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綁定慈母系統后,我擺爛了 第894章戰前準備
感謝陳逸軒父子倆做出的貢獻,讓大云對高麗出兵師出有名。
宋守節從兵工坊那里支取了一些燃燒彈,帶回軍營。
他抽調聰明伶俐,學東西快的士兵組成一個投擲營,專門學習如何使用燃燒彈。
然后他又跑去找顧云亭,希望顧云亭能夠和陛下說一說,給他們分配一些火器。
顧云亭厚著臉皮,從顧南夕那里磨來了一船火器。
顧南夕揉揉額角:“你對火器不熟悉,我再給你派一個火器長。此外,這玩意兒貴得很,你珍惜點用,莫要大手大腳。”
“嗯嗯,我懂的。”顧云亭覺得云朝是真窮啊,火力嚴重不足。
顧南夕叫住他:“你知道你此次的任務是什么吧?”
顧云亭笑嘻嘻道:“我懂的,是去試探虛實嘛。”
如果真的要大軍出征,一來需要大規模的準備,二來沒有后勤支援,陸軍走不遠,試探不出高麗的虛實。
出動水師就不一樣了,配備火器的海船有足夠的威懾力。
這樣既能鍛煉云朝水師,還能探出虛實。
顧南夕深深地看一眼顧云亭:“你的手里掌握著一萬士兵的性命,不可兒戲。”
顧云亭揮揮手,退出大殿。
望著空蕩蕩的殿門,顧南夕垂眸。
二郎雖然打定主意要退出大位之爭,但他心里仍有股傲氣。
他是不爭,但不意味著他沒有能力爭。
所以,他一定會在高麗之戰中打出自己的風采。
顧南夕沒有多做叮囑,也沒有劃下各種紅線。在通訊不暢的年代,不能對前線將士做過多干涉,顧南夕太懂這一點了。
顧云亭悄咪咪地回自己的宮殿,就像一婢女在門口,見到自己回來,神色慌張,轉身就要進屋去。
“站住!”顧云亭叫住她,讓殿里的宮人們不許吱聲,放輕腳步,走進屋里。
只見姝瑤正得意洋洋地拎著一個酒壺,美滋滋地喝酒。
“好呀,你偷偷喝酒!”顧云亭抓了個現行。
姝瑤條件反射地想要把酒壺藏進被子里,對上顧云亭控訴的眼神,只能訕訕地拿出來。
“這個……你聽我解釋。”
“好,我等你瞎編。”
姝瑤懊惱不已。
因為她堅持給孩子母乳,所以很長時間沒喝過酒了。
這不是酒癮犯了嗎?就想小酌兩口,卻一個不小心,被顧云亭發現了。
顧云亭哼哼唧唧,他馬上就要出海打仗了,結果媳婦兒還有心情喝小酒,好心酸哦。
傷心難過,不好好哄就開心不起來。
姝瑤端著酒壺過來,討好笑道:“咱倆喝一杯?”
“哼。”
“你這個不是要去軍營看一看燃燒彈的使用情況嗎?結果怎么樣?”
顧云亭:“挺好的,威力驚人。方郎君說可以往汽油燃燒彈里面加一點石油,能使威力翻倍。兵工坊里的老人說,還可以往里頭加白磷。”
姝瑤嘴巴張的大大的:“陛下給你們批火器了嗎?”
“批了,給整整一船。”
“嘶嘶。”姝瑤完全可以想見,去高麗將是一場大屠殺。
顧云亭沒像姝瑤那般傷感。云朝將領也不覺得這有什么。
云州和韃子打仗的時候,死的人太多了。敵人不會因為你手下留情,就會放過你。
他們只會斬草除根。
高麗人更是如此,如果他們有實力,肯定不會滿足一個半島。
即便現在,他們明知國力不如云朝,還是覬覦遼東的大片土地。
為了獲得這片豐饒的土地,他們又豈會對漢人手下留情?!
所以,兵工坊大肆收購木桶和石油。每多一桶汽油,云朝士兵就能少一些犧牲。
方隱年本來打算回云州的,但遇到東征高麗的事,他便自告奮勇留下來。
方家人先行一步,回云州。云州有他們的產業和牽掛,京都雖好,但不是他們的家。
方隱年就是云朝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搬。
他留在兵工坊,指點工匠們:“十份油,一份石漆,再密封好。”
提煉過程中,除了汽油,還得到了煤油。這些煤油可以用來做煤油燈,配上云州產的琉璃燈,應該能賣上不錯的價錢。
方隱年可沒忘記,自己身上還有玻璃務的官職。
云州玻璃廠產出的琉璃,質量和產量甩出大食一大條街。
一些消息不靈通的大食商人,原本想著大賺一筆,結果,還沒到京都呢,就在云州見到各式各樣的琉璃器具。
這才驚恐地發現,他們引以為傲的琉璃,除非低價甩賣,否則根本賣不出去。
大云人只認云朝的琉璃器。
這些大食商人虧得血本無歸,只能在云州打工,賺點回家的路費。
倒是云州官方組織的西行商隊,賺得盆滿缽滿。
在方隱年離開云州的時候,云州官方組織的西行商隊已經超過十支,除此之外,還有中小型民間商隊,打算跟官方一起去西域。
對此,云州刺史顏同初是相當鼓勵的,為了刺激民間西行,官府還提供了西行貸。
只要符合要求,并且能有抵押物的民間商隊,就能獲得官府的低息貸款。
馬家商隊就貸了好大一筆錢,打算把買賣做到大食那邊去。
那里很喜歡大云的瓷器,絲綢和茶葉。馬家商隊囤了不少,如果順利的話,他們來回一趟,利潤最起碼能賺三番。
方隱年在馬家商隊中入了一股,這次東征高麗,應該會有商隊跟隨吧?
想到這來,方隱年又想起歷史上的高麗之戰。
歷史上,昭武女王是在平定南方后,才騰出手去擺平高麗。
但那時候,高麗已經悄悄發育起來,和遼東地區的契丹族,共同抵御云朝。
昭武女王派大將郭效岳兩征高麗,都只止步于西京平壤。
第三次,昭武女王親征,才徹底拿下高麗半島。
只是那時,昭武女王年歲已大,身體本就因頻頻征戰而破敗,在冬日東征高麗后,感染了風寒,纏綿病榻許久。
這也是后世人最大的遺憾。
如果昭武女王身體允許,平倭國,吐蕃,西征大食,說不定都能成功。
昭武女王就不會抱憾離世……
方隱年抬頭,望向皇宮,目光沉沉。
今世,一切都不一樣了。
誰也不能阻擋昭武女王的征途!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