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公若不棄,愿拜為義父 第778章 超脫
起初小羽只覺得茍交這個人很聰明,有大毅力,卻僅僅如此。
后來小羽認可他的機敏與聰慧,懷疑他有“天慧”。
再后來,他一天之內練成《正氣訣》,她驚嘆他竟然有“慧根”,且慧根粗又長。
現在,他們離開蓮花村沒多久,第二天都沒結束,天剛剛暗沉下來,這廝竟當著她的面“頓悟”。
不僅《正氣訣》突飛猛進一大步,還有一股縹緲卻綿長的“浩然正氣”,從天而降,落在他身上,融入他體內。
她雖然教他《正氣訣》,但為了不浪費他的“杯中清水”,壓根沒傳授任何“浩然正氣”的修煉之法。
現在他莫名其妙頓悟了。
降臨在他身上的浩然正氣總量,是她這位老師的百倍!
小羽不怕浪費“杯中清水”,很早就開始修煉竇耕煙贈送的《浩然正氣》,目前也累積了一些浩然之氣。
相當于普通內力境武者三年的“氣量”。
不算多。
可一下子翻了百倍,這體量就有些夸張了。
更直接點說,茍交身上的浩然之氣總量,勉強夠沖擊人仙元丹境了。
現在將竇家《浩然正氣》傳授給他,他能在幾天時間內成為人仙。
這怎能不讓小羽懷疑他身懷仙骨?
聽到小羽要摸仙骨,茍交眼睛一亮,立即脫掉羊皮襖,連聲催促道:“道長,你快幫我摸一摸,如果我真有仙骨,一定有仙人收我為徒,對吧?”
小羽用手指抵住他的心口,輸入一縷仙氣,在他體內游走一圈。
沒有任何反應。
“你小時候可曾服用過通神丹?”
“沒檢查到仙骨嗎?”
茍交明亮的眼睛暗淡下來,一邊穿好衣服,一邊說道:“我知道通神丹,但沒機會服用。
只有疑似天生神通者,才會分到一粒。
道宮的天師應該在平鄉望過氣。
我身上沒顯現出特殊氣象,屬于普通人,不用浪費一粒靈丹。”
“剛才你從我的話中感悟到了什么?”小羽好奇道。
茍交摳了摳后腦勺,道:“我想到了孟子跟梁惠王說的,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今天之前,我只領悟了這句話的表層含義。
聽到道長先前的感慨,我忽然明白了圣賢之仁心。”
小羽疑惑道:“難道孟子這句話還有另一層含義?”
孟子跟梁惠王說的這句話,淺顯易懂,絕對不會誤解。
怎么明悟“更深層含義”?
壓根就沒啥深層含義!
小羽十分確定。
茍交反問道:“我們讀圣賢書,要學的是什么?
是學習圣人傳授的治國濟世之道?
可讀書不是為了當官。
圣賢書更不是只為帝王將相準備的。
是學圣人宣傳的品德與操行?
人活在世上,誰還不曉得世人贊賞并需要什么品德,哪里需要圣人宣傳?”
茍交搖了搖頭,道:“讀圣賢之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理解古之圣賢,并成為圣賢那樣的好人!
從孟子勸誡梁惠王的話中,我領悟的表層含義,只是治國御民之術。
若我非君王將相,圣賢的教誨,豈不是對我毫無用處?
現在我頓悟了,這種表層含義非重點。
重點是這句話教我明白了孟子是什么樣的人,我該如何朝著圣賢的方向靠近。
他當時說這句話時,也必定與道長你一樣。
真正把老百姓當成是和自己一樣的‘人’,而不是供奉王朝與皇帝的工具。
這種‘仁愛’,和把百姓當田里莊稼一樣愛護、渴望來年好收成的‘仁愛’,是完全不一樣的。”
小羽笑道:“茍生是在夸贊小道有圣賢之風?”
茍交道:“蘿卜道長的確也圣賢之德,不是吹捧,是實話。
不過,小生自己獲得的頓悟,屬于小生自己,與蘿卜道長本人倒是無關。”
小羽微微頷首,道:“這句話倒是實在,你的感悟只屬于你,天降浩然之氣,沒半點落到我頭上。”
茍交好奇道:“我曾聽人說過,儒家可以通過讀書來修煉浩然之氣。
這氣有什么用,可會浪費我的‘杯中清水’?”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問道:“你此時有什么感受?”
茍交仔細感受片刻,才道:“好像心口熱乎了些,其它沒任何變化。
腦袋依舊有些悶,身上還是酸痛。”
小羽沉吟道:“天地間存在一股的‘正氣’,它散布于世間萬物之中。
可以成為江河山岳,可以化為日月星辰。
這種‘正氣’對于世界,其實就是‘正常的’、符合人性的大道規則。
你可見過月亮睜開眼睛獰笑,向大地灑下讓人瘋狂的月光,讓眾人血氣沸騰,發癲發狂?
你沒見過,因為我們的世界有正氣,是正常的。
只不過,見多了‘正常’,便習以為常,沒覺得‘正常’有多難得。”
茍交好奇道:“道長你見過獰笑的月亮?”
小羽搖頭道:“沒見過,但我見過詭異的域外邪魔世界。
邪魔投映在我們腦海的夢魘,便是‘異常’世界之景觀。”
茍交若有所思。
小羽繼續道:“當這種‘正氣’賦予我們人類自身,與人的思想意志結合,便化作了‘浩然之氣’。
因為‘氣’源自精神,原生態的‘浩然之氣’為煉心之法。
僅僅是讓信念更加堅固,心神之力的體量增加不大。
你以仁愛養浩然之氣,養出來的浩然之氣如同鎧甲,護在‘仁愛’信念周圍,不被外物、外邪侵襲。
只要氣不散,仁愛信念不滅。
有儒生將這種堅固的信念,轉化為真實不虛的力量。
也即是‘性命雙修’,將精神之浩然正氣,與身體的氣血之力結合,化為名叫‘浩然正氣’的內功。”
茍交道:“所以小生只用浩然之氣煉心,便不會影響將來煉氣修仙?”
小羽道:“你身體是一杯清水,精神意志當然也是。
不過,浩然之氣是最上等的煉心正法。
但凡傳你仙法的仙人,是個正道仙人,一點都不會介意你修煉浩然之氣。
至于浩然之氣能否影響‘天仙之道’,小道見識有限,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她能確定的只是,對地仙、天師、散仙這類沒有合道前途(大羅金仙)的仙人,浩然之氣煉心有益無害。
天仙她至今連一部天仙法都沒見識過。
對“天仙果位”只有自己的推斷,不曉得對錯。
“天仙啊”茍交臉上露出向往之色,“小生也聽人說過,天地人鬼神五仙,天仙最尊貴。小生——”
他想說“小生能成為不死不滅的仙人,便心滿意足了,天仙只渴望,不強求”。
可這句話剛到喉嚨口,他心中突然涌出大量的不甘與沉悶。
這話竟說不出來了。
——我怎會有這么大的野心?我哪來的底氣?哪來的不甘?
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完全無法理解。
“道長傳授我的《正氣訣》,也是一部煉心之法。”他道。
小羽道:“《正氣訣》和浩然正氣聽著相似,練起來也相似。
但兩者的立意和方向,完全不一樣。
《浩然正氣》是強大你心中的‘圣賢意志’,讓你朝著圣賢一步步蛻變。
所有修煉浩然正氣的修士,達到大成境界后,都要變成同一尊圣像。
你見過模具嗎?
浩然正氣就是一套模具。
任憑你原本是騾子還是馬,最后都得成為名為‘圣賢’的東西。
這倒是沒什么不好。
只是‘人非圣賢’,人永遠無法成為德行完美的圣人。”
“《正氣訣》參考了佛教心經,根本目的是破除根塵妄念,找到自身的一部分真心本性。
能被找到的本性,必須符合‘正氣’屬性。
本性中不屬于‘正氣’的特性,則無法被找到。”
人性很復雜。
假設一個人的真心本性,是一副撲克牌。
每張撲克牌的點數與花色,代表了本性中的一種特質。
某人的“本性撲克”中有兩張牌,分別為貪婪與真誠。
現在根塵妄念如同一雙手,將撲克牌倒扣在桌面,再在桌面蓋一塊布。
牌屬于個人,是他的真心,可他卻不曉得牌在哪里,更不曉得牌的花色與點數。
佛教理論:掀開桌布,將找到心中的撲克牌,并將牌面全部翻開,看到所有牌面點數與花色,即是明悟真心本性,達到成佛的條件。
換成《浩然正氣》,當擁有貪婪與真誠兩張牌的人修煉《浩然正氣》,“貪婪”之牌的點數與花色直接被抹除,換成代表“慷慨”的點數與花色。
可以說,他的“真心”被篡改了,牌被換了。
但改得“更加完美”,點數與花色更好。
一手屎牌,全換成了大小王。
若修煉《正氣訣》,用“正氣”尋找真心,“貪婪”這張牌完全不動,依舊蓋在桌面、被桌布遮擋。僅有代表“真誠”的那張牌,與“正氣符·真誠”相呼應,最終被翻開。
僅這一小部分“真心”,突破了根塵妄念。
余下的“貪婪”等撲克牌,依舊蓋在桌面。
和將所有牌翻開的“佛之境界”比,《正氣訣》的目標更低,被翻開的僅有正氣屬性的撲克牌。
修煉《浩然正氣》,則換成一副理想中的牌,理論上完美無缺。
修煉《多心經》,把牌全部翻開,可以成佛.但如果翻開的牌面,有更多代表了“惡”,則“一念成魔”。
魔與佛之間,在境界上基本可以畫等號。
他們都找到了真心本性,只不過有的人本性惡,有的人本性善。
天性善的成佛,天性惡的成魔。
故而靈山佛教那么多羅漢菩薩,該內訌還是內訌,該貪嗔癡依舊貪嗔癡。
修煉《正氣訣》,僅僅是找到自己本性中美好的一面。
“好牌”翻開,“壞牌”不動,人變好了,也不會同質化。
千萬人修煉《正氣訣》,千萬人的結果各個不同。相同的僅僅是都在變得比之前更好,也都無法成佛。
最終茍交還是沒將體內的浩然之氣轉化為“內功”。
但他的浩然之氣也沒浪費。
小羽仔細詢問昨夜被魔人抓住,他腦海中“正氣符”的變化過程。
然后她花了幾天時間,幫他將《正氣訣》更新到2.0版本:給“正氣符”穿上浩然正氣鎧甲。
之前“正氣符”一直在裸奔,直面侵入心中的妖邪(意識),不能說毫無抵抗,只能說抵抗力度由個人信念決定。
不是“正氣符”在增強信念,是信念的強度,決定了“正氣符”的強度。
“正氣符”唯一功效,僅僅是化為永恒之明燈,在黑暗心田照亮一片“光明之境”。
現在小羽將浩然之氣編織成一套鎧甲,套在“正氣符”上,它的強度用個人信念與鎧甲兩個因素決定。
兩個月后。
河間郡,阜城外的一座亂葬崗。
三更天,夜已濃。
依舊穿著羊皮襖子的茍交,如閑庭散步,走在崎嶇不平的山坡上。
草叢中有很多凌亂的骨頭,他不用低頭去找,卻總能恰到好處地避開,腳下從來不踩一根人骨。
“呼呼呼”
忽然,一股陰冷的夜風吹拂山崗,仿佛把什么東西從地面、從雜草中吹了出來,影影綽綽,朦朦朧朧,一個又一個從地下冒了出來。
等夜風稍停,它們化為一個個衣衫襤褸、肢體殘破、手中拿著鋤頭鐮刀等農具的黔首。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殺殺殺”還有人在大聲咆哮。
咆哮聲傳出,卻是嗚咽的鬼泣。
“誤了時辰要殺頭,不如反他娘的求活路!”
農夫兵中沖出一個騎骨馬的無頭將軍,它揮動手中短劍,發出狂風一樣的咆哮。
另一匹半腐戰馬沖過來,高叫:“竹竿子,挑麻衣,扛著鋤頭攻大旗。砸了量斗撕秦律,家家能喝稠粟米”
“殺殺殺”所有農夫兵都高舉武器,跟著咆哮。
兩位騎將在前面沖,數百人跟在后面,形成了一股陰兵狂潮。
茍交嘆息一聲,迎面朝著狂潮走過去。
他仿佛一塊透明的礁石,眾鬼紛紛避開他,卻又仿佛看不到他,完全不理睬他。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