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異世封神 第六百三十二章 相似之處
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竇三嫂子嘛,不好說——”
武家兵話音一落,不遠處的黑暗中,有人便嘀咕了一聲:
“是不詳之人,死了也清靜。”
趙福生一聽這話,心中一動:
“誰在說話?”
武家兵臉上露出懊惱之色:
“大人,這些荒野匹夫,愚蠢至極——”
他好像很不情愿趙福生注意力轉移到這黑暗中沒顯身的人身上,說完這話,急忙扭頭喝斥:
“你這個愚蠢的村夫,讓你來幫忙做事,誰讓你沒大沒小插嘴,沒喝馬尿你就醉,總有一天不知死活得罪了人,把你那嘴割了去。”
那人被他一罵,心中害怕,不再出聲。
趙福生饒有興致看他。
武家兵罵完之后惴惴不安轉過了頭來,低著頭等待趙福生回應。
可久久之后沒聽到說話,他心中一動,壯著膽子抬頭往馬車內看,恰好便對上了趙福生的眼神。
“大人——”武家兵心中一驚,剛一出聲,便聽趙福生道:
“我沒讓你說話,便不需要你大包大攬喝斥。”
說完,又沉聲道:
“剛剛誰在說竇三嫂子的,上前來回話,其余人去幫忙,將后頭陷入泥濘內的馬車推出來,待出來后我們進入百里祠暫歇一夜。”
她一吩咐完,苗有功便轉頭去看余靈珠的臉——在這一行隊伍中,余靈珠的威望在帝京鎮魔司眾人眼里最深。
余靈珠資歷長,實力強,早已經是王將級的人物。
且她仗義識人,又愛護短,武清郡常家也是大名鼎鼎,很受人尊敬。
趙福生的面孔較生,雖說也有消息她要被敕封王將,可畢竟只是沒準兒的事——苗有功只知道封都十分器重她,指定她參與武清郡一行。
這會兒見她主動出聲吩咐,心中略有些詫異,看向余靈珠后,余靈珠便皺眉罵道:
“沒有眼色的東西,沒聽到趙大人吩咐嗎?還不快去。”
她這一喝罵,也是暗示苗有功照令行事,同時怕趙福生因為這樣的細節而遷怒于他。
余靈珠一罵完,苗有功心中十分意外,但也有數了,忙答道:
“我立馬去辦。”
他說完后,見沒受到趙福生阻止,小跑著離開。
武家兵初時不安,后又無奈,眼中閃過猶豫,最終變成認命。
“莊老四,你這狗日的還不上來,大人有話問你。”
萬安縣眾人聽到‘莊老四’這稱呼,心中大駭。
接著就聽到有男人應了一聲,快步踩著泥水上前。
武少春心‘砰砰’亂跳,手心捏了一把汗,他想起了蒯良村鬼案中的領路人‘莊老七與茍老四’。
不知是不是這百里祠巧合太多了,這熟悉的‘莊老四’三個字一出武家兵的口,他真有些害怕遇到已經死而復蘇的‘熟人’
好在令他擔憂的事并沒有發生。
一個瘦矮略駝背的年輕男人快步上前,他臉窄長,卻很面生,眾人之前沒有與他打過交道。
這念頭一涌入眾人腦海,大家俱都松了口氣。
意識到這一點,劉義真等人心中又是一沉:還未進武清郡,只是借道峽谷遇了一隊村民,大家就已經草木皆兵,這樣的心態可不吉利。
“青、青天女大老爺——”
這莊老四一上前,便已經舌頭不聽使喚了。
他整個人打著擺子,肩膀內扣,脖子前傾,背又有些駝,臉色臘黃,眼睛沒有一點光澤,整個人既畏縮又有一種精氣神俱都很差的感覺——這種神態才是眾人認知里正常的村民模樣。
“武家兵說百里祠在辦喪事。”趙福生問他:
“死的是個姓竇的女人?”
“不不不——”莊四老連忙擺手,隨即立即反駁:
“是她夫家姓竇。”
說完,‘呸’了一聲:
“她也沒資格叫竇三嫂,她就是個二嫁的,不干凈的女人。”說完,又輕蔑的道:
“一女不侍二夫。”
他說這話時,臉上露出洋洋自得之色,顯然很為自己的話而得意。
趙福生的臉色一下僵住。
一股莫名的憤怒瞬間沖盈了她的心靈。
與她牽著手的蒯滿周、許馭第一時間感受到了她的不對勁兒,她拉著兩個小孩的手立馬握緊,掌心微冰,憤怒透過三人相握的手,傳進兩個小孩心里。
蒯滿周的眼神立即開始變得不善,眼珠變紅,臉色有些陰冷。
莊老四還沒有察覺,兀自道:
“大人清清白白,定是不知道這個女人來歷,她早前嫁過兩回,說是先頭的男人死了,留了個獨女,帶著女兒改嫁了第二個男人。”
他說到此處,趙福生嘴唇緊抿。
“第二個男人又生了個兒子,一起帶到竇三哥家中,后來這兒子跟竇三哥一起出了事,這女人就瘋了,成天在村里游走——”
他說到這里,趙福生的眼神冰冷。
陳多子站在趙福生的旁側,她的注意力一直留了一部分在趙福生身上,此時的陳多子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趙福生的異樣之處,不由問了她一聲:
“大人,怎么了?”
“沒事。”
趙福生搖頭。
莊老四的話被陳多子打斷,他頓住,抬起頭一臉茫然的看著車內的眾人。
趙福生深吸了口氣,平靜的道:
“你接著說下去。”
她的聲音有些僵硬,不止是萬安縣的人聽出來了,連余靈珠、王之儀二人也覺得不大對勁兒。
莊老四卻沒聽出言外之意,忙又道:
“昨兒夜里也是闖了鬼,她半夜不睡,又出外游蕩,說要去接她女兒,出門就摔在那邊——”
他指向車隊來時的方向,那里是一條堪堪僅能供一輛馬車前行的羊腸小道,莊老四說道:
“反正不知怎么的,從那里摔了下去,今早才有人發現,剩了一口氣,抬回家中。”
“她是不是抬回家后就清醒了?”趙福生問了一句。
她一說完這話,劉義真等人面露驚訝,哪知武家兵、莊老四則更吃驚,二人異口同聲:
“大人怎么得知?”
趙福生沒有說話。
莊老四道:
“這瘋婆子確實清醒了,說不要告知她女兒,也說自己不治了。”
武家兵點頭:
“我本來說請人將她抬進武清郡,她前頭那戶人家留的女兒十四五了,在大戶人家當丫鬟呢,她卻說不想連累女兒,就非要去死。”
他也沒說這竇三娘子最終是怎么死的,只道:
“反正人在傍晚前就不行了,因為竇老三早沒了,是村里人幫著辦喪事,大家給她換了壽衣,棺材也是早備下的,也派人通知了她女兒——”
趙福生神色冰冷:
“她女兒趕不回來的。”
她這話說得武家兵、莊老四又是一愣。
半晌后,武家兵率先回過神,陪笑道:
“今夜雨大,山體又滑坡了,斷了進出城的路,這消息送出去了,估計三嫂子這女兒也要一兩天才能回村。”
說完,他又道:
“但往好處想,這山體一滑,不知多少老墳遭殃,這三嫂子死得也算是正是時候呢。”
趙福生被這一段簡單的對話消耗了大量精氣神。
她沒有再與武家兵說話,而是問道:
“陷進泥地的車子抬出來了沒有?”
話音一落,便聽到遠處傳來‘一、二、三,嘿喲’的喊號聲。
幾聲后,馬兒長長嘶鳴,車輪‘咕咕’滾動聲也響起,接著眾人大聲歡呼,大家便知道車輛已經順利脫離了泥坑。
趙福生微妙的松了口氣。
這個話題讓她想起了久遠的、不愉快的記憶,莊老四的神情令她十分不喜,她腦海里甚至閃過了才開始偵辦十里坡鬼案,被喬越生法則標記后突然陷入鬼夢時的情景。
趙福生一想到這里,情緒又逐漸冷靜下來了。
“我們先進村,暫時先嘮叨一宿。”
她說這話時,武家兵發現這個原本聽到竇三娘子過往后,表情難看的大人已經調整好了情緒,仿佛又變回最初與他說話時的樣子。
“是、是——”
他遲疑了半晌,點頭應答了一聲。
村里人吆喝著起程,武家兵等人在前領路,趙福生等人一一坐回原處,不多時,馬車重新啟程,一行人浩浩蕩蕩往百里祠而去。
“我剛剛看那武家兵、莊老四,有些不協調,但不像是有什么怪異之處。”余靈珠率先開口。
蔣津山的聲音幽幽從王之儀后腦勺處傳來:
“也沒有鬼氣。”
他這話令得眾人愣了一愣,孟婆接話:
“你的意思是他們不是鬼?”
蔣津山十分肯定:“不是。”
“可保真嗎?”
范必死又追問了一句。
“哼。”王之儀冷哼,余靈珠這一下沒功夫與她吵架,而是幫著說話:
“蔣津山的鼻子很靈,他能聞得出‘鬼’氣,他的存在本身就是鬼,如果是同類,是感應得到的。”
這話一說完,蔣、王二人倒并沒有反駁。
蔣津山道:
“他們沒有鬼氣,但是這個地方——”他遲疑了半晌,接著道:
“不瞞你們說,不止是余靈珠記憶混淆,我也、我也隱隱有種熟悉的感覺,像是曾經來過,”他說到這里,語氣頓了片刻,接著又搖頭:
“但我確實記憶中不記得走過這一條峽谷,但這種感覺似曾相識,仿佛夢里看到過。”
幾人討論了數句,余靈珠心中總覺得不安,隨即問趙福生:
“你怎么不說話?從先前莊老四出現,你就有些不對頭,你覺得這百里祠有問題嗎?”
她本來是略有些不滿的,問這話時也帶了挑釁之色。
從車隊出事停舞在此處后,趙福生就執意要召了人問東問西,可問了半晌,也沒問出個所以然,只提到了村莊里的喪事,接著說到了死人竇三娘子,后面便不了了之了。
武家兵、莊老四走后,趙福生也一聲不吭,眾人討論時她一直沉默,余靈珠便難免不快。
此時她一問完,趙福生隨即點頭:
“有!”
此時她這話一掃先前保守的態度,變得格外堅定,仿佛與莊、武二人談完,有了新發現似的。
“第一,村子村長姓武,姓氏與少春巧合。”
“第二,村子戶籍126戶,與狗頭村人數相當。”
“第三,村子外坍塌的道路叫鷹嘴崖。”
趙福生一連數出三點。
余靈珠聽到這里連忙出聲:
“鷹嘴崖有哪里不對嗎?”
她問話音一落,武少春便想起來了:
“封門村鬼案,涉及到紅鞋鬼案時,謝先生當時鬼葬的老墳就在鷹嘴崖下。”
“不錯。”
趙福生點頭:
“除此之外,還有今夜的喪葬。”
“你想起了五仙觀常家的喪事?”劉義真問。
眾人當日進入五觀仙,遇到常家辦喪的情景與今夜相似:同樣是下雨夜,村中辦喪禮。
“不是。”趙福生神色凝重,搖了搖頭:
“我最初確實懷疑這樁喪禮興許是與常家有相似之處,可我與莊老四聊天后,發現這樁喪事,可能是沖著我來的。”
萬安縣的人立馬臉色就變了。
劉義真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
“這話怎么說?”
趙福生猶豫了一下,說道:
“竇三娘子經歷,與我所知的一個情況相似——”
范必死兄弟面面相覷,二人嘴唇動了動,最終卻并沒有多問。
孟婆目光變了變,趙福生皺眉:
“但是這個事情太怪異了。”她說道:
“我的記憶,只存在于我的回憶中——”
如果百里祠沒有這么多巧合,興許今夜碰上竇三娘子的葬禮,也許趙福生還不會多想;但結合此前種種,便由不得她不想太多。
“百里祠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她思索著,猜滑可能:
“亦或是我們現在究竟清醒著,還是在睡夢中?”
眾人聽聞這話俱都吃了一驚。
趙福生搖了搖頭:
“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末了似是想起了什么事,又補充道:
“還有莊老四這個名字,以及這武家兵,我瞧著不像是一個沒什么見識的村農。”
雖說不知道‘莊老四’這名字有何古怪之處,但聽到后半句,所有人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萬安縣眾人解釋著‘莊老四’這名字古怪的來歷:既有莊家村的詭異,也有莊四娘子的巧合。
總而言之,一旦涉及詭異,便如何過度解讀都不過分了。
眾人正說話的功夫間,馬車很快便靠近了村落。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