在坊間,甚至有不少人家開始叫呂堯“菩薩”,一些在這一波經濟發展中得到巨大提升和利益的本地居民,甚至還為呂堯塑造了泥像,把他給供奉起來了。
這可讓呂堯受寵若驚。
而在所有感念呂堯的人家中,馬鴻運一家對呂堯的感激是最大的。
因為呂堯的到來,馬鴻運成為了當地的紅人,很多外地來的游客都會找馬鴻運合影,拍照,當地的賽馬大會,歌舞大會,馬鴻運都會去參加。
雖然這些拍照活動,馬鴻運都沒有錢拿,但早在這邊開始規劃之初,呂堯,甘孜大老板和當地居民就都做好了協議,那就是黎塘所有的文旅收入,每一家都會有百分之一分潤給馬鴻運家,同時,黎塘當地也會給予分紅。
不僅如此,在馬鴻運越來越火后,心底嚴重不安的黎塘文旅,直接把馬鴻運給收編了,讓馬鴻運成為黎塘的旅游形象推廣大使。
一個連初中都沒上完,一個連漢語都還說不利索的黎塘康巴小伙兒,一夜之間,竟然就獲得了許多考公考研人努力數年都得不到的席位……
而隨著馬鴻運的特殊待遇越來越多,隨著他在互聯網上的名氣越來越大,隨著馬鴻運輕易就得到了那么多人宵衣旰食,殫精竭慮都得不到的東西,他在網上風評,也在悄然的扭轉著……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