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寒門國舅 第六百五十章 富貴病
張巒在家休養,幾天沒出門。
然后跟個怕死鬼一樣,天天讓小兒子給他診斷,都把張延齡快整無語了。
“兒啊,為父覺得這身子骨一天比一天沉,你趕緊給看看,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哎呀,不會是什么不治之癥吧?為父還沒過幾天好日子,不想就這么走了啊……”
張巒語氣悲切,眼神巴巴地望向旁邊正在給他診脈的兒子。
服侍在旁的張鶴齡搶先開口:“是啊,老二,你趕緊看看,咱爹是不是快死了?”
“滾!你這孽子,是盼著老子死,好繼承這萬貫家業,是嗎?出去出去!別打擾你弟弟給老子看病!”
張巒差點兒就想抄起旁邊的杯子往大兒子身上砸。
張鶴齡原本關心的臉頓時垮了下來,罵罵咧咧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啊……我只不過是希望你早點兒好……我比老二還要著急呢。
“你說說看,你死了對我有啥好處?你活得越久,賺得越多,我以后身上的擔子就越輕,活得也越輕松……要是你現在就死了,讓我自個兒去積攢家業,難道不累嗎?
“哼,你別罵得那么兇……你要希望將來清明、中元和過年有人給你燒紙,就對我好點兒!”
“滾!”
張巒越聽越不爽,指著大兒子破口大罵起來。
這次杯子真的甩了出去,但沒砸到人。
等人走了,張延齡才把手收了回去。
“爹,你罵人中氣十足,不像是得了什么絕癥。”張延齡道,“你具體有啥毛病,我也沒看出來。也有可能是我醫術不精吧。”
張巒不滿地道:“就你還醫術不精?要是連你都指望不上,我指望誰去?要不你再給看看?”
“爹,我真不行。”
張延齡先是搖頭,隨即分析道,“瞧你這氣色,我看著不像是有大病,會不會是因為你最近在女人身上操勞過度,導致了腎虧氣虛?或者你試試用一些溫補的方法?反正我這邊沒招了。”
張巒生氣地道:“先皇在宮里得病,你在家里不見其人都知道病情如何,醫術之精那叫一個出神入化,現在你卻說沒辦法?咋的?我命沒有先皇金貴唄?”
“我說老張啊,你這是不是有點兒神經敏感?你跟先皇的病有可比性嗎?”
張延齡沒好氣地道。
“咦?你叫我啥?你說的那個什么神經敏感,是什么病?聽起來就很怪異,是不是很嚴重?”
張巒本想連小兒子一并罵了,但話剛到嘴邊就咽了回去,因為面對張延齡他一點底氣都沒有,只能眼巴巴地問道。
張延齡哭笑不得,道:“我說你得的可能是心病,需要再觀察……總之有些病癥呢,屬于長期勞累所致。當然這種勞累來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日積月累……主要是你這身子骨不太好,上半輩子習慣了清貧的生活,跟最近一年你所享受到的奢靡截然不同,這就導致身體一時間接受不了。”
“啥意思?富貴病么?你是說我沒富貴命?”
張巒瞪著兒子問道。
“也可以這么說。”
張延齡絲毫也不退讓,點頭應和。
“嘿,你個臭小子,跟你大哥一個德性。”
張巒羞惱地喝斥一句,隨即問道,“不過目前我沒有外顯的那種病入膏肓的病兆,是這意思吧?”
“對,現在啥都看不出來,先靜養吧,等有了病兆的時候,我能做出判斷時,會想方設法給你治,對癥才能下藥嘛……”
張延齡道。
“哎呀……”
張巒突然驚呼一聲,戰戰兢兢地道:“我想起來了,懷恩的病情,與萬妃和先皇一脈相承,我可別被懷恩傳染了,到最后明明是他先得的病,先死的卻是我,那就沒意思了……吾兒,你給開點藥,我好預防一下。”
“爹,你先靜養兩天,啥事都別理會,尤其是得修身養性,別碰女色……我好好斟酌一下方子。”
張延齡道,“話說你之前氣緊氣喘,偶爾咳嗽,應該只是感染了風寒,經過治療后現在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腿腳也沒見不便,風濕的可能性不大,之所以感到身體很沉,很可能是老人病所致。”
“我又不是七老八十……”
張巒顯得很不滿。
“以你這虛弱不堪的樣子,要是沉溺女色不能自拔,你以為還能支撐幾年?”
張延齡沒好氣地道,“我曾經給你占卜過,要是按照正常發展,你連十年壽命都沒有。如果你再亂折騰……”
“沒十年?真的假的?”
張巒明顯緊張起來。
張延齡心想,我沒告訴你就剩下四五年壽命,已算是客氣的了,且我說這個可是有根據的。
畢竟歷史已經驗證過的事情,就算不是每件事都能如原本的歷史那般發展,但有些事總歸是有規律可循的,不然為啥你當上國丈沒幾年,就一命嗚呼了?
“老爺、二公子,覃公公來了。”
常順的聲音傳來。
“我……快扶我起來……”
張巒掙扎著就要爬起來。
張延齡連忙勸阻:“既然行動不便你就好好躺著……我去接待,覃公公此來,肯定是為鹽稅之事。”
張巒奇怪地問道:“不是說鹽引賣得很好嗎?現在外邊都在瘋搶,戶部發行多少就賣出多少,銷售如此火爆還跑來咱們家說什么?”
“也許是想多賣點兒?也有可能是怕賣多了,最后鹽引變成廢紙,不利于后續販售?”張延齡分析了一通,然后笑了起來,“其實對策我都跟姐夫說了,就是增加鹽場產出,眼下春天馬上就要到來,也該是冬鹽出庫的時候了。”
張巒閉上眼,揮揮手道:“那你去吧,為父最近就想養好身體……乖乖,就剩下十年壽命!?這才享受多久?老子真是不甘心啊!”
張延齡聞言不屑地撇撇嘴。
老天給你十年榮華富貴享受,你還不知足?
你這一年所經歷的,比你前半輩子加起來都豐富多彩,還抱怨個球啊?
轉眼幾天過去。
又是乾清宮。
懷恩和覃吉正在向朱祐樘匯報朝政。
即便是新年伊始,朝中大臣還在正旦休沐假期,朱祐樘也沒讓自己放松下來,每天都照常批閱奏疏,但多數奏疏都是年前從各地發往京師向新皇賀歲的,要緊事并不多,更沒什么加急事務。
卻有一件事,乃是朱祐樘所關心的,就是涉及到李孜省、覃昌和朱永領兵護送布帛、糧草西去之事。
“陛下,兵科那邊有奏疏,參劾保國公行軍拖沓,運送糧草不及時,且麾下兵馬時常有滋擾地方之事發生。”
懷恩拿出一份奏疏,遞給了朱祐樘。
朱祐樘認真看完,問道:“大伴,這件事錯在朱永嗎?”
懷恩分析道:“京營兵本就驕縱成性,而前去西北執行公務,沿途與地方官將產生一些糾紛,倒也常見。且此番一次押送二十萬石糧草,隊伍龐大,隊伍綿延十數里,行進速度慢乃可以理解之事。”
朱祐樘道:“既然知道此行艱難,為什么言官還要參劾呢?”
“這……”
懷恩盡管覺得這問題不該解說,但還是無奈地道,“大概是例行公事吧……就好像,先前已有不少人參劾在西北公干的李孜省和覃昌,參劾其二人未能及時完成朝廷交托,一路滯緩。”
朱祐樘顯得很不高興,道:“可是李孜省和覃昌已經把情況都奏明,也詳細解釋過了,全都是因為手里的權限不夠,地方上拒不配合。眼下西北邊關各處都不消停,此時若是被韃靼人劫走那批軍服和布料,朝廷威嚴將蕩然無存,小心謹慎些無可厚非。”
懷恩道:“陛下,其實以奴婢看來,應當督促西北各處督撫、總兵官等人,積極驅趕來犯之敵,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一味地待在城塞里固守,以至于讓韃靼人肆無忌憚,往往從一些防御死角處滲透進外長城內來……”
朱祐樘神情抑郁,道:“大伴,我想問問,要是換作以前,韃靼人來犯,也是像現在這樣,各地只是一味地通報敵情警訊,連真假都不加以甄別,也不派兵前去抵御嗎?”
懷恩搖頭嘆息道:“回陛下,其實有好些年韃靼人未曾如此猖狂了。”
“那是為什么?”
朱祐樘顯得有些自責,難過地道,“難道說父皇剛走,韃靼人覺得我這個新君好欺負,所以就悍然來犯?”
“不是的。”
懷恩連忙解釋道,“以奴婢所知,韃靼在經歷幾十年的動蕩之后,過去幾年已逐步穩定下來,再加上今年北方雪災特別嚴重,導致他們難以求存……再便是西北邊市長久不開,韃靼人難以獲得生存的所需物資,這才有今年多番犯境之舉。”
朱祐樘道:“大伴,你不用安慰我了。我知道,父皇在的時候,任用了很多名將,對外作戰幾無敗績,才讓邊疆安定下來。在給父皇擬定尊號時,不是有大臣提出,要擬為武宗嗎?”
懷恩點頭道:“先皇功蓋千秋,乃不世出的圣君明主,不過陛下您也是明主。”
“那大伴,有什么人,能協助我,把西北給安定下來?”
朱祐樘道,“以我所知,父皇時,用過不少有名望的人,打得蠻夷望風而逃……你覺得由誰去西北能迅速穩定軍心士氣呢?”
懷恩搖頭道:“奴婢不知。”
當懷恩說到這里,一旁的覃吉不由詫異地打量懷恩幾眼,眼神有些怪異。
朱祐樘嘆道:“只希望這次李孜省和朱永他們,能順利完成朕交托的差事,讓韃靼人知難而退。
“改元后對外第一戰,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