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青仙問道  >>  目錄 >> 第224章 強硬的梁閣老,首輔丁憂

第224章 強硬的梁閣老,首輔丁憂

作者:中原五百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中原五百 | 青仙問道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青仙問道 第224章 強硬的梁閣老,首輔丁憂

第224章強硬的梁閣老,首輔丁憂

京師,某著名風月場所。

徐青丶梁閣老落座,嚴給事中陪酒,規格頗高。

「閣老可知,如今黔南省每科鄉試,有多少生員參加?」

梁閣老的就職履歷主要是吏部丶督察院丶禮部兜著轉爬到禮部尚書的位置,

可以說咱們梁閣老膽小,但絕對不能說梁閣老沒有業務能力或者記性不好。

說實話,能進入內閣的閣臣再菜都有幾把刷子。

「有時候是一千多,有時候是兩千。」梁閣老很快回道。

「東南各省呢?」

「少則八千,多則上萬。」

徐青道:「閣老好記性,在下去黔南省之后,便著重調查了此事。黔南省不但生員少,舉人更少,甚至很多舉人都不是黔南省土生土長的人,這導致長期以來,黔南省的流官和吏員極少,不得不依賴于土司自治。我知道,土司自治的好處是,朝廷統治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壞處在于,由于土司過多,黔南省的土司叛亂,從國朝初年便未曾中斷過,無非規模大小而已。」

各省的舉人名額是按照比例來的。

黔南省的舉人名額相對其他省份很少,饒是如此,由于讀書的人太少,競爭環境和內卷程度比內陸其他大省差遠了。

可以說,自來黔南省都是科舉移民的重災區。

而且黔南省的條件不好。

這也導致,許多舉人考中之后,如果覺得會試無望,就會想辦法去其他省份當官。

至于其他省份的舉人進士更是不愿意到黔南省做官。

故而黔南省的官員,許多都是被貶或者流放過來的,其做事的用心程度可想而知。

因此黔南省缺官的現象十分嚴重。

徐青扯了一大堆,然后提出一個切實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增加黔南省的舉人名額,但這些舉人,不能參加會試,卻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在黔南省的升遷待遇,一律按三甲進士來。

如果拒絕在黔南省做官的任命,將直接取消舉人的身份。

當然,徐青官方理由一大堆,實際上歸根結底是找個由頭,給去黔南省干事的復社社員解決編制問題。

徐青說到最后,梁閣老也明白了。

復社成員,多以南直隸人為主,這件事操作好,也算是為鄉人做好事。

黔南省的官場屬于大虞朝官場的邊緣地帶,乃官場不爭之地,即使有人發現許多黔南省的新舉人都是復社出身,也沒法計較。

至于復社社員掌握了黔南省的官場有多大危害?

還能比土司危害更大?

人家土司都是直接扯旗造反的。

嚴山在旁邊聽得嘆服,坐館的手腕越來越厲害了。

這跟直接簽發吏部委任狀有啥區別?

但偏偏從法理上,找不到任何毛病。

「公明,你覺得此事要是推行起來,誰去做這次特殊鄉試的主考官比較合適?」

徐青朝嚴山使了個眼色。

嚴山有些扭捏:「我的品級怕是不夠。」

徐青語重心長:「正因為是新的嘗試,所以主考官的規格太高也不好。現在變法,講究摸著石頭過河,要大膽嘗試,我看惟中就挺合適的。這件事我和梁閣老決定了,你不要有心理壓力。」

梁閣老:「此事首輔那邊怎麼說?」

「已經知會過了。」

梁閣老內心大定。

第二日,梁閣老作為南直隸黨的雙話事人之一,不辭辛勞,帶頭沖鋒,直接將和徐青商議的特選恩科鄉試拿到朝會討論。

剛坐上吏部尚書位置的王尚書立馬反對。

倒不是王尚書覺得此事不妥,而是梁閣老現在背后有徐青支持,已經成了南直隸鄉黨的領袖人物。

要知道他王鞏也是南直隸人,現在更是吏部尚書。

就算你老梁是閣老,也不能壓他這個天官,不然他手下人心都散了,這吏部尚書還怎麼做?

而且近來張侍郎深恨老王搶了自己的吏部尚書之位,屢屢陽奉陰違。

搞得王尚書非常不痛快。

但是梁閣老一改從前的作風,非常強硬,而且引經據典,將此事和改土歸流綁定在一起。

王尚書雖然辯論中,沒落下風,卻也沒法將梁閣老辯倒。

第一次關于此事的朝會討論,實是不歡而散。

但王鞏沒想到,下朝之后,許多南直隸鄉黨跑到王尚書家堵門,罵了許多難聽的話。

老王一頭霧水,可是這年頭做官,哪有得罪鄉黨的。

他只能派人去打聽為什麼。

「徐公明這個王八蛋。」王鞏打聽出始末之后,才知道背后的內情。因為這次特選恩科鄉試,已經在南直隸會館內部通了氣。

大家都覺得禮部尚書丶吏部尚書皆是南直隸鄉人,斷沒有絕鄉黨前程的道理,哪知道梁閣老據理力爭,王鞏這個老鄉居然拖后腿。

畢竟徐六首都承諾過了,黔南省就是個跳板,鄉黨進去之后,目前的情勢是暫時要呆在黔南省,但做出成績之后,肯定會想辦法將人調出來。

這話要是朝廷承諾,大家肯定不信。而徐六首可是當世圣賢,一言九鼎。大家可太信了。

就算這開頭的一科是復社先吃肉,但大家跟著喝湯絕對沒問題。

何況南直隸一直以來都是讀書人多,再大的家族,能出頭的人,始終是少數。

徐六首借著黔南省改土歸流的事,給大家謀前程。

可謂大功德一件了。

偏偏鄉人之中,出現一個叛徒。

王尚書沒想到,此事里面還埋了一個大雷。

而且徐青專挑他上朝的時候,在南直隸會館跟鄉黨畫餅,導致王尚書根本沒提前得知此事的機會。

硬生生吃了一個啞巴虧。

「這魔星就不該讓他回京城!」王鞏咬牙切齒,但下一次朝會,很快改變了立場,大力支持在黔南省搞特殊恩科鄉試。

禮部尚書丶吏部尚書兩個大佬都通了氣,首輔這邊又是默認,事情自然很快就通過了。

還是那句話,相比于土司,士紳豪族在黔南省算是進步勢力了。

哪怕玉親王清楚了其中厲害,也在戴先生的勸說下,為了大局忍讓,沒有使絆子。

只是玉親王氣不已。

自從徐公明橫空出世,他堂堂儲君,為了大局不知忍了多少次,這苦日子什麼時候才到頭。

而且難道不該是徐公明為大局向他忍讓嗎?

他作為儲君,才應該是大局!

現實太無情!

除此之外,大家也認識的梁閣老的強硬,硬剛吏部尚書,還讓對方自己自扇耳光退場。

經此一事,梁閣老南直隸黨的名義黨魁之位,無可動搖。

梁閣老多年來,凡事以忍讓和氣為主,還是第一次在這種尖銳斗爭中,占得絕對上風,心情那個舒爽。

說白了,沒人天生喜歡受氣和忍讓,

許多時候都是不得已為之。

真能當上位者,誰特麼愿意做牛做馬?

這一仗梁閣老打出了威風,打出了體面。

要不是考慮到年齡差距過大,梁閣老都忍不住想拜徐六首為義父了!

經過此事,梁閣老權威大漲。

而且他發現,有意無意間,自己在內閣提出的事,都得到首輔的大力支持。

偃月堂。

「公明,我離開朝堂這段時間,你要多費心了。」首輔一臉感傷。

他現在真有一點「悠悠蒼天,何薄于我」的感覺。

變法的事業正在上升勢頭,結果卻不得不暫時離開朝堂。

徐青亦有些無奈。

首輔在朝堂和不在朝堂,對他而言確實是兩種環境。

但丁憂制度,實是朝堂中樞平衡關鍵的一環,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不宜改動不錯,張家老太爺去世了。

事實上,要不是老天師用道法強行給老太爺續命,大半年前張家老太爺便得走了。

這次老天師從江寧府回來,張家老太爺再度病情惡化,以老天師的手段,也回天乏術。

作為凡人,即使有道術高人看護,也會因為屏弱的肉身,經不起太多折騰。

「太阿公,我倒是不擔心別的,就擔心,這朝堂沒了你,變法事業依舊蒸蒸日上,然后你在家——..」徐青開解道。

首輔臉上的感傷立馬不見了,這小子還是人嗎?

他臉色脹紅,隨即釋然地說道,「真要是如此,老夫也放心了。」

徐青:「其實太阿公回去之后,楚地的變法,都在你眼中。屆時也不能說是壞事。」

以丁憂首輔的身份,回到楚地,親自監督變法,其實某些方面比留在中樞作用大許多。

而且首輔久在中樞,對地方還是欠缺實際了解,這次也是個對變法重新審視的好機會。

首輔:「你小子是不見得我有一日安閑是吧。」

「有事情做,才不至于沉浸悲傷之后。何況前人有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其實張老太爺年近九十壽終,實是喜喪。

因此首輔內心里,悲傷雖有,卻也不多。

到了他這個位置,哪怕親兒子死了,也不會耽誤朝中大事。

此次丁憂,也是從大局考慮。

其實如果沒有徐青,首輔肯定會選擇奪情,繼續留在朝中。不過那樣一來,

輿論影響太大,對他的身后名也是嚴重打擊。

他雖然不在乎這個,但能不到「奪情」這地步,自然也是愿意的。

「你覺得我回楚地之后,應該著重哪些方面?」

「農事。」

「不是吏治?」

徐青:「在下以為,吏治無藥可醫,首輔近年來澄清吏治,無論是考成法,

還是其他的政令,都是揚湯止沸,解決不了根本。當然,也不是說這些事毫無意義,只是眼下里,在吏治方面做文章,屬于付出多,收益少。但農事不一樣,只要糧食不出問題,天下再亂也亂不到哪里去。在下請首輔丁憂之后,親自監督,

多多推廣番薯之類的高產作物,而且這些作物,徐某看來,還有很大的增產潛力.—..」

番薯在閩南已經有推廣種植,而且徐青還從方仙道這邊尋得了更好的良種。

不過推行起來,依舊是步步艱難。

楚地已經是天下產糧的大省,有首輔親自力推此事,肯定是有收獲的。

「你說的這些作物,真有如此高產?」

「徐某不敢保證,但首輔可以擇點試行,親身驗證一番,如果確實大有好處,可以逐步推廣。」

「嗯,農事生產是國家大事,不可操切。我記住你說的這些了,回去之后,

一定好生琢磨。」

他最欣賞徐青的地方便是這一點,凡事都能在不利的局面中,找出有利之處,而且膽大心細,敢作敢當。

徐青也覺得首輔做人是有大格局的。

要是其他大官被他這麼指教,還讓其關心農事,肯定心中不爽。

首輔倒是沒有如任何心里不舒服的地方,因為在他看來這件事是對國家有利的。

徐青隨即又道:「在下還有個不情之請。」

「什麼事?」

「反正您老都要丁憂了,不如做個踏板唄·——

首輔聽了徐青的計劃,忍住一硯臺打碎徐青腦袋的沖動。

原來徐青打算請老皇帝奪情,然后首輔猶豫不定,這時候由老岳父和吳老恩師上奏疏,力勸首輔丁憂。

如此一來,可獲大名。

而且老岳父和吳恩師都是變法派的,此舉可謂大義滅親。

何況兩位老爺都是科道清流體系。

此舉有利于在清流中,掌握話語權。

還是那句話,輿論陣地,徐青既要民間的,也要官方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徐青見首輔臉色不好,說道:「要是換做在下,也是一樣愿意做這個墊腳石的。」

首輔忍住破口大罵的沖動,你爹媽早死了好吧!

不當人子。

但徐青確實說得有理。

忍了!

首輔揮揮手道:「你自己去準備。」

他都快氣笑了!

徐青松了口氣,深深一拜。

首輔沒看他,等徐青離開之后,才長嘆一口氣。

以徐青的手腕,日后玉親王上位,怕不是徐青的玩物。

這怎麼斗得過?

算了,為了天下,只能讓玉親王委屈了。

隨后幾日。

張家老太爺去世之事,在京師引出軒然大波。

「天亮了!」許多保守派忍不住「彈冠相慶」。

一時間,眾人都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

「王爺,這時候千萬要小心謹慎。」戴先生聞聽此事之后,非但沒有欣喜反而過來提醒玉親王。

「嗯,先生,我知道的。」玉親王現在是吃一塹長一智。

首輔丁憂,其實對他也沒什麼好處。

變法說到底是為了天下好,也是為了他好。

「你覺得首輔會留下來嗎?」

「若無徐青,首輔必然奪情。現在的話,首輔必然走人。戴某建議,王爺應該·—.」

玉親王仔細聽著戴先生說的每一句話。

他聽完之后,「先生之言,果真是撥云見霧。

原來戴先生的建議是藉此機會,安排左都御史霍景轉任禮部尚書,并且入閣。

然后再安排人占據左都御史的位置。

首輔一去,梁閣老升任首輔是必然的。

但戴先生也十分可惜,要不是王鞏接任了吏部尚書,在玉親王的支持下,未必沒有當首輔的機會。

王鞏差點一口血噴出,他再忍一忍,這首輔就是他了!

吏部尚書是外廷之首,但如何能與首輔的位置相比。關鍵是他現在不是閣臣,從資格上來說,已經沒了競爭首輔的機會。

一封奏疏上去,在朝堂引起軒然大波,

此時此刻,徐青和雄禪閑坐。

「公明,這次首輔丁憂的事,你不打算參與嗎?」雄禪笑了笑。

徐青:「朝廷的事,自有大人們做主。大師,咱們的精力,還是應該放在對付黑山老妖上。」

他自然清楚,雄禪入京之后,不但在他的幫助下,親自操弄武道大會的事,

更藉此機會,結交王公大臣。

他是當世武圣,念經之時的玄音,對于人體大有好處,許多縱欲過度的王公貴族,在聽了雄禪講經之后,身體都大有起色。

可以說,雄禪現在就是諸多王公士紳眼中的活佛。

論影響力,一點都不比徐青差。

畢竟這些人都很怕死啊。

雄禪微微一笑:「對付老妖,咱們只能盡人事。在此之外,貧僧想和公明做一件有大功德的事,不知公明有沒有興趣。」

「大師有事盡管吩咐。」

「公明可記得黃梁米?」

「當然記得,此物怎麼可能忘記。

雄禪:「其實我們大禪寺多年研究之下,已經在黃粱米的基礎上,培育出比現今稻米產量高出三成的稻種,如果公明和我一起推廣,將大有利于天下。」

徐青心里清楚,糧食的增產,光靠育種還不夠,還有肥料等方方面面的提升真要是產量增加這麼容易,雄禪不會現在才提出來。

大和尚雖然是盟友,卻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仔細聽了大和尚的話,說道:「大師這稻種,是不是種子只能在大禪寺獲取?」

他一語道破天機。

雄禪臉色一變。

他沒想到徐青居然直接就猜到其中最關鍵的地方。

雄禪:「公明確然學究天人,但此事絕對是大好事。」

徐青陷入沉吟之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青仙問道目錄  |  下一章
青仙問道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