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閑講西游記大鬧天宮
正好寫到大鬧天宮了。
就閑講一下西游記原著中“大鬧天宮”這個情節吧。
純講西游記原著,和劇情沒什么關系,算是半科普吧,都是免費的。
大家當個飯后談資,圖一樂,看看就好了。
很多人受到電視劇,影視劇的影響,以為大鬧天宮的時候,如來鎮壓孫悟空,很簡單。
如來一巴掌就把孫悟空鎮壓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
今日只講一下西游記原著,暫時不講準圣碾壓太乙金仙什么的,這是后面的同人二設什么的。
同人嘛,沒辦法,更多是方便讀者閱讀。
同時,也很難有西游記的筆力,去寫出無境界的戰斗對比。
……
在西游記原著中,如來鎮壓孫悟空,還是費了很大力氣的。
在這里,還原一下大鬧天宮之時,如來和孫悟空雙方對戰的全過程。
翊圣真君和游奕靈官去見了如來佛祖,先把孫悟空的跟腳、戰績、神通……全部一五一十的給如來佛祖說了。
二圣即啟如來道:
“向時花果山產一猴,在那里弄神通,聚眾猴攪亂世界。玉帝降招安旨,封為‘弼馬溫’,他嫌官小反去。”
“當遣李天王、哪吒太子擒拿未獲,復招安他,封做‘齊天大圣’,先有官無祿。著他代管蟠桃園,他即偷桃;又走至瑤池,偷肴,偷酒,攪亂大會;仗酒又暗入兜率宮,偷老君仙丹,反出天宮。”
“玉帝復遣十萬天兵,亦不能收伏。”
“后觀世音舉二郎真君同他義兄弟追殺,他變化多端,虧老君拋金鋼琢打重,二郎方得拿住。”
“解赴御前,即命斬之。刀砍斧剁,火燒雷打,俱不能傷,老君奏準領去,以火煅煉。”
“四十九日開鼎,他卻又跳出八卦爐,打退天丁,徑入通明殿里,靈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靈官擋住苦戰,又調三十六員雷將,把他困在垓心,終不能相近。”
“事在緊急,因此,玉帝特請如來救駕。”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可以說,在雙方對戰之前。
如來對孫悟空是很了解的,底子都摸干凈了。
但是,孫悟空不認識如來。
孫悟空見了如來之后。
孫悟空收了法像,現出原身近前,怒氣昂昂,問如來,厲聲高叫道:
“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
隨后,如來又借這個機會套了孫悟空的話:
“今聞你猖狂村野,屢反天宮,不知是何方生長,何年得道,為何這等暴橫?”
隨后,在雙方的交談中。
如來,繼續又套了孫悟空的本事神通:
“你除了生長變化之法,在有何能,敢占天宮勝境?”
孫悟空倒是也坦誠,也很輕敵,一五一十的把老底都說了。
孫悟空道:
“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斗云,一縱十萬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
……
有道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但是吧,可以看出來,在如來和孫悟空,雙方對戰之前。
孫悟空對如來的本事,甚至來歷都一無所知。
而如來已經把孫悟空的本事神通……全部都套出來了。
……
這個時候,如來把孫悟空的本事套出來之后,已經知道孫悟空的速度很快。
孫悟空會駕筋斗云,一縱有十萬八千里,不好抓。
于是呢,這個時候,如來就和孫悟空打了一個賭。
如來用了“激將法”,“請君入甕”。
即,如來說:
“我與你打個賭賽;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再不用動刀兵苦爭戰,就請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宮讓你。”
“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為妖,再修幾劫,卻來爭吵。”
后面的結局呢,大家都知道了。
孫悟空沒跳出去。
如來佛祖的手掌心暗藏玄機,應該空間類的神通,就等同于彌勒佛的人種袋、鎮元大仙的袖子一樣……進入之后,不好出來。
正是:
“好大圣,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在這里,大家很明顯,能看出來。
如來是打了妄語,也就是說了假話。
畢竟出家人講究不打誑語,而身為西天靈山掌舵者的如來竟公然毀約。
因為,見前文,如來和孫悟空打賭的約定,很明確。
雙方賭約是:
“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
“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為妖,再修幾劫,卻來爭吵。”
也就是說,按照雙方賭約。
孫悟空如果輸了,孫悟空還下界為妖去。
但是吧,如來耍賴了,沒兌現賭約。
如來利用孫悟空在他的巴掌之中的“地利”,把孫悟空鎮壓了。
孫悟空也知道自己被如來佛祖騙了。
正如孫悟空對觀音菩薩說的那樣:
“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
……
當然了,如來鎮壓孫悟空先是“廢了一只手”。
因為書里說的很明確:
如來“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從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如來是用五根手指化成了五座聯山。
既然是這個字用的是“化”。
那就證明五指山,是如來佛祖的五根手指直接所化。
這也就意味著,為了鎮壓孫悟空,如來付出了一只手的代價。
隨后。
在安天大會上,王母、壽星、赤腳大仙……都給如來送東西。
大家給如來送的是什么東西呢?
王母送的是大株蟠桃,西游記原著有詩曰:
“延壽延年能易體,有緣食者自非常。”
壽星送的是紫芝瑤草,碧藕金丹,西游記原著有詩曰:
“碧藕金丹奉釋迦,如來萬壽若恒沙。清平永樂三乘錦,康泰長生九品花。乾坤大地皆稱祖,丈六金身福壽賒。”
赤腳大仙送的是交梨二顆,火棗數枚,西游記原著有詩曰: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
……
從這些果子的功效介紹上,很明顯能看出來,這些果子都是療傷、治病和延壽的功效。
如來也沒推辭,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
……
那么,問題就來了,如來佛祖到底怎么啦?
大家為什么要送給如來這么多治病良藥?
……
這個答案呢,西游記原著后面有,交代了。
回去靈山之后,如來就圓寂了。
見西游記原著下文:
話表我佛如來,辭別了玉帝,回至雷音寶剎,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娑羅雙林”之下接迎。
劃重點,“娑羅雙林”。
許多人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卻不知“娑羅雙樹”是什么地方。
“娑羅雙樹”,亦稱“雙林”,是佛陀涅槃的地點。
據大般涅槃經卷一記載:“佛陀涅槃時,正值二月十五日,當時他位于拘施郡城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的娑羅雙樹間。”
此地因兩株娑羅樹而得名,它們見證了釋迦牟尼佛的最后時刻。
即,“娑羅雙林”就是傳說中佛祖的涅槃之地,也就是佛陀重生之地。
佛陀臨入涅槃時,選擇在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羅雙樹之間安然示寂。
……
而如來降伏孫悟空,走的時候,對眾菩薩道:
“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即,如來佛祖讓眾菩薩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
但是,很明顯,眾菩薩知道出事了,沒聽如來的吩咐。
眾菩薩去“娑羅雙林”(佛祖圓寂涅槃之地)等如來佛祖。
……
再繼續看下文:
如來駕住祥云,對眾道:
“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是。”
說罷,如來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大眾見了,皈身禮拜。
……
這是文言文,不好理解。
這里先翻譯一下如來佛祖說的話:
“我以深邃的智慧,遍觀三界萬物。其根本性原,終究歸于寂滅,與虛空無異,一無所有。”
“降伏那頑劣的猴子,此事難以言喻,它標志著生死的起始,法相便是如此。”
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歸于寂滅,生死起始。”
然后,如來就放“舍利之光”,圓寂了。
什么是“舍利之光”呢?
舍利子是什么東西?
舍利子,梵語śarīra,一譯“設利羅”“室利羅”,其意為骨身或遺骨。
舍利子,相傳為釋迦牟尼佛遺體火化后結成的珠狀物,后來也泛指佛、高僧的遺骨。
此景象在佛教典籍中被明確記載為“西方大圣人入寂滅”的征兆。
如大般‘涅槃’經記載:“舍利放光,非同凡響”。
而大般涅槃經是什么呢?
這部經書實際上就是如來佛祖的遺言,記載了如來在娑羅雙林下教導弟子,要他們精進修行之后,從容死去(圓寂)的故事。
……
而如來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這“白虹,南北通連”又是什么東西呢?
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則是出自佛經廣弘明集,其說的是周穆王一直擔心如來會來搶自己的位置,當他看到西方出現白虹十二道后,知道如來佛祖已經圓寂,這才放下心來:
廣弘明集原文即:
“午后天陰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連夜不滅。”
“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對曰:‘西方有大圣人滅度,衰相現耳。’”
“穆王大悅,曰:‘朕常懼于彼,今已滅度,朕何憂也。’當此之時,佛入涅槃。”
注意看:
廣弘明集這里是不是和西游記原著中描述的很相近,都是:
“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
“當此之時,佛入涅槃。”
即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為佛祖涅槃之景象。
……
從娑羅雙林(佛陀圓寂之地)、如來談寂滅、生死、如來放舍利之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這些都能看出來。
在西游記原著中,如來鎮壓孫悟空,回靈山之后,就圓寂了。
不過,在西游世界,起死回生,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
可以理解為,如來的肉身逝去了,但是靈魂還存在。
后來,如來又涅槃重生了。
即:
“少頃間,如來聚慶云彩霧,登上品蓮臺,端然坐下。”
……
再到后面,如來再次出場,就是五百年后了。
降伏孫悟空后,如來差不多直接閉關了五百年。
一日,喚聚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增、尼等眾,曰:
“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處‘不知年月’,料凡間有半千年矣。”
指化五指山、圓寂涅槃、閉關五百年……這些都是如來佛祖鎮壓孫悟空付出的代價。
可以看出來,在西游記原著中,如來鎮壓孫悟空,其實也真沒那么容易的。
……
孫悟空有兩項很大的優勢,一是防御高,二是速度快。
孫悟空,很不好對付,主要大家是殺不了孫悟空。
而整部西游記,唯一表現出能對孫悟空造成生命威脅的東西,其實只有陰陽二氣瓶。
除此之外,沒了。
確實沒了。
金剛琢、人種袋、金饒……什么的,其實只能控住孫悟空,殺不了孫悟空。
至于蝎子精扎一下孫悟空這種,孫悟空其實睡一覺就好了,第二天就生龍活虎的,一點事沒有。
而且吧,孫悟空這個人,打架,其實很喜歡浪,輕敵。
孫悟空動不動就是,頭接大刀、頭接釘耙、頭撞金光……很輕敵,很容易吃虧。
但是吧,一旦孫悟空有了戒備心之后,一些法寶神通……什么的,其實就控不住他了。
比如人種袋,這東西雖然厲害,但是其實只能控住孫悟空一次,控不住孫悟空第二次。
比如,黃眉第二次祭起“人種袋”。
見原著:
那妖精幌的一聲,把“搭包兒撇將起去”。
孫大圣顧不得五龍二將,駕筋斗,跳在九霄逃脫。
把個龍神龜蛇一搭包子又裝將去了。
妖精得勝回寺,也將繩捆了,抬在地窖子里蓋住不題。
……
這里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了戒備之后,是可以從“人種袋”面前跑掉的。
……
再比如,九靈元圣的神通“銜咬之術”。
見原著:
第一次,那老妖把頭搖一搖,左右八個頭,一齊張開口,把行者、沙僧輕輕的又銜于洞內。
第二次,行者性急起來,輪鐵棒,往里打進,口中不住的喊罵。
那老妖方才驚醒,心中大怒,爬起來,喝一聲“趕戰!”搖搖頭,便“張口來銜”。
行者回頭跳出。
……
這里也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了戒備之后,再去對戰九靈元圣。
孫悟空也是能從九靈元圣的神通“銜咬之術”面前跑掉的。
……
當然了,正如哪吒電影所說: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人們,更愿意相信他們所相信的。
有些固有印象,其實很難改變,大家其實更愿意相信:
“如來一巴掌就把孫悟空降伏了。”
這些就當飯后談資,閑談一下吧。
……
純免費講解哈,非正文,歡迎友好交流。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