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零二章 不同的態度
勝利油田附近的勝利海水淡化工廠。
經過連續三個月的施工,一條長度超過120公里的架空輸水管道,從永安延伸到了惠民附近。
而該架空輸水管道全部施工時間,僅僅用了96天左右。
此時從惠民向德州方向,大約100公里左右的直線上,沿途已經開工建設了大批的混凝土地基。
一艘大型的藍鯨運輸飛艇,吊著重量達到2000噸的泡沫硅構成的架空橋體,從鄴城特種構件廠飛到惠民附近。
緩緩將泡沫硅架空橋體放下來,然后在地面人員的配合下,準確將橋體和下面的兩個混凝土地基連接在一起。
與此同時,早已經運輸過來的鋼鐵輸水管道,也被施工現場的另一艘工程飛艇吊起來,穩穩地吊裝到架空橋上。
雖然飛艇吊裝讓這一截鋼鐵輸水管道和之前鋪設好的管道連接在一起,但兩者還有一點縫隙,電焊小隊隨即進入管道內部,從管道內部對連接縫進行全面焊接。
與此同時。
勝利海水淡化廠這邊,其實已經有一部分淡化水被通過管道輸向墾利區、利津縣等地。
但這些天產生的粗鹽,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噸之多,本來一開始工廠是打算參照南方的海水淡化工廠,將粗鹽封存在硅絲編織的容器之中,然后就地進行填海。
但經過研究之后,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太妥當。
在其中比較關鍵的一點,就在于渤海的面積太小了,加上黃河、遼河、海河每年都在向渤海注入泥沙,近幾千年來,源源不斷的泥沙注入,已經導致渤海減少了很大一部分面積。
如果現在再增加一個粗鹽填海,估計會進一步壓縮渤海的水域面積,渤海作為內海,填海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因此公司和中科院進行了合作,經過幾個月的研究和討論,終于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處理方案。
只見此時的海水淡化工廠一側,已經使用泡沫硅材料向遠處的海面延伸,建造了一個大型的深水港。
這是一條粗鹽輸送帶,將工廠生產出來的粗鹽,源源不斷輸送到了碼頭,碼頭的泊位上,此時正停泊著幾艘“船”。
如果從高空俯視下來,就可以發現這些船非常方正,幾乎就是一個標準的長方體。
這些船其實就是使用泡沫硅和硅豆絲作為原材料,制造出來的簡易容器,每一個容器加上內容物,最大重量為2000噸,之所以是2000噸,主要是目前運輸飛艇最大吊運重量為2000噸。
當然,這些方船并不是采用飛艇運輸的,而是采用駁船進行拉運,通過海路運輸到蘇省的沿海,作為填海造陸的原材料。
之所以要拉到蘇省沿海,一方面是東海屬于公海,填海造陸自然不會損失自己的內海。
另一方面,則是看到今年激變的氣候,從五月份開始,全球各地的沿海地區,海平面已經出現明顯的提升。
按照這個趨勢,未來南極洲冰蓋如果大面積溶解,后果就是沿海低洼地區被徹底淹沒。
因此國內已經在計劃建造全新的沿海堤壩,特別是低洼的蘇省沿海、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這些可是國內的精華地帶,自然不能放任海水淹沒這些地區。
如果是以前,要建造如此大面積的堤壩,可能所有人都會覺得勞命傷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泡沫硅材料可以將建造成本壓低近一半,而且堤壩建設時間可以壓縮到大約三分之一左右。
如此一來,沿海堤壩就成為了可能。
其實蘇省沿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已經在行動了,他們各自拿到了海陸豐公司的技術授權,現在開足馬力生產泡沫硅材料,準備先建一圈高度在海拔20米左右的沿海大壩。
同時為了保證未來不影響海運,這些地區計劃在沿海大壩之外,淺海區建設人工島嶼,作為新的人工港口。
沒有辦法,國內現在已經是全球減碳最好的地區了,但仍然壓制不住全球變暖的大趨勢。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全球其他地區的碳排放還是居高不下,特別是這幾年叫囂著要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天竺,其發展工業過程中的各種污染,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
而歐美又三天兩頭燒森林,導致大量二氧化碳不斷增加。
哪怕是國內通過改造沙漠和種植大豆,減少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仍然擋不住全球不斷增加的碳排放。
越來越極端的天氣,讓國內不得不思考未來海平面上升的負面影響。
既然海平面上升難以阻擋,那提前做準備,自然是當務之急。
不過之前和埃及合作的那個項目,倒是可以延緩海平面上升的時間。
那個洼地有1.5萬平方公里左右,至少可以容納一部分新增的海水。
另外海水淡化工廠不斷抽取的海水,也可以減少海洋的一小部分水量。
只是這些項目,終究是杯水車薪,面對不斷溶解的南極洲冰蓋,還有變化無常的北冰洋冰蓋,海平面上升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目前勝利海水淡化廠生產的粗鹽,通過方船組成類似于京杭大運河常見的蜈蚣船那樣,直接拉過去蘇省沿海,然后將方船的水密艙鑿穿,方船就會自動沉入海底。
方船的設計分為三個格,其中前后兩個格子就是填裝粗鹽的,中間那個格子則是提供浮力的。
此時碼頭上,一艘已經填裝好粗鹽的方船,工作人員將一部分泥沙倒入,在粗鹽表面形成一層阻隔層。
緊接著吊來復合了硅豆絲布料的鋼板,將鋼板牢牢固定,最后通過電焊,將整個面板焊死。
幾個工作人員拿著防腐漆,將焊接的位置,噴涂了好幾層,還附上幾層稀疏的硅豆絲紗布,增加整體強度和耐腐蝕性。
隨著這艘方船密封好,20艘方船連接在一起,通過駁船拉動,沿著沿海的航線,緩緩向蘇省沿海行駛過去。
這些方船都是一次性產品,到了目的地就直接鑿穿浮力艙。
作為沿海填海的骨料,可以減少很多填海原材料成本,還可以將粗鹽廢物利用。
與此同時,黃河沿岸也開啟了一個項目,那就是抽沙造壩項目。
這個項目和海水淡化廠的粗鹽填海差不多。
一個是用廢棄的粗鹽。
一個是用難以利用的黃河河沙。
沒有辦法,黃河河沙和其他河流的泥沙不太一樣,黃河河沙的顆粒度比較小,而且非常光滑,并不是合格的建筑材料,不然國內早就抽黃河的河沙了。
現在開啟這個項目,一方面是為了解決黃河下游河道淤積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渤海沿海地區的沿海大壩提供原材料。
抽出來的河沙,通過大型的電磁鐵,將河沙之中的鐵砂和一部分磁性金屬吸走,這些鐵砂作為鐵礦石使用;然后進行過篩,將顆粒度比較大的河沙篩選出來,作為建筑材料。
最后剩下的泥沙,全部填裝到類似于方船的容器之中,通過飛艇吊運到渤海沿海,作為人造山的原材料。
經過一個多月的不斷抽沙,在南排河附近的渤海地區,已經形成了一條海拔高度20米左右的沿海大壩。
不過和粗鹽不太一樣,這些裝滿了黃河泥沙的容器,并沒有封蓋,而是完全露天敞開。
為了增加一部分經濟效益,這些沿海大壩上面敞開的泥沙,被種上了轉基因砧木,作為種植櫻桃的場地。
南排河附近的居民,從一開始的驚訝,到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
每天飛來飛去的大型運輸飛艇,將一個個裝滿泥沙的壩體吊運過來,像堆迭積木一樣建造在堤壩。
看起來這種堤壩好像不太靠譜。
但如果大壩的寬度達到幾公里呢?
沒有錯,渤海灣沿海的大壩寬度設計標準為至少5公里。
除非附近有高于海拔30米的地方,不然都要堆滿5公里的寬度。
如此一來,哪怕是普通的重力壩,也可以阻擋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水壓沖擊。
而這些堤壩上面,可以作為新的農田、果園、道路和居民區。
不斷被抽沙的黃河下游河道,則會成為一條更深的新河。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個人造湖泊。
官方已經在計劃,將漠南的一部分沙漠改造成為農田之后,作為齊魯省、冀省、豫省移民的安置區。
因為官方計劃在黃河下游沿線,建設15到20個大型的人工湖泊,這些湖泊的位置,就是一些低洼的地區,或者古湖泊遺址。
這些人工湖泊既可以儲存夏季暴雨的降水,同時可以調節華北平原的氣候,挖掘出來的泥沙還可以作為沿海堤壩的原材料。
雖然損失了一部分平原,但比起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洼地區,這已經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了。
至于這些人工湖泊會不會吸空黃河,其實并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因為目前渤海灣各地的海水淡化工廠,正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到時候源源不斷淡水注入這些湖泊,反而可以解決當地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至于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帶來的降水,其實中科院的很多科研團隊對于這個趨勢的研究,目前還存在很多爭論。
大家都不敢打包票,說全球變暖,華北平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降水。
因為現在全球氣候突變,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出現,讓天氣預測變得更加困難起來。
如果以一年的尺度來看,可能華北平原的降水量確實增加了。
但如果以月度的尺度來看,可能會出現夏天的雨季暴雨傾盆,冬天的旱季干燥無雪。
這種情況反而更加致命。
要知道華北平原可是普遍種植冬小麥,冬小麥在冬天需要下雪,而且下雪量必須比較大才可以。
要是華北平原冬天不下雪,冬小麥的收成將非常差。
因此現在建設一批人工湖,也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的發生。
人工湖泊可以在雨季儲水,當地的增加蓄洪能力,旱季保證農業用水,同時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
這些項目的出現,就是為了應對難以預料的未來。
不過比起國內的積極應對,國外則顯得消極得多。
哪怕是歐美這些老牌發達國家,仍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確實,例如阿美麗卡,他們確實無所謂,反正沿海被淹了,他們內陸還有大片荒地可以利用,以北美洲的面積,別說養三億人口了,就算是五六億人口都綽綽有余。
更何況阿美麗卡的各州也是各懷鬼胎。
類似于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等沿海州自然希望積極應對;但那些內陸州,和地形比較高的加利福尼亞州,他們則一副無所謂,甚至在暗中制造障礙,想借機打擊東南沿海的各個州。
面對這種自然偉力,還在勾心斗角,阿美麗卡的衰落已經成為定局了。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