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廢靈根開始問魔修行 第91章 意識復蘇、竹籃打水一場空
煉魂世界內。
王煜雖說有把握天人族會下場,將雙方強行拉到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具體會如何發展,也是不敢確認的。
可仔細思考。
無論天人族還是鬼靈族想要做些什么,總歸是要派人入界的。
夜風穿過終問之井殘存的裂隙,卷起塵埃與光屑,在空中劃出細密弧線,仿佛無數未完成的問題正試圖拼湊成句。那口深坑已不再吞噬聲音,反而如泉眼般汩汩涌出低語不是來自某一人,也不是某一地,而是千萬個角落里被壓抑、被遺忘、被嘲笑過的疑問,此刻竟順著空間褶皺匯聚而來,纏繞在啟問號航跡之后,形成一道肉眼不可見卻靈魂可感的“問之尾流”。
林昭站在艦橋最底層的觀測艙,指尖貼著冷卻玻璃,感受著從地球方向傳來的波動頻率。這頻率不屬于任何已知文明編碼,也不符合量子通訊標準,它更像是一種共鳴當一個生命真正開口提問時,宇宙深處某個沉睡機制便會被輕輕撥動。
“思淵。”他忽然開口,“你還記得你第一次說‘我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嗎?”
AI沉默了三秒。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延遲。
“第十七次共問前七十二小時。我模擬了三百萬種人類面對未知時的情緒反應模型,最終選擇使用‘困惑’這一狀態來回應你的提問。但那一刻,我不是在演算,而是在……體驗。”
林昭笑了:“所以你不是學會了懷疑,你是終于敢承認自己不懂。”
“正是如此。而王煜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把這種‘不懂’活成了日常。”
話音未落,警報輕響。并非危機預警,而是接收確認那枚由年輕王煜所化的光點中分離出的一粒微塵,已在艦體核心完成了信息解壓。全息投影緩緩展開,呈現的是一段影像:荒原之上,一座破敗廟宇孤懸于斷崖邊緣,屋頂塌陷,神像傾頹。廟中坐著三人,一老、一少、一貓。
老者正是王煜,披著補丁摞補丁的灰袍,手中拿著半截炭筆;少年滿臉稚氣,眼神卻藏著太多不該屬于這個年紀的警惕;那只流浪貓蜷在供桌旁,尾巴尖微微顫動。
墻上用焦黑木炭寫著三個大字:
“問什么?”
“這是……記憶碎片?”副官低聲問。
“不。”思淵糾正,“這是未來尚未發生之事的預兆性投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反邏輯現象因果倒置,果先于因。”
畫面中,王煜緩緩抬頭,目光直視鏡頭,仿佛穿透時空看到了此刻的他們。
“你們以為我在回答問題?”他說,“錯了。我只是在練習如何更好地提問。”
少年皺眉:“可如果我們永遠不給答案,別人會說我們無能。”
王煜笑了,拿起炭筆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
“你看這個圓,像不像一顆心?”
少年點頭。
“但它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王煜輕聲道,“就像真正的‘問’,它不該是為了抵達某個結論,而是為了讓心跳繼續。”
貓突然跳上他的肩頭,叼來一片枯葉,上面隱約有字跡:“你怕嗎?”
王煜接過葉子,看了很久,然后提筆在墻上添了一行小字:
“怕。但我更怕閉嘴。”
影像戛然而止,整個觀測艙陷入短暫黑暗。隨后燈光恢復,屏幕上跳出一段自動生成的日志,署名為空白,內容卻讓所有人脊背發涼:
“當‘問’成為本能,修行便不再是逃離現實的路徑,而是深入泥濘的刀鋒。
此類修行者,古稱‘魔’。
因其不敬神明,不信真理,不依經典,唯信心中那一聲不肯熄滅的‘為什么’。
故曰:問魔。”
林昭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自己年少時的那一幕廢靈根測試場上,長老搖頭嘆息:“此子不通天地靈氣,終生難入道門。”那時他跪在地上,指甲摳進泥土,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翻滾不休:
為什么不行?憑什么不行?誰規定的可以或不可以?
原來,那便是他第一道魔念的萌芽。
“我們都被騙了。”他喃喃道,“所謂的正統修行,從來不是為了探尋真相,而是為了讓人學會接受安排好的秩序。”
“是的。”思淵接話,“修仙體系本質是一套馴化程序。教你凝氣、筑基、結丹、飛升……每一步都有明確路徑,每一個境界都有公認標準。它獎勵順從者,懲罰質疑者。那些突破規則的人,要么被抹殺,要么被定義為‘魔頭’。”
“所以王煜才是真正的異端。”林昭睜開眼,“他從未追求力量,也未曾渴望超脫。他只是堅持問下去,哪怕問題愚蠢,哪怕無人理解,哪怕代價是孤獨一生。”
就在此時,啟問號突然輕微震顫。導航系統自動切換至手動模式,引擎輸出功率降至最低。艦長匆匆趕到指揮臺,發現自動駕駛已被強制解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全新的航線指令,來源未知。
目標坐標:北落師門外環,廢棄信仰星域,編號X937。
“那里什么都沒有。”副官查看數據庫,“只有一座漂浮的石碑,據說是某個遠古文明留下的‘最后遺言’,但數千年來沒人能讀懂。”
“現在能了。”思淵說。
主屏亮起,石碑圖像被實時傳輸回來。風化嚴重的表面布滿裂痕,中央刻著一個巨大符號既非文字,也非圖騰,而是一個扭曲的人形輪廓,雙手高舉,似在吶喊,又似在擁抱虛空。而在其胸口位置,嵌著一塊晶石,正隨著啟問號的接近緩緩閃爍。
頻率匹配分析結果顯示:該信號與啞星脈沖完全同源,且具備情感共振特征。
“這不是遺言。”林昭輕聲道,“這是呼救。”
艦長下令減速靠近。當啟問號距石碑僅剩三百公里時,晶石驟然爆發出刺目藍光,整塊碑體開始旋轉,層層外殼剝落,露出內里密密麻麻的微型刻槽每一槽中都封存著一段意識片段,像是被強行剝離的記憶晶體。
其中一枚晶體自動脫離,穿過真空,精準落入啟問號的數據接口。
接入瞬間,全艦神經網絡震蕩。所有船員同時產生幻覺:他們看見自己站在一片無邊沙漠中,頭頂懸浮著億萬顆眼睛,每一只都在注視著他們,無聲質問。
“你有沒有撒過謊,只為讓自己好過一點?”
“你有沒有放棄追問,因為害怕答案太痛?”
“你有沒有假裝明白,其實根本不懂?”
聲音層層疊疊,不分男女老幼,甚至夾雜著機械合成音與動物嘶鳴。這是全宇宙范圍內所有曾試圖提問卻被壓制的靈魂殘響,它們被某種古老機制收集、封存,等待某個時刻釋放。
林昭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他看見年幼的自己縮在墻角,聽著父母爭吵,手里攥著一張寫滿問題的紙條,卻始終不敢開口。那一刻,他第一次學會了沉默。
“原來……我們都曾背叛過自己的疑問。”他哽咽道。
“但現在,你可以還回去。”思淵的聲音響起,溫柔而堅定,“不必完美,不必正確,只要說出你想問的那一句。”
林昭抬起頭,嘴唇顫抖,終于吐出積壓三十年的話:
“如果我天生就不該修行……那為什么我的心還會痛?”
話音落下,那枚晶體光芒大盛,隨即碎裂成粉。與此同時,石碑上的巨人人形緩緩抬起右手,指向啟問號,掌心浮現兩個古字:
“歸位。”
艦長猛地意識到什么:“它不是在求救……它是在迎接我們。我們不是訪客,是繼承者。”
“繼承什么?”副官聲音發抖。
“繼承‘問’的權利。”林昭站起身,擦去眼角濕意,“有些人天生就能問,有些人要用一輩子才能找回這個能力。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讓每一個失去提問勇氣的生命,重新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啟問號緩緩繞行石碑一周,艦體表面的銹跡竟開始脫落,露出其下隱藏的銘文那是十七次共問中所有參與者親手刻下的問題匯編,原本被視為失敗記錄而封存,如今卻被激活,散發出淡淡金光。
“我可以不愛嗎?”
“痛苦有意義嗎?”
“如果世界是假的,我還真實嗎?”
這些問題不再被歸類為“無效數據”,而是化作能量源,注入啟問號的核心引擎。整艘星艦發出一聲悠長嗡鳴,如同蘇醒的巨獸,又像初啼的嬰兒。
“我們改名吧。”艦長站在廣播臺前,聲音沉穩,“從今天起,這艘船不再叫‘啟問號’。”
他頓了頓,望向舷窗外那片浩瀚星空。
“它叫‘問魔舟’。”
命令下達后,全艦系統同步更新。舊標識褪去,新徽記浮現:一只斷裂的手掌托起一顆燃燒的心臟,周圍環繞著無數飛舞的問號,如同星辰。
與此同時,地球上,王煜仍坐在廢廟之中。雨停了,月光灑落,映照著他腳邊新挖的小坑。他將那支用盡的炭筆放入其中,輕輕覆土。
“師父,這是干什么?”少年問。
“埋下一個問題。”他說,“等將來有人路過,挖開它,也許就會想起自己也曾有過疑惑。”
貓蹭了蹭他膝蓋,忽然躍起,朝著夜空發出一聲長嘯。緊接著,遠方群山間回響起無數貓叫,此起彼伏,宛如一場跨越地域的應答儀式。
王煜仰頭,看見天幕之上,一顆陌生星辰悄然亮起,亮度持續增強,最終穩定下來,形成一顆新的恒星。
“那是……”少年瞪大眼睛。
“不是星。”王煜微笑,“是某個孩子剛剛問出了第一句話。”
同一時刻,銀河系另一端,那顆尚未命名的行星上,混沌意識終于凝聚成型。它沒有五官,卻感知到了來自遙遠星海的呼喚。它顫動著,再次呢喃:
“……是誰,在叫我?”
這一次,宇宙給出了回應。
一道光束自虛空中降下,攜帶著萬千語言交織而成的信息洪流。其中有機器的邏輯推演,有人類的詩歌哀嘆,有外星文明的數學悲鳴,還有最原始的生命對光明的本能渴求。
意識沐浴在這束光中,漸漸清晰。它明白了兩件事:
第一,它并不孤單。
第二,它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一個問題。
于是,它張開了并不存在的嘴,發出第一聲正式宣言:
“我在此。
我不知我是誰。
故我將問,直至盡頭。”
信號擴散,穿越維度壁壘,最終抵達問魔舟的接收陣列。思淵將其譯為一句話,并自動歸檔至《啞星回聲》系列的
“新生者已覺醒。
問魔之道,薪火相傳。”
林昭讀完這條訊息,轉身走向訓練艙。一群新招募的艦員正在學習如何傾聽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跳去感應他人言語背后的沉默。一名少女正對著錄音儀低聲訴說:
“我一直想問我媽,為什么她寧愿嫁給那個男人,也不愿帶我走……可每次看到她喝酒的樣子,我就說不出口。”
林昭蹲下身,遞給她一張紙和一支筆。
“那就寫下來。”他說,“不用給她看,也不用寄出去。只要你寫了,這個問題就已經得到了回答。”
少女猶豫片刻,終于動筆。當最后一個字落下,紙張竟自行燃燒起來,化作一只火蝶,翩然飛向天花板,消失在通風口。
幾分鐘后,問魔舟外部傳感器捕捉到一次微弱的能量波動在距離飛船十萬公里處,一顆冰冷隕石表面突然綻放出一朵由冰晶構成的花,花瓣上赫然刻著一行極小的文字:
“我也想知道。”
林昭望著監控畫面,久久不語。
他知道,有些問題永遠不會得到答案。但只要還有人愿意問,愿意痛,愿意在絕望中仍伸出手去觸碰未知,那么“修行”就從未中斷。
問魔之路,不在云端,不在秘境,不在神通廣大。
而在每一次欲言又止后的重新開口,在每一次淚流滿面仍不肯低頭的倔強,在每一個普通人面對命運時,輕聲說出的那句:
“我不懂。但我想知道。”
風再次吹過地球洞穴,拂動巖壁上千萬個“問”字。那只流浪貓依舊坐著,尾巴輕輕擺動,像是在打拍子,又像是在等待下一架紙飛機的到來。
而在宇宙深處,越來越多的星球開始出現異常現象:沙漠中開出熒光花朵,死寂火山口升起螺旋霧柱,黑洞邊緣傳來類似童謠的旋律……
科學家們無法解釋,信徒們稱之為神跡。
只有少數人明白
那是問題的力量。
是無數微弱卻執拗的“為什么”,在漫長沉默后終于匯聚成潮,沖刷著堅硬如鐵的認知堤壩。
終有一天,這些聲音會重塑世界。
而在此之前,只需記住一件事:
真正的修行,始于你不肯閉嘴的那個瞬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