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寒門國舅 第六百六十九章 全看這一哆嗦
“嗚……”
月色下,也不知是號角發出的錚鳴聲,還是來自野獸的嘶吼。
韃靼騎兵終于忍不住了,沖進了李孜省為他們精心準備的陷阱。
雖然此時陷阱里已經亂成一團,但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在徹底大亂前,營地里的大明士兵并沒逃散干凈。
至少在此設伏的明軍都知道,兩側一二里遠的山坳中,還隱藏有他們的援軍,有大明的禮部尚書李孜省,以及那位來自司禮監的大太監。
等韃靼人終于忍不住沖進營地后,目睹眼前的混亂場面,他們都覺得,自己似乎是時來運轉了。
伴隨著馬蹄的嘶叫,韃靼人如餓狼般殺進營地,隨即就朝著財貨和四散逃跑的女人追逐而去,至于砍人頭搶功這件事,他們并不太著急。
跑就跑了吧,跑了才不會組織起來跟他們對著干,避免自身傷亡,而后續追來的人馬自會解決。
隨著有人把正在奔逃的女人擄劫,直接拴到馬背上,后續韃子人馬自營門處魚貫而入,再沒一個守在外面。
就在此時,大明躲藏在帳篷中的士兵,已經忍不住舉起火銃朝近處的目標射擊。
“砰!”
聲音并沒有顯得多突兀!
主要是營地內這會兒火光四起,有高大的木架子在燃燒中轟然坍塌,倒地時發出巨大的聲響,加上帳篷等易燃物燃燒時發出的爆裂聲,還有女人和孩子的哭喊聲,在這種異常嘈雜的環境下,一聲悶響,沒人聯想到會是火銃的射擊聲。
一個韃靼騎兵胸口中彈,從馬背上一頭栽倒下來,在火光映照下,倒下得非常徹底,戰馬似乎接受不了后背上陡然沒了重量,前沖了一會兒突然停下來,原地踢著腳,好像在問主人是怎么回事。
但它的主人此時已經口吐血沫,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了。
“砰砰砰……”
隨著更多火銃射擊聲傳來,身邊的同伴紛紛從馬背上跌落,那些沒有被打中要害部位的,發出痛苦的哀嚎,剩下的韃靼人終于意識到情況不妙。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也還沒搞清楚敵人在哪兒。
“殺!”
許多完成射擊的大明士兵從藏身的營帳內跑出來,嘴上喊打喊殺,但腳下卻很誠實,拔腿就往后方跑。
不為別的,就在于放完火銃的大明士兵,在當前這種混亂的情況下要完成裝填,然后進行第二輪射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打一槍后,把火銃往背上一背,然后撒丫子盡可能避開韃靼騎兵的追擊,等安全后再行填充彈藥。
韃靼人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在塞北遇到會發火器的小部落壯丁。
剛開始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大明士兵在長城外設伏,通過偽裝掩藏發起突然襲擊,對他們造成殺傷……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大大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所以戰事開始后,當他們發現那些放過火銃的男子往營地后方逃跑時,第一反應是調轉馬頭發起追擊,哪怕知道自己這邊有損失,但還是想發揚一下昔日征服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的勇猛風格,至少不能落敗而回。
但等他們發現營地內潛藏的火槍手越來越多,同伴紛紛中槍,且對方的火器好像用不完一樣,他們終于意識到,這是中了明軍的埋伏。
殘存的韃靼士兵,只能倉皇撤退,甚至連受傷的同伴都顧不上,更別說是己方留下的尸體了。
后續趕來的韃靼兵馬,并不清楚營地內的狀況,只是遠遠地看到這邊火光沖天,他們本想趕緊加入到這場搶劫戰中來,期冀能在今夜的劫掠中賺得盆滿缽滿,腰包鼓鼓,不但能順利渡過這個酷寒的冬天,還能為將來的人生積累一定財富。
所以即便第二批人馬發現前面的先鋒部隊正在撤退,也沒有意識到眼前蘊藏著的巨大危險。
不過隨著距離靠近,火銃射擊聲零星傳來,他們已意識到情況不妙。
此時韃子援軍沖勢不減,加上第一批殘存人馬已經悉數撤出,兩批人馬一匯合,隨即又有了沖破營地防線的底氣。
士可殺不可辱!
玩了一輩子鷹,難不成還能被鷹啄去眼睛不成?
尤其當他們發現營地內的明軍士兵普遍都是往后方逃跑時,他們便覺得,這不過是一場因為自己疏忽大意而導致的小概率遇伏事件,他們完全可以通過后邊的持續打擊來徹底扭轉戰局。
而韃靼人在應付這種場面上,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
對付大明軍隊裝備的火器,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距離……
因為大明的火器普遍射程較近,且準頭也差,在百步左右幾乎就沒了殺傷力,但他們的弓箭射程卻遠超這個距離。
所以他們干脆就在營地邊緣位置,借助火光照明,開始朝營地內進行拋射。
明朝士兵那邊很快便出現死傷,只能找地方躲藏自空中落下的箭雨,雙方陷入到一種中遠距離對峙的僵局狀況。
兩側山坳上。
當李孜省發現營地里戰事開打,并且在開戰初期大明一方占據一定優勢后,眼下他們要做的,甚至無須誰去一線指揮作戰,這邊每個士兵都知道,眼下到了彰顯大明軍威的時候。
來犯的韃靼人總數不過三四百人,而前后兩批靠近營地的韃子兵馬合起來也才一百騎上下。
營地內光是埋伏的大明士兵就超過四五百人,且擁有先發優勢,但即便這樣,還是不能做到壓著韃靼人打,更奢談痛打落水狗了。
韃靼人在初期遭遇損失后,迅速穩住陣腳還能展開反擊,以弓弩遠程對營地內大明士兵形成壓制,由此可見這批韃子騎兵的精銳程度,也跟營地內的大明士兵沒有組織起來列隊沖殺有關。
不過很快,戰場形勢就發生了逆轉。
大明這邊有的是援軍。
雖然韃靼那邊后續也有人馬,但他們的數量固定了,李孜省這邊好歹湊了三千多號人,雖然很多都只是跟著打醬油的角色,但在這黑夜里,大批人馬舉著火把沖殺奔出來,誰知曉這是精銳還是濫竽充數的雜牌軍?
“殺啊!”
喊殺聲響徹山谷。
李孜省布置在山谷兩側的人馬,于此時居高臨下沖了下來,帶著一股一往無前的氣勢,朝著下方的韃子隊伍殺奔而去。
其中大多數都不是騎兵,不過也不妨礙他們騎著牲口往前沖,很多人胯下都是毛驢,或者是騾子拉拽著板車滿載著士兵往下沖。
沖殺的道路是精心挑選過且提前壘實了的,相對平坦,但就算是這樣,騾子拖拉的板車還是太顛簸了,不少士兵滑落到了地上,有的是被晃下了板車,有的則是被抖得頭暈目眩,干脆自己主動跳下來,靠兩條腿往前沖殺。
下方的韃靼人從沒見過這種戰術。
先隱藏在營地內對他們形成第一波打擊,然后再從別的地方沖殺出來?
既然你們一早就是為埋伏我們,那為何不一并在營地內埋伏,戰斗一開始就跟我們粘上廝殺呢,如此我們弓馬嫻熟的優勢不就不復存在了嗎?
他們不知道的是,李孜省和覃昌等人對于來犯的韃靼人的情況沒個清楚的判斷,很怕韃靼人來的數量太多,他們不知好歹發起攻擊的話,有很大可能會把所有人都折在這里。
也就是因為今夜韃靼人的人馬數量不多,大明官兵一看有機可趁,這才興沖沖地殺出來,準備撿趴活,否則的話……
鬼知道是應該往前跑還是往后逃,總歸自己的小命最要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