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四合如意 >> 目錄 >> 第213章 發現 |
第213章 發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如意 第213章 發現 劉時章匆匆忙忙到了門房,將手中的幾張帖子遞出去,讓管事送去衙署,調動人手前去城中各處查問。 他能想到的地方,包括巡檢衙門、城中的兵器作坊、敖倉,經他手處置過的事務、牽連到的人都要去查。 忙碌了半個時辰,劉時章才重新回到他的書房中,坐下喝了一杯茶。 “大哥,”劉二娘的聲音響起,“我給你準備了些糕點。” 一盤桂花糕,一碗乳酪擺在了桌上,這些都是劉時章平日愛吃的東西,可他今天卻沒有胃口。 “哥哥怎么了?”劉二娘輕聲道,“是不是父親那邊的事務太多了?” 劉時章沒有說話,劉二娘接著道:“我接到了謝家送來的東西,兩支金釵,還有幾匹錦緞……” 劉二娘話還沒說完,劉時章皺起眉頭:“哪個謝家?” 劉二娘一怔,沒想到兄長會有此問:“自然是開封謝樞密府上。”難不成大名府這個謝家還能送這樣的物什? 即便送來,她也不會如此歡喜。 她說這話的意思,是想要提醒兄長,謝樞密與他家交好,就算賀檀針對他們,謝樞密也會幫忙。 “那金釵還是謝二娘親手挑的,她說京中現在就時興這樣的式樣。” 謝二娘送這么多禮物,可見沒有因為泥爐而生氣,還安慰她新做出來的東西難免如此,多做做也就好了。 謝二娘真是性子極好,將來她做了皇后,定會母儀天下。 劉二娘說了半晌,發現哥哥依舊面色深沉,她正準備再問,就聽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劉時章立即看向門口,一種不好的預感籠罩在心頭。 不等管事來喚門,劉時章道:“進來吧!” 門打開,管事帶著個軍將進了門。 “大郎君。”軍將向劉時章行禮。 劉時章道:“可是查出了些什么?” 軍將點頭:“您還記不記得陳窯村?” 劉時章搖搖頭,一個小村子,他委實沒有什么印象。 軍將向周圍看了看。 劉二娘雖然躲去了屏風后,但軍將依舊察覺到有旁人在屋中。 “不礙事,”劉時章道,“是二娘。” 軍將這才繼續說下去:“就是那逃兵曾去過的村子。” 說到逃兵,劉時章隱約記起來了:“那村子如何?” 軍將道:“那陳窯村的人都不見了。聽說是因為村中鬧痘瘡,他們自己搬去了山中躲避。我去看了,村中平日用的物什都在,村中卻沒有留任何人看護。” 也就是說…… 整個村子的人都離開了大名府。 劉時章心中的琴弦仿佛崩斷了一根,他不會再認為這就是巧合。這么冷的天,一個村子的老少卻要長途跋涉去山中。 真的是為了痘瘡? 不可能。 劉時章道:“立即去查探,看他們去哪里了。” 軍將應聲離開。 劉二娘從屏風中走出來,想要叫住哥哥問仔細,奈何劉時章沒有功夫理睬他,大步向主院書房而去。 他剛走到書房外,就發現父親屋中有人。 管事將門打開,劉時章就看到了觀察使和兩個將官。 劉知府仿佛早有預料,抬起頭看向劉時章,只是一眼,就從劉時章臉上看出了端倪。 劉知府道:“哪里出錯了?” 劉時章躬身道:“那個曾經藏匿逃兵的陳窯村,整個村的人不見了。”說這話的時候,他手心里都是冷汗。 當年一定是留下了禍根,現在被它死灰復燃。 “大人,”劉時章道,“現在該怎么辦?” 劉知府看向觀察使,淡淡地道:“去吧!” 當查出一個問題的時候,就證明他們治下不再是銅墻鐵壁,已經被人敲開了縫隙,后面定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問題,只不過藏匿的深些。 觀察使帶著人出去,父子兩個靜坐在書房中等消息。 觀察使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了眉目:“軍器作坊也出事了。” 劉時章面露詫異:“軍器作坊是馮指揮使帶著人去處置的。不是說當日值夜的工匠和兵卒已經死了嗎?而且里面的賬目也……” 賬目會被馮川燒掉,報上去的時候就說不翼而飛。 這事是劉時章親自過問的,將軍器作坊出事特意提前了兩日,那時候巡檢衙門的軍將還沒離開大名府。 到時候就說是賀檀指使軍將做的。 劉知府道:“你可看到了死去工匠的尸身?” 劉時章道:“有幾人被砍了頭,尸身被譚驤吩咐丟去了義莊掩埋。早些入土,也免得有人查驗出問題,畢竟那些人死的時辰對不上。” “這些都是譚驤親手安排的,應該錯不了。” 譚驤早就與他們綁在一起,他從中搗鬼的可能性不大。 劉知府看向觀察使。 觀察使稟告道:“軍器作坊內發現了打斗留下的痕跡,還有一支沒有帶走的箭頭,箭頭上有血,不似作偽。” “我讓人將埋下去的尸身挖出來,雖然尸身數目與當晚值夜的工匠能對得上,卻有幾人面目模糊,辨不出身份。” 又是巧合? 不可能。 有人如此做,是在遮掩……也就是說當晚值夜的工匠還有人存活,而這些人就會變成人證。 劉知府道:“譚驤出事了,要么是他暗中告密,要么是他被人要挾。” “大名府內有個人躲在暗中,他騙過了我們所有人,你們覺得那人會是誰?” 劉知府說著話,桌案上還攤放著那張大名府小報。 劉時章睜大了眼睛,莫不是……莫不是…… “王……王……晏。” 真的是王晏,那就麻煩大了。 劉知府道:“現在我們不知曉他在哪里,但盡可能不要讓更多的證據落入他手中。” 他們利用軍器作坊,運送貨物的證據可能已經被王晏拿到手中。 這樁事,他還可以上奏折,以每年軍資發放不足,他們不得不私自籌備銀錢為借口脫罪。 但將軍隊當做商隊用處,差點因此釀成兵變,這樣的罪名不能落在他頭上。 劉時章道:“兒子讓人去尋陳窯村的下落,可就怕已經晚了……” 劉知府道:“那些村民離開不是他們安排的,如此大動干戈定會引起我的注意,他們不會這般不小心。” 所以,一定有機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