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劍走偏鋒的大明 第九百七十三章 我來
陳循張了張嘴看她,片刻后小聲道:“會死人的。”
于謙沉默不語,臉色一點沒變。
胡濙嘆道:“陛下才登基不過一年,此時清丈土地,不會清出多少隱田的,于閣老這時候提出,一是為了給整頓吏治找借口,二是助戶部增產,三則是殺雞儆猴,讓那些人近些年老實些。”
胡澄是南人,不吭聲。
胡濙看了潘筠一眼后輕聲笑道:“倒也沒什么不好,有清丈土地在前,工部再要做這些事就簡單了,只是這份疏要可不能外泄,最多只能給陛下一觀。”
有些國策,需要提前天下,令百官和天下人共同努力;
但有些,卻需要保密,可以假借其他借口促使達成。
因為,有些東西一旦公布,便會在開始之初就面臨著極大的阻力。
一旦讓某些人看到這份疏要,只怕清丈土地在他們看來都是小事了。
這份疏要最最關鍵的點就是人!
通篇都在說人!
一旦真如疏要上所言,不僅可以安頓天下失土之民,還會把不少農民從土地上拽出來。
那些農民,又有多少耕種的是自己的土地?
胡濙是建文朝進士,也曾巡視天下,加上戶部每年的報表,光是聽,他便能猜出,這天下有多少佃農。
一旦這些人從土地上走向疏要中列舉的礦山、工廠、各式各樣的作坊,以及因此而生的各種工業,那坐擁萬千土地的地主們的地誰來耕種?
總不能地主們下地耕種吧?
而朝中的勛貴,大官員,哪一個不是大地主?
胡濙瞥了一眼于謙,哦,此人除外。
胡濙想,待疏要上的事真的做成,他家里也要減租才能留住佃農了。
佃租怕是要降到三成,不,甚至不夠,很有可能兩成才能留住人。
而現在,地主們給佃農的佃租是四成到七成。
最刻薄的是七成,最寬厚的四成,大部分都是五成。
胡濙家一直給的四成。
他七十了,已知天命,對子孫也沒有太大的期望,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能給他們的,已經給他們了。
所以他接受得坦然。
胡澄一心只煉器,對政治沒有渴望,陳循等都削尖了腦袋往內閣擠,他是惟一一個對內閣沒有任何渴望的尚書。
而且,他跟于謙一樣,他也沒啥田。
哦,對了,這位胡澄是越南人,他和他爹都是越南的頂級理科人才,不過他爹嘴巴特別賤,所以在永樂帝打越南的時候成功挑起了這位皇帝的興趣,于是他們全家都跟其他工匠一起被遷到大明,為大明服務。
這位胡尚書一心沉迷于煉器、建房子、修橋鋪路,最大的煉器愛好就是做槍炮。
在潘筠出現前,大明最先進的槍炮基本上都出自于他的設計。
他老家地挺多的,但現在跟他也沒關系了,他在京城,跟于謙一樣,除了比他多了一棟房子,沒多少土地,自家就可以耕種。
他自己不種,找弟子也行,用不著佃農。
所以他直接點頭,大贊這份疏要好。
所以現場唯一沒吭聲的就是戶部尚書陳循了。
大家一起看向他。
陳循緊張起來,連忙道:“我自然也是答應的,畢竟,事情若做成,那國家可以再不缺錢了。”
潘筠:“倒也不至于就不缺,錢嘛,賺來就是花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不興把賺來的錢爛在庫房里,或是轉給內庫。”
潘筠想起來了,問道:“現在內庫還往國庫取錢嗎?”
潘筠前不久剛知道,原來皇室有傳統,每年都要從國庫支取白銀,再還以銅錢,通過這種方式侵吞國財。
陳循心里嘀咕,原來這事是她跟皇帝提的呀,難怪那段時間皇帝左看他不順眼,右看他不順眼。
陛下一定以為是他故意告訴國師,讓國師去勸誡的。
天地良心啊,他就是有一次跟王侍郎抱怨,誰知潘筠就在不遠處,耳尖聽見了,就把賬單拿過去看了。
陳循回道:“陛下以前不知此事,知道之后體恤百姓,已經嚴令內務府,不得再從國庫支取白銀,還從內庫中補了一部分回來,就連這次萬壽節,內庫也出了一部分錢,大大緩解了國庫的壓力。”
潘筠點頭:“那就好,話題扯回來,陳大人,你是真認同,還是嘴上認同?”
她意味深長的道:“可別現在同意了,出去之后就泄露了疏要。”
陳循臉色漲紅,憤怒道:“國師,我是比諸位田地多一些,但國事重要,且我陳循也不會做這種有失情義之事吧?”
于謙也不太贊同的看著潘筠:“雖然陳尚書不如國師聰敏靈慧,能想出這么多好辦法來,但他人品是很好的。”
于謙惋惜的嘆道:“只是能力有限。”
陳循:……這替他辯解的話,他聽著一點也不開心。
潘筠道:“我自然相信陳大人的人品,不然也不會將他請來,只是……我不太相信陳大人識人的能力。”
陳循:……更不開心了。
他悶了一下,觸底反彈:“國師請我來是真信得過我的人品,還是因為工部要做這些需要錢?”
根據疏要,做這么多事,是需要很多錢的。
這么多錢,顯然不可能個人出,就只能國庫出了。
陳循輕哼一聲,這是找他要錢來了。
潘筠卻搖頭道:“有國庫出錢自然好,國庫要是不出,我也是有辦法的。”
她掰著手指頭道:“我的錢,皇帝和皇后內務府的錢,由一生二,由二生三,加上天下人才皆可為陛下所用,要做成這些事并不難。”
“我請陳尚書來并不是為了要本金,而是為了經營。”
陳循驚訝:“經營?”
于謙沉吟道:“術業有專攻,胡尚書不擅經營,即便鋼鐵廠辦起來了,他也很難使其盈利,所以請陳尚書幫忙。”
潘筠肯定的點頭:“不錯,除了鋼鐵廠,還有這里面列舉的各種廠,需要戶部和工部共同合作。”
她意味深長的道:“戶部和工部來做這事,這些東西便是國有,工部和皇帝皇后來做這事,那就是宗室所有。”
陳循立即大聲道:“我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