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綁定慈母系統后,我擺爛了 第774章西夏,我來了
顧南夕知道,自己剛才想的,太過理想化。
不是人人都愛看話本子,例如李閣老,他基本上就不看。
但程成的加入,確實在掌控輿論方面,幫云州提升一大截實力。
顧南夕想讓他,把云州新政的內容以話本子的形式,塞進百姓們的腦子里。
要求不高,只需要知道涉及到他們自身利益的基本內容就行,例如哪些事是犯法的,稅要怎么交,遇到不平之事,該向誰反映。
別一個個傻不隆冬的,被騙了還幫人數錢。
《云州周報》反復刊登許多次云州新政的內容,就差手把手教了,但效果依舊不怎么好。
這些知識好像從百姓里面的耳朵進去,又從耳朵里出來,沒有在腦海里留下一絲印象。
“此事簡單。我寫個系列小短文就行。”程成拍著胸脯,包攬下來。
安排好程成,顧南夕便召來小黑:“在雍州,有何重大發現?”
小黑從衣襟里掏出一封信:“我夜探謝府的時候,搜到他們和西夏的來信。”
信中,有提到大周。
顧南夕打開信,信里雖沒明說,但行里字間的意思都是說,西夏和大周官家對云州的立場一致。
顧南夕皺緊眉,把王不喜喊過來:“看看這封信,你怎么想?”
王不喜摸了摸下巴,眼里精光閃閃:“無非是兩種可能,一是大周確實和西夏達成合作,而且是非常深層次的秘密的合作,否則我們一定會收到消息。另一種,則是西夏主故意糊弄謝家。”
顧南夕也是這么想的:“你更傾向于哪一種?”
“第一種。在雍州謝家之事上,西夏的態度有些不對勁。他們若真這么有志氣,有膽量,敢單挑我們云州,就該在我們和韃子大戰之后,趁虛而入,而不是選擇現在。”
王不喜不自覺地踱步,眼里全是厭煩:“大周皇帝又不是沒干過這種吃里扒外的事。昔年,他都敢勾結韃子,陷害我們。如今,我們關系破裂,只糊上一層窗戶紙,他更容不下咱們。”
顧南夕:“派人告訴梅棠,讓他在西夏,先別急著回來,多關注此事。”
“遵令!”
在諸葛瑜包圍雍州城的時候,梅棠秘密進入西夏境內。
“我們直接去興慶府。大小姐就在那里。”
梅棠一行人是從銀州入西夏。
在西夏二十二州中,隸屬河南之州的銀州,離云州最近。
這里在前朝時期是屬于定難節度使轄地,因而對漢人的態度還算友好。
一行人剛入銀州,就有膽子大的當地人過來打招呼,詢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助。
這種幫助自然是有償的。
至于如何區分是不是西夏本地人,那更簡單了。
西夏男子都禿發,女子梳高髻或者戴氈帽。
漢人則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自然不可能隨意剃頭發。
梅棠是第一次來西夏,為了更好地獲得消息,以十兩銀子的價格,雇了本地人,陪他們去興慶府。
“包吃包住,外加兩套衣服。干不干?”
這價格很高了。
銀州今年遭了雪災,家家損失巨大。
“二十兩。你們是第一次來西夏吧?我在興慶府有熟人,可以幫你們在興慶府安頓好。”
梅棠瞅一眼眼前的漢子,身子不高,瘦小但精壯,會說漢話,但不甚熟練。
臉也小,身上穿著毛織短衣,看上去有些老舊,眼神卻很精明。
“你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叫野利旺榮。”
梅棠神色一變:“你是哪個部落的?”
野利旺榮看到梅棠的神色變化,就知道梅棠對西夏并非一無所知。
旺榮,在西夏語里,是部落首領的意思。
野利旺榮神色黯淡:“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就算問,我也不會告訴你。”
行吧。
一個部落首領淪落到要給漢人當向導的地步,用腳趾頭想也能想到,其中肯定有不能為外人道的經歷。
梅棠很是爽快,直接給野利旺榮十兩銀子做定金:“先找個安全地方,讓我們休息一晚。”
野利旺榮帶他們去的,是銀州最大的寺廟。
他跟小和尚嘀咕兩句,小和尚就開了寺廟后門,放他們進去。
野利旺榮邊帶路,邊解釋:“我們西夏最多的就是佛寺廟,沒人敢在這里搗亂。”
梅棠……
行吧,這確實很西夏。
除了不能吃肉,在寺廟里的夜晚是很安心的。
一大早,伴隨著僧人的誦經聲,梅棠幽幽轉醒。
他沒在寺廟亂轉,誰知道西夏的佛教跟大周的佛教有沒有區別?萬一踩到別人的雷點,總歸是件麻煩事。
野利旺榮和僧人們一起上完早課后,就來找梅棠:“您打算何時出發?”
“越快越好。”
“行,吃完早膳,咱們就走。”野利旺榮知道這群漢人肯定會吃不慣寺廟的素食,就在出寺廟后,找了家飯館,給他們叫了份馬奶酒,湯餅,和一盤子羊肉。
價格有些貴,大概要三十文。
梅棠掏兜:“沒有你們的福盛寶錢,用漢錢,成不?”
西夏的交易方式很靈活,可以用當地銅錢,也可以用漢錢,可以用金銀,也可以用絲絹,甚至能以物易物。
店老板伸出手:“最好是云州銅錢,若是大周銅錢,我們要多收五文錢。”
梅棠數出三十枚銅板,放到店老板掌心:“這是云州銅錢。為何用大周銅錢,要貴一些?”
店老板仔細看了看,確定是真的后,臉色緩和許多:“好多商人都不收大周銅錢。想在云州花大周銅錢,還得去云州錢莊兌換,麻煩的很。”
西夏不太愿意和云州進行貿易,怕云州吸走他們的人才。
但西夏畢竟是吃外貿中轉站這口飯,大食人和諸多西域商人,非常喜歡和云州交易,他們當然不能攔著。
為了應對云州的威脅,去年,西夏主李繼遷就在李元昊的建議下,開始籌備自己的文字,以及銅錢。
只是這么久以來,無論是外貿商還是西夏本地人,都不大認可新推出來的福盛寶錢,更愿意用漢錢進行交易,尤其是云州銅錢。
野利旺榮大口吃著湯餅,含糊不清道:“我兄弟告訴我,市面上的銅錢,九成九是漢錢,其中六成是云州銅錢。”
梅棠抿嘴笑,這正是云國公的策略之一,很早就實施了,終于見到些許成效。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