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兩界:別叫我邪魔! 第714章大廈將傾
荊州!
荊州屬于南方四州之一,如今青州、慶州和崇州都是鬼嶺宮勢力范圍。
而荊州因為跟大離城接壤,反而是沒有受到鬼嶺宮勢力入侵,依舊還在大離王朝的手里。
但在這一天,這種僵持局面被打破了。
一名名生活在荊州邊境的百姓,在這一天都看到了鬼嶺宮的修士大軍。
那無邊無垠的蟲云,高聳巨大的戰爭機器蜘蛛主戰機甲,一艘艘撕裂云海,巍峨聳立的飛天法舟,令所有看到這一幕的百姓顫抖不已。
大離王朝的軍隊也在荊州有駐扎,可在這種級別的鬼嶺宮大軍面前,這些軍隊幾乎是望風而降,鬼嶺宮修士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大離王朝早已腐朽,不是剛剛開國建武,威震天下的霸主之姿。
如今的大離王朝,武備松弛荒廢,養武軍的軍餉一缺再缺,修士數量嚴重不足,連維穩國土都做不到,鬧得境內流民反抗起義此起彼伏,更何況去面對鬼嶺宮的修士大軍。
此外,就是大離王朝的高端力量巡天司修士,都十分默契的選擇袖手旁觀,放任鬼嶺宮修士的進軍。
而鬼嶺宮也十分默契的,沒有對巡天司修士出手,雙方保持著一種驚人的默契,就像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完全沒有任何沖突爆發。
當巡天司這個高端修士的機構癱瘓,選擇對鬼嶺宮修士大軍的進軍視而不見,大離王朝的軍隊自然是一觸即潰。
普通人組成的軍隊在修士面前完全是不夠看的,連當炮灰都沒有資格。
在天元這樣一個修行世界,高端戰力才是主導戰場的關鍵。
沒了巡天司束縛的鬼嶺宮軍隊,一路自然是攻城拔寨,剿滅收服一個個大離王朝軍隊,占領一座又一座城池。
即便荊州的求援文書如雨點般送到大離城,可是大離城卻反應遲緩,無兵可派。
此時的大離王朝就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身子半截都埋進了黃土里,對比戰力爆棚的鬼嶺宮軍隊,顯得呆板木訥,毫無辦法。
短短三日之內,整個荊州就徹底被鬼嶺宮全面攻占,速度快的驚人。
這還是鬼嶺宮沒有全力進軍,每每攻占一地,都會在當地施粥放糧,同時將過去鬼嶺宮在青州執行的各項政策帶到了荊州當地。
一座座傀儡工廠拔地而起,各地流民乞兒都被鬼嶺宮收攏安排活計,興修水利和城市,以工代賑,通過各種舉措安撫當地的百姓。
鬼嶺宮并不是四處作亂的流寇,作為將來主宰這片土地的新生王朝,鬼嶺宮需要維護自己在民間的口碑,天下百姓安定樂業,將來反饋的天道氣運也會越多,這是跟鬼嶺宮息息相關的。
大離城!
當鬼嶺宮大軍并進,一路攻城掠地,占據大片的土地,侵吞荊州的軍情傳達到這個大離王朝的心臟后。
身為大離王朝的魏家皇室,已經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
鬼嶺宮的突然大舉進攻,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打得魏家皇室暈頭轉向。
皇宮的氣氛無比緊張,不論是侍女還是皇宮侍衛皆是提心吊膽,不時有人湊在一起竊竊私語,他們也嗅到了大廈將傾的氣息。
福德殿內,永仁帝魏晟坐在王座之上,一夜白頭,整個人看起來毫無精氣神。
“陛下,龍眠山一戰,魏軍死亡,長公主失蹤,巡天司有謀逆之嫌,我皇室力量極大削弱,如今鬼嶺宮大軍已經朝大離城進發,還請你盡快拿個主意。”
戶部尚書左閔跪在地上,聲音悲切。
魏晟眼神毫無光彩,道:“還有什么辦法,朕還有什么辦法,那鬼嶺宮兵精將足,王朝軍隊一路潰敗,這是天要亡我大離。”
“陛下,現如今唯有一計,讓各大公卿貴族出人出錢,以做軍餉,犒賞王朝武軍。同時盡快發出勤王詔書,通知北疆的武兵,尤其是那八千玄鐵龍騎南下勤王。
鬼嶺宮魔宗出身,他們行事霸道囂張,目中無人,對于世家和宗門向來苛刻殘酷,口碑敗壞。
只需要時間稍作拖延,各地世家和宗門定然也會起兵反抗鬼嶺宮,屆時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
左閔言真意切,他算是大離王朝僅剩不多的忠臣,如今大離王朝別的權貴公卿大多開始尋找退路,他卻沒有任何搬離的打算。
他出的建議,也是目前大離王朝所僅能做的事情。
因為防備神鷹帝國,大離王朝最精銳的軍隊力量都在北疆地界,尤其是一支八千人的玄鐵龍騎,都是挑選蘊靈境六層以上的修士才能擔任,各級將官都是秘藏和道臺,是大離王朝最善戰的一支機動力量,以玄鐵龍騎的機動速度,不出兩日就能抵達大離城下。
真正讓左閔擔心的是,北疆各地軍營早就缺餉許久,發下的往往只有口糧。
北疆那些驕兵悍卒對于朝堂滿是怨念,對方未必愿意南下跟鬼嶺宮的修士大軍對抗,唯有許以重利,或許才能調動北疆武兵。
而如今大離國庫空空,能夠拿出這筆錢財的,只有那些富得流油的滿朝公卿和權貴。
“對對,諸位愛卿,國難關頭,你們為國效忠的時候到了,還需為國獻出一部分家財,共度難關。”
魏晟就跟抓到了救命稻草似得,失了方寸的他,現在只能選擇聽從左閔的計劃,總比什么都不做干等著大軍兵臨城下要好吧。
然而這樣一番言論,卻引得在場一眾官員面面相覷,嘩然之聲此起彼伏。
“陛下,非是微臣不愿獻出家財充作軍餉,而是微臣向來清貧,兩袖清風,實在是沒有多余家財可以拿出啊!”
“卑職從未敢忘國,可是家中貧寒,還有一家幾十口人需要吃喝,早晚飯食已經無幾粒米,多為清湯寡水。唉,卑職空有拳拳報國之心,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卑職有罪,望陛下責罰。”
“陛下,你是知道我的,我家族雖有些許浮財,但這些年家中不孝子孫肆意揮霍無度,早就把家中財產敗光,只能拿出五千下品靈石,這已經是微臣能力極限了。”
一個個王公大臣、外戚權貴哭天搶地,紛紛叫苦叫窮,似乎真的窮困潦倒,連飯都吃不起了。
他們許多人都是世襲恩蔭,很多人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跟天武大帝打天下的那一代,多年下來早就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資產,一些人甚至富可敵國。
可在這樣的危難之際,依舊不舍得把自己的家財獻出。
魏晟看到如此一幕,心中頓時火起,拍案而起怒罵道:“爾等真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情況,周云平,你家為乾州巨富,坐擁家財萬貫,靈田十萬頃,靈礦百座,你說你吃飯都不舍得下米?
許應濤,你家中世代經營鹽鐵和航運生意,天下各條運河運進大離城的糧食貨物,你們許家上下經手貪墨的還少嗎?
柯瑜,你家資數千萬靈石,不久前還大筆購入安州的幾座避暑山莊,購買上百西域歌姬美妾,置業買地,你說自己沒錢,你當朕是三歲小兒嗎?”
魏晟的咆哮聲震耳欲聾,大殿內落針可聞。
一個個王公貴族臉色發僵,沉默不語,誰也不說話了。
過了半響,眼見魏晟眼珠子通紅,好似要殺人似的,一個個王公貴族這才不情不愿,表示愿意吃糠咽菜,為王朝效力,捐獻一部分家財。
最后大家互相東湊湊西挪挪,為了誰家多出一點,誰家少出一點吵得不可開交,就跟菜市場一般,勉強湊出了五百萬靈石。
魏晟本人以身作則,變賣皇室本就不多的內庫,將皇后陪嫁的珍寶錦繡都取出,湊夠五百萬靈石,合計一千萬靈石。
這樣一筆數字,對比眼下的需求根本是杯水車薪,完全打動不了北疆那些驕兵悍將。
別說北疆,就連大離城內的一眾大小將領也不愿意接這個燙手山芋,紛紛身體抱恙,病榻床前。
無奈之下,魏晟只能令左閔領軍督戰,在大離城組建一支三萬人的軍隊。
這樣一支部隊除了大離城周邊駐軍外,還抽掉了那些王公貴族的家丁、奴仆和護院充做軍隊,命令他們南下馳援虎崖關。
這是荊州地面進入大離城的最后一道防線,那里有著數座攻防兼備的大陣守護。
然而左閔是文官,出謀劃策還可以,打仗他真是兩眼一抹黑。
魏晟對左閔寄予了極高的希望,專門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餞行宴會,武將文官各坐數十桌,皇帝拉著左閔坐一桌。
宴會上,魏晟拿出了祭天用的酒杯,親自為左閔遞酒三杯,并將大離城內最精銳的一千名玄鐵龍騎交給左閔統領。
就這樣磨磨蹭蹭,第二日大軍開拔,三萬士兵剛剛走出大離城正陽門,還沒走多遠,就有上千名士兵離隊逃跑。
更要命的是,大軍開拔需要大量靈石,單單一千玄鐵龍騎,他們的坐騎龍血馬每日都需要喂食一顆顆珍貴靈石,這就是一筆巨大的數字。
其他武兵因為缺少足夠的法器和符箓丹藥,也需要靈石購買。
而在行軍趕路過程中,一路上的城池都紛紛拒絕左閔這支軍隊入城,顯然是知道王朝軍隊的德行,一旦這些匪兵入城,鬼嶺宮還沒來,自家軍隊就要把他們先搶劫了。
左閔對此遭遇氣的不行,魏晟讓他出征自行籌備軍餉,可是他文人風骨,干不出來匪兵行徑,只是打算從路過的城池打欠條籌借軍餉,但也都遭到無情拒絕。
跟隨左閔的武兵一看好家伙,出征還要他們餓肚子,連法器符箓丹藥等都不給他們配齊,就讓他們去面對鬼嶺宮的虎狼之師,頓時逃跑的人更多了,行軍速度也越來越慢,只有日行三十里的速度。
要知道,這支軍隊可是修行者組建的武兵為主,這種速度跟龜爬差不多。
就這樣一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還不等左閔這路大軍抵達虎崖關,一個噩耗就從前線傳來。
虎崖關失陷,落于鬼嶺宮之手。
左閔懵逼了,他所率領的軍隊也士氣降低到冰點,還沒看到鬼嶺宮的軍隊,他們就已經幾近崩盤。
萬般無奈之下,左閔只能匆匆帶兵,強行闖進附近的定安城據守。
此時定安城距離大離城,間隔只有不到一百五十里,可見他們行軍的拉跨。
身在大離城的魏晟每天都在焦急等待左閔的消息,可是下邊傳來的消息混亂不堪,各種錯漏百出。
有說左閔已經身亡殉國,有說左閔堅守虎崖關,令鬼嶺宮大軍不得寸進,有說左閔已經帶隊投降鬼嶺宮。
魏晟立馬找來了兵部尚書,一問之下,只聽兵部尚書含糊其辭道:“卑職不清楚,前線太過混亂,我還沒有得到準確的軍情情報。”
魏晟一聽,當即氣的破口大罵:“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我養你們這些酒囊飯桶有什么用,斥候騎兵呢,你就不會派出去探聽消息。”
兵部尚書兩手一攤,苦笑道:“陛下,哪來的軍餉錢糧啊!沒有軍餉我派不出斥候。”
魏晟聽了,久久都不說話,不知道要作何回應。
混的像他這般窮困潦倒的皇帝,也算是萬年難遇。
而身處定安城的左閔并沒有為國捐軀,因為他們據守的定安城,已經被鬼嶺宮大軍四面包圍。
他剛下令死守,下面的武兵就將他綁了,然后所有武兵齊齊向鬼嶺宮投降。
這也讓上千架蜘蛛主戰機甲,數萬修士,四艘飛天法舟無用武之地。
不過左閔被俘虜之前,還是給近在咫尺的大離城魏晟發了封軍情書信。
大意就是讓魏晟趕緊北狩,帶著太子公主們往北方跑吧,自己指望不上,大離城也守不住了。
至此,大離王朝上下‘殫財竭力’托舉出來的這支大軍,全軍覆沒于定安城,沒有損耗鬼嶺宮軍隊一兵一卒。
左閔大軍一路上唯一的戰績,就是攻陷定安城,把自家城池打下來一座,跟害怕他們進城劫掠的定安城守軍百姓火拼一場,這也是他們唯一的戰斗經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