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萬法詭道,我為靈尊 第三百二十八章 眾神誕生之秘
佛母降世,愿意免費答疑解惑,幫助修行。
這等好處落在頭上,李漁難掩面上興奮之色,腦海中更是大量問題自動冒出來。
除了正經的,也不乏一些諸如“佛母與佛祖什么關系?”“也是兄妹么?”之類不怎么合適的問題。
機會如此難得,三個問題輕易都不能浪費。
首先便是不能任由自己的八卦興趣來,須問些有益修行的。
但也并不能詢問食餌真君下一個序列的秘藥配方和晉升儀式,那太小兒科了,去妖星令買答案的話,估摸著也不會太貴。
至多下幾個詭域副本,就可以湊齊費用了。
所以,問題應當選那種大而籠統,能幫助他李漁未來的選擇,能避開災劫和陷阱的那一類。
于是乎,很快李漁就想到了第一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去詢問妖星令,只是李漁功勛點不夠。
需一百萬點!
而且李漁現在認為,妖星令的答案,未必就比佛母的準確。
甚至可能妖星令的答案都是錯誤的。
而佛母這里,不管祂回答還是不回答,李漁都有把握看出一些什么來。
“佛母在上!”
“弟子想知曉,靈尊是否還活著?”
此問提出的瞬息。
李漁顧不得自己會被污染,會受反噬。
驀地抬頭,看向頭頂的億萬道佛光。
事實證明即便是柔和悲憫的光,但因為是神性實體所發,照樣能灼瞎李漁的雙眸。
血淚流淌,短暫失明。
但那一瞬間,他還是有了收獲。
他瞧見那億萬佛光中的慈悲身影,那神性炁息,微微有了一絲顫動。
似乎也是驚訝于李漁會問出這個問題,畢竟以他區區序列四的級別,遠遠沒達到探聽這種級別秘辛的程度。
那是序列二,乃至于序列一該操心的事。
佛母的反應,直接就證實了李漁心底的一些猜測:
“我的靈尊途徑修行者身份,在正神們這里,不是什么秘密。”
“靈尊!即便不是正神陣營的實體,也一定有些關聯。”
“一眾正神都認識靈尊,那后者有沒有參與正神們誘殺邪神的計劃呢?”
“祂還真未必就已隕落了。”
佛母雖然無法洞悉李漁腦海中的信念,但根據這廝的說話反應,難免能猜出來。
好在,祂是一位在仁慈悲憫上,與地母類似的母神,可以說是無限寬容。
明知李漁是在通過“冒犯祂”而推演猜測,卻也不惱,如約定的那樣,給予了解答:
“現世、無垠靈界中,修煉靈尊途徑的修行者并不少,尤其是在無垠靈界的一些世界,靈尊教派和弟子已成了氣候。”
“當然在現世中,暫時是你走得最遠。”
“你也是最滑頭、聰慧的那一個。”
“你的同道們也都很關心靈尊的死活,但都是小心翼翼的慢慢探查,你倒這般直接。”
“不過這可以告訴你,靈尊確已殞命,連本源神魂都尋不著,遑論那神性尊位了。”
“當年祂被不止一尊強大神性實體圍殺,盡管很強大,卻還是殞命在了戰場之內,且是全方面的被抹殺,軀殼神魂和本源,全都沒能逃出來,因此那位置也已空懸多年。”
“此事已被帷幕之主、萬變、地母等神性,寫入一些史書類書籍中,不容更改。”
“你若能修煉序列一,再擊敗其他同道,當有希望晉升為新的靈尊。”
“或許再過數千上萬年,吾也要喚你一聲道友了。”
“期待你能完成這般神跡,以凡人之軀,登神成功。”
佛母回答一出。
李漁眼膜處,真理泡泡再次躥了躥。
不愧是慷慨佛母,非但給了李漁很確切的答案,還附贈了級別不小的秘辛。
纏繞在李漁心頭許久的疑惑,暫時得了緩解。
靈尊!
果真是沒了。
很徹底的那種。
祂的隕落……必是一樁大事件。
既然被包括帷幕之主在內的諸神記錄,那的確很難更改,尤其那敘事領域的權能,可以說是板上釘釘般的就事實。
同時為李漁所知并讓他有些驚訝的,是頭先兩句。
“嗯?”
“現世中還存在著其他靈尊途徑修行者,這并不讓人意外。”
“畢竟我還是萬福城底層賣肉郎時,都能意外接觸到丹徒秘藥配方,其他地界,少不得也要相關傳承。”
“拼拼湊湊弄出一整條靈尊途徑序列配方,也不是稀罕事。”
“倒是無垠靈界也有?”
“而且,還很多?”
能讓佛母用成了氣候來形容,自然也就意味著在無垠靈界中,靈尊弟子會比現世多很多。
無垠靈界不是主要流行真神恩賜體系么?
靈尊途徑連靈尊都沒了,如何被恩賜?
不過說起來!
無垠靈界那種底色為戰爭、混亂的多重宇宙,還真就無比適合靈尊途徑的修行者廝混。
若數量少,還沒什么。
可一旦數量多了,少不得會攪得到處都亂糟糟,不會被眾神信徒聯合剿滅么?
嗯?要遭啊,既然無垠靈界對于靈尊弟子來說是沃土,這豈不是意味著會誕生許多高序列的靈尊修行者?
等我踏足序列二,開始籌劃沖擊靈尊位置的時候,豈不是要面臨一大堆強大的、無恥的、沒下限的同行的競爭?
顯然李漁是個很能舉一反三的。
佛母幾句回答剛出來,他已經推演到了自己的未來。
而作為“靈尊途徑佼佼者”,李漁也深知自己的“同行”會有多難搞。
在其他事情上,應當能輕易達成一致對外的格局。
可到最后競爭真神尊位時,怎可能和平相處?
“也罷,車到山前必有路。”
“帷幕之主信徒、萬變信徒、愚神信徒……這些也都不是省油燈,再多加一個,也不算什么了。”
“無垠靈界的競爭再說吧。”
“至少在現世,我還是第一號。”
盡管又生出了更多疑惑,但李漁卻沒有進行追問。
知曉個大概也可以了!
沒必要刨根問底,浪費機會。
李漁也并未猶豫太久,第二個問題,緊跟著吐出。
“佛母在上!”
“正邪諸神都是如何誕生的?”
此刻若讓青女、妙常和水月庵主聽見李漁的提問,一定都會覺得李漁實在是太敢問了。
這種課題有多大?
盡管二女了解不多,但也能猜出來,真若是要詳細解釋一尊尊神性實體是如何誕生的。
別說是此時三言兩語的話,就是全部寫成書,最后恐怕是一百座圖書館都無法容納。
且其中有不少信息,必定是不可直視的,不可聽聞的。
李漁這般籠統的發問,既是他面皮太厚,也是他知悉佛母的屬性。
這位慈悲真神,除非李漁干出一些天理難容的惡事來,否則不會輕易懲處,或是拒絕回答。
尤其這種程度的冒犯,實在不算什么。
再說了,求知本就是李漁的修行方式。
被他抓住這么一個機會,不瘋狂薅才不正常。
光明深處的佛母,聞言后頓了一頓,旋即開口,盡量給了一個詳細些的答案:
“你所說正邪諸神,大抵是指現世無垠靈界和天外的,所有的神性實體。”
“自然,也包括了吾等。”
“據吾所知,除了一些較為詭秘的神靈,多數實體誕生之因,有四種。”
“第一種是卵生,眾神中很大一部分,曾是起源混沌卵的形態,在極其久遠的時代降生,并先后從卵中被孵化出來,這里的先后,有時候間隔足足百萬年。”
“祂們中多數正當壯年,權能強大,隨時間流逝而愈發強大。”
“當然并不是所有起源混沌卵都能被孵化成功,有些成了死卵,有些則被污染,有些則被吞吃……。”
“比如那色孽之神,實則就是一顆發育不良瀕臨寂滅的起源混沌卵,嵌在一處星系之中,很可能會被百萬年時間徹底消磨成死卵。”
“偏偏那星系被一個喚作‘遠古靈族’的種族所占據,它們高度發達,天生高靈感,能輕松覺醒靈能。”
“當它們肆意縱欲,扭曲心魂時,便形成極為豐沛的營養,最后成功將那顆混沌卵孵化。”
“嗯?”
再一次,李漁眼膜處虹光閃爍。
倒是沒想到,這又聯動上了。
不久前他還在開拓號上對一位靈族女先知動手動腳,肆意觀看她體內的靈族史書。
那時還疑惑過,為何一個種族肆意狂歡,會催生出“孽神”這樣的強大實體。
現在,有答案了。
敢情那星系差點就成了孽神的墳頭。
而遠古靈族在祂墳頭上蹦迪野合多年,硬生生給祂蹦活過來了。
祂活了,整個遠古靈族也就沒了。
孽神孵化成功,破卵而出的第一個大招,直接秒了這個強大種族。
靈族的苦難,卻讓李漁此刻頗為歡喜,大感滿足。
而佛母的回答,仍在繼續:
“第二種方式是生靈登神,不管現世,還是無垠靈界,或者是那未知的天外,與眾神一起被孵化蘇醒過來的,還有億萬生靈種族,它們中不乏天生強大不弱于神靈的存在。”
“有一些個體,便通過包括且不限于誘騙神性實體、吞吃起源混沌卵、殺死真神、竊法真神……等等方式,也成就神性實體。”
“如無垠靈界中一位蠻族領袖,死后成就戰神尊位。”
“又或者那來自天外的邪神異形之主,傳聞祂的原身乃是一個極為弱小種族中的先知個體,因為目睹‘萬古之母’與另外一尊強大神性實體之間的繁衍行為而覺醒,從此走上類似道途,發下宏愿要與世界上一切生靈結合,要為世界奉上一場生命大繁榮,最終在誕下不知多少新種族之后,登神成功。”
“還有一尊喚作縊王的神性實體,本是一位強大而古老的秘術師,窺見了登神之法,耗時多年,終于通過復雜的布置,在自縊后,登臨神位。”
“第三種方式是孕生,神靈與神靈之間,并無生殖隔離。”
“許多神性實體,是由另外兩尊神靈結合而生。”
“又或者一些神性實體,本身就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繁殖血脈后代。”
“這些被真神生出來的神靈,大多數擁有的權能力量,都是從父母處分潤而來,是以實力都無法與父母相比。”
“幾乎一大半的次級神,附屬神,都是這樣的來歷。”
“第四種則是先天而生的神性實體,祂們無比古老,祂們一降生,就已經是神性實體,祂們有一個稱呼,喚作古神。”
“雖然并不絕對,但大多數‘古神’要比后來者們強大一些。”
“已知的古神諸如帷幕之主、熔爐、黃衣、萬古之母等等。”
“吾等,也可算是吧。”
聽得出來,佛母已經盡量將答案進行簡化了。
可這一句句入耳,李漁許久許久才消化完畢。
眼膜處閃爍涌動的虹彩,都已讓他有些麻木。
聽完這些后,李漁已經篤定,這三問的收獲,將超乎想象。
佛母之慷慨,比蟾神更甚。
為了還掉部分人情,涉及到眾神、登神等等相關的珍貴秘辛,竟是毫無遮掩的都講給他聽了。
甚至在講述同時,還通過真神靈應將一些不可直視但蘊著大秘的“畫面”都傳了過來。
這些信息!
如果在妖星令或是輪回天網內,換算成功勛點的話。
恐怕起步都需要數百萬點,達到千萬功勛點也有可能。
畢竟光是第一問,就價值百萬了。
李漁對于這些秘辛的“消化”,并不只是聽過就罷了,他還要進行推演。
事實上!
此刻在他的腦海中,一幅幅若是泄露出去,足以引發大波瀾的畫面正在被描繪出來。
組合起來看,簡直就像是回到了遠古時代,親自旁觀眾神的誕生。
這種級別的秘辛能讓真理泡泡上漲多少進度?
李漁還沒去思量第三個問題,一念及此,下意識先看向自己眼膜處。
他原以為的,要耗時許久許久,才會出現明顯進度條的“第二十六顆真理泡泡”,現在看過去,赫然已過去三分之一還多。
顯然雙方對“人情”的衡量方式不一樣。
在李漁看來,現在佛母給的回報已足夠,他非常滿意。
佛母視角,估摸著還差一些。
當然,以他李漁的面皮,一點都不會不好意思,直接就開口吐出了第三個問題。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