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以機緣覓長生 第八百零二章 世上風,大羅三證法
道果壓金龍,一戰得勝。
但顧遠心中卻并無太大的波瀾。
他本以為這一戰,會是驚天動地,亦或是有不可言說的爭斗。
但事實證明,龍廷手段,也僅僅如此了。
這不是龍廷不夠強,恰恰相反,龍廷手段已經足夠強橫了,連他逾矩之后的神通都難以抗衡。
但他背后,還有天宮,還有眾仙。
他為萬仙之魁首,不僅僅是實力登臨魁首,尊位亦是如此。
萬仙之道隨他心意所用,龍廷縱然集結萬龍之力,擢升位格,但終究還是要被他“道果”所壓。
“昂!!”
道果壓住金龍,九界鎮住龍軀,不僅是肉身,就連意識都被死死的鎮壓,動彈不得,金龍張口,卻只能發出無意義的呻吟。
“咻!咻!”
而在顧遠身后,六道之虛影浮現,無邊廣,無邊寬,并有無邊的吸力自內中傳來,吸向金龍。
霎時間,金龍之軀上的鱗甲化為一片片流光被吸入其中。
每一片鱗甲之中,都有真龍之影流動,亦有靈光飛旋。
這金龍是萬龍之凝結,此刻被吸入輪回,不僅是被吸食一龍,而是被吸食萬龍。
“不!”
“不!”
被輪回吸入其中,這些龍影似乎恢復了意識,頓時發出一道道不甘驚怒的吼聲,但一切都無濟于事。
不成大羅,此界已經無人可以抵抗顧遠。
金龍鱗甲流散,龍骨消熔,諾大的龍軀,就這般被緩緩吸入輪回之中,不見了蹤影。
沒有意外,也沒有什么波瀾。
龍廷最后的謀劃也宣布失敗,一切都被顧遠盡收輪回之中。
但輪回并未轉動,而是如容器一般,暫時將萬龍分化,一一鎖在其中。
這些“真龍”,已經沒有血肉,不再純粹,就算顧遠有吞龍之命,也不可能以這些“真龍”擢升肉身了。
但他如今有了逾矩印,吞龍之手段更為強橫,依舊可以輪回而修。
只不過,不是此時。
且也未必需要吞龍。
吞龍也難入大羅,且并非玄門之道,而他如今得勝,已經有了煌煌大道在眼前,不必在拘泥于吞龍之事。
“修行幾多歲月,斗敗幾多敵手,終于得見曙光……”
金龍不在,顧遠了卻最后一樁心事,負手轉頭,看向了巨湖之上的那團熠熠金光。
煉化此金光,就可得掌清虛妙域,也可得無上機緣,可窺大羅。
饒是以顧遠的心緒,也忍不住感慨萬千。
“嗡嗡!”
他伸手一招,那團熠熠金光就猛然顫抖,極為不甘的朝著顧遠掌心飛來。
金光有靈,知曉一旦落入顧遠手中,則己身將亡,可卻抗衡不了這股大力,在極度不甘之中,最終穩穩的落在了顧遠的掌心。
“呼!”
這金光無法抗衡顧遠,乃是因為其是無主之物,難以運用自身的力量,但并不代表,此金光之中,沒有偉力。
金光落入掌心,顧遠頓時感覺渾身一輕,有一股難以言的“狂風”自掌心席卷,要將自己升入天穹之外。
他立時激發法力氣血,這才穩固了身形,不至于被吹拂而起。
但以他如今的實力,卻能被“風”吹起,可想而知此風的厲害。
顧遠袖袍一揮,洞天仙印浮現,將他籠罩其中,同時一股莫大的偉力鎮壓而下,定住了這團金光,讓其不至于激蕩偉力。
也就是這時,金光之外的“光暈”緩緩散去,露出了內中之景。
那是一塊金光燦燦,拳頭大小的“晶石”,晶石在金光之下,晶瑩剔透,顧遠視線穿過頭名的晶體,能看到內中一縷有實質的“金風”。
世上風,超脫于世的至珍之物,此風一吹,可令玉虛仙人脫離世間,凌駕一切因果、光陰、大道,渺渺不可見其蹤,但被此風吹拂之人卻可見天外之景,可攀大羅,得超脫之法!
此物可跨過一半“道檻”,大羅之位就在眼前,但仍需天外之助力……
顧遠目光一掃,注解仙印就將此物的來歷盡數告知。
世上風!
“原來是此物……”
顧遠立時感慨。
往日之時,他對大羅之道并不了解,可隨著他修為越深,境界越高,對此境界的了解也越來越深,直至登臨玉虛絕頂,又煉成逾矩仙印之后,他已經對如何晉升大羅,有了一個清晰的感知。
大羅之境,超脫萬物,立于時空長河而不滅,是世間修士可以攀登的頂峰。
想要破此境,則需跨過“道檻”,才可得證。
玉虛仙人可以逆轉陰陽,敕令萬物,更改大道,如顧遠一般,可令周天刻度變化,但卻不可令諸天萬界同步而變。
玉虛仙人可以在今時今日,掌太素真形,永不滅亡,但卻難以護住少年之自己。
這是因為玉虛仙人,尚在“世界”中。
這“世界”有界域、有光陰、有因果,組成了一個完整穩固的場所,可令修士修行,但卻也束縛了修士。
玉虛仙人,就是這個“世界”的頂點。
想要成就大羅,則需要超脫這個世界,跨過一道冥冥“道檻”。
可修士一切所得,都是自“世界”而來,沒有光陰,沒有因果,沒有界域,修士如何還能存在?
“世界”是枷鎖,但亦是修士偉力的基石。
就算強如顧遠,此刻讓玄黃不存,讓萬界消失,光陰因果不在,他也將失去一切。
就如水中之魚,如何才能讓自己飛入天穹,離開河流而不死?
這個問題,困住了世間無數的玉虛仙人。
也是大羅難以成就的原因。
但世間既有大羅,自然已經有了破境之法。
破境之法有三。
一為“自證”,所謂“自證”,就是自證“我”道,將“我”由魚化鳥,自然可以飛出世界之河,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但如何自證“我”道,自世界長河之中,將游魚變為飛鳥,乃是世間最晦澀之法,幾乎無人可以知曉。
哪怕知曉也是無用。
因為世界之中,無一相同之魚,魚鳥之變,也截然不同。
就算是顧遠,也只能知曉“自證”之道,需千百世之輪回,最終萬世之力合一,剎那之間,由魚化鳥,飛離世界。
二為“它證”,所謂“它證”,則是改變“世界之河”,世界之河一變,則河中之魚自然而變。
不成飛鳥,亦可離開此河。
但此法弊端甚大,因為無人知曉,“世界之河”一變,河中之魚將如何變化?
是生是死?是升是黜?
真要說起來,天宮舉界飛升,走的就是“它證”之路。
只不過,不同于大羅的“它證”,天宮飛升之證,是將世界之河圍擋部分,只改圍擋之河水,精確改變圍擋之河中的“魚”。
除此之外,還有第三證,名為“器證”。
所謂“器證”,顧名思義,就是借助“器物”為憑,以此證道。
“器證”非假道,亦非小道,蓋因假借修真,善假于物,本就是修行之本源。
世界無有不借“器物”而成道者,因為“道”亦是器。
只不過,晉升大羅所需之“器”,絕非凡俗。
世間如今成就大羅者,皆是走的此道。
“器證”并非一蹴而就,乃有兩步。
一為“飛”,二為“升”。
組合起來,則是飛升二字。
上古玄黃,人仙共居,成就碧游仙人,根本無需飛升,唯有成就大羅,才有飛升之舉。
所謂“飛”,就是借助器物之力,飛出“世界之河”,超越光陰、因果、諸般大道,將修士送入渺渺冥冥不可言說的“世上之地”。
但想真正成就大羅,需在“世上之地”再“升”一截,超過道檻,如此才能徹底跨進大羅。
世上風,就是可助玉虛仙人“飛”躍“世上”的至珍之物。
有了此物,才可脫離“世界之河”,真正見到大羅之道檻。
但想要徹底證道,還需一物之助力。
否則飛躍之人,終究將要落下,不得升,則就降。
世上風只能承載一次,此次若是失敗,就再也沒有機會。
一旦自“世上”跌落,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死無葬生之地。
而哪怕玄黃歸位,世間也尋不到“升”之器物了。
想要尋此至珍,唯有依賴這世間最強橫的勢力。
天宮、龍廷!
這也是數萬載來,從無人可以飛升證道的原因。
不得如今天外之人的首肯,任你修為通天,也休想成就大羅!
至于“自證”“它證”,自至尊那一世就再也無從聽聞。
如今之世,僅有“器證”。
不過顧遠并不著急。
因為他是萬仙之魁首,是天宮嫡系之真傳。
新位有二,就是大羅祖師的首肯。
只需煉化清虛妙域,靜待天時,天外自有“飛升”之證道之器物落下。
“且煉化此風……”
顧遠輕笑一聲,準備盤膝而坐,先將世上風緩緩煉化之。
“嗯”
可就在這時,他卻突然心中有感,眸中泛起金光,穿過洞天仙印,直接看向了忘機仙君所在的上品道場——太無真境。
“轟!!”
只見太無真境之中,有沖天白骨之光縈繞,煊赫萬里,彰顯了無量威勢。
赫赫然是玉虛絕頂之力。
與此同時,太初之光縈繞,鎮壓萬物,亦有無邊威勢。
“竟然還有伴生者?”
顧遠遙看遠方,目光穿透一切,露出了詫異之色。
本以為,上品道場之中,僅有龍廷伴生,可如今看來,忘機仙君所在的太無真境也有隱秘者不知何時藏匿其中,此時出來攪局。
“心想事成……”
“竟然是此印之主?”
“怪不得……”
顧遠頓時恍然。
心想事成,位格等同鴻運齊天的頂尖仙印,這等仙印最厲害的不是殺伐,而是類比天道,可料玉虛仙君之謀百步而謀劃一切,行事每每有不可思議之能。
伴生太無真境,確實是神來之筆。
只要能斗敗忘機仙君,就可得一“飛升證道”之奇珍。
確實有望再進一步。
只是……不得天外首肯,就算得了太無真境的奇珍,又如何能飛升成功?
“莫非……此人早已和龍廷暗合,是龍廷之后手?”
顧遠看向遠方,若有所思。
不過就算不和龍廷暗謀,到了這一步,只要此人不順天宮,龍廷也必然會出手,允他一尊新位。
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不愧是心想事成仙印,真說起來,似乎比鴻運齊天更盛一籌?”
顧遠輕笑一聲。
“翁嗡嗡!”
好似感知到了顧遠所言,在洞天仙印之中,鴻運齊天仙印顫抖不已,極為激動,有不忿,有委屈。
鳳元昭心中有感,當即抬首,看向了顧遠的方位。
“哈哈哈,適才戲言耳,不知天命之輩,妄圖登大羅,豈能比得過你?”
顧遠頓時大笑,安撫說道。
心想事成仙印在這般境地之中,依舊尋出生路,為印主搏了一個“大羅”之機,乍看之下,確實比鴻運齊天強上一些。
但鴻運齊天早就為他所謀。
光這一點,鴻運就已經勝過了心想事成。
“轟!!”
而此時,太無真境之中,斗法正酣,激烈至極。
一具瑩瑩玉色的白骨原本早就已經萎靡,放棄一切,可陡然見到道場之中的“至珍”,又看向天外的冥冥目光,早就已經消失的“斗志”再度在體內噴涌。
他怒吼連連,竭力攻向忘機仙君。
若是尋常人物,沉睡這般多歲月,又幾度失去斗志,就算得道場伴生,有了玉虛絕頂之力,也不可能斗過忘機仙君的。
但他不同,他是心想事成印主,凡他所想,皆為現實,天宮數萬載鉆研的的“仙道新術”,他只需一個念頭,皆可掌握。
今世之地不適合斗法,那就順我所想,光陰回歸,重回上古,去我的主場。
你的法門,我斗之不過,那我就心神不死,彌散周天,消磨于你。
他每一個念頭,幾乎都可成為現實。
三千大道,隨他心意流轉,可隨意變化。
只見道場之中,無盡華光噴涌,無數大道轟鳴,好似煙花。
“道”似乎真的成了他手中的玩具,可以任由他拿捏。
“我心想事成,世間焉有劫難可以阻我?!”
白骨骷髏怒吼,往日里早就已經消散的心氣,再度浮現,眼中皆是凜然之斗志。
可就在這時,太無真境那被云霧遮住的山間小道之上,一枚枚金色的篆字游動,恍若游龍,前仆后繼的落入了二人斗法的山巔之上。
每一枚金色的篆字之上,都有一仙寶、仙印坐落。
一時間,山巔寶光璀璨,直沖牛斗,將一切都照徹的亮如白晝。
而那萬千篆字還有富余,附著在云霧之中,不斷凝聚,最后化為了一個俊朗非凡的道人之模樣。
凡上品道場之中,僅得一人入,外人不可助力。
這是道規,是道場所存的本源規矩。
但這萬千篆字,并非人,而是“道”。
人不可入,道卻可進。
最關鍵的是……規矩既存,自然就可以逾矩。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