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公若不棄,愿拜為義父 第554章 天定姻緣
惠岸行者揉了揉“靈眼”,竟什么也看不到。
“菩薩,這是什么?”
菩薩道:“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死為微,微化為虛,徹徹底底的虛無。
這是一個‘微’。
羽鳳仙在拔除腐化黑山時,發現侵擾自己的混沌魔念中,包含了眾多生靈的殘存記憶。
她明白,那些記憶很多都來自被魔念吞噬的舊日之友,于是心生憐憫。
明知沒效果,依舊誦經超度他們。
她卻不曉得,純粹的善心源自真心本性,本來就是最高境界之‘佛念’,擁有創造奇跡的偉力。”
惠岸若有所悟,道:“羽鳳仙本身佛法境界不算低。先前誦經超度魔念中的殘識,無意中進入了‘諸法空相,本心自顯’的境界。
本該徹底消散的亡魂,因為她的一點善念,完成了由死到生的逆轉。
雖然是微不足道的‘微’,至少有了輪回的希望.菩薩,看來羽鳳仙過去六年沒虛度,她的‘多心經’真正入門啦!”
菩薩微微頷首,把掌心那點微光放在身前,環顧周圍一圈,嘆息道:“羽鳳仙對他們尚有憐憫之心,我們豈能不如她?”
菩薩輕輕誦念自己的《觀自在度亡經》。
惠岸行者見此,也不敢亂說、亂看,跟著菩薩念經。
漸漸的,一點又一點幽光自虛無中浮現。
它們如同夏日湖邊的螢火蟲,漸漸匯聚到菩薩身前。
有數百個。
剛開始它們只是一點微光,隨著菩薩與行者誦經,一股“潛能”自它們內部誕生。
光點緩緩膨脹成一顆顆蘋果大的光球。
接著,再從光球中孵化出一個個虛幻的人影。
如果小羽在此,一定會十分熟悉:他們幾乎都是先前在“心之明鏡”中出現過的人物。
就連被她殺了很多次的“沙頭義父”,也在其中。
這些虛幻的人影剛開始茫然無知覺。
等菩薩將一篇度亡經念完,一部分人的臉上逐漸有了表情、眼中恢復了神采。
記憶回來了。
他們沐浴在菩薩灑下的佛光中,無比的激動與感動。
一個個跪在虛空,朝菩薩接連不斷地磕頭。
菩薩收了聲,嘆息道:“去吧,去吧”
她輕輕揮手,輪回通道直接在他們下方打開。
這群亡魂都未經過閻王爺審判,直接進入了前往六道輪回的通道。
很快菩薩身前只剩下一個人,西蜀十三公主李芊樾。
李芊樾還在磕頭,六道輪回的牽引力,似乎拉不動她。
“你的執念為何如此強,竟還不肯離去?”菩薩問道。
李芊樾哭道:“弟子活著時心慕大道,矢志不移,從無懈怠與彷徨。
如今仙道未成,卻半途夭折,心中甚是不甘。
今日得遇菩薩,是弟子畢生最大之福緣。
求菩薩慈悲,弟子活著時未犯過大錯、沒作過大惡,現在死得稀里糊涂、窩窩囊囊.求菩薩憐憫。”
菩薩沉吟道:“你的確屬于枉死,原本不該半途夭折。
若保持先前的勢頭,繼續苦修五十年,或可成為逍遙散仙。
但你的死,又是氣運所致,氣衰運竭,天數改易,自然夭亡,不該有怨氣。”
李芊樾茫然道:“請菩薩明示,弟子既然有成為逍遙散仙的命數,為何氣衰運竭?”
菩薩道:“你上一世出生在西蜀李家,是一國之公主,身份尊貴,天賦出眾。
可貴人與貴人也有區別。
有貴人身具大功德,哪怕降生在貴胄之家,也能為家族、為國家增添福運。
也有貴人,只本身具有大福運,降生在帝王之家,是沾王族和王國的光。
你屬于后一種。
李家這一代注定氣運勃發,子弟被天命所鐘,氣運如繁花著錦、烈火烹油。
你是恰好降生在李家這一代,才有了仙緣和仙福。
當李家氣運衰竭,被天帝厭棄時,你立即如同魚兒離開了水,氣衰運竭,命數改易,突然夭亡。
早年你百年內成仙,是命數;現在你仙途未竟,早早夭亡,亦是命數。
只是時移世易,命數發生了轉移。
俗話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你隨運起而興,隨運衰而亡,用不著委屈和不甘。”
李芊樾呆了呆,“我李家失去了天命,氣運衰竭了?”
菩薩嘆道:“你可知道自己已死亡多久?”
她將李芊樾死后又被救回來的過程,詳細講述一遍。
其中也摻雜了李家的近況。
“原來是小鳳仙憐憫我,才讓我免于徹底魂飛魄散.原來大伯竟去世了,大伯可是有繼承龍宮傳承的天命啊!如今連大伯都枉死,李家現在、將來.該怎么辦啊!”
李芊樾臉上的恍惚漸漸消散,先是擔憂,接著變得堅定。
她不停磕頭,嘴上哀求道:“菩薩,弟子已明白自己的命數,心中不甘已消散大半。
弟子現在還有不甘,卻不是為了自己。
我為李家人,生前享用父母的無盡寵愛,受了家族和蜀國無數好處,如今沒有回報一二,心中不甘啊!
求菩薩憐憫,恩賜弟子一個報答他們、報效國家的機會。”
菩薩臉上的表情更加柔和,明眸中慈悲更濃。
她輕輕嘆息道:“你為西蜀戰死,已經算是報答家族與國家之恩。
此時進入六道輪回,身上不沾任何因果。
可你若留下,必定與西蜀、與李家,甚至與羽鳳仙,結下新的因果。”
李芊樾都沒猶豫一瞬,再次磕頭叫道:“我愿意留下,求菩薩憐憫。”
這次菩薩稍微沉默了一會兒,道:“你且起來,跟我去山下瞧瞧。”
說是讓李芊樾跟著,可菩薩話音剛落,他們一起“移形換影”,直接轉場到了拐子山下,河灘邊上一處高地。
高地中央修建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廟宇。
大門上方光禿禿,沒有掛書寫名字的牌匾,只在門口豎了一塊石碑。
此時一夜過去,巳時過半(上午九點左右)。
廟門打開,幾位鄉民攜老扶幼,先在石碑前拜了幾拜,才進入廟里燒香拜神。
菩薩直接帶著他們進入大門后的內院,飄在半空,凡人毫無所覺。
李芊樾環顧周圍的建筑,感覺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
仿佛自己在這兒住了許久,又仿佛人生第一次過來。
還有一種“精魄”被吸引進廟內的沖動。
菩薩道:“拐子山剿鬼之后,李家出錢、村民出工出力,建造了這座廟宇。
廟中的主神位,供奉的就是你。
偏廳則是燃燈佛祖傳經羽鳳仙的雕像。
鄉民感念蜀東豪俠為剿鬼做出的犧牲,四時八節、月初月中,都會來廟里上香祭拜。
六七年的時間里,積累了不少香火。
燃燈佛祖還曾顯靈過幾次,鄉民們越發虔誠。”
菩薩一邊說,一邊帶李芊樾和行者進入偏殿,朝上方的燃燈佛像拜了一拜。
李芊樾和惠岸行者自然跟著下拜。
至于燃燈佛旁邊,跪受佛法的羽鳳仙,也就李芊樾分心瞥了一眼。
——活靈活現,神韻十足,真像她。
她在心里想。
拜了燃燈佛祖,菩薩才出門進入主殿。
見到自己的泥胚銅皮神像,李芊樾心中的沖動越發明顯,她想立即“回家”。
神像才是她真正的家,雒都十三公主府是“活人李芊樾”的家。
菩薩盯著神像道:“你如今只剩一點精魄,算是‘微魂’,而非完全的亡魂。
有我相助,方能進入六道輪回。
若留在人間,必須以‘太陰煉魂’之法重塑魂體。
有了魂體才能再次‘太陰煉形’,成就陰身。”
菩薩偏頭看了眼李芊樾,“你是因為羽鳳仙一點純善之念,才從虛無中回歸‘入微’。
你和那些已前往輪回之人,從虛無中歸來時,都洗凈了因果與業力。
此時去投胎,干干凈凈,清清白白。
可若是留下,這尊神像,這座廟宇,立即成為你永世難以割舍的大因果。
你可想好了。”
李芊樾跪在地上,連磕三個響頭,道:“弟子心意已決,求菩薩成全。”
菩薩道:“此處為梁河灘,你吸收此地之香火,注定與梁河結緣。
諸多因果牽連之下,將來的你,會有一場姻緣。
必須依靠他,你才能修成正道。
我再問你一次,種種因果繁雜難料,你真的想清楚了?”
李芊樾怔了怔,問道:“我的有緣人是誰?”
菩薩搖頭道:“緣來自然知,此時卻不可泄露天機。”
李芊樾表情坦言,眼神和語氣都很堅定,道:“弟子有報李家與羽鳳仙之恩的心思,也依舊有道業未竟的不甘和遺憾。
如若能助我成道,無論他是誰,我都樂意之至,感激不已,又怎么會介意?”
菩薩眼中露出欣賞之色,“你上一世能投胎到李家,并非你前幾世積累了多少陰德。
而是你前幾世也為求道者。
向道之心甚堅,感動了某位仙長,給了你一次機會。
可惜你本身無德無福,和他的緣分終究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太淺太淡。
此時你身處此境,依舊抓住機會,慕道之心毫不動搖,我再不能拒接你。”
菩薩是什么人,豈能看不出李芊樾的心思?
李芊樾不愿去投胎,頂多只有一分原因,是對“李家十三公主”這一身份的執念。
剩下九分,全是因為她遇到了觀音菩薩。
如果小羽在這兒,十分能理解李芊樾的選擇:特么的,都遇到了觀音菩薩,還不趕緊抱住她的大長腿,還去投胎,腦子被門擠了吧?
再投胎一萬次,能遇到觀音菩薩?
別說觀音菩薩,連跟她身邊的惠岸行者見一面,都是高不可攀的“奇緣”。
菩薩明白李芊樾的小心思,不僅不介意,還十分欣賞。
讀書人說“偷書不算偷”。
修道者會說“對大道的執念和貪念,名叫‘向道之心’,是個十成十的褒義詞”。
菩薩伸出纖纖玉指,朝李芊樾一點,一點光明在眉心處一閃即逝。
“我傳你《素心神道錄》和《太陰化神》的兩篇,后者可借助香火愿力先煉神魂,再煉形體。
前者專為女神準備。
等你有了神道之軀,再兼修之。
稍有小成,即可回應信眾的祈禱。
掐算占卜、驅神馭鬼、書符治病,乃至降妖伏魔,皆輕而易舉。”
李芊樾面露狂喜之色,連連磕頭,語聲哽咽道:“多謝菩薩恩典,弟子必定苦修大法。凡有所成,只會救苦扶難,弘揚我佛門教義。”
她已經自認為觀音之門人、佛教之弟子。
菩薩輕輕點頭,“若你能堅持初心,你我將來定有再見之日。
你若違背今日之言,我不會再見你,卻會讓惠岸行者找你收走一切,并將你的魂魄打入無間煉獄,永世不得超生。”
柔聲說完最后的警告,菩薩腳下五色寶蓮臺大放光彩,下一瞬便帶著惠岸行者消失無蹤。
“弟子恭送觀音大士”
李芊樾朝著門外又拜了三拜,才站起身,“嗖”的一下投入神像中。
“咦,老頭子你看,公主似乎在朝我眨眼睛。”
下方正在拜神的一個老婦人驚疑道。
“別胡說八道——哎呀,好像真的是,公主顯靈了?”
老頭子使勁揉了揉眼睛,再仔細去看,神像還是神像,并沒眨眼。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明顯感覺今天的公主神像,更有神韻了.有點像隔壁的燃燈與羽鳳仙神像。
“剛才眼花了,難道是被香煙熏的?”
兩口子嘴上嘀嘀咕咕,拜神的態度卻更加虔誠。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