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都重生了,我當然選富婆啦! 第198章 形勢逆轉
第198章形勢逆轉(6k求訂)
游戲搬磚這個職業,自從網游出來就很快風靡起來,成為一種職業。
2015年初這個時間游戲搬磚還是很有賺頭的,比如《地下城與勇士》這款游戲,本身配置要求不高,一臺電腦可以躲開,多弄幾臺二手電腦搞個腳本,有些厲害的一個月大幾萬。
半年開奔馳,兩年買套房。
這在這個時期的游戲圈里不算什么特別稀奇的事情。
就算是《英雄聯盟》這樣不需要氪金刷戰力數值,主要靠技術的競技類游戲,在他最火的時候,代打,陪玩上分也能賺不少錢。
甚至還有腳本刷金幣號的也能賺錢。
要是混到巔峰局當演員,一把大幾萬都有。
任何東西只要有買賣就一定會誕生相應的市場,《英雄聯盟》這種游戲在民間都有賺錢的空間,就別說錢裝大比的游戲了。
《射了個射》就是這樣一個游戲。
經過半年多的連續迭代,《射了個射》內部已經集成了好幾種玩法。
副本流的pve搜刮pvp對戰,就是后來絕地求生的玩法,辛辛苦苦打副本賺的錢一旦遭遇對手就會發生“贏家通吃,敗者食塵”的局面。
游戲體驗堪稱拉滿。
而其中的道具材料又能換錢,就更是拉高了玩家玩游戲時的閾值。
萬一要是一波富,一把賺了小幾百,他們對這款游戲的喜愛程度將會直線上升。
要是某一把拿到了高階材料卻被人給爆了,那玩家也肯定是想要繼續賺回來的,甚至想要翻倍的賺回來。
這就是賭徒心理。
而人一旦成為賭徒,就很難控制自己了。
呂堯以前也覺得自己是個沒什么賭性的人,直到后來他被王者榮耀的elo機制制裁,被大a的手段摁著頭打……然后他才明白,賭性存在于任何人的身上,只看什么時候被勾出來。
雖然把這種下作的手段放到游戲里有點卑劣,但這畢竟只是小游戲,一般玩家不會重金進來,重金進來的都是工作室。
當然。
把現實金錢交易帶入到游戲中很容易帶崩游戲的物價,就像魔獸世界,當金幣可以換成現實的鈔票,游戲里的金幣就開始瘋狂貶值。
官方游戲商店里的道具也跟著貶值,游戲的平衡就被破壞。
但《射了個射》在這方面的問題其實不大。
因為《射了個射》的副本里壓根就沒有金幣這個概念,只有各種武器,材料和皮膚碎片掉落,這些東西都不需要金幣購買。
加上這些東西全都是消耗品,也盡可能的減少了物資通脹的風險。
這種機制甚至讓重金投入的工作室有點撓頭,因為下副本需要消耗武器道具,下的副本越多消耗的武器道具就越多,一些控制不好成本的工作室反而會賺不到什么錢。
游戲搬磚到后面竟然也特么要計算投產比了,這你跟誰說理去?
就連那些用腳本外掛來刷道具材料的工作室也發現,用外掛他們竟然還虧損了。
如果直接修改數值又會被系統直接盯上封號。
這就讓那些拿到了外掛的工作室很頭疼了。
而這都要得益于呂堯這邊王哥他們的手筆了,他們開發了一套系統,專門用來量化計算每個賬號的投入收益比,確保賬號的投產比可以維持在一個相對恒定的范圍內。
如果是手動刷的話,那基本可以保證小賺。
如果是外掛腳本,缺乏人為操控的外掛腳本角色純粹就是給副本里其他玩家送錢。
這也是使用腳本外掛工作室會產生虧損的原因。
這就倒逼著工作室必須擴招人手,或者組建群組把大部分玩家拉進來收他們的材料。
一旦這些工作室這么干,那每個工作室就會自動變成《射了個射》的非官方推廣大使,讓《射了個射》在暗地里愈發野蠻的生長。
呂堯的策略加上王杉的算法保駕護航,《射了個射》在2015年一月初的戰績相當不錯。
現在“內涵段子”,“yy”,甚至“qq群”里都已經有非常多的工作室在招收《射了個射》的玩家了。
很多大學生,小鎮青年,以及在廠里打工的廠妹廠哥都被這些工作室給盯上了。
這些散人玩家每天就算盯住了刷,產生的收益其實也不多,大部分在三十五左右。
但對小鎮青年和廠哥廠妹來說,一個月能多一千多的收益其實也很不錯了,呂堯這么也算是提前拉動內需,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了。
至于產出這些道具材料怎么處理?
這就太簡單了。
除了日常下副本需要消耗道具材料外,《射了個射》的副本流玩法里還增設了許多具有挑戰性的關卡,這些關卡有的boss非常難,有的需要面對怪物潮。
其中很多關卡boss的機制特別像以前的《魂斗羅》,《合金彈頭》,《恐龍快打》里的boss,同時呂堯也在里面設計了“多元宇宙”的概念,引進了未來魂類游戲的機制。
《射了個射》這個最初很簡陋的無腦爽小游戲漸漸變成了頗具挑戰性的游戲。
里面不僅有設計精良用心的關卡和boss,不同的角色根據裝備的武器和技能還能成為下副本團隊里不同的角色,比如輔助,治療,坦克。
同時高難度的副本也開始在網上出現一條命挑戰某個關卡的絕活視頻。
在內涵段子和頭條上,這些絕活視頻配上激昂的音樂,往往能收獲不錯的點贊量和轉發。
而發布內容流量高,自然也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當正向循環建立起來,除非運營作死不然它會一直正向循環下去。
當然,在這個過程里官方也有義務提醒玩家們注意交易風險,所以在網上的貧富對立輿論發酵了幾天后,《射了個射》官方終于在游戲內,官號以其他平臺發布了申明。
首先就是,官方不曾用任何形式參與到游戲皮膚,道具和材料的炒作中,若是玩家有發現官方人員下場炒作,利用權限徇私舞弊的,可以舉報,一經核實還可以獲得獎金。
其次就是,官方承諾的限定套裝一經發布后,將永不返廠上架,一旦違背該承諾,《射了個射》官方會給予玩家等額賠償。
最后就是,官方提醒所有玩家,游戲交易有風險,請一定謹防詐騙。
在這則申明之后,《射了個射》游戲內就立即進行了更新,在游戲內加設了“交易所”。
這個交易所跟以往游戲里的交易所不一樣。
為了防止有人在游戲里玩做多做空那一套,《射了個射》的游戲交易是“黑盒”交易。
打開交易所看不到各種材料的標價,只能看到好友的交易請求。
要想了解物價的話,就只能去“內涵段子”之類的平臺上去搜索,而內涵段子里的運營也非常識趣的整合出一個討論組《射了個射》的玩家們。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官方提供保障的交易平臺,就連充值到交易所的金額都只能用來交易提現,而每次交易,交易所也只會收取萬分之一的手續費。
隨著“交易所”內容的更新,游戲內的交易量每天都在增加。
這其中的數據處理正好用來測試王哥那邊的服務器,同時還能結合交易量對游戲內的爆率進行調控。
而這些數據,將來也都可以用來訓練ai。
2015年1月12日,《射了個射》交易所上線后第三天。
那位爆出了“大暑神話”的玩家在經過幾天的觀察后,確定《射了個射》交易完成后,終于在網上找到了“大暑神話”的買家。
最終這件“大暑年限唯一神話皮膚”,以24萬的高昂價格達成交易。
這個價格很快就在游戲圈和互聯網上掀起一波熱論。
“我靠,一個破游戲的破皮膚竟然能賣這么貴?不是官方炒作我不信。”
“媽的直接賺了一臺車啊這是。”
“再湊點都能湊一套房的首付了好嗎。”
很快買下這款皮膚的氪金大佬也很快被大家扒出來了,這位大佬本身就是《地下城與勇士》里的氪金大佬,據說他在《地下城與勇士》里少說氪了快兩百萬了。
不過這個氪金量其實不算多。
《地下城與勇士》的那么多玩家里,排頭名的是一位叫“旭旭寶寶”的大網紅,這位大網紅在未來據說在這個游戲里總共了快一個億。
所以說兩百萬,也就灑灑水啦。
然后網友們就都開始好奇了,為啥這位“地下城與勇士”玩家要轉頭到這個游戲里來玩啊。
《射了個射》的玩家們就興高采烈的表示:“玩游戲肯定是好玩啦,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這就讓八百萬勇士們不爽了:“我們dnf天下第一好玩!”
然后兩撥玩家就吵了起來。
眾所周知,玩游戲的什么人都有,所以這場罵仗很快就從游戲圈蔓延到其他圈子,《射了個射》這個起點很低的小游戲再次在公眾面前刷起了存在感。
同時“24萬”的皮膚成交價也確實吸引了很多投機玩家進入這款游戲。
因為《地下城與勇士》已經運營很多年了,這個時候想要一夜暴富那基本不現實了。
但《射了個射》里可還有23套“年限唯一神話皮膚”沒有爆出來呢。
于是很多在dnf里吭哧吭哧苦逼打工的玩家紛紛轉投《射了個射》,希望自己能夠一夜暴富。
同時很多原本深耕企鵝系,豬廠系的工作室也開始掉頭耕耘《射了個射》這款游戲。
他們的號多,出貨的概率也可能更大。
就算不出神話套,《射了個射》的道具材料運營收益也比很多游戲強了,總的來說不虧。
游戲圈里當初抄《射了個射》的廠商可沒料到這個方向啊。
現在搞得當初抄襲的游戲廠商沒賺到錢不說,自家的用戶和游戲生態反而被虹吸了。
媽的上南那個小呂總搞雞毛啊!
雖然在上南這邊推出副本流玩法的時候,其他大廠也都開始跟進了,但因為流程多沒準備,更沒有呂堯那來自未來的經驗,他們的動作慢了不止一籌。
但眾多大廠里,最生氣的還是企鵝啊。
現在《勇者傳說》不僅沒能打垮上南光岸的《射了個射》,自家這邊還被偷走一個氪金大戶!
簡直豈有此理。
企鵝對氪金大戶的偏愛是眾所周知的,馬總那句“想一想,不充錢你會變得更強么”廣為流傳,免費或者微氪的玩家,在企鵝的游戲里你甚至找不到客服通道。
但氪金大佬們卻都有24小時專屬的客服服務。
現在他們這么好的服務都沒能留下氪金大佬的心,這讓《地下城與勇士》的運營方格外心痛。
他們奈何不了遠在上南的呂堯和光岸網絡游戲,所以《地下城與勇士》的運營組一封投訴信就遞交到了互動娛樂事業部。
你《勇者傳說》拿著這么多的資源卻不干事!
像話嗎?
不過《射了個射》能搶走《地下城與勇士》的市場其實也不奇怪。
地下城與勇士就是那種典型的副本刷怪刷材料,然后打造裝備進決斗場裝逼打戰力排行。
后來光量工作室即將推出的《全民超神》也沿襲了地下城與勇士的這個騷操作,只不過為了避免同類競爭,光量工作室把這套玩法移植進了moba類游戲里。
這就純屬失了大智。
現在《射了個射》這款手機上的游戲,經過半年多上百次的迭代,游戲內的內容和玩法已經非常多樣化了。
后來出現的副本流跟《地下城與勇士》的副本玩法類似,里面還加入了其他玩家亂入的“吃雞流”玩法,能打裝備材料的同時,還變得更加刺激。
地下城與勇士的玩家被吸引過來一點都不奇怪。
呂堯他們那邊在內涵段子,今日頭條和小米互娛的扶持下流量越來越好,字節跳動和小米互娛的日活也越來越高。
三方結成攻守同盟后,不同的內容相互影響下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讓合作的三方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但呂堯他們這邊歡天喜地,就意味著企鵝那邊壓力暴漲。
尤其是《勇者傳說》的負責人曾侖。
他可是賭上了全部的前途,從平臺與內容事業群那邊開綠燈拿來了非常多的資源,現在卻被《射了個射》反超,這讓他情何以堪?
現在不僅互動娛樂事業群下面手游開發的工作室對他有意見,就連其他部門的人也開始對曾侖頗有微詞。
這讓曾侖連續好幾天失眠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企鵝麾下的許多游戲都開始被《射了個射》吸血,《射了個射》的數據開始不斷增長,甚至開始朝著《勇者傳說》這邊蔓延了。
而《勇者傳說》的開發進度卻卡在審核上了!
這特么你敢信?
針對《勇者傳說》增設游戲內道具交易和金錢交易的內容開發需要高層的審核批復,批復的過程里還需要風險控制部,內審部,信息和資產安全部等多個部門審核。
大公司特別懼怕風險,而企鵝的攤子又鋪的非常大,生怕這里面將來搞出點漏洞什么的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為了避免風險,或者說避免承擔責任,這個提議就進入了漫長的會議流程。
沒人出來挑大梁的話,這個流程估計還要走一陣。
這讓曾侖每天都急得抖腳。
隔壁《射了個射》都靠著副本流打金玩法形成正向反饋循環了,他們這邊還在開會!
搞什么東西啊!
不過曾侖也已經聽到消息了,現在企鵝的真正高層已經聚集在一起開會了,針對上南光岸網絡游戲公司準備打一波反擊了。
曾侖在自己辦公室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的,他只希望集團高層的會議能帶來點好消息吧。
2015年1月16日下午,企鵝高層會議結束后,互動娛樂事業群的總裁任先生,親自到了《勇者傳說》的項目開發組。
在曾侖的辦公室里,任先生開始跟曾侖促膝長談。
面對這位集團的真正高管,曾侖一直緊張的只有半張屁股坐在椅子上。
任先生見曾侖這么緊張,和藹笑道:“不用這么緊張嘛,你在公司的作為上面都是看在眼里的,另外告訴你個好消息,你申請的游戲內充值交易也已經得到了集團批準。”
曾侖頓時眉眼跳起:“感謝公司的信任!我們游戲的更新內容早就準備好了,只要您這邊審核完新增內容,我們這邊立即就能上線。”
等待的時候,曾侖他們項目組可沒有閑著,他們已經做好了預案。
但任先生笑呵呵道:“這個很好啊,另外集團還撥了一筆資金用于你們游戲的推廣宣傳,這個需要你們跟「游戲電競與品牌」部門通力合作。”
曾侖忙不迭道:“一定一定!”
任先生鼓勵道:“不要有太多擔心,我們的體量和內容是碾壓對方的,一定是可以把上南那邊比下去,甚至打垮!”
曾侖沒想到這次的高層會議竟然會對他這么厲害,這說明集團高層都非常的看好他啊。
任先生對曾侖這邊一番勉勵后,就離開了他們項目組。
而任先生的到來,就像是一塊投進湖里的石頭,蕩起的陣陣漣漪讓整個互動娛樂事業群的工作室總裁們心情沉重。
其中心情最沉重的,就是光量工作室的總裁陳瑜。
進入互動娛樂事業群管理層的名額本來應該是他的啊!但現在這個曾侖卻靠著《勇者傳說》要踩著他上位。
陳瑜站在公司大樓的落地窗邊,看到任先生的車從公司大樓離開遠去后,眼神變得愈發堅定起來。
他必須把大部分資源搶回來,把他正在開發的moba類手游澆灌起來。
不然很快他連光量工作室總裁的位置都要保不住了。
企鵝那邊的變動第二天就已經形成報告出現在呂堯的桌面上了。
這次企鵝高層因為《射了個射》引起的連鎖反應瞬間警惕起來,集團ceo帶頭開了討論光岸網絡游戲的會議。
通過甘曉曦和小米互娛那邊反饋過來的情報,企鵝集團那邊針對光岸網絡這邊做出了三方面的部署。
首先就是他們將投入更多更大的資源扶持《勇者傳說》,全方面跟進《射了個射》的更新內容的同時,也要通過其他渠道幫助《射了個射》形成玩家和游戲的正向循環。
這點他們也是很有經驗的,因為《地下城與勇士》就是這樣的模式。
甚至于《射了個射》之所以能在手游市場把《地下城與勇士》的玩家都虹吸過來,靠的就是《地下城與勇士》在手游市場上的空白。
呂堯《射了個射》的橫空出世,甚至一定程度上鞭策讓企鵝那邊動了開發手游版《地下城與勇士》的心思。
但因為《地下城與勇士》是代理,這里面要協商的東西會比較多。
而且手游版的上市也會沖擊現有的端游市場,端游運營這邊答不答應就不好說了。
如果他們一直扯皮到2018年都沒能把這盤菜端上來,那他們就只能等到2023年左右再上線了,因為自2016年5月之后,就將收緊手游發行的審批。
等到2018年3月,網絡游戲的審批工作將會暫停。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教育。
當然,為了教育不等于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著想,扶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賣學區房。
等到2024年的時候,全國將有1200萬的大學生畢業,等到那個時候,現在正五六年級的學生就會涌入就業市場,開始體會什么叫“十年寒窗無人聘”,然后游戲版號的審批就又會寬松啦。
因為知道這些信息,所以呂堯接下來的計劃都非常明確。
2015年七月左右發布moba手游。
2016年年底的時候發布基于moba手游開發的自走棋游戲。
并看情況在2017年左右研發他們自己的吃雞類游戲,而且直接采用三端互聯的方式進行發行。
不過吃雞類游戲呂堯是不打算長時間深度運營的。
因為這款游戲雖然在未來會因為主播們參與而大爆,但搜刮物資+槍戰的玩法生命力也有限,玩久了就會審美疲勞,從而營收大減。
他之所以有心思在兩年后搞這類游戲,主要還是為了惡心國內的游戲大廠們。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