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如意 第558章 是她
大雨之中,幾輛車馬在王相公府前停下。
戶部尚書和度支郎中紛紛下車,一路疾走進了府門。
見到王家管事,戶部尚書低聲道:“相公為何突然喚我們前來?”
王家治家嚴,若非王相公提前吩咐,管事也不敢透露內情,于是低聲道:“兩位大人進去之后便知。”
書房中奉好了茶水,兩個人先后落座。
王秉臣這才放下手中的公文,看向戶部尚書和度支郎中。
“我聽說,暴雨之時,市面上米糧的價錢不漲反降,于是將你們叫過來問問。”
若只是問問,不會讓他們連夜前來,王相公定然還有別的思量。
戶部尚書看向度支郎中,立即將最近發生的事說了。
“堆垛場這些日子正在查占庫之事,那些庫子幫著商賈囤積貨物,本來朝廷的倉庫,卻成了商賈藏匿貨物之所,這一查才發現,這種事在庫子那里已經成了尋常。”
度支郎中今日才去了堆垛場查看情形:“不光如此,還在堆垛場查出了礬貨。”
王秉臣皺起眉頭:“有人私下販礬,還敢藏匿去堆垛場?”朝廷嚴禁百姓販礬,來往關卡查的甚嚴,卻沒想到查來查去,反倒被明目張膽地藏在了朝廷的倉庫之中。
度支郎中道:“原來只以為庫子貪圖些賃庫錢,不曾想他們膽子這般大。”
“出了這種事,誰也不敢怠慢,開封府已經派兵把守堆垛場,要徹查個明白。”
白礬可以用來煉銅、制造軍械,太祖時期就規定私販十斤以上處死。可想而知,堆垛場許多官吏都會被論罪。
“這事還沒查清,還沒報上來,因此相公不知曉,”度支郎中道,“總之又是查出囤積貨物,又是藏匿禁物,光是聽到點傳言,就足夠震懾那些商賈。”
“正是這般,哪個商賈還敢做囤積居奇的事?自然也不敢哄抬物價。”
王秉臣道:“堆垛場為何突然查占庫?”
度支郎中回稟:“是瓷行新行老,在清理過往賬目的時候,懷疑商賈有意囤積貨物,操控瓷器行市。”
度支郎中將謝玉琰如何找的堆垛場,又如何將狀書遞去了市易務。市易務提審那些商賈,商賈幾乎立即就招認了。
有了這個在先,查堆垛場也就順理成章。
一件看似不太大的事,卻似掉在干草堆里的火星,被風一卷越燒越烈。
度支郎中道:“我聽說瓷行還寫了一份行例、條陳送到了市易務。”
王秉臣登時對這個有了興趣:“你可看過了?”
度支郎中搖頭,市易務還沒呈上來,他們自然不會看,也更不會拿給戶部和中書省,畢竟這都是小事。
王秉臣不說話,度支郎中不知該怎么辦,忙看向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道:“愣著做什么?讓市易務抄一份送過來。”
度支郎中忙起身跑了出去。
屋子里少了個人,戶部尚書與王秉臣說話就更不用遮掩,他道:“相公是想要借這樁事,徹底將市易務立住?”
王秉臣頷首:“京中市易務立住了,就能向地方推行此政……”他的話就說到這里,沒有繼續,因為想到了那些有關謝氏與王晏的傳言……
戶部尚書似是能猜到王秉臣的心思,低聲道:“眼下的確是個好機會,而且這次與以往咱們推行新法不同。”
王秉臣抬起眼睛。
戶部尚書道:“從前咱們是自上而下地頒行,這次卻是自下而上……不管是堆垛場還是行會都需要市易務出面解決。”
這樣一來就能將市易務推到一個緊要的位置上,再也不是徒有其表。
好就好在,不是他們幾個用嘴說服官家和文武官員,這事從源于坊市,他們不過就是順理成章地解決問題。
自然也不會被舊黨利用,鬧到黨爭上去。
王秉臣抬起頭,剛好從戶部尚書眼睛中看到幾分贊賞之意。王秉臣心中一緊,戶部尚書自然不會是在贊賞他,應該覺得這是王晏授意的。
王秉臣道:“此事與鶴春無關。”
戶部尚書一愣,忙道:“自然沒關系。鶴春還在刑部辦案,如何能分神做這些?”
這話聽著斬釘截鐵,但卻有幾分遮掩的意味兒。
王秉臣皺起眉頭:“你是不是聽說了些什么?”
“沒有,”戶部尚書道,“相公多想了。”這事能與王鶴春無關?這樣的謀算就是他們王家人才能想得出來。
王秉臣聽著這敷衍的話,胸口登時一堵,滿肚子話差點就順著嘴飆出來。
他想與戶部尚書說,我的兒子是我了解,還是你了解?你怎么認定就是鶴春?你親眼看到了?
但身為宰輔不能隨意打罵同僚,更不能將吐沫星子噴到別人臉上。
王秉臣不再說話,接著看手中的文書,還丟幾本給戶部尚書,免得兩個人尷尬的大眼對小眼。
可憐了度支郎中,冒著風雨跑來跑去,終于將市易務的提舉官找到,兩個人分頭抄寫了行例、條陳,然后馬不停蹄地趕回了王家。
站在屋子里,度支郎中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市易務的提舉官還是第一次見王相公,臉上那激動的神情依舊沒有褪去,呆愣地看著周圍的一切。
他可真是發達了,王家兄弟他全都見著了,現在就差沒拜見狀元郎。
“提舉,”度支郎中咳嗽一聲提醒,“瓷行的事,你最清楚,你來稟告吧!”
提舉官再次躬身向王秉臣和戶部尚書行禮,結結巴巴地開口:“這都源于瓷行行老的查賬。”
仔仔細細說了一番,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眾人總算窺知全貌。
戶部尚書感覺到王相公的視線落在了他身上,目光中都是真相大白的爽利。就差沒說,這與王鶴春果然無關。
戶部尚書訕訕地拿起了茶碗:“這些真的都是謝行老做的?”
提舉官道:“當日瓷行推舉行老的時候,市易務派了文吏前去,后來那些商賈逼著要瓷器,我們也都知曉,不能有錯。”
戶部尚書歉意地向王秉臣露出笑容,然后拿瓷行遞交的行例來看,眼睛一掃,他不禁又覺得,這行例……是不是出自王鶴春的手?
“這可不似出自一個商賈之手啊!”
王秉臣的心登時又是一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