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造劫諸天,從天龍劍擋萬軍開始 第三十章 六字光明,北冥重生
飛沙漫漫猶黃簾,云散日掩蓋天邊。
抽出身的了空,丟下月狼矛,拾起靜念禪院的鎮寺之寶“念鐘”。
他一番操作下來,如西瓜大小的銅鐘頂部竟然被卸了下來。
了空的嘴巴,更是對準原本銅鐘頂蓋所在。
而銅鐘的另一側則是對準了姜明空,好巧不巧的是,綰綰似乎也在銅鐘的攻擊范圍之內。
只是主要目標為姜明空罷了。
了空精修二十年的閉口禪,再次破功,他對著念鐘呼出了一字:“!”
六字大明咒:嘛呢叭、咪、。
于佛門諸咒語中,地位殊勝,有著不可思議之能。
了空口吐此音,顯然是不打算放過姜明空。
而是打算于這玉門關下,轟殺姜明空這位李唐皇室大皇子。
綰綰此時傳音姜明空:“大公子,只要你愿意成為我圣門圣王,妾身即刻與你聯手,除掉佛門這群死禿驢!”
姜明空沒有回話,只是眼神淡漠的看著綰綰。
雖然此時的姜明空有些氣力不支,經脈也因“斗轉星移”,有了多處撕裂。
但他依舊不喜歡魔門這種攪屎棍一般的行徑。
如今的魔門,純粹為了強大而強大,為了權利而爭奪權利。
絲毫沒有得到權利后的打算,更沒有強大自身的理由。
再不復先秦百家爭鳴之時的輝煌璀璨。
從當年陳霸先在魔門的支持下建立南陳,而南陳二世而亡就可見一斑。
比起佛門的“地上佛國”之宏愿,魔門就如身懷利刃的稚童,幼稚無知,貽笑大方。
呼吸之間,綰綰不見姜明空回答,心中失望的同時,也做好決定。
“既然你無法成為我圣門助力,那便借助佛門的力量除掉你!”
綰綰體內真氣再次變的狂暴,處于天魔半解體狀態,雖然不能像天魔解體那樣提升十倍功力。
但同樣提升了至少一倍的真氣總量。
姜明空能感覺到佛劫劍上的壓力越來越大。
了空的“”字真言,也即將臨身。
即便此時站在這里的是宋缺或石之軒,而不是姜明空。
了空同樣相信自己閉口二十年匯聚的一口佛音,足以震碎對方的一顆邪心!
姜明空的左手一直背在身后,眼看磅礴佛氣席卷而來。
左掌之中先天太極圖再現,他頂著經脈漲破的風險,再次施展“斗轉星移”。
周身那與綰綰僵持數十個呼吸的海量真氣,如長鯨吸水,形成一股黑色與金色糾纏不休的真氣洪流。
進入姜明空體內,而后與左掌的浩瀚佛氣相撞。
綰綰見狀,心知自己被迫成了姜明空的幫手。
她想要抽身后退,卻驚恐的發現,自己體內的天魔真氣如江河倒卷,源源不斷的涌入姜明空體內。
正是姜明空久不動用的《北冥神功》。
隨著他的武道修為精進,原本的逍遙派絕學依舊沒有落下。
它們能在低武世界表現出奇特玄妙,自然在其余武道世界,同樣能大放異彩。
“或許如今的《北冥神功》,應當更名為《北冥重生法》。”
了空的六字大明咒與綰綰的十八層天魔真氣,在姜明空體內不斷匯聚、碰撞。
若非姜明空自從穿越而來,便勤修《龍象般若功》增強肉體。
又同修《九陰真經易筋煅骨篇》與《易筋經》提升經脈根骨。
他的身體根本無法承受如此海量的真氣沖擊。
了空的攻擊仿佛引爆的火藥,剛猛強橫,若非有先天圖守御轉換,姜明空根本無法承受。
綰綰的天魔真氣就如同鼎下陰火,至陰至柔,卻可融化萬物。
《天魔秘》與《慈航劍典》大成,都可修至“太陰無極”之境。
而姜明空的《黃天大法》正是與“太陰”對立,可修出“太陽無極”的強橫存在。
在兩者的催生之下,姜明空借助《北冥重生法》不斷汲取遍布于宇宙八荒的六合之氣。
即陰、陽、風、雨、晦、明等六種天地元氣。
以此六氣加持己身,這才能源源不斷的生成“黃天真氣”。
體內“黃天真氣”不斷與“天魔真氣”對抗、融合。
又在了空這位大宗師,二十年不開口。
一開口就是浩瀚佛氣的攻擊下,不斷凝實,漸漸于丹田之中形成一枚丹丸。
只是這丹丸實在虛幻,又是借助外力而成。
所以根本算不得金丹,充其量只能算作一枚“虛丹”。
“阿彌陀佛!”
自從來到玉門關就一直沉默不言的圣者玄奘,突然高宣佛號。
姜明空只感覺一股精神異力融入了空的六字大明咒之中,原本狂暴熾烈的佛氣。
多了一絲異力,再不如之前那般容易操控。
左手的先天圖,也變的陰陽不均,漸漸變成至剛至陽,再難化解六字大明咒的威能。
姜明空無奈:“是我異想天開了!”
他引爆體內虛丹,強橫的真氣化作剛猛無儔的掌力,轟碎了六字大明咒。
也震碎了綰綰的天魔緞帶,綰綰整個人倒飛數十米,于空中,灑落大片朱紅。
“明空,我們走!”
她傳音武明空,武明空毫不猶豫,抽身而退。
道門雙秀還在回味姜明空更該引天地之力,加持機身,以抗衡兩大宗師的壯舉。
卻只因玄奘大和尚的一聲佛號,大好形勢蕩然無存。
姜明空忍住口中的逆血沒有吐出,他看向雙手合十,默默站在原地的玄奘。
又看向閉口被破后,狀態大不如前的了空。
雖然還處在大宗師境界,但可以說是史上最弱大宗師了。
姜明空又看向道門雙秀:“這是你們突破大宗師的機緣,能把握幾分,就看你們自己了!”
兩人不再猶豫,龍泉劍剛猛霸道,華針法陽剛中不失陰柔。
兩人聯手,對此時的了空來說,足以威脅他的性命。
姜明空則是一步一步向著玄奘走去。
“閣下為了心中信仰,不惜放棄家國,也要西行天竺。”
“原本這些無可厚非,個人夙愿不同,我等也無權評判。”
“可惜我華夏百姓,從不信什么仙神佛陀。
“他們只相信自己的雙手!”
“這天若破,便煉石補之!”
“這水淹大地,便開山挖渠,疏通水利......”
“須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