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國院士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
發了個信息給鄭海,讓他來接自己一趟后,徐川和龍騰副部長一起動身,趕往了坐落于棲霞高新開發區的星光虛擬現實科技公司的總部。
在虛擬現實技術研發實驗室中,兩人見到了正在對‘虛擬頭盔’進行測試的科研人員。
“老哥!”
實驗室中,穿著白大褂,扎著高馬尾的徐曉在看到徐川后驚喜的跑了過來:“你來這么快?”
徐川笑了笑,道:“接到你的電話后就趕過來了。”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側身介紹道:“這位是科學技術蔀那邊的龍騰副蔀長。”
“我妹妹,徐曉。”
一旁,龍騰滿臉笑容的打了個招呼:“徐曉首席,好久不見。”
徐曉笑著點點頭,招呼道:“龍蔀長你好。”
聽到兩人之間熟絡的聯系,徐川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們之前見過面。”
龍騰笑著點了點頭,道:“在總部那邊我主要負責對接一些國家戰略項目,星光虛擬現實科技研究的腦機接口芯片技術就在其中,而且還是最重要的S級項目。”
“所以之前在京城那邊開會的時候,我見過徐曉首席一次。”
一旁,徐曉噘著嘴抱怨道:“老哥你一點都不關心我!連我去京城開會都不知道!”
徐川翻了個白眼,道:“你又不是小孩了,我天天關注你去哪干啥?”
“可惡!”
“給你一拳!”
手臂上挨了徐曉一拳,徐川也沒太在意,目光在這間明亮寬敞的研究室中環視了一下。
實驗室很大,在里面通過透明玻璃隔成了一個個的小單間,每一個單間里面都有一張單人床,還有幾名科研人員還是實驗測試人員正躺在床上,帶著一個頭盔就像是在睡覺一樣。
而在實驗室的另一側,有一面由九塊分屏拼接而成的大屏幕,上面跳動著一些實驗數據。
徐川看了一眼,應該是對隔間中接受測試實驗人員的一些身體健康指標之類的東西。
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房間后,他看向自家這個妹妹,開口問道:“電話里沒說太清,關于虛擬現實游戲技術的突破,你們做到什么地步了?”
聽到這個問題,徐曉沉吟了一下,解釋道:“怎么說呢,通過對‘人體主動神經信息庫’‘腦電波信息分子成像數據庫’‘EEG、ERP、fNIRS、Ecog神經信息數據庫’等等和神經系統相關的人體信息庫進行研究,我們已經初步做到了將眼、耳、皮膚觸覺這三種基礎的感官系統融入進了虛擬游戲世界中。”
“也就是說,通過虛擬頭盔感應腦電波信號,將其轉變為電信號后通過對應的計算系統變成電腦可解析的數據,就能夠做到操控游戲中的人物。”
聽到這話,徐川饒有興趣的問道:“你們解決了將電信號轉變成腦電波輸入大腦的難題?”
通過腦機接口芯片操控虛擬游戲中的人物有兩個眾所周知的難點。
第一個是如何精確的感應人體的腦電波信號并將其精準的轉化成電信號。
腦電波的信號轉換智能手表、智能手機中步數計算、血壓計算、心率檢測這些設備都可以監控人體的數據真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前者比后者要難成百上千倍可能都不止。
當然,這個問題星光虛擬現實科技已經初步的解決了。
通過植入式的腦機接口芯片基于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號轉換數學模型解決EEG腦電波信號中的ERP電位信號數據轉化失控難題,早在一年多前星光科技這邊就已經成功的將控制人體四肢的腦電波信號轉變成了電信號。
并且還通過結合仿生學智能機械臂的方式,成功將這項技術應用到了醫療領域,造福了無數的殘障人士。
但光能夠將腦電波轉化為電信號,對于虛擬游戲來說還遠遠不夠。
游戲的本質是互動,對于人來說,不僅僅要能夠將腦電波轉化成電信號操控虛擬游戲中的人物,還要能夠將虛擬游戲中被操控人物的所見所得從數據轉變為電信號再轉變為腦電波反饋給大腦。
可以說如果醫療系統使用的是單項系統,只進行單線流程操作的話,那么虛擬游戲使用的則是雙向復雜系統,需要實時計算和反饋。
別看僅僅是多了一個反向反饋系統,但復雜度卻高了不止一個量級。
實驗室中,徐曉甩了甩馬尾,驕傲的說道:“這就是我一開始研究的生物電極芯片的厲害之處了。”
略微停頓了一下,她看向徐川,開口問道:“老哥你還記得在水木大學時候,鄭海大哥體驗的那個簡陋的佩戴式腦機接口芯片嗎?”
“當然。”徐川點了點頭。
“那你還記得鄭大哥當時的反饋嗎?”
聞言,徐川思索了一下,旋即有些驚訝的看向自己這個妹妹,詫異的問道:“那個時候你研發的生物電極芯片,就已經具備了將外部信息轉換成電信號和腦電波輸入大腦的功能?”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鄭海當時表示過在通過生物電極芯片操控無人機的時候,會有點模糊的感覺自己多出來一只天然的手臂(無人機)的感覺,而且它還能反饋一些無人機能捕捉到的畫面和感受,雖然很少也很模糊。
“繽購!答對了!”
徐曉笑嘻嘻打了個響指,開口解釋道:“最早的生物電極芯片就采用了生物擬真模式,它可以將被控制的設備擬真成類人體的機構,然后反饋模糊的指令到人體大腦,再回調控制模式。”
“而后面借助老哥你完善的那個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號轉換數學模型,在人體神經信息庫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了電信號轉化腦電波輸入大腦并被神經系統直接接收感應的技術。”
徐川點了點頭,有些好奇的問道:“我還有個問題,我記得電話中你說過,你們可以利用睡眠的時間來向大腦傳遞信號,進而進入虛擬游戲中。”
“那你們是怎么解決大腦皮層和神經系統疲勞問題的?”
大腦,人體中最神秘的器官,哪怕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進入現代社會,在醫療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沒有完全弄明白這個身體器官。
成人的大腦一天大約消耗250300千卡能量。
也就是說,一個重量介于13001400克(成人大腦的平均重量)的大腦的功率約為15瓦特,消耗的能量相當于2個大香蕉的能量。
是的,它只消耗這么多。
很多科普信息都說大腦消耗的能量占身體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這讓很多人都誤解大腦是個耗能大戶。
當然了,這么說也沒錯。
對比身體總消耗的能量相比,大腦消耗的能量確實是很多。
因為完全運轉的身體的功率才70瓦特左右而已。
當然,這并不是今天的問題。
問題是人類對大腦的開發和使用,在日常活動的時候,其實是接近百分百的。
在這里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
大家幾乎都聽過一句話,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率只有10,普通人更低。
關于“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或“無法開發到100”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科學誤解。
這個傳言來源于19世紀末的神經科學早期研究,當時科學家發現大腦不同區域有分工,誤認為未明確功能的區域是“未開發”的。
某些自我激勵課程或科幻作品,如電影《超體》更是強化了這一迷思,將這一概念帶入了大眾的腦海中,成為了一個熟悉的概念。
但實際上,現代醫學和科學表明,大腦其實并沒有“閑置區域”。
現代腦成像技術(如fMRI、PET)顯示,即使休息時,大腦也保持全腦活躍,不同區域負責不同功能(如記憶、運動、情感)。
簡單的來說,你的大腦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工作。
不過這并不代表它不休息。
大腦的進化的時候遵循“能量最小化原則”,若存在大量無用區域,自然選擇會淘汰這種低效設計。
事實上,大腦結構高度優化,連睡眠時的“默認模式網絡”也在整理記憶、調節情緒。
而通過“任務分工”和“神經可塑性”優化資源,而非“整體激活”,大腦可以在工作的時候進行部分區域休息。
例如,閱讀時視覺皮層活躍,但聽覺皮層可能處于低耗能狀態。
而當你集中注意力時,前額葉皮層高度活躍,而其他區域(如嗅覺相關區域)活動減弱。
尤其是在睡眠的時候,大部分的腦神經皮層都處于低耗能,也就是休息狀態。
就是這種狀態,可以使得大腦在不停的工作的時候還能夠‘保養’自己。
但如果是接入了虛擬游戲的話,腦機接口芯片會不斷的將外來信號傳遞到大腦中,進而刺激大腦皮層,使得腦神經皮層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得不到休息。
而長久以往,會導致神經系統衰弱,甚至是神經系統崩潰等嚴重疾病與問題。
這個問題不解決,通過虛擬頭盔進入游戲世界使得人類多出來額外的活動時間就是個笑話。
不過之前溝通的時候,徐川記得這個問題似乎在星光科技這邊得到了解決?
這讓他挺好奇的。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的話,那么他會選擇第一個進入虛擬游戲世界。
每天能夠多出至少八個小時的研究思考時間,這對于一名學者,一名科研人員來說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誘惑!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