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半島2007 382 12門徒
拿起手機,按下接聽鍵,安如松一只手將手機送到耳邊,另一只手遠遠地伸出去,夠著放在茶幾上的半包香煙。
“安,”手機中很快傳來邁克的聲音,他說道,“現在的心情怎么樣?有沒有好轉一些?”
聽他連續的兩個問題,安如松禁不住哈哈一笑,他知道,對方這是在打趣自己,因為在昨晚遭遇襲擊之后,差不多凌晨的時候,邁克已經給他打過電話了,并在電話中慰問了他。
此時此刻,邁克問他這兩個問題,應該是也看了之前的新聞,知道駐韓美軍方面已經開始正視駐軍販毒的丑聞了,而這對安如松來說,當然應該是一個好消息。
“還不錯,至少相比起昨天晚上來,要好了很多,”笑過之后,安如松一邊從煙盒里抽出一支香煙,一邊說道。
“那現在有沒有空閑?”邁克接著問道。
“呵呵,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閑,”將香煙點燃,抽了一口,安如松說道,“畢竟我現在連家門都不敢出。”
“手邊有電腦嗎?能不能聯網?”邁克又問道。
“怎么啦?”安如松好奇的問道。
“能的話,現在就登陸你的NGN,”邁克說道,“我給你發了一個入群的邀請,你通過一下,咱們去群里聊。”
“哦?”安如松心中有些疑問,不過,他并沒有多問,而是應聲道,“好,稍等我一會兒,我這就去登陸。”
“好的,我們等你,”邁克又說了一句,隨后便掛斷了電話。
聽著手機里傳來嘟嘟的忙音,安如松瞅了一眼手機屏幕,隨后從沙發上站起身,邁步走向樓梯的方向。
作為一家大型IT公司的會長,安如松的住所自然是不可能少了電腦這種東西的,他在買下仁王山的這棟別墅之后,第一個布置起來的房間,就是屬于他個人專用的機房。
走樓梯一路到了二樓,安如松走進緊挨著樓梯的機房,先給自己弄了一杯咖啡,這才坐到椅子上,挪動鼠標,喚醒了顯示器的屏幕。
點開NGN的圖標,輸入賬號密碼,登陸上自己的賬號,當NGN軟件的長條狀界面出現的時候,“嘀嘀”的嗡鳴聲便從電腦的音箱中傳出來,這是有人加好友或是發來信息的提醒。
將信息點開,果然,是邁克發來的一個入群邀請,安如松瞅了瞅,群的名稱是英文,叫做“StockMavericks”,安如松晃了晃神,這才意識到這個復合單詞的意思應該是“特立獨行的股票玩家”。
安如松沒有過多的猶豫,他了接受邀請的按鍵,緊接著,群組的界面便彈出在屏幕上。
此時,群組界面的右側邊欄里,可以看到群組內的成員列表,從頭到尾數一數,群組成員一共有12個人,群主的名字叫“JudasIscariot”。
安如松眨了眨眼,這名字有個性啊,翻譯過來就是“加略人猶大”,那個背叛了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
等等!
耶穌的12門徒?群里算上他正好是12個人。
他又仔細瞅了瞅群組的成員列表,果然,群主“猶大”的下面,是兩個群的管理員,他們的名字分別是“Bartholomew”和“SimonPeter”,翻譯過來就是“巴多羅買”和“西門彼得”,這也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二。
將成員列表從頭看到尾,不出意外,除了安如松的名字之外,剩余11個人所用的群內名字,都是耶穌12門徒的名字,而留給安如松的那一個,就是十二門徒中的“約翰”了。
好吧,這個名字也不錯,至少在耶穌的12門徒里,最終只有這個約翰沒有殉道,盡管他被流放了。
既然看出了群內的梗,安如松也不等別人來催他,自己就把群組內的昵稱改為了“John”。
隨著他將群組昵稱的名字改過來,群組的信息框內有人發出了鼓掌的圖片,發信息的人名叫“多馬”,不過安如松點開對方的個人信息欄瞅了瞅,發現他赫然是麥考利。
就在安如松想要在群組內發消息回應的時候,NGN軟件的好友中有人給他發來了消息。
他將消息窗口點開看了看,發現發消息來的人正是邁克,他給安如松發來的是一個文本文檔,這個文檔的名稱是“StockMavericks群組規則”。
還沒等安如松將文檔下載下來,邁克又發來一條信息,內容是讓他先看看群組規則,然后就明白這個群組是干什么的了。
這時,群組內又陸續有人發帖,基本都是歡迎新人的,還有人說12門徒已經集結,下面可以考慮正式展開行動了。聽那說話的口吻,就像是一個邪教小團體正在策劃什么陰謀似的。
安如松在群組內回復了一個感謝的圖,緊接著便點開了剛剛下載完成的文本文檔。
文檔內的信息很多,篇幅很大,而且還是全英文的,安如松用了好大一會兒才將它看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搞明白了這個群組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照這份文檔的說法,群組內的成員都來自于“SeekingAlpha”網站,12個人,包括安如松,都是網站的會員。群組由“SeekingAlpha”網站的資深會員,“加略人猶大”牽頭組建,而組建這個群組的目的,則是為了趁著當下的大好形勢,在紐約證券市場上撈一筆。
按照規則中的說法,群組內的成員間并不完全相識,真正掌握每個人信息的,只有身為群主的“加略人猶大”,而要想加入這個群組,首先就要向群組的公共賬戶匯入100萬美元的保證金。
這筆錢安如松并沒有往外掏,可他卻加入了群組,這意味著已經有人替他出了這筆錢,不用問,替他出錢的人不是邁克,就是麥考利,當然,是前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如果只看這份規則的話,估計任何人都會將這個群組視為一個詐騙分子搞出來的“羊圈”,只有傻子才會無緣無故的掏那么多保證金出來,關鍵是,規則只說要“趁著當下的大好形勢”,在紐約證券市場上的大賺一筆,但如何去賺,搞什么項目,卻是半個字都沒提。
如今可是次大危機正在進一步向深入發展的時候,這算什么大好形勢?黑色幽默嗎?
不過,規則的中后部分,也提到了有關投資的問題。按照規則上的說法,每次群組有項目要投資的時候,都會將整個投資分為100份,群組將以拍賣的方式,由各個成員認購相應的份數。至于說每份投資的具體金額數,則由最終的拍賣總資金來取均數,多退少補。
安如松只是想了想,便將這個規則搞明白了。
舉個例子,在一次的投資額度拍賣中,100份投資額度被分為了10組拍賣,每組10份額度。有的一組拍賣了10萬,有的一組拍賣了20萬,那么等到所有的拍賣結束之后,群主會將10次拍賣的總資金額度加起來,然后再除以10.
最終折算下來,一組額度的價格可能就是十幾萬的樣子,那么之前出價10萬一組的人,就得補上幾萬的差價,而出價20萬一組的人,則可以得到退回的幾萬差價。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博弈的形式,它本身是很考驗競拍者的眼光和魄力的。
將規則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確定沒有什么遺漏之后,安如松將文檔關掉,回到群組的聊天界面,卻見群組內,幾個人正在討論著什么,就在他看文檔的這么會工夫,消息已經滾動了好幾頁了。
作為群組內的新人,安如松并沒有冒冒失失的開口,他拖動著滾軸往回翻,一條一條的查看群組成員之前發布的消息。
此時,群組內成員們正在聊的,就是從去年六月份開始,就一直身處流動性與信用雙重危機中的貝爾斯登。
貝爾斯登是美國一家著名的券商,按總體實力來算的話,在全美的券商排行榜中,至少能排進前五之內。不過,就在去年六月份的時候,其旗下的兩家基金被曝出巨額虧損,使得其信用遭受市場的普遍質疑。
對于一家券商而言,一旦信用出現問題,那么方方面面的問題必將接踵而至,貝爾斯登也不會例外。從去年九月份開始,貝爾斯登就出現了流動性的危機,盡管身為美國總統的小布什,乃至于美聯儲一方,都承諾會挽救這家資深的券商,但這種承諾始終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真實的行動卻從未出現。
不過,就在昨天的時候,身為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再次對外放風,說是美聯儲將擴大證券借貸項目,向其下的一級交易商出借最多2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而貝爾斯登便是美聯儲的一級交易商之一。
這條消息對貝爾斯登來說,應該算是一條天大的利好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有了美聯儲的背書之后,其信用的重建應該不成問題。
但是,在群組的聊天中,卻有群組成員給出內幕消息,說是在美聯儲的借貸計劃中,根本就沒有貝爾斯登的存在,這是美聯儲放出的煙霧彈,真實的情況是,貝爾斯登正在與摩根大通協商收購的事宜,這場瞞著世人的協商,甚至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