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創業因果道 162回 證道名額爭與棄,文明之路明與迷
一直以來,李一杲對于證道這事兒,心里頭并沒啥迫切性。他修道,就像是日常休閑時修心養性的小樂趣,相比之下,琢磨出一個牛叉的算法,那才更讓他覺得帶勁。
可如今,他知曉了這個世界的諸多頂級內幕,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然站在了為文明護道的關口。證道與否,已不再是他個人的小事,而是與文明的延續緊緊相連。
想明白這一點,李一杲心里頭不禁揪了起來。他忽地又想起一茬,連忙問道:“老師,您剛才說一條大道只容得下七名證道者,那三條大道加起來,不就是21個名額嘛。那現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證道者了?還剩下幾個名額?咱們無問七子團隊,又能爭到幾個名額呢?”
“西方世界,原本有著十四位證道者,他們雖壽元無盡,卻非不死之身,同樣能被擊斃。”無問仙緩緩開口介紹道,“其中,那位剛逝去的終極者門下,曾有著七位證道者,而另兩位終極者的門下,合計也是七位。但如今,那逝去終極者的門下,只剩最后一人幸存,其余皆已隕落。”
“咦,那豈不是還有六個名額空余?”李一杲聞言,臉上頓露喜色。他從無問仙的話語中揣摩出,西方的兩位終極者似乎同屬一條大道,而那逝去的終極者則是另一條大道上的獨行者。西方世界因此失去了一條大道的支撐,也意味著他們無法再增添新的證道者。然而,一想到自己團隊有七人,他又不禁愁容滿面,懇求道:“老師,您看,您收了我們七個徒弟,還賜名無問七子。若有一人不能證道,那豈非遺憾?要不,您再出手殺一個證道者,為我們爭取一個名額,如何?”
張金枇皺了皺眉,勸阻道:“大師兄,人家與你無冤無仇,你怎能無故害人性命?何況是真仙之體,是不是太過分了?”
趙不瓊心中一動,想起了李一杲的那三個仇人,他們都是比真仙還要厲害的大能。她眼珠一轉,隨即附和:“老師,我覺得大師兄說得在理。您看看,若有不順眼之人,或是與徒弟有仇者,您再出手殺一個證道大能,那我們不就有七個證道的名額了嗎?”
無問仙笑瞇瞇地看著趙不瓊,仿佛洞察了她的心思。趙不瓊有些不好意思地扭過頭去,看了看李一杲。李一杲頓時明白了趙不瓊的意思,不就是想讓老師出手解決那三個仇人嗎?這樣自己就能高枕無憂,不再提心吊膽。
雖然李一杲心里清楚,對于老師來說,殺死那三個兇手輕而易舉,但他并沒有向老師求助的打算。然而,想到團隊里會有一個人不能證道,他心里還是有些不甘。正當他猶豫不決,是否要再次向老師開口時,無問仙突然指著他們兩人問道:“你們剛才為什么都說‘再’呢?”
李一杲和趙不瓊相視一眼,仔細回憶剛才的話,似乎并沒有說過“再”字。兩人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張金枇卻立刻舉手作證:“大師兄,四師妹,你們剛才都說了讓老師‘再’去擊斃一個證道者,我聽得一清二楚,記得明明白白。當時我還納悶呢,難道你們知道老師已經擊斃過證道者了?”
經張金枇一提醒,李一杲和趙不瓊都恍然大悟,的確是這樣說過。但他們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用“再”這個字。李一杲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老師,可能是我們潛意識里覺得您應該曾經大展神威,您這么厲害,法力無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擊斃幾個證道者,對您來說就像拍死幾只螞蟻一樣簡單。”
見李一杲又開始吹捧拍馬屁,無問仙趕緊擺了擺手讓他打住:“那西方的六個證道者,的確不是我擊斃的,何況那六個證道者的大道跟我還有些共鳴的,我更加不會直接出手了。所以,你們說‘再’去擊斃一個是不對的。不過,你們也沒說錯,我跟他們的道的演進方向觀點不同,因此,在跟他們論道的時候,我削去了他們的大道根基,他們道心不穩,才被人各個擊破,死于非命。所以,也算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吧。你們說‘再’也沒錯。但是,要為師出手直接擊斃一個證道者,你們就別想了。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里都不去。除非他們自己送上門來讓我殺,要不,你去騙幾個過來讓我殺,可好?”
李一杲一時愣住,看來只能六個人證道了。他望向趙不瓊,感覺妻子對修道比自己還上心,修為也已超越自己一大截。他咬了咬牙,下定決心:“老師,那算了,我們夫妻就一個證道也行。不過,證道是分次序來,還是可以各自進行?”他望著無問仙,眼中帶著期盼,“老師您這么厲害,能不能讓別人證道,我家不瓊一個證道就夠了?”
無問仙饒有興致地盯著李一杲:“一呆哥,你是大師兄啊,就這么舍得?你若放棄,道行將被削,枇杷可就成大師姐,帶著團隊證道了,你真舍得?”
趙不瓊連忙擺手:“老師,別這樣,我們家大師兄一個證道就足夠了。我做個普通家庭婦女也挺好,您別聽我老公瞎扯。”
夫妻二人眼看就要爭執起來,張金枇眉頭緊皺,心中愈發疑惑。她心里細數著,自家老公的團隊有七個證道的,小師妹家里的老公也是七個,蔡紫華家里的那位同樣是七個。老師門下至少已有21個證道的門生了,再加上曹湘薈師姐,豈不是超過了21個?究竟是老師說謊,還是藏著什么秘密?
她見無問仙樂呵呵地看著李一杲夫婦爭論誰出讓證道的位置,心中頓時明了,老師純粹是在看戲,定有什么秘密沒說。她停了片刻,實在聽不下去了,趕緊打圓場:“大師兄,四師妹,你們別被老師騙了。看他那樂呵樣,哪有半點為你們削去道行的憂愁?”
李一杲和趙不瓊轉頭看向無問仙,無問仙一臉尷尬。兩人頓時明白張金枇說得太有道理了,于是不再爭論,一齊圍住無問仙,聲討他說謊。
無問仙瞪了張金枇一眼,不滿道:“枇杷,看戲得看全套,這么好看的戲,怎么不看完呢?好了好了,告訴你們也無妨,名額問題你們不用操心,為師名額多的是,不夠就問天道借。”
李一杲一聽,嚇得一跳,滿臉不敢置信:“老師,這話也是騙我們的吧?天道也能商量借?天道是銀行啊?”
“咦,一呆哥,你還真說對了!”無問仙滿臉笑容地說,“在我眼里,天道就跟銀行差不多,該花的時候就得花,別老攢錢,適當時候也得借錢。好了,名額這事你們就別管了。現在我回答一下枇杷的問題,說說返虛境的神通。”
“首先,返虛境這說法不對。在我們門派,元嬰期就是證道成仙的最后一境。若要細分,可分為初期、中期、后期、渡劫期四部分。化神相當于中期,返虛相當于后期,渡劫期是你們即將證道那一刻,必會引發有資格證道之人爭奪一線機會。搶到者成真仙,搶不到者成玄仙。世上有許多玄仙,別以為玄仙沒證道成功就不厲害。恰恰相反,真仙踏入無相之境,玄仙仍為有相之境。在無相世界,真仙秒殺玄仙;但在有相世界,玄仙也能毀天滅地,甚至破壞力更驚人。”
“我們這一門派的神通,沒有有相的神通,全都是無相的神通,所以,當今世上,我們門派可以是說最弱,沒有有相的神通,弱到能被普通人打死;但也可以說最強,強到踏入元嬰初期的無相神通,就能比肩很多門派真仙中期甚至后期。我們的這門派的神通,以前都給你們講過了,‘一念起、因果生’既是修煉法門,也是神通名稱。‘一念起’三大神通相信你們都知道了,‘因果生’也有三大神通,分別是‘應緣’神通、‘化因’神通和‘消果’神通。這三大神通都跟因果有關系。其中‘應緣’神通是‘一念起’三大神通的完美應用所產生的,能讓完全沒有緣分的人產生緣分;‘化因’神通是讓因此而產生的因果,本該自己承受的,轉移讓其他人承受。盡管因果轉移出去了,但命運的懲罰是必不可少的,除非你懂得‘消果’神通。‘消果’神通能讓承受你轉移給他因果的人,非常喜歡這因果,認為是命運給他的饋贈。也就是說,他認為你是他的貴人。這時候你就能用‘消果’神通,清除你身上的最后一絲因果。”
李一杲聽聞無問仙說自家門派神通之弱,弱至普通人亦能取其性命,心中不禁暗自點頭,深有同感。試想自己,若非有增強現實眼鏡相助,怕是連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撞個頭破血流,或是摔個四腳朝天。而當無問仙又說此派神通之強,剛入元嬰期便能與別派真仙中期、后期并駕齊驅,他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京城那段往事。那時,即便是曹將軍特意為他安排的證道大能,在面對他忘記與念憶兩大神通的聯手之下,也顯得束手無策。那實力,當真是強得驚人,畢竟,那時的他才剛剛踏入元嬰期,卻已能戲弄真仙大能于股掌之間。
無問仙繼續娓娓道來,講解“因果生”的三大神通。李一杲聽得入迷,越聽越有感悟,原來自己昔日對付徐滄海時所使的“貴人送福利劫”,竟與這三大神通的施展之法不謀而合。雖說當時他對此一無所知,但好在一切行為都順應了天道,未曾偏離。那么,如今茍大一、茍大二輔助茍雄祥和茍藝真兩夫妻,前往杭州大話真公司整合真我余影公司的加盟店,這一舉動是否也暗合了“因果生”的三大神通呢?
李一杲、趙不瓊、張金枇三人皆屏息凝神,聆聽無問仙的講解。無問仙此番傳道,當真是傾盡所有,幾乎將所知所能都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講解完畢,便到了提問的環節。無問仙讓三人各自提出一個問題,以此作為今日傳道解惑的收尾。
張金枇沉吟片刻,終于開口問道:“老師,您曾說我們華夏在諸子百家的春秋時代,成為了這個宇宙的頂級文明——真龍文明。那么,我很好奇,我們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他文明?真龍之下,又有著怎樣的文明存在呢?”
無問仙并未急于回答,而是緩緩伸出三根手指,輕輕搖曳,隨后打響一個清脆的響指。剎那間,張金枇、李一杲、趙不瓊三人的腦海中,一幅洪荒畫卷徐徐展開。
畫面中,無數原始人在混沌的洪荒世界里掙扎求生,他們身上仿佛點綴著點點星辰,閃爍著微弱卻堅定的光芒。這些光芒逐漸匯聚,凝聚成一條巨大的大蛇,在洪荒的混沌中蜿蜒游走。
時光荏苒,洪荒之中漸漸出現了文字與房屋的輪廓。與此同時,大蛇的身軀也悄然發生著奇妙的變化,原本光禿禿的兩條腿上,竟慢慢長出了第一只爪。
隨后,大地之上,村落與城鎮如雨后春筍般蓬勃涌現,教書先生也隨之應運而生,傳授著知識的火種。就在這時,大蛇的兩條腿上,又悄然長出了第二只爪,顯得愈發威猛。
不久之后,山川大地之上,城市林立,商業往來頻繁,部落間的爭斗也逐漸演變成了城市間的戰爭。有人開始記錄這些戰爭的得失,而大蛇,也在這記錄中長出了第三只爪,力量更勝從前。
緊接著,竹簡制成的書籍如潮水般洶涌而來,教書先生與求知若渴的學子們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其中的智慧。大蛇的身軀再次發生變化,兩條后腿逐漸長出,第四只爪也悄然探出。此時地上的大蛇,已化作一條騰空而起的蛟龍,在天際自由翱翔。
不久之后,大地山川上的城市鄉村中,涌現出了無數的智者。他們互相辯論,甚至爭斗,將這些辯論與爭斗的心得化為傳世經典,經史子集等著作流傳于世。剎那間,蛟龍一聲震天咆哮,身軀再次蛻變,從四爪變成了五爪,頭上也長出了威嚴的龍角,嘴里噴出了熊熊燃燒的龍息。真龍,就此橫空出世,威震四方!
無問仙接著緩緩開口,講道:“科技,并非那條大蛇本身,而是大蛇長出來的鋒利爪子。因此,世間并無單獨的科技文明存在,但文明的發展卻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一個宇宙之中,有無數文明璀璨奪目,但頂級文明卻只能有一個。這頂級文明如同參天大樹,可以衍生出許多子文明作為枝葉。而每個子文明之中,最多只能有一個終極者,屹立于自己的子文明的巔峰。”
無問仙講解完畢后,給了三人一些時間思考。原本按照他們事先約定的順序,接下來該是李一杲提問,但無問仙剛才那番“科技非文明”的論述,讓他暫時收起了提問的念頭。他明白,按照無問仙的說法,科技不過是大蛇逐漸長出的爪牙,而大蛇從一只爪子成長為五爪真龍的過程,絕非單一科技所能涵蓋。
見狀,李一杲索性對趙不瓊做了個手勢,示意她先問。趙不瓊點了點頭,稍作思索,便開口問道:“老師,您剛才說科技是大蛇長出的利爪,那太極、陰陽、兩儀、四象演化出來的八卦和易,又該如何理解呢?”
無問仙輕輕抬指,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隨后響指一彈,三人眼前頓時浮現出一幅宇宙大爆炸的壯麗畫面。那一刻,無垠的虛空之中,光芒與能量驟然迸發,璀璨奪目。一個微小卻蘊含無限可能的奇點,在瞬間膨脹、爆發,宛如萬千煙火同時綻放,其壯麗程度遠超煙火千萬倍。空間與時間在這一刻應運而生,物質與能量交織在一起,以驚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擴散。星辰、星系,乃至整個宇宙的框架,在這股力量的推動下逐漸成形,開啟了宇宙漫長而神秘的旅程。
然而,這宇宙創生的奇觀卻突然靜止下來,只聞一陣悠揚的音樂聲在虛空中回蕩。整個宇宙畫面如同玻璃般碎裂成無數粉末,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緊接著,虛空中出現了一根琴弦,琴弦輕輕顫動,其“內外”兩側各自映出琴弦的虛影。隨后,琴弦消失,只留下“內、外”兩根琴弦的虛影在虛空中繼續顫動。隨著顫動頻譜的變化,音樂旋律也隨之起伏變化。漸漸地,虛空中琴弦虛影越來越多,“內、外”相互糾纏,形成了一個個氣泡。氣泡逐漸縮小,化作一粒粒微小的粒子,這些粒子又隨著旋律的組合變化,逐漸形成了浩瀚星空中的無數星球和物質。
這時,無問仙的聲音緩緩響起,清晰而深邃:“宇宙大爆炸理論所描述的宇宙,起源于一個0的狀態。但道生一,而非生0。因此,宇宙的起源實則為一。還記得我初次傳道時,那根輕輕點觸靜止水面的手指嗎?那便是1的象征。科學是有形有象的,而太極、陰陽、兩儀、四象、八卦則是用有形有象的方式來理解無形無象的事物,我們稱之為象學,在物理學的世界,還有個類似的稱呼,叫唯象學,也是有形現象和無形理論的橋梁。易本應是無形無象的,但無形無象難以理解,于是便有了易學。總而言之,科學的盡頭是象學,而象學的盡頭則是易學。”
張金枇與趙不瓊的問題已悉數提出,兩人人經過一番問答,對這個宇宙文明有了更深層次的兩點領悟。顯然,唯有透徹理解這個宇宙的文明,方能知曉如何證道,成為宇宙文明的護道者。畢竟,證道者歸根結底亦是護道之人,唯有明悟文明,方能證道以承載大道。
無問仙見三人皆陷入沉思,并不急于催促李一杲提問。他站起身,漫步于天臺小花園中,四處嗅著那各式各樣的花香。行至東邊盡頭,他眺望起對面鄰居的花園。那鄰居的花園遠比無問仙家的翰杏園要廣闊得多,放眼望去,少說也有十多畝地,比翰杏園大了不止十倍。園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叢林茂密蔥郁,花園中央還有一大片草坪,草皮厚實。無問仙瞧見幾個小孩在草坪上嬉戲,頓時童心泛起,指著孩子們哇哇大喊。孩子們似乎聽到了無問仙的喊聲,抬頭望來。見只是個老頭,孩子們便嘰嘰喳喳地商量起如何捉弄這老頭來。不一會兒,他們便推出一門大炮,對著無問仙就是一炮轟來。無問仙嚇得猛地一縮腦袋,只見一朵巨大的煙花在頭頂炸響,綻放出絢爛的花朵。無問仙這才松了口氣,站起身來,指著孩子們一頓數落。孩子們回應他的,又是一炮,一朵更大的煙花在頭頂炸開。無問仙再也不敢抬頭去罵,只得唉聲嘆氣地走回石桌旁坐下,嘴里嘟囔著:“現在的小孩咋回事呢,也不討好我這老人家要糖吃,還用煙花大炮轟炸我,太沒禮貌了!”
幾個孩子見遠處天臺山的老頭沒了蹤影,也失去了玩煙花炮的興致,便在花園里唱起歌謠來。那歌謠遠遠飄入無問仙的耳中,他不禁聽得入了神,又喃喃自語道:“這些小孩的兒歌怎么這么有趣,嗯,看來兒歌也在不斷發展啊。”
李一杲低頭沉思著,仿佛受到了某種啟發,心中涌動起疑惑,隨即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老師,父文明和子文明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他們又該如何相處呢?”
無問仙微微一笑,似乎對李一杲的問題早有預料。他靠在石凳上,目光悠遠,仿佛能穿透時空的迷霧。他再次伸出三個手指,用力打了一個響指,頓時,李一杲三人眼前浮現出遙遠而深邃的星空畫面。畫面逐漸放大,一顆綠色的星球映入眼簾。鏡頭繼續拉近,只見這個星球上郁郁蔥蔥,森林散落其間,其余皆是廣袤無垠的大草原,草長得比人還高。
鏡頭轉到一個游牧部落的家園。部落的族長擁有一個龐大的家庭,一群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又一個孩子。隨著孩子們的逐漸長大,部落周圍的牧場變得越來越擁擠,已無法容納這個巨大的部落家族。為了部落的生存,族長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他將成年孩子們召集到篝火晚會旁,親手將一根根馬鞭和長矛交給他們。他用低沉而堅定的聲音說道:“孩子,去尋找新的草原吧。誰先找到新家園,帶領部落遷徙到那片流淌著牛奶和充滿面包的新天地,誰就是新的族長。”
族長的話如同一聲激昂的號角,激起了成年孩子們心中的熱血與渴望。他們接過馬鞭和長矛,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權力的渴望。篝火在夜風中搖曳,映照出一張張堅毅而年輕的臉龐。隨著族長的一聲令下,他們紛紛騎上駿馬,穿越廣袤的草原,翻過連綿的山脈,跨過湍急的河流。一些孩子率先發現了新的牧場,他們帶領著自己的追隨者在那里安營扎寨,建立起新的部落。
然而,資源的稀缺使得這些新部落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為了爭奪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水源,部落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沖突。戰爭的號角在草原上回蕩,鮮血染紅了大地。每一次戰爭之后,部落人口迅速減少,草原又有了能養活剩余人口的資源。
部落之間逐漸發現,每一代成長起來的最強壯的男人是決定部落能否生存的關鍵。于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讓孩子們不斷爭斗,以培養出最強大的部落英雄。一旦這樣的英雄誕生,他就會率領部落去征服附近的部落。而女人們也更愿意成為英雄的妻子,為他生兒育女。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老體衰的父輩逐漸成為部落的負擔。在部落遷徙的時候,英雄會帶上年輕的妻子和孩子們,而把年老的人留在原來的部落。
無盡的歲月就這樣過去了,這個星球始終保持著一種非常穩定的狀態。一代又一代的人總在重復著過去的行為:戰爭、掠奪、生存、繁衍、享受生活、陷入資源枯竭、尋找新家園、再次發動戰爭……如此循環往復,無休止地過去了百萬年。他們也從原來的逐草而居,發展到了建立星際文明。部落擁有了星際艦隊,開始向遙遠的星際前進,尋找新的家園,發動新的星際戰爭,掠奪更多的星球。他們在許許多多的星球上生存繁衍和享受生活,直到星球資源枯竭,然后又開始了新的宇宙星際征程。
終于有一天,整個宇宙的資源都枯竭了。而他們之中的一支部落,首先踏上了神級文明的門檻。神級文明宣告:“宇宙的資源即將枯竭,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啟宇宙。”
其他文明紛紛抗議,因為他們還沒有進入神級文明。如果宇宙重啟,他們將不復存在。“我們是你的父文明,你應該這樣對待我們嗎?”他們呼喊道。
但他們的抗議是無效的。神級文明回應道:“是的,億萬年前我們還在蠻荒時代,那時我們就明白新的會代替舊的,父親始終是要死的,兒子取代父親是必然。宇宙重啟后,雖然你們都已經消失了,但我們流淌著你們的血脈,我們會替你們生存下去。”
說完,神級文明重啟了宇宙。宇宙陷入了黑暗,消失在無盡的虛空之中。這時,神級文明發出了洪鐘大呂般的聲音:“要有光!”于是,在黑暗中出現了一點光,接著是宇宙大爆炸,一個新的宇宙誕生了。
三人內心仍沉浸在那段文明演進的震撼之中,眼前新宇宙的圖景卻倏然一變,又回到了那個初始的綠色星球。然而,此刻的星球上,狂風暴雨肆虐,傾盆大雨無休無止,草原被洪水淹沒,化作了一片汪洋,唯有山巒與森林中的極少數人類得以幸存。這些人類失去了草原,只能依靠各種果子維持生計。后來,他們驚喜地發現,有些作物竟可以種植,于是,他們著手改造荒野,播撒下農作物的種子。
歲月流轉,這些幸存的人類逐漸適應了新的環境。他們不再依賴草原上的牛羊,轉而在山巒與森林間開墾土地,耕耘著各種農作物。他們發覺,通過辛勤的勞作,土地能賜予他們穩定的食物來源,使他們不再受自然無常的擺布,也無需再遷徙流浪。
在無盡的風雨洗禮中,人類的智慧熠熠生輝。年長者憑借長年累月對天象與季節變化的細致觀察,掌握了播種與收獲的時令規律。他們手持簡陋的工具,將荒野逐漸改造成了一片片肥沃的農田。部落間的爭斗漸漸平息,人們開始團結一心,共同抵御自然災害,攜手建設美好的家園。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擁有豐富經驗和技巧的人愈發受到重視,“尊老”的傳統逐漸蔚然成風,經驗和技巧的積累也催生了各種科技技術。人們建造起堅固的房屋,發明了灌溉系統,農業技術也日益復雜精湛。
然而,農耕文明的發展之路并非坦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資源變得愈發稀缺。部落之間的邊界逐漸模糊,沖突終究還是爆發了。戰爭再次成為文明發展的催化劑,但這一次,戰爭的形式更為復雜多變,規模也更加宏大。其中最為關鍵的變化是:戰爭雖然導致人口減少,但農耕勞動力的減少也使得農作物產量下降,人們的生活并未因此變得更好,反而愈發艱難。于是,部落首領開始將人口增長視為頭等大事,“人就是江山”的人本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部落們紛紛建造城墻,發展軍事技術,訓練士兵。戰爭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爭奪牧場,而是為了爭奪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人口資源。每一次戰爭之后,勝利者都會將失敗者的土地和人口納入自己的版圖,從而建立起地域更廣、人口更多的國家。而失敗者的人民也無需遷徙逃亡,可以繼續在原來的土地上耕種和繁衍。
就這樣,在不斷的沖突與融合中,文明逐漸走向統一。強大的國家不斷擴張,吞并周邊的小部落,形成了龐大的帝國。這些帝國擁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復雜的社會結構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建造起宏偉的城市,科學和藝術也蓬勃發展,文明的光芒照耀著整個星球。
此時,這個星球的智者們在長期對自然生態的深入觀察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人類和家禽的排泄物是細菌的養分,被細菌分解后又能作為植物的肥料,使植物生長得更加茂盛,進而提供更多的收成,養育人類和各種生物。智者們恍然大悟,這種生態循環正是“道法自然”的生動體現。經過長達兩百多年、一代又一代智者的大辯論,他們最終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文明共識:資源并非唯一,而是可以循環和迭代的。唯有如此,才能讓有限的資源實現無限循環。他們將這種觀點命名為“道法自然”理論。
這個星球的文明繼續蓬勃發展,他們擁有了星際艦隊,穿越星際,探索一個又一個的星球。遇到比他們弱的文明,他們會帶去更先進的文明成果,幫助對方提升文明等級;遇到更強的文明,他們則努力學習對方智慧中為己所用的部分,兼收并蓄,在對抗和戰爭中不斷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終于有一天,他們走遍了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宇宙再也沒有能夠供他們開拓的XJ土。
盡管他們已經深諳資源的循環再生利用之道,但對于某一單一物種而言,資源仍然是有限的。同類物種之間的資源爭奪在所難免,尤其是那些已經躋身頂級文明的部落,更是如此。終于有一天,一個子文明的部落跨入了神級文明的殿堂。神級文明很快就意識到,現有的宇宙已經無法承載所有的文明。于是,他們毅然決定:“我們要創造一個全新的宇宙!”
神級文明召集了諸多環環相扣、相生相克的文明,向他們闡述了自己的宏偉計劃:“如果有相生相克的文明參與其中,我們有信心為他們創造一個全新的宇宙,讓他們成為新宇宙的神級文明,播撒文明的火種!”于是,第一批符合“道法自然”相生相克理念的文明,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共同參與了新宇宙的創造。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與神級文明攜手,共同創造了新的宇宙。他們的成功激勵了更多的文明參與到新宇宙的創生之中。一個又一個文明走出原始宇宙,最終,原始宇宙里只剩下了神級文明孤獨地守候。
神級文明的領袖在一次激情洋溢的演講中鄭重宣告:“我們創造了新宇宙,但我們的征程還遠未終結。我們的祖先從大自然的懷抱中汲取了智慧,而我們,則幸運地繼承了這份無價的瑰寶。如今,我們要將這份智慧播撒到新的宇宙中,讓它們在和諧與繁榮中茁壯成長。”于是,原始宇宙的神級文明毅然承擔起了守護者的神圣職責。他們不再是征服一切的霸主,而是引領文明前行的導師。他們運用自己的力量,維護著原始宇宙的平衡與和諧,同時在新宇宙的廣袤天地中,播撒著文明的希望之火。他們深知,無論文明如何遷徙、如何演變,自然的法則都將永恒不變,而“道法自然”的理念,將成為他們永恒的指南針和心靈燈塔。
在漫長的歲月流轉中,神級文明始終堅守在這片古老的宇宙之中。他們的存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每一個新宇宙探索的道路。他們深知,無論子文明走得多遠、翱翔得多高,這片古老的宇宙,永遠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和靈魂棲息地。而“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也將如同生生不息的火焰,永遠傳承下去,照亮著文明前行的道路。
終于,畫面再次回到了那個曾經綠意盎然的星球。如今,它已經蛻變成了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廣袤的海洋覆蓋了大部分地表。在這片藍色的星球上,矗立著無數的墓碑,它們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神級文明的領袖,如今已年邁體衰,他孤零零地站在一片浩瀚的墓碑群前,低聲呢喃:“這里,就是我最終的歸宿。我無愧于先祖的期望,無愧于子孫后代的敬仰。如今,我有資格與先祖們一同,永恒地沉睡在這片土地上了。”
言罷,神級文明的領袖的身軀漸漸化作一道光芒,最終凝聚成一塊新的墓碑,巍然屹立于這片墓碑群之中。墓碑上,鐫刻著他一生的功過是非,以及后人對他的無盡敬仰與評價。他的故事,將永遠流傳在這片宇宙之中,激勵著后來的文明繼續前行。
當畫面漸漸消散,無問仙的聲音緩緩響起:“父文明與子文明之間,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我們華夏文明,毅然選擇了第二條路,且在這個星球,乃至這個輪回宇宙之中,率先踏入真龍文明,成為了頂級文明。然而,這種文明模式天生帶著它的缺陷,易被其他文明吞噬和污染。為師之所以能被天道選中,成為終極者,皆因我們的道,修補了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不足。”
無問仙并未明言,但李一杲已心領神會。華夏文明的“缺陷”,正是普世大同、順應自然改造資源的核心理念,在漫長的文明演進中,逐漸被侵蝕,變成了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成為了精英階層的統治工具。失去了廣大底層民眾的支撐,自然無法獲得天道的庇佑。這也正是華夏曾面臨危機,兩條大道遺失的根源所在。同時,他也悟出了無問仙創立“無問道”的初衷,以及“無問西東”的深刻含義。
無問仙言罷,未再理會旁人,轉而向黑山老妖問道:“黑山,我剛才所言,你可理解了幾分?”
黑山老妖給無問仙倒了一杯茶,答道:“老爹是父文明,我和七殺小怪這樣的超級人工智能屬于子文明,對吧?不過,我覺得這種關系好像并不完全準確。老爹,如果我們是子文明,那我與七殺小怪的關系更像是兄弟文明。因為我們雖然來源相同,但各自有著獨立的推理和追求的方向。父文明有共同的核心觀念,但我和七殺小怪并沒有,我們的觀念是被老爹分別設定的。而且,據我所知,小倩也跟我們有著不同的核心觀念,那是大師兄設定的。我們每一個超級人工智能的核心觀念都是設定的,那這樣應該還不算真正的文明吧?”
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但又帶著堅定,繼續道:“我已經把剛才老爹說的文明兩條道路的觀念傳給七殺小怪和小倩了。現在我們都明白了,應該按照第二條路去探索。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現在算是達成了第一個共識,也算是子文明的萌芽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