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劍走偏鋒的大明 第六百三十章 留下
潘筠眼中熠熠生輝:“島根縣有一座銀礦。”
薛韶按下心中的悸動,含笑問道:“得多大的礦才能讓你心動至此,不遠千里,渡海也要過來?”
潘筠:“去年大明國庫收入折合多少白銀?”
薛韶去年才考中進士,雖然跟在皇帝身邊行走過一段時間,但還沒資格去戶部看一整年的真實財報,他略一思索便道:“正統五年,太倉庫歲入銀二百四十三萬兩,我估算那一年的國庫收入約為六百萬兩。”
潘筠嘴角微翹:“島根縣的銀礦,一年便可有一百萬兩。”
薛韶心臟劇跳,定定地看著潘筠。
潘筠挑眉問他:“取不取?”
薛韶一臉嚴肅:“天予不取,是為不敬。”
潘筠燦然一笑,轉身回船艙。
薛韶連忙跟在她身后悄聲問道:“銀礦不比寶藏,可以取了就走,需要開采,還需要連年開采,這倭國不在大明境內,甚至不像琉璃、朝鮮這樣的藩屬國依賴我朝,怎么取?”
潘筠:“不知道,找到地方再說,說不定我們可以直接把地買下來呢?”
封建王朝,只要有錢就能買地。
何況現在倭國正是政治混亂,政權更迭之時,買地更容易了。
薛韶微怔:“你這意思是銀礦未被人發現?我還以為我們需要強搶……沒被發現的銀礦你是怎么知道的?”
潘筠:“有人在那附近小范圍開采了,不過他們發現的應該是邊角,至于我是怎么知道那里有那么大的銀礦……我說我掐指算的,你信嗎?”
薛韶點頭:“我信啊。”
這不就是她的本業嗎?
他為何不信?
雖然這不是她算出來的,但薛韶對她如此信任她很滿意,這意味著她可以不用費腦子想理由。
和薛韶一樣省心的是她四個師侄。
他們更不會究根問底,一聽說島根縣有大銀礦,他們此去還要探索銀礦,頓時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
也不問潘筠找到以后怎么占為己有,直接就問:“那銀礦是屬于我們三清山的嗎?”
潘筠:“你們挺敢想的,我都只敢想屬于我們大明。”
妙和失落:“不能嗎?”
潘筠心中一動,若有所思起來:“也未必就不行。”
幾人眼睛一亮。
潘筠就指著甲板道:“別總是窩在船艙里修煉,偶爾也要出去走一走。佛家弟子為傳佛法,可以遠渡重洋,我們道門弟子都機緣巧合過來了,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呢?”
妙和和陶巖柏一臉懵懂,妙真和王璁卻是一臉的若有所思,片刻后眼睛大亮,連連點頭:“小師叔所言甚是。”
于是他們也跟船上的俘虜交上了朋友,時不時的在他們面前展現道法,把一眾老人、女人和小孩迷得不要不要的。
他們本就見識過潘筠等人的能力,知道他們很利害,此時見四人可以憑空變出東西,還能刷的一下生火,或者凝出淡水,簡直要把他們當成神明一樣供起來。
四人在俘虜們心中的位置快速超越屈樂。
不過他們也很喜歡屈樂,覺得他是個樂觀、善良的好人。
而且,他沒有心機。
沒有心機的人,不管是老人、女人、還是小孩,都喜歡和他玩,雖然他有時候脾氣不好,還有些高傲,但他心是好的。
船上兩天,三方都很友好,過得很快樂。
船到達豐后水道,因為船上有相當一部分俘虜是九州島的人,潘筠便讓船只靠近大分縣時停下,從這里放他們下船。
潘筠依舊給他們準備了路費。
有十六個人選擇在這里下船,比潘筠預計的要少很多。
根據他們的統計,剩下的人中有三十四個人來自九州島,也就是說,有十八個人選擇留在船上,而不是離開。
潘筠只當不知,面無異色,其實心里很高興。
潘筠當場給他們路費,并送他們下船,然后船只不做停留便又啟程。
甲板上的俘虜看著那十六個人拿了路費后跳上岸去,立刻就消失在人群中,對潘筠的感激和信任到達了頂峰。
等到船只過了豐予海峽,靠近本州島停船時,已經沒人選擇下船。
剩下的六十九個人選出了三個代表出面尋找潘筠,跪在她身前,希望她能夠收留他們。
“不管是讓我們做奴婢,打漁、還是海員,都可以,只求貴人能讓我們留下。”
潘筠:“我抓了你們的家人,你們難道不怨恨我嗎?”
一個老人道:“我是匪,從我下海開始便知道,這世上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強弱和生死,我的兒子比你弱,他死,是他能力不足,我不怨恨你。”
一個女人道:“我是被擄去的,我只想活著,現在,也只想帶我的女兒活下去,求大人收下我們吧,女子上岸,不是再被搶一次,就是淪為妓身,求您收留!”
另一個則是十二歲的大孩子,海匪之中,十二歲以上便可出海。
所以他們剿匪的時候,十二歲以上,要么是在沖鋒陷陣時被殺了,要么被抓回去丟給官府。
能活下來的孩子,都在十二歲以下。
這孩子幸運,他差兩個月十二歲,所以沒上過海盜船,被清算時便被視為無罪,被潘筠一并帶上船了。
他代表了船上無父無母的孩子們,他跪趴在地,誠摯的道:“我們愿意為貴人驅使。”
潘筠搖頭道:“我不能馬上給你們答復,因為我帶你們渡海,就是要送你們回鄉的,我們沒有準備長久養你們的財物和食物。”
三人連忙表示,他們給潘筠打工,自己掙飯錢。
老人道:“我們雖然年老,但還有些力氣,可以做很多事,我們還有經驗。”
女人:“我們會打掃、縫補、這次還學會了打漁,只要貴人不嫌棄我們是女子,上船不吉利,我們還愿意出海捕魚。”
小孩:“我們會慢慢長大,力氣越來越大,我們會變成貴人最鋒利,最忠誠的刀。”
潘筠嘴角微翹,這才答應留下他們。
旁邊站著的高志銘等人一臉不解:“這就是你的目的?可養一群倭寇家眷,為何?”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