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志怪書 第527章 弟子的成長
林覺伸手一招,幾縷龍須便飛入他的手中,再是一招,一片龍鱗也飛入他的手中。
「怎么還有龍鱗?」
「就是還有龍鱗!」
「哪里來的?」
「聰明來的!」
狐貍坐得端正,表情嚴肅,一本正經。
林覺拿著龍鱗翻來覆去的看。
這片龍鱗看著漆黑,其實如烏鴉墨羽一樣,對著光照細細一看,隱約折射出五彩光澤,僅是一片,大小就超過了臉盆,安上一個把手,直接可以給人間的武人將軍做盾牌用。
再看龍鱗上面,隱隱有細小傷痕,薄處透光,分辨不出是飛劍擊打出來的還是狐貍的爪子抓出來的,應是在激斗中掉落的。
這無疑也是個好東西。
雖然不知這些龍鱗是否有如龍須那般玄妙,可以用來煉丹之類的,但光是它的堅硬林覺就已經領教過了
一林覺成真得道之后是有著重祭煉飛劍長劍的,幾年前就可以斬斷護圣真君的臂膀脖頸,那可是一位真君武神的神軀法相,若換了尋常文神或者仙人,飛劍到來,只得用別的辦法躲避轉寄,絕不可硬抗。就連這頭黑龍的主人濟靈真君變大之后,飛劍刺去,也是深深扎進肉里,長劍斬過,照樣斬出傷口血痕,而這頭黑龍居然可以硬生生靠著這身龍鱗頂著林覺的飛劍朝他撲來。
當然,龍鱗堅硬是一方面,軀體強橫也是一方面,還有更多的,便是黑龍的龐大,使得它在某些時候可以無視這些「牙簽小刺」的攻擊。
不管怎么說,這些龍鱗也十分堅硬。
若是做成盔甲,真君以下的實體攻擊應該難以將之穿透,若是做成武器,在力量足夠的情況下,除非成真得道,否則也難擋住它的鋒銳。
至于龍鱗上隱隱散發出的玄妙,林覺尚未摸索過,暫時就不知有什么作用了。
細細一數,總共八片。
若用不完,放在山中,也是可以留給后人使用的財富。
「你還真是聰明!」
林覺對著狐貍說了一句,摸了摸它的頭:「你與黑龍相斗,可有受傷?」
「已經好啦!」
「傷在哪里?」
「都長好啦!」狐貍嚴肅看他,并不給他看,「多吃果子好得快!」
「你呀—」
正午無風無浪,小舟靜靜飄在水中央,林覺又查看起這縷龍須。
因為此前有個朝代好龍,世間關于龍的傳說實在太多太多了,說十件里面有九件是假的都太含蓄了,一百件里面也不見得有一件是真的。不過真正的玄門中人倒是也能憑借經驗了解,從中分辨出一二。
據說龍這種生物十分奇妙,自身形態與性格都千變萬化,又有不同奇異。
有龍善水,有龍善火。
有龍善斗,有龍善醫。
有龍可以興云布雨,有龍卻總興風作浪。
有龍喜好飲酒,會來人間與人結交,有龍生性暴戾,會托夢于人勒索祭品,也有宅龍,久居深山大澤,伏藏小溪,千年也不出世,只等一位游山玩水尋仙問道的人與它偶逢,
將之寫進書中。
還有龍托身為人,行走人間,有龍化作神靈,享受一地香火。
林覺就聽說過,大概是往前推幾十年的事情,人間有位「摸龍圣手」的故事。
那本是一位尋常藥郎,行至深山采藥,不慎掉落懸崖深坑,深坑里面黑乎乎的,卻有異香。藥郎心中的害怕被求生欲所蓋過,于是在黑漆漆的深坑里面摸索行走,尋找出口,
結果他先是聽見有粗大的喘氣聲,后又摸到一陣堅硬黏糊糊的東西,他驚嚇之中,瘋了一樣往外跑,竟真誤打誤撞找到了出口,身后「那位」也沒追來。
驚魂不定,回到家中。
可他摸了那黏糊糊的東西的右手卻一直散出異香,細聞像是藥香,怎么也洗不掉。
奇妙的事發生了一這位藥郎原本本領普通,自那之后,每逢給人看病,只需看對方一眼,就自然而然知道該抓什么藥,而他用右手抓過的藥,甚至于只是亂抓一些滋補身體的藥,也能讓病人藥到病除,而用左手亂抓藥的話,就沒有這般作用。
時間一長,人們稱他「摸龍圣手」。
當初下山行至翠微縣,遇到瘟疫,翠微縣的城隍還曾想過去請這位「摸龍圣手」前來看病。
這大概就是那條龍的奇異了。
至于這條黑龍——
林覺拿著龍須,只從中感知到了兇悍的力量,大概如神靈中的武神真君一樣,也是龍中善斗的。
這只是粗略一看。
然而細細一看,這和自己當初螺鈿盒子中的那縷龍須不是一樣的嗎?
筷子粗細,乃是龍須末梢上的一點,迅速由粗變細變尖,顏色灰白,質地堅硬,可以清晰看見上面的菱形結構。
合著瑤華娘娘也的它?
還是它的父輩先祖?
若是這樣的話,用它煉丹附加的靈韻玄妙林覺倒是知道,并沒有多奇異。
一是入水不溺,呼吸如常,行動自如,相當于自帶「入水」之法;二是水中魚豚蝦蟹天然畏怯于你,哪怕你躺在水中紋絲不動,也不可能有什么魚豚蝦蟹前來騷擾攻擊你;三是對體魄和力量有略微的增強。
這份奇異真是難說。
若是凡人吃了,光是這龍須帶來的一分玄妙,就足以讓他超凡脫俗,從普通凡人變成一位奇人,細細一想,還奇妙得很呢。
可對仙人而言,就意義不大了。
仙人都已成真得道,入水本就不溺,成真得道也意味著天地的認可,多數仙人都親近天地自然,只要自己不生邪念,世間獸禽蟲蛇、魚豚蝦蟹本身就會親近仙人。而那一點體魄和力量的增強,對于尋常仙人可能有些幫助,卻也被南山石的靈韻給覆蓋了大半。
不過這也正常。
畢竟只是其中一味材料,煉丹也并不主要取它這份靈韻,而是多種材料互相調和,契合大道,至于這份玄妙,不過只是附帶的好處罷了。
「嘩啦—.」
下午起風,海面有了波濤。
木舟也被慢慢推到岸邊。
林覺已經睡了一覺,悠然轉醒。
高原上的天空依舊蔚藍無邊,一朵云也沒有,西海靜謐深邃,倒映天光,他站著吹了會兒風,伸個懶腰,本來是想召出雷云飛去的,看見有一條隱隱約約的路通向遠方,天地荒涼蒼茫,別有一番風味,興致一起,便不再招云,而是掏出紙驢。
仙人騎驢,晃晃悠悠,順著人間道路往遠方去。
狐貍早已走到前面,登上山路高處,伸長脖頸,看向路的遠方。
一如當初一樣。
這個時候,秦州楓山腳下,不知從哪來的三個小道士正在除妖。
真是不知他們從哪里來,只知他們年紀都不算大,最大的也就二十左右,卻偏是年紀更小的兩個是師姐師兄,最大的反倒是個師妹。三人每次來時都騎著三頭長相不同的驢子,晃晃悠悠,除完妖也不漫天要價,而是任給錢財,敲吃一頓飽飯,就又騎著驢子悠悠而去。
有人說,其中一個少女,他好像在楓山紅葉觀看見過,不過最近很久沒有見到了。
不過今日不同一一如今沒有豆兵相助了。
也不能再招雷云了。
除了厭火術、吐氣這等小手段,紫云便是一身傳自師父的精湛劍術與配合劍術使用的咒禁之法,至于石之法,目前她的造詣尚淺,雖在特定情況下有著別的任何法術都比不上的效果,但面對尋常妖怪,大多時候都派不上用場。
許意也只有剛學會的花開頃刻。
普梅則是花了幾兩銀子,在城中請工匠打造了六把飛劍,出門之時磨得亮。
本來戰戰兢兢,萬分小心,結果一斗起來,卻令他們驚異不已。
一口烈焰照亮黑夜,映出妖怪身形。
普梅以心念操縱六把小飛劍,在夜空中穿梭,時常傳來擊中妖怪的聲音,也分不清是劍尖、劍刃還是劍柄打到了妖怪身上,亦只能從妖怪的吼叫聲中分辨出傷勢幾何。紫云則握緊長劍護在他們身邊,若是妖怪冒險沖來,就由她靠著劍術將之擊退或者擋住,護住兩位師弟師妹,許意趁此時機吐出一口春風,往往便是一聲劇烈慘叫,能迅速擊退妖怪。
拾得幾分膽氣,趁勢追擊,往往就能得勝。提前選好地形,做好埋伏,也可免去妖怪逃脫。
互相配合之下,居然真如師父所說—
這般本領已經超過了山下大多道人。
回到楓山,繼續修行感悟,該修路的修路,該種樹的種樹,若是再有空閑,就再學神行術與走壁術。
三人既是互相協作除妖,也是陪伴玩耍成長,更是互相比拼本領,卯足了勁你追我趕許意與普梅先跟雷公學了走壁術,時常登上閣樓,閣樓茶罐之中隔幾日就叮當一聲,
多出幾粒碎銀,贊到某一日,又忽的消失大半,旁邊的丹瓶中就會多出幾粒丹藥來。
偶爾閑談嘆氣,也會想念師父與扶搖師姐。
待得林覺慢悠悠的走回來,已經夏過秋去,到了深冬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