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九錫 >> 目錄 >> 690【鐵肩擔道義】 |
690【鐵肩擔道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九錫 690【鐵肩擔道義】 “許大人,請用茶。” 陸沉的態度很溫和,仿佛已經遺忘那一次兩人爭執產生的不快。 這并非是他刻意作態,而是經過這幾個月的觀察,許佐除了脾氣不太容易讓人忍受,其他方面幾乎無可挑剔。 哪怕是在七星幫數萬人如何安置這件事上,在許佐接受陸沉的決定之后,他沒有做出任何暗中使絆子的舉動,并且允許陳循配合刺史府的官員行事。如果他有意刁難,此事絕對無法那么順利完成,刺史府和東亭府官員有太多手段從中作梗。 這些官場上的老狐貍完全有能力用合乎法度的法子搗亂,但是許佐沒有這樣做。 陸沉麾下各軍的糧餉由定州和淮州承擔四成,剩下六成則由朝廷負責,統一由許佐接收和轉運。 這幾個月的后勤供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更不必說陸沉讓軍器司鍛造長刀,同樣得到許佐的大力支持,否則都督府還真掏不出這筆銀子,除非陸沉動用自家的積蓄。 如是種種,許佐自然當得起陸沉的尊重。 飲過香茗,許佐開門見山地說道:“公爺,下官不請自來,是和最近北邊的亂子有關。” 陸沉對此并不意外,許佐同樣收到了織經司的情報。 依照朝廷定下的規矩,織經司在江北的密探若是發現這種級別的重要情報,必須第一時間飛書送往京城,同時告知當地的大都督和刺史,以便邊疆重臣及時做好應對。 羊靜玄這次有意壓了壓,先將情報告知陸沉,然后在陸沉的允許下,將情報送往京城并且告知許佐。 陸沉看著中年男人清瘦的臉頰,問道:“許大人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 許佐今天的態度很是謙遜,繼而道:“下官忝為定州刺史,最重要的任務便是配合公爺,為定州各軍做好后勤供給。昨日聽聞公爺召集各軍主將前來商議大事,下官猜測或與北邊有關,因此冒昧登門詢問詳情。倘若公爺已經有所決定,下官好提前做好準備。”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陸沉卻笑了笑:“許大人,關于景國之亂,都督府暫無決議。” 許佐性情剛直不假,但他宦海沉浮數十年,見慣了言不由衷和口是心非,當然不會被陸沉這個簡短的回答騙住。 他望著陸沉俊逸的面龐,略顯執著地問道:“不知公爺下一步打算如何做?景國內亂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更不必說景帝將慶聿恭囚于府中,想來景軍的士氣會大受打擊。” “許大人言之有理。” 陸沉略作遲疑。 許佐的私德無需懷疑,但他畢竟是李宗本特意派來定州的封疆大吏,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天子的意志。 幾個月前他初臨定州,借著如何安置七星幫數萬人的問題挑起爭端,有可能便是來自天子的授意,這和他后來盡力配合陸沉的舉動并不矛盾。 陸沉早已過了簡單用黑白善惡判斷一個人的階段,過去幾年他在蕭望之的羽翼之下,對中樞和邊軍之間斗爭又合作的關系見怪不怪。 出于對許佐過往事跡的欽佩,陸沉決定試探一番,慨然道:“許大人,河洛失陷天子南渡乃是大齊最大的恥辱,我輩行伍中人矢志不移,就是想洗刷當年的恥辱。這幾年的戰果已經可以證明,大齊邊軍擁有和景軍一戰的實力,恰逢景國內部出現問題,這可是天賜良機,若不珍惜會遭天譴的。” 許佐神色不變,緩緩道:“公爺之意,是要趁勢北伐?” “當然。” 陸沉逐漸進入狀態,昂然道:“我會親自上奏陛下,懇請朝廷給予足夠的支持。此事當然無法一蹴而就,但景國皇帝對慶聿恭的打壓才剛剛開始,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對君臣之間的矛盾會不斷激化,最終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屆時我朝邊軍準備妥當,大舉進兵直取河洛,順勢收復江北故土,大局定矣。” 許佐稍稍沉默,低聲道:“想來陛下不會否決公爺的建言。” 陸沉微笑道:“陛下承繼先帝遺志,在我離京之前金口玉言,絕對會堅決地支持邊軍北伐。” 許佐端起茶盞飲了一口,他的動作有些慢,似乎在思考某個重要的決定。 陸沉靜靜地望著他。 片刻過后,許佐沉聲道:“公爺就不擔心踏入敵人的陷阱?” “陷阱?許大人此言何意?” “景國之亂,或許只是景帝和慶聿恭故布疑陣,引誘我朝邊軍主動進攻,景軍則扎好口袋以逸待勞。下官承認公爺的看法很有道理,但是下官必須要指出一點,這兩年邊疆戰事不斷取勝,實際情況是景軍攻而我軍守,進攻難免會出現破綻,不比防守天然穩健。依下官拙見,前期的勝仗不能說明我軍的實力超過景軍。” 許佐神色鄭重,誠懇地說道:“故此,還望公爺三思而行。” 陸沉略顯訝異地說道:“許大人原來也通兵法。” 許佐道:“略知皮毛,在公爺面前獻丑了。” “許大人過謙了。” 陸沉微微一笑,道:“許大人懷疑這是景帝和慶聿恭的計謀,那景國太子之死如何解釋?難道景帝為了誘使我朝上鉤,不惜用培養二十年的太子作為代價?他應該不是這般瘋狂的人物。” 許佐耐心地說道:“公爺,景國太子暴亡必有蹊蹺,但這和慶聿恭有何關系?如果景帝發現了確鑿的證據,怎會輕飄飄地處置?正常情況下,慶聿恭絕對逃不過凌遲之刑。倘若景帝只是懷疑慶聿恭,就不會草率地將他囚于王府,必然會讓人暗中探查,直到弄清楚此案的真相再做決斷。” 陸沉心里對這番推斷很是佩服。 這位中年文官不愧做過多年的御史中丞,雖然不像刑部官員那樣時常經手各種案子,卻因為堅持言之有物的準則,具備很不錯的邏輯思維能力。 但他依舊猶豫不決地說道:“這也只是你的推斷而已,白發人送黑發人之痛難以言表,或許景帝是一時震怒而失去冷靜。” “公爺。” 許佐稍稍加重語氣,正色道:“在下官看來,這分明就是景帝設下的陷阱!敵國太子之死固然古怪,但是下官覺得以景帝十余年來展現的心志和手腕,他必定可以強壓悲痛,利用此事為景國謀取最大的利益,那便是引誘我朝邊軍北上,以天羅地網重創我軍!” 見陸沉仍然遲疑,許佐眉峰豎起,怒道:“下官知道公爺極擅兵法,然則此事不只是戰場上的爭鋒,更是波詭云譎的人心較量。公爺年少顯貴,短短幾年平步青云,對領兵作戰擁有絕對的自信,下官對此可以理解。然而公爺不能因為功勛在望,便將大齊兒郎帶入險境。” 陸沉皺眉道:“許大人這話有些過了。” 許佐長身而起,直白地說道:“公爺,驕傲自負乃是兵家大忌,貪功冒進更是自尋死路,難道你不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嗎?” 陸沉抬頭望著他,鎮定地說道:“即便我貪功冒進,這又與你何干?” 許佐深吸一口氣,面不改色地說道:“公爺曾經說過,下官無權置喙軍務,然而下官身為定州刺史,亦是大齊的臣子,更是定州百萬子民的父母官。倘若公爺領兵涉險,邊防一朝虛設,誰來保護這些久經磨難的定州百姓?下官不愿與公爺為敵,只是關系到邊疆安穩百姓生死,下官便不能坐視不管!” 一陣沉默。 陸沉忽地輕聲笑了起來。 許佐緊緊盯著他的雙眼。 “許大人,先坐吧,何必噴我一臉口水。” 陸沉放緩語氣,淡然道:“此事的決定權不在我手上。” 許佐遲疑地坐了回去。 陸沉轉頭看向守在門外的秦子龍,抬高語調道:“去將今日軍議的記錄取來。” “遵令。” 秦子龍立刻離去,不多時便小跑回來,手中握著一份卷宗,然后在陸沉的示意下將卷宗交到許佐手上。 雖然方才還說自己無權置喙軍務,此刻許佐卻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翻開卷宗看了起來。 他幾乎是一目十行,很快便看完其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位連當朝宰相都照樣彈劾的中年文官將卷宗交還給秦子龍,隨即起身對著陸沉深深一揖,誠摯地說道:“下官一時情急,誤會了公爺,還請公爺恕罪。” 陸沉連忙扶住他的雙臂,從容道:“許大人,我不一定能做到唾面自干,但至少分得清公私二字。” 許佐面帶愧色,嘆道:“終究是下官思慮不周,有些擔心……” 見他欲言又止,陸沉便笑道:“擔心我年少氣盛,看見戰功就兩眼放光?” 許佐愧然點頭。 陸沉心中百感交集,或許許佐不能成為他的同路人,至少不會是那種一根筋的愚忠之人。 如此便已足夠。 許佐想起陸沉方才那句話,主動問道:“公爺是覺得陛下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堅持要讓邊軍倉促北伐?” “是。” 陸沉微微頷首,坦然道:“許大人理應知道,陛下的性子有些急,而且他很想證明先帝的選擇沒有錯,最有力的證據便是邊軍能夠更進一步。北伐若能再度取得進展,陛下的威望自然可以更上一層樓。” 許佐并未否認陸沉的判斷。 陸沉繼續說道:“如果陛下堅持北伐,我身為定州大都督豈能抗旨?這一年多來京中時常有流言,說我驕狂自大連陛下都不放在眼里,要是我不接旨意,還不知要被傳成什么樣子,擁兵自重的黑鍋肯定會扣在我身上。” 聽著陸沉如此真誠的話語,許佐的眼神再度堅毅,朗聲道:“公爺不必憂心,下官會呈上密折,向陛下闡明其中利害,盡力勸阻陛下。倘若陛下……一意孤行,下官會以御史大夫兼定州刺史之名,封還圣旨。” 陸沉怔住。 良久之后,他勉強笑道:“許大人,不至于此吧?你的情義我心領了,但你是奉陛下之命主政定州,不必如此堅定地站在我這邊,否則陛下難免會心生狐疑。” 他說得很委婉,實際上許佐來定州就是為了監督他這位大都督。 然而許佐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說道:“公爺,下官只求無愧于心。” 說罷起身告辭,干脆利落地離去。 陸沉望著他清瘦又磊落的背影,在廊下佇立良久。 終究無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