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二百二十章 為玄德公刻石記功
“子龍,山陽郡的大小事務,我就交給你了,替我看好袍澤的身后事,別讓蠹蟲再叫百姓寒心。”
劉備將收回來的印綬,鄭重的遞給了趙云。
“云,必不負使君所托。”
趙云謙恭作揖道。
“有子龍在,備無憂矣。”
劉備笑了笑,望著眾人說道。
在瑕丘縣把太守印親手交給趙云,劉備率軍繼續歸返,大量在兗州從征的輔卒紛紛被遣返回本籍所在鄉里。
隨著越來越多的士卒遣散回鄉,各地郡縣開府庫以軍府軍功簿冊發放錢糧、肉食、布帛、甚至各種生活器件與耕田器具。
不幸戰歿在沙場的士卒,也有撫恤錢財和良田發放,又擇無力撫養的子孫進郡縣的農官學,成為農學僮,在學業的五年內,口糧與衣袍皆由軍府支出,以減少百姓的負擔。
許多黔首百姓得知自家子弟跟隨劉使君征戰整年,終于得勝歸來,皆眉頭舒展,眼含笑意,鄉里之間的庶民百姓喜上眉梢,熱鬧的氣氛幾乎趕得上年末。
百姓主動拿出多余的糧食來犒勞還要北返青州的戰兵。
而劉備對前來送糧的庶民百姓,笑著婉拒道:“如今天災頻發,蝗災、旱災時常卷土重來,盛夏越熱,寒冬越冷,還是多留一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往年饑荒至而易子相食,須賣妻女為奴婢,才能生存下去。備之所以均田地,就是希望諸位能在面臨災禍時能熬得下去,不至于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埋骨地下。”
有老者流淚感慨道:“公甘愿分利于我等黔首,古今未曾有遇如玄德公者,老叟年老體虛無以隨軍出征,愿為公刻石銘功,使我子孫世世不忘。”
劉備面對老者祈求的眼神,沉默片刻,然后含笑叮囑道:“老丈為劉玄德刻石,需多護好身體,他年我再度南征,路經此地在村口重逢,老丈也能拄杖前來迎接我劉備。”
老者聽見后,頓時泣數行下,連連點頭答應道:“好,好,只要玄德公再來吾高鄉里,無論老叟如何,必然前去迎接。”
劉備特意叮囑,就因東漢時期為官吏立碑歌功頌德的風氣盛行,連縣令都享有生前身后名的殊榮,更何況他劉玄德。
尤其是在均田令推行的青兗兩州,有不少百姓工匠為他刻石,甚至有百姓冬天凍死在家中,不拿錢財去買柴草,也要買石塊替他劉備去刻碑,光平原縣一地,石碑就多達數百塊。
百姓白天耕地,晚上成群結隊偷偷去山里面開鑿石塊,運回家中雕刻,夜色不好還有人摔下山崖。
短短幾年間,整個青州碑石數以萬計,劉備見勸導無用只得下令強禁,官吏接到州部的禁令叫苦連天,因為他們也為玄德公刻碑了,這回跟著要被罰俸祿。
眼見百年盛行的風氣屢禁不絕,荀彧建言道:“強堵不如疏通,使君懷仁厚之心有功于百姓,大漢受儒學久矣,但凡忠孝者無不思報答之心。”
“如不受報恩,豈不令百姓寒心?”
在荀彧的勸說后,劉備遂允許各縣可以刻石,但每個縣只能立一塊碑,若有百姓因刻碑而身亡,乃問責長吏。
又讓官吏多加勸導,才漸漸扭轉了這股風氣。
把自發前來犒軍的黔首百姓勸回家,劉備松了口氣,行至東平郡國見了牽招,各地又有文牘送來州部讓劉備決斷處理。
兗州太守與縣令得知玄德公在山陽郡為兵卒撫恤一事大發雷霆,罷黜了諸多官吏,有的還被下獄問罪。
還要在兗州整頓吏治,官吏們人人鞠躬屏氣,連錢財調撥都效率極高,通宵達旦就把名錄核對完畢。
州郡最繁忙的官署除了戶曹外,就是負責打造軍械與農具鐵器的金曹,工匠與長吏都忙的不可開交。
因為許多輔卒在選擇發放物器時,寧愿不要帛布和肉食,也要選鐵器農具好用來開墾田地,金曹掾史長吏眼看庫存逐漸耗空,詢問是否多開鐵礦來鍛造鐵器。
縣令無法決斷,只能上報郡里,郡再上報到州部,最后遞到使君的案桌前。
劉備自然同意,令書佐撰寫文書傳至各郡,寧愿多開鐵礦打造農具,也不能停下軍械鑄造,特別是槍矛刀劍、箭矢不能停。
此刻與冀州袁紹的戰事已然迫在眉睫,屆時要在各州郡調兵,這種日常在戰場上的消耗的武器,當然要越多越好。
青、兗對于弓弩的打造也在步步擴增,袁紹擅長用強弩對敵,劉備也在想辦法遏制。
你有的我要有,你沒有的,我也要有。
想到這里劉備不免有些遺憾,要是能把孔明的連弩搗鼓出來,就能讓袁紹在戰場上吃不了兜著走。
哪怕袁本初把北地的烏桓、鮮卑胡人騎兵全叫來助陣,也能把對面連射的哭爹喊娘。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用武剛車陣加連弩,沿著河畔往前推進,所有的糧草輜重由漕河轉運到軍營,任由騎兵再多也別想輕易截斷糧道。
倘若爭奪運河與袁紹有水戰之事,則把周公瑾也調來河北,指揮船艘編練迎敵,也算為將來為渡江水戰積攢經驗和練手了。
劉備心中思量,想道。
“玄德僅僅一年未見就威儀更勝以往,越來越有明主之風了。”
牽招坐在榻席側面仔細望著劉備,不由感嘆道。
遙想中平六年,閑居在家中忽地收到了少時好友劉玄德的書信,相邀他建功立業。
要不是書信寫的真誠懇摯,那時孝靈皇帝還未崩于雒陽,天下又未徹底大亂,他思來想去覺得在鄉里也暫無出路,索性打算來青州看看。
結果來平原這一待,就是天子駕崩,董卓廢帝,諸侯群起討董,接著青州又起黃巾之亂,玄德發憤而起,討黃巾、平青州、破兗州、繼而橫掃中原,大有光武興盛之勢。
牽氏宗族來信函勸他投袁氏的族老頓時傻眼,態度立馬來了個陡轉,天塌下來也要做好漢臣,勸牽招少管宗族,就好好出仕在劉使君麾下,少時好友自然要鼎力相助。
見識了宗族卑諂足恭的嘴臉,令牽招也頗為無語。
不過他在心底也常感慨,當初來平原縣無疑是此生最明智的選擇,多虧玄德念舊情,想起了他牽招……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