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 第950章 一時激憤
張任略有些疑惑,但也沒有拒絕,而是與張松走到了旁邊一僻靜之處,客套地問道。
“別駕有何指示?”
盡管兩人皆出身川蜀,又是同姓,但兩人性格有些不和,并無私交可言。
“張將軍稍后帶張繡等人前去武庫之時,當趁機斬殺魏續、宋憲、侯成三人。”
“什么?”
張任的瞳孔略微一縮,完全沒想到張松竟說出了這么一番話,反問道。
“這是何故?”
“張將軍只需依令行事就是了。”張松答道。
“恕末將難以從命,倘若丞相怪罪下來,這也不是你我所能擔責的,說不得還會連累主公。”張任毫不猶豫地出言拒絕。
張松張了張嘴,卻是沒有直接指明這是丞相的暗示。
一個“殺”字,又提醒自己可與同僚交流交流。
張松得此提醒,自然是明白了李基的用意是除掉那賣主求榮之徒,但又不好直言。
旋即,張松稍加思索一番后,道。
“將軍盡管帶張繡等人前往武庫,必然能比魏續等人先一步領到甲胄兵器,且周圍也斷然不會有重兵把守武庫阻攔將軍等人行事。”
被張松如此一說,張任隱隱反應了過來。
張松與魏續等人無冤無仇,縱使在張任眼里張松此人器量狹小,睚眥必報,但也不會無緣無故冒著這等風險要除掉對方。
除非……
張任明白了過來,但也明白有些事只能領會,卻不能道明。
“若武庫防守空虛,張繡等人先領到了甲胄兵器見了奸賊魏續之流,一時激忿殺人,末將會嘗試勸阻的。”
“那便勞煩將軍,可定要極力勸阻才好。”張松提醒道。
“一定,一定。”
張任答了一句后,這才告辭離去,然后帶著張繡等人直奔著武庫的方向而去。
而返回了城內官署繼續處理政務的李基,也派了許褚去府庫幫自己取些筆墨紙硯回來。
不知不覺間,小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忽然,手中提了一個首級的許褚大步闖了進來,將那首級往著堂下一丟,然后就跪了下來。
“仲康,你這是怎么了?”李基頗為詫異地問道。
在李基以及在場文吏的注視下,許褚仰著脖子,答道。
“我前去府庫之時,恰好聽到陳群這廝在背地里大放厥詞,辱罵丞相與大王,我一時氣不過,便直接拔劍就將他砍了,請丞相治罪。”
“什么?!”
李基頗為震驚,起身走了下去撿起那首級一看,赫然就是臉上仍殘留著幾分震驚的陳群。
也就在這時,又是虎衛來報,張任領著人前來請罪來了。
等李基出言準許之時,只見張繡、曹性、郝萌、成廉四人渾身是血地走了進來。
“你們這又是怎么回事?”
張任拱手道。“稟丞相,他們四人在武庫與魏續、侯成、宋憲發生口角,繼而混戰了起來,意外殺害了魏續、侯成、宋憲三人。”
“砰!”
李基怒得一拍桌案,喝道。
“你們一個兩個好大的膽子,他們四人縱使是無官無職,但也是為破城立下功勞,你們居然都因一時激憤就怒起殺人,眼中還有沒有軍法?!”
張繡等人心中大定,然后連忙齊聲應道。“我等知罪,請丞相責罰。”
李基滿臉怒色地來回踱步,朝著許褚一指,道。
“除去許褚虎衛統領一職,再治軍棍三十,你可心服?”
“丞相說什么就什么。”
許褚仰著頭就出去領受軍棍去了,并且恰好執行軍法的人也正好是虎衛一員。
旋即,李基又看向張繡四人,嘆息了一口氣,道。
“爾等在軍中尚未有官職,若以軍法而論,未免心有不服。”
“可縱使爾等是在為舊主報仇,情有可原,但殺人之罪卻不可不治……”
頓了頓,李基方才接著說道。“那便著人將爾等押送回壽春由大王治罪,爾等心中可有怨言?”
張繡等人臉上難掩喜色,明白果真如張任所說的丞相同樣不喜那等背主之人那般,一時縱是受罰,換來的卻是今后的康莊大道。
站在一旁的張松看得更是透徹,明白這哪里是送回壽春受罰去了,分明就是給劉備送人去,言明這幾個人替自家丞相背過鍋,臟過手,有功。
當即,張繡等人自然是紛紛表明愿意受罰。
等將加害者都重罰了一遍后,李基看著面前這幾個受害者的首級,揮了揮手便讓人拿下去好生安葬了。
與此同時,張遼也正作為說客往虎牢關一路快馬加鞭地狂奔而去。
直至黃昏時刻,張遼方才趕回到了虎牢關下,表明身份請高順現身一敘。
而見了下面孤身一人而來的故交,高順的語氣卻是沒有一絲波瀾地問道。
“文遠莫非降了?若是漢將,那便休怪我不念舊情了。”
隨著高順微微抬手,虎牢關上不少士卒都捻弓搭箭瞄準著下方的張遼。
張遼見狀,臉上不禁流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苦笑。
高順這人,張遼最是了解不過了。
死板之極,不知變通。
私下還頗好相處,但涉及到公事卻是連半點私情都沒有。
也正是因此,在李基向張遼詢問可有法子勸降高順之時,張遼給出的答案是除非有呂布的軍令要求高順歸降。
否則就算拿著呂布的首級到虎牢關叩門,高順也定然會與虎牢關同存亡,也絕不會主動投降。
因此,張遼也不聊私情,而是直截了當地開口道。
“我這有趙王軍令一封,請高將軍一觀。”
高順聞言,稍加思索后,便命人放下吊籃,讓張遼將那所謂的軍令放入其中,再拉回到城樓之上。
隨著高順打開那軍令,一眼就辨別出了這是呂布親手所書,其上還蓋著趙王大印,這讓高順陷入了一陣默然。
此刻,下方的張遼同樣也有些緊張地看著高順。
張遼不愿見同僚高順與虎牢關一同化為齏粉,尤其是呂布已死的情況下,高順更沒有死守虎牢關的必要了。
可張遼更清楚高順為人的死板,只遵循“軍令”二字,呂布留給他的最后一道軍令是守住虎牢關,那高順絕對會死守到最后一刻。
直至良久后,在落日的最后一道余暉中,虎牢關緩緩從中打開了大門……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