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第三百零七章 太學講學
翰林院。
蘇允認真的在冊子上記下:元豐八年六月一十六日,釣得米級淡水鱸魚一條,其余五六斤魚等不計其數……
后面的還沒有下筆,然后便看到鄧潤甫匆匆而來。
鄧潤甫見到蘇允,喜道:“你果然在。”
蘇允詫異道:“你怎么知道我釣了一條三尺多長的鱸魚?”
鄧潤甫一愣道:“我不知道啊。”
蘇允笑道:“我仔細量了,三尺三,足足五十斤啊,溫伯,今晚我請你吃魚吧,我讓你試一試什么叫一魚多吃。”
鄧潤甫這才明白了蘇允想要說什么,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道:“好好,今晚去你家吃魚,不過,你得先幫我一個忙。”
蘇允嘿嘿一笑,道:“你也得給我宣傳宣傳,我釣了一條三尺三的鱸魚。”
鄧潤甫一臉無奈道:“你圖啥?”
蘇允詫異看著鄧潤甫道:“釣了一條這么大的魚,就跟寫了一篇極好的文章一樣,不都得炫耀一番么?”
鄧潤甫想了一下,隨即大點其腦袋,道:“你說的是,寫了一篇雄文,若是不給別人看,便如同錦衣夜行一般,行,我給你宣傳宣傳,不過我這兒有個好機會,你可以去跟更多的人炫耀去。”
蘇允喜道:“是么,你快說說。”
鄧潤甫笑道:“我在太學那邊有個課,最近我實在是太忙了,著實沒有時間去上,你去幫我上幾節課吧?”
蘇允啊了一聲,道:“上課啊,我可未必行啊。”
鄧潤甫聞言笑道:“你這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大宋朝最有名的經義大家,你不行誰行?
而且我教的課程也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課,是我自己開的一門課程,這課程也并無常規,我想講什么就講什么。
你知道的,我畢竟是翰林學士嘛,太學那邊學子對翰林學士十分恭敬,因此對各種事情都感興趣。
很多時候,就是扯一下閑篇,講一講詔書怎么寫啊,咱們怎么學習啊,怎么研究學問啊之類的,都是很簡單的。
你要是想要偷懶,甚至可以講一講你是怎么釣魚的都行。”
哦,選修課啊。
鄧潤甫見蘇允在猶豫,頓時急了,連連拱手道:“居正,你就幫我個忙吧,我實在是走不開啊,我已經好幾節課沒去了,再不去,按照我與太學的約定,這太學的津貼就沒有了!”
蘇允倒是挺好奇,道:“怎么,太學的津貼很高么?”
“不高,一年下來也不過是幾十貫而已。”鄧潤甫道。
蘇允哈哈一笑道:“就這么點錢,你著急個什么,你身上翰林學士之職每年的俸祿各類津貼可不少,你至于這么著意這點錢么?”
鄧潤甫面無表情道:“那個俸祿都是算得著的,每月都得到家里的賬才行,這太學的津貼卻是我自己的,你猜我著不著急?”
哦,私房錢,那就明白了。
蘇允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指,道:“我代你上課,我得抽點油水吧?”
鄧潤甫頓時露出心疼的神色,道:“你幫我上幾節課,就按幾節課的錢給你。”
蘇允終于滿意點頭道:“那就沒有問題了。”
課程時間是下午兩點左右,蘇允在翰林院混了一頓廊下餐,先回家中換了常服,然后才悠哉悠哉到了太學。
蘇允在這里求學過一段時間,自然很容易便找到了課室。
課室中人不算少,也有三四十人,但跟鄧潤甫所吹噓的人山人海自然還是差了許多的。
這三四十個年輕學子看到是一個年輕人過來,不由得都嘆了一聲氣。
有學子哀嘆道:“鄧學士是越來越忙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有時間來上課。”
有背景的學子道:“我早說了,最近鄧學士肯定是沒有時間的,翰林院就只有他一人,朝廷之中最近又十分動蕩,鄧學士自然是忙得不可開交的,散了散了。”
眾學子想要離去,蘇允走上講臺,敲了敲桌子,眾人盡皆看向蘇允,蘇允笑道:“鄧學士的確是沒有時間,因此請我幫他代代課,有想聽的可以留下來。”
有學子拱了拱手,道:“這位先生,我們其實功課挺忙的,來這兒是因為想聽翰林學士講課,現在翰林學士不來,那我們便要去修習正課了,實在是對不住了。”
其余人亦是點頭,便想要離去。
蘇允聞言笑了笑,道:“若是你們不是一定要聽鄧學士講課,而是想要聽翰林學士講課的話,那倒是可以留下來。”
剛剛那學子笑道:“難不成還有別的學士要來么?”
蘇允點點頭,指了指自己,笑道:“某不才,也恰好是翰林學士,諸位要是不嫌棄的話,倒是可以聽一聽。”
學子們看了一下蘇允年輕的面孔,頓時有些遲疑,忽而有人大聲道:“你是小蘇學士!”
此言一出,眾學子頓時沸騰了起來。
小蘇學士的大名誰不知道啊,近幾年進來太學就學的學子,一進來大多都會從先生以及同學的口中聽到這個大名,畢竟小蘇學士實在是太厲害了,一個三元及第便威壓太學一個時代。
更何況還是第一次出現太學生就學的時候就寫出兩部煌煌經義巨著的牛人。
甚至大家還不得不看他所寫的《孟子集注》以及《四書章句集注》呢,更甚的是,還有學習之余,大家都會研習的《三國演義》啊!
剛剛那學子急道:“小蘇學士,剛剛是我有眼不識泰山,請您講課吧,我們都聽著。”
有機靈的學子立即跑出去喚人去了。
蘇允倒是不急,笑道:“那大家都坐好吧,來之前,鄧學士說這門課程比較輕松,想講什么都可以。所以我也不做設定,你們可以自己提一下,想要聽什么,若是能講的,我便給大家講講。
當然啊,因為沒有辦法備課,只能說我知道什么便只講什么,未必全面,也未必能夠深入。”
此話一出,學子們更加興奮了。
頓時學子們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小蘇學士,您給我們講一講《孟子集注》吧,這孟子集注寫得太有意思了,有許多想法寫得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但仔細思索一番,又覺得理所當然,您講講這個吧。”有學子急急提議道。
但隨即另有學子反駁道:“小蘇學士的《孟子集注》中已經解釋得很是清楚了,稍微有悟性的便可以讀懂,就先不要這個時間。
小蘇學士,不如講講這一次你在西北打黨項人的事情吧,我們只知道您在西北打了許多的勝仗,也聽說了不少的傳言,但是真是假也并不知道,還有,前期為什么打得那么好,這一次反而又回到原本的路子上了呢?”
又有人道:“小蘇學士,您講講三國演義吧,您寫的三國演義太有意思了,我已經反反復復看了十來遍了,還是覺得里面的東西博大精深沒有能夠全讀懂。
您不如專門講三國演義,我覺得里面所寫的經濟、政治、革新、軍事全都是言之有物的東西,可不是為了寫而杜撰出來的東西,若是能夠成體系的講一講,說不定我們能夠學到的更多!”
“小蘇學士,我覺得……”
三四十學子七嘴八舌,一下子提出來許多的提議,蘇允倒是不急,每聽到一個,便在身后懸掛的白紙上寫下。
等聲音漸漸停歇了下來,這才笑道:“我的時間可能沒有那么多,畢竟我只是代鄧學士講課而已,鄧學士自己有空了,他自然回來了。
所以,咱們只能稍微挑一些一兩節課可以講完的東西,你們看一下,可以挑出來一兩個,先講完再說。”
眾學子看著白紙上的話題,一會之后,經過大家的討論,終于挑出來三個最為感興趣的議題。
一個是西北戰事,一個是三國演義,一個是孟子集注。
蘇允看了一下,然后道:“三國演義跟孟子集注一樣,不是幾節課可以講完的,但我可以挑出來一些講講,倒是這西北戰事我可以講一講。
當然,西北戰事想要講明白,其實也是需要數十節課才可以講完的,但我盡量簡略一些講講便是。”
眾學子趕緊安靜了下來,等候蘇允講課。
蘇允不假思索,直接便講了起來。
回來的這些時日,蘇允早就將西北一行復盤了一遍又一遍,早就形成了一個相對系統的全局,因此講起來并不需要再行組織。
蘇允將自己因為永樂城之敗,生了對西北戰事的不滿,于是請纓去西北親自看一下情況。
到了西北之后,軍中的各種弊病令他觸目驚心,之后便喬裝深入軍隊,與士兵同食同寢,進行更加詳細的調研,更是發現了更多的弊病。
這給他后面對軍隊進行改革指明了方向,之后夾雜了戚興文營與鐵鷂子的遭遇戰,齊英營與戚興文營戰后改編齊英營,進行第一輪的訓練,練出來數百騎兵。
之后便是八百騎破三城斬西夏將帥斷西夏大軍糧草之事,銜接上一個高潮——米脂之戰。
隨著蘇允娓娓道來,太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感覺像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一般。
他們這才發現,他們原本對于大宋軍事上的東西了解有多么的匱乏。
以前的他們就像是井底之蛙一般,雖然有滿腔的熱情,但所說的那些言論,就像是井底之蛙一般呱呱亂叫,卻無半點意義。
在蘇允講述的過程之中,太學生們不止一次掉下了眼淚。
尤其是在蘇允講到鹽戰之中失去鹽州,鄜延路軍孤軍奮戰之時,這種情緒更是到了高點。
而課堂里面的太學生亦是越聚越多,到得后面,整個課室里面已經是站滿了人,連著外面的走廊,亦是有黑壓壓的腦袋。
蘇允其實并沒有講過多太過于專業的東西,為了闡述時候的流暢以及壓縮時間,因此很多東西也是一掠而過,但即便是如此,給太學生們所帶來的震撼已經無異于天翻地覆一般。
等到兩節課講完,蘇允要走下講臺,卻被太學生們給堵住了,太學生們情緒激憤,紛紛要求蘇允繼續講下去,其他的課程他們可以自習,就這么講,直接講到天黑都是可以的。
蘇允想走走不掉,便干脆留下,這一講當真講到了天黑,以至于太學里的教授見無人上他們的課程,一個個都趕了過來,太學生們倒也是尊師重道,讓教授們進教室內坐下聽課。
教授們一輩子皓首窮經,在經義里面浮沉數十年,有些人也熟讀軍書,但如同蘇允這般既下沉到士兵之中,又從一路經略使高度上指揮戰爭,甚至還自己親自帶著騎兵深入敵境的人幾乎沒有,蘇允講述出來的東西,令他們亦是瞠目結舌。
蘇允這么一講講到天黑,講得他口干舌燥,太學生們央求蘇允下次一定還要代鄧潤甫過來講課,這才放蘇允離開。
蘇允離開太學的時候,忽而想了起來:自己想要炫耀的釣到米級大鱸魚的事情還沒有說呢!
不過……今日講課他也算是挺開心。
回來這么久,這些東西他還是第一次對外講,哦,跟蘇軾也講過,但第一次當著這么多人講,而反饋亦是不錯,感覺還是挺好的。
他復盤了很多次,尤其是鹽戰這一戰之中,他更是復盤了許多次,但終究是難以平復心中的憤懣。
這一次講出來之后,心里卻是感覺舒服多了。
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
蘇允開開心心回家去,然而在當晚睡覺的時候,他卻反而輾轉難以入眠,當下悄悄到了庭中,看著天上的明月出神。
月光皎潔,照在蘇允的臉上,忽而,他卻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來。
——一個人想要改變時代是不可能的,但若是有千千萬萬個同志,必可讓日月換新天!
糾結多時的困擾一瞬間被消解,蘇允興奮得想要大喊大叫,但又怕驚醒章若以及眾人,于是在庭中疾走,然而還是無法消解心中興奮,干脆悄悄出門,去到蘇軾家叩響了大門。
嘿嘿,子瞻亦無眠。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