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107 異常指標
俞興從京城返回申城,這一趟除了車展,順便也去京城奔馳的工廠參觀了一番。
他既回來,也就第一時間與崔之愚取得聯系。
崔之愚來臨港考察碳硅集團,碳硅集團也在這兩天對這位副總經理進行了一些評估,總體認可他的能力。
長城的人才戰略保守,基本都是內部培養為主,作為少有的從外部引進的高管,崔之愚負責的戰略規劃工作還是比較出色的。
俞興見到崔之愚,迅速敲定他的百萬薪酬,再加上年底20的獎金以及20價值的期權,總體相較于長城的薪酬有差不多80的漲幅。
當然,如果崔之愚今年繼續在長城,因為市場銷量的火熱,他估計也能有4050的漲幅。
崔之愚對于碳硅集團的待遇是滿意的,王鳳瑛王總作為長城的二把手,去年也就143萬,今年大概才能突破200萬,這么比下來,俞總確實挺慷慨。
他還需要回長城走完離職流程,預計六月份就能正式加入碳硅集團,開啟職業道路上的一段新能源旅程。
這段用個人前途押注的行業新旅程能否順利……
崔之愚把所有事情談完之后忽然也有些忐忑,不知道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但已經選了就只能走下去。
俞興不清楚這位新任副總裁復雜的心情,只是期望他能分擔自己的一些日常事務,至少,協調研發團隊推進發動機、三電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落地,這會是崔之愚的一個重點工作。
碳硅集團的諸多零件供應都已經有接洽的供應商,但確實如IDG的章蘇陽在車展上詢問的那樣,發動機這一項遲遲無法定下。
5月10號,俞興在碩和國際見了算是加班的胡錚南,又一次聆聽發動機項目的推進問題。
“不管是沈航三菱還是東安,兩邊都是死咬著不松口。”胡錚南有些無奈,“我是真不知道他們有什么好寶貝的……他們的發動機想拿來做增程器,那都得優化70的東西……”
對于碳硅集團的電車項目,發動機不是拿來就能用的,必須針對增程場景進行深度優化。
簡單粗暴的說,油車的發動機是要和輪子連一起的,增程車里的發動機不用連輪子,只是讓它發電,對輪子的驅動仍舊是交給電機。
這是兩種不同的場景,自然就有不同的要求,發動機的目標需要從動力輸出轉為高效發電。
就目前對潛在能合作的發動機評估而言,像沈航三菱的4A91,就需要對它的工況進行鎖定,讓它能在20003000rpm的高效區間工作,再調整噴油正時和點火角,讓燃燒效率獲得提升。
除了這種功能的核心調整,發動機還要和電池BMS、電機控制器進行深度協同,對發電量進行動態的調整,增加發電優先的邏輯。
變速箱連接軸要拆除,冷卻回路要重新設計來控制水溫和提高熱效率,還有噪音控制和輕量化改造……
胡錚南說的70優化不是虛言,如果精益求精的追求更高的熱效率,可能還要重新設計缸體壓縮比、氣門正時等硬件,恐怕就需系統性優化80的核心指標,接近一款全新增程器的開發。
他甚至覺得,如果實在談不攏,干脆就自家招人進行全新的開發算了。
胡錚南嘮叨了一會,見老板始終在翻閱材料,忍不住說道:“俞總,你說怎么辦?”
“我能怎么辦?談唄,就先讓增程器團隊先研發。”俞興抬頭看了一眼,“不是我不松口,不是我不想讓咱們自己開發,這件事的問題是,一輛車方方面面那么多東西,一碰見挫折就想著自己做,你得幾個三頭六臂能做完?”
“如果能發揮供應鏈上的合作優勢,那就還是發揮大家的力量。”
“我們的資金預算是有數的,下一筆融資能拿多少還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呢。”
“胡總,你說呢?”
俞興喝了一口茶,又看了眼胡錚南,重新把視線看向增程器團隊的材料文件。
胡錚南有些悻悻的說道:“是,俞總,是我有點急了。”
俞興“嗯”了一聲,拋過去一支煙,又繼續瀏覽文件,快速掃了眼測試團隊對不同發動機的測試數據,簡單思考后翻了過去,心里琢磨著沈航三菱和東安動力這兩家的情況。
等他又往后看了兩頁,心里忽然升起一種說不上來的異樣。
俞興停下來,仔細思考異樣來源。
“俞總,我覺得我們在……”胡錚南抽著煙,繼續說著想法。
俞興擺擺手:“胡總,等等,等等,我想個事。”
胡錚南不明所以的看著老板。
俞興低頭掃視面前這一頁的結論,沒發現問題,沉吟幾秒后翻前面的內容。
他剛翻兩頁,瞧見不同發動機測試的熱效率數據這一頁,忽然意識到異樣所在。
測試團隊不是只測試沈航三菱和東安動力這兩家的發動機,而是找了市面上很多口碑不錯的相對成本不高的發動機進行測試,這里面就包括一臺三菱的3B20渦輪增壓三缸發動機。
而這臺發動機在這一頁標注的測試數據是20,比三菱宣稱的30熱效率減少2成。
作為碳硅集團的總裁,這不起眼一頁里一個不起眼的數據,翻過去也就翻過去了。
只是,作為過山峰的BOSS,這種與這一頁里其它數據迥異的表現就很容易引起疑惑。
測試團隊不是全部使用新車,這一點也有注釋,但即便是二手的,大家測試熱效率的表現相較于官方宣稱的也是2左右,更差的達到5。
這款三菱的3B20為什么會是20?
這種異常指標稍微遲滯一些的引出了過山峰BOSS的蛇形惡意。
2成,這不是一個能被接受的誤差值,不是一個小數字。
三菱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車企。
但過山峰確實也操辦過很多上市公司了。
另外,俞興知道日本在馳名全球的“工匠精神”之下是有不少企業騙局的,只是不清楚具體是哪些公司,面前這種異常就值得懷疑和調查。
換一種角度,碳硅集團的增程器團隊所進行的發動機測試,這就可以當作調研公司的一種調研行為。
“胡總,你先回去休息吧,我這邊忽然想到一點重要的事,明天我們到臨港再開會聊。”
俞興已經變身過山峰,此時不宜和碳硅集團的員工再聊。
胡錚南不清楚面前的化蛇行徑,只覺老板還挺突兀,但他今天要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到位了,也就結束這一通加班的會面。
俞興理了理思緒,把電話打給增程器團隊的負責人林衛華,詢問這份材料里的異常指標。
或許因為是一整份材料里的一個不起眼指標,林衛華用了一會時間才把這件事弄清楚,這臺三菱的3B20發動機是在半個月之前測試,當時的結果也讓測試3組極其不解。
三菱官方宣布的熱效率是30,但自己這邊怎么測,它都在2224,這68的熱效率缺口就是整臺發動機的2026。
測試3組認為這臺二手發動機內部可能存在問題,對它進行了拆解,可是,一番拆解和分析之后也沒查到哪里有問題,最終還是把結果指標寫入了匯報。
——可能只是個例。
——但對于這臺個例,測試組的測試流程也比較嚴謹了。
俞興心里冒出兩個念頭,轉而很自然的問了個問題:“我看都是三菱的技術,這個不是沈航三菱的對吧?”
林衛華立即答道:“不是,俞總,這臺是日本三菱的,和沈航三菱的沒關系,它主要是搭載在三菱i系列的微型車上面,這臺是我們一批買來的,也就順手測了。”
“噢,那就好,行了,沒事了,這份材料寫得不錯。”俞興結束了通話。
他用手機拍下這一頁的數據,思忖一會之后便把照片發給劉琬英,標注出異常數據。
很快,碳硅集團的材料文件封存,它的內容轉入兄弟單位。
過山峰拿到異常指標,新建檔案,代號“3B”。
截止到2012年5月,三菱的市值是175億美元,這是一條大魚。
一旦確定是發動機核心數據造假,無異于是大大的丑聞,而且,這樣的造假會僅僅局限在一臺發動機的上面嗎?
過山峰需要的不僅僅是丑聞,還要更加切實的影響。
俞興在見到劉琬英的時候已經簡單查閱了三菱i系列車型的數據,但三菱并沒有對這個系列進行單獨的數據公布,而考慮到日本輕型汽車KCar的總體市場,這個銷量數字或許并不夠震撼。
劉琬英簡單瀏覽最新的數據和模糊的評估:“這款發動機從06年開始使用,但這個車不是很暢銷,這么也就幾萬臺的銷量,嗯,我們確實需要進一步的測試。”
俞興斟酌著說道:“我懷疑這是一種系統性的造假,三菱這款發動機是06年用,但三菱這家公司不是06年才賣車。”
劉琬英微微點頭,放下手里的數據。
她有些感慨的說道:“紅隼最近挺忙的,但過山峰碰見這種問題……俞老板,到底是你撞騙局,還是騙局撞你?”
“騙局在這里,也在那里,世界不是缺少騙局,而是缺少發現騙局的眼睛。”俞興的語氣不無得意,雖然還無法確定到底是不是,但這種對異常指標的敏感還算是值得稱贊。
他最后引用過山峰的標語:“沒辦法,欺騙永存。”
三菱的異常不知道到底算是誰撞誰。
但是,俞興意識到另外一件事,如果三菱真的存在騙局又被曝光,那么,碳硅集團與沈航三菱的合作或許就能順便跟著推動了,畢竟,后者的發動機技術也是來自三菱。
即便沈航三菱的這款發動機沒有問題,但相關輿論的情況將會改變對方的心態。
既如此,兩邊的洽談就更不用急了。
俞興在臨港的會議上給出自己的想法,以“先招人研發,不排除全新開發”的理由放緩與沈航三菱、東安動力的接觸。
胡錚南不知道老板為什么有所轉變,但很支持這樣的備案。
這天傍晚,開了一天會的俞興準備下班回去,不過,他剛從辦公室動身就收到了臨港朱澤輝副主任的電話。
俞興寒暄兩句,本以為他是關心碳硅集團的進度和工地建設,沒想到對方很快問了超出想象的問題。
“俞總對于空氣動力的新能源怎么看?”朱澤輝認真的問道。
俞興有些茫然:“空氣動力的新能源?那是什么?”
朱澤輝解釋道:“就是壓縮空氣來驅動汽車的技術,不燒油,不耗電。”
俞興:“……”
他沉默十秒鐘,再次問道:“是看科幻雜志對未來技術的前瞻嗎?”
朱澤輝:“……”
副主任也沉默十秒鐘,再次解釋道:“是國內的祥天集團,他們想來臨港談項目合作,他們說研發的是空氣動力汽車,時速能到140公里,續航能有200公里。”
俞興沒想到還有名有姓,沉吟道:“這個……主任,你想問我什么?”
朱澤輝察覺出電話另一端隱約的態度,又說了句:“他們想仿照臨港和碳硅集團的合作來進行合作。”
俞興沒想到這里面還能提到自己,思索片刻后給出參考意見:“主任,根據我多年學醫而學出的物理知識,這種不燒油、不耗電的汽車不像真的。”
朱澤輝問道:“你覺得有多假?”
俞興毫不猶豫的答道:“要多假,有多假。”
朱澤輝這次沉默了好一會,然后說道:“好的,謝謝俞總,我知道了,我們會嚴格審核的。”
俞興結束通話,覺得這事還挺離譜。
然而,沒過兩天,他又收到浙產投副總經理蔡皓宇的電話,竟然也是詢問“空氣動力汽車”的可能性。
俞興簡直哭笑不得了:“蔡總,你這……你為什么要問我的意見?”
蔡皓宇答道:“他們說他們把碳硅集團對新能源的開拓當榜樣啊,要學習你們在產業鏈上的努力,所以,我就想問問你的想法。”
俞興笑不出來了,特么……
他斬釘截鐵的說道:“蔡總,你慎重,這玩意聽起來就不靠譜啊!”
蔡皓宇沉吟道:“但是,俞總,他們說他們今年有希望在納斯達克上市啊,旗下公司會轉板,還搞了上市簽約儀式,規模還挺不錯的,這個月已經在咸寧設立‘空氣動力汽車實驗室’。”
俞興認真說道:“蔡總,不可能是真的!”
蔡皓宇反問道:“為什么?”
俞興吐了一口氣:“因為我有一雙擅于發現騙局的眼睛,蔡總,不懂別投。”
蔡皓宇哈哈大笑:“行,俞總,我是有點將信將疑的,確實不懂就不能投,要說增程車,這還屬于能聽懂的范疇,那玩意是挺玄乎,但他們要是騙人,又怎么會搞這么大陣仗?”
俞興提醒道:“那你想一想過山峰的做空報告,上市公司的陣仗就不大嗎?華夏森林控股的造假是99啊。”
蔡皓宇這么一聽,確實有理。
他感謝了俞總的交流與提醒,決定婉拒祥天集團又一次熱情的邀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