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修仙從分家開始 第二百六十三章 佛眼未來
虹月大陸。
齊麒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天道筑基。
以前,在天劍宗,四十歲之前筑基,一般都能成為真傳弟子。
而現在,只有凝結金丹,才能成為真傳,筑基只能成為內門弟子。
仙丹閣降臨...
歸墟的風,依舊在低語。
問道碑,依舊矗立。
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依舊盤旋在歸墟深處,仿佛從未離開,也從未真正存在過。
這一次,風起時,一位身著黑袍的少女緩步而來。
她步履輕盈,神色平靜,卻帶著一絲不屬于少女的沉靜。她的眼神清澈,卻仿佛早已看透世事,又帶著幾分未被世俗磨滅的天真。她站在碑前,沒有跪下,也沒有開口,只是靜靜地望著那斑駁的碑文,仿佛在等待什么。
她名叫蘇婉兒,出身于一個隱世的修仙世家,自幼聰慧,悟性極高,十歲便已筑基,十五歲凝氣,二十五歲結丹,三十歲便踏入元嬰之境,成為家族百年來最年輕的天驕。
然而,就在她即將突破化神之時,卻突然停下修煉,整整三年未曾踏出閉關之地。家族上下皆不知其因,唯有她本人清楚,自己心中有一道坎,始終無法跨越。
那不是修為的瓶頸,而是心境的桎梏。
她曾問自己:“我為何修行?”
答案卻始終模糊不清。
她修行,是為了守護家族,還是為了超越前人?是為了追求長生,還是為了逃避命運?她不知道。
于是,她離開了家族,獨自踏上旅途,遍訪名山大川,參悟天地之道。她曾在雪域苦修三年,只為感受極寒中的生機;她曾深入幽冥之淵,只為探尋生死之間的界限;她也曾在紅塵中游歷,化身凡人,體味人間百態。
可她依舊迷茫。
直到有一天,她聽聞歸墟問道碑的傳說,便毫不猶豫地前來。
她站在碑前,風吹過衣角,吹動發絲,也吹動了她心中的塵埃。
“弟子蘇婉兒,拜見前輩。”她終于開口,聲音清脆而堅定,“弟子修行多年,天賦不凡,機緣不斷,卻始終無法突破化神之境。弟子曾以為,是法力未足,根基不穩,可如今才知,真正困住我的,不是修為,而是心。”
她頓了頓,目光緩緩掃過碑文,仿佛在與那道無形的氣息對話。
“弟子曾以為,修行是為了超越,超越他人,超越命運,超越生死。可如今,弟子卻不知該超越什么。前輩可否指點?”
碑文靜默,仿佛在等待。
風輕輕拂過,吹動碑面上塵封的歲月。
片刻之后,碑文上緩緩浮現出一行字:
“你為何而來?”
蘇婉兒低頭思索,良久,緩緩開口:
“弟子曾為修行,不惜放棄家族少主之位,只為尋求突破;弟子曾為了參悟大道,甘愿舍棄紅塵情緣,斷情絕欲;弟子也曾為了追求長生,深入幽冥,與死人共舞。”
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弟子來此,是想問前輩,修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碑文沉默良久,隨后緩緩浮現出一句話:
“修行,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蘇婉兒瞳孔微縮,心中仿佛被什么東西擊中。
她怔怔地望著那行字,腦海中回響著自己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她曾為了修煉,放棄家族少主之位;她曾為了參悟大道,斷情絕欲;她曾為了追求長生,深入幽冥。
她從未真正問過自己,為什么要修行?
“弟子愚鈍,愿前輩指點。”她終于跪下,語氣中帶著懇切。
碑文微微顫動,一道柔和的光芒自碑面浮現,將蘇婉兒籠罩其中。
剎那間,她的意識仿佛被拉入了另一片空間。那里沒有天地,只有無盡的星光與一道模糊的身影。
“修行,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看清自己。”那道聲音緩緩響起,帶著歲月的沉淀與智慧的光芒。
蘇婉兒怔怔地望著那道身影,心中泛起滔天巨浪。
她終于明白,自己一路走來,所追求的并非真正的“道”,而是虛幻的榮耀、短暫的快感、以及他人眼中的認可。
“我明白了。”她喃喃道,眼中閃爍著淚光,“修行,是為了理解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理解生命的真諦。”
碑文上的光芒緩緩收斂,歸于平靜。
蘇婉兒緩緩睜開眼,發現自己仍跪在碑前,而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也已悄然隱沒于虛空之中。
她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隨后轉身離去,步伐堅定,仿佛已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歸墟的風再次低語,仿佛在為她的頓悟而輕吟。
歲月流轉,修仙界的變化愈加明顯。
曾經盛行的“逆天修煉”之風徹底式微,越來越多的修士開始追求心境的圓滿,而非力量的極致。問道碑成為修仙界最神圣之地,凡是在修行中迷失方向之人,都會前來參悟。他們會在碑前靜坐,聆聽風聲,感受那股來自遠古的智慧。
而在歸墟深處,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也在悄然流轉,仿佛仍在等待下一個需要指引的靈魂。
某日,一位身穿白袍的青年修士踏入歸墟。
他名叫陸天行,出身名門,天賦卓絕,年紀輕輕便已踏入元嬰之境,卻始終無法突破心魔,修為停滯不前。
他站在問道碑前,久久未曾言語。
風輕輕拂過,碑文上的光芒微微閃動。
“你想問什么?”碑文浮現出一句話。
陸天行低頭思索片刻,緩緩開口:
“弟子修行多年,卻始終無法突破瓶頸,心中迷茫,請前輩指點。”
碑文沉默良久,隨后浮現出一行字:
“修行,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陸天行猛然抬頭,眼中閃過一抹震驚。
他終于明白,自己一直以來的瓶頸,并非源自于法力的不足,而是內心的掙扎。
“弟子明白了。”他鄭重叩首,“多謝前輩指點。”
他站起身,轉身離去,步伐堅定,仿佛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而歸墟深處,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也隨之漸漸隱沒于虛空之中。
趙云天的故事,或許已經落幕,但他所留下的影響,卻將永遠延續。
因為真正的修行之道,才剛剛開始。
數百年后,修仙界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盛世。
曾經的爭斗與殺伐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對內心修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修士開始追求心境的圓滿,而非力量的極致。
問道碑成為所有修士心中的圣地,凡是在修行中迷失方向之人,都會前來參悟。他們會在碑前靜坐,聆聽風聲,感受那股來自遠古的智慧。
而在歸墟深處,有一道若有若無的氣息始終盤旋不去。每當夜深人靜時,總有弟子隱約聽到低語聲從碑文中傳來,講述著一位名為趙云天的修士如何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整個修仙界的命運。
張曉蕓與葉輕歌也早已不再年輕,但她們依舊守在歸墟,傳承著趙云天的理念。
某日,一位年輕的女弟子跪在碑前,滿臉迷茫。
“師尊,”她抬頭看向葉輕歌,“我想知道,修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葉輕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碑文:“你自己去讀吧,答案就在那里。”
女弟子低頭細看,忽然眼前一亮,仿佛明白了什么。
她站起身,深深鞠躬:“我明白了。”
葉輕歌看著她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她知道,趙云天未曾真正離去。他的意志,已經融入了這座石碑,融入了這片天地,融入了每一個迷途者的靈魂之中。
而歸墟深處,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也在悄然流轉,仿佛仍在等待下一個需要指引的靈魂。
又是一個千年過去。
修仙界已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人們不再盲目逆天改命,而是順應自然,尋求內心的平衡。
張曉蕓與葉輕歌相繼坐化,留下最后的遺言:“守住問道碑,便是守住趙云天的心愿。”
歸墟之中,風云再起。
一道模糊的身影出現在碑前,那是一位身披青袍的青年修士,眼神清澈,氣質非凡。
他緩緩跪下,雙手合十,對著碑文行禮。
“晚輩拜見前輩。”他低聲說道,“弟子不知前路何往,請前輩指點。”
歸墟的風輕輕拂過,碑文上的光芒微微閃動,仿佛回應著他的呼喚。
下一刻,一道溫和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修行,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明白。”
青年修士猛然睜眼,眼中閃過一抹震撼,隨即鄭重叩首:“弟子謹記教誨。”
他站起身,轉身離去,步伐堅定,仿佛已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而歸墟深處,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也隨之漸漸隱沒于虛空之中。
趙云天的故事,或許已經落幕,但他所留下的影響,卻將永遠延續。
因為真正的修行之道,才剛剛開始。
歸墟的風,依舊在低語。
問道碑,依舊矗立。
那道若有若無的氣息,依舊在等待。
它等待著下一個迷途者,等待著下一個頓悟的靈魂,等待著下一個,愿意傾聽風聲的人。
修行之道,不在天賦,不在法力,而在心。
而真正的道,從來不是一條路,而是一種覺悟。
一種,屬于每一個修行者的覺悟。
歸墟的風,低語不息,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于“道”的永恒傳說。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