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護林日常:豹姐,我真不會做媒 第四百三十八章 別人是來學習的,他是來教學的
陳影很少去看四崽,不過四崽的飼養員經常給他發照片和小視頻,公眾號上也有四崽的日常小短片。
相較于肥嘟嘟的四崽,它的哥哥姐姐們現在已經長個子了,同款煤氣罐但運動型。
三崽的體型明顯比老大老二要小一圈,也要黏人一些,很有點金雅的風格。
特別是撒起嬌來沒幾個人能抵擋得住。
每次陳影過去都得先跟它親親抱抱舉高高,不然褲腳肯定得留下幾個洞。
但三丫頭也不是誰都能靠近的,除了陳影外,也就尹力能上手挼一把,孫奇海天天盡心照顧觀察,最大的恩賜也就讓他摸摸自己的尾巴,還不能超過三秒,不然三丫頭瞬間變三姑奶奶。
大崽二崽已經在跟著大雪豹和黃毛學習捕獵,三丫頭主要跟著小雪豹跑,它媽媽的那些手段,幾只大豹子包括猞猁姨姨都不許它學。
看著自己媽媽那清澈單純的大眼睛,三丫頭似乎也明白了什么,那之后,它經常自己捕獵填飽肚子,完了還記得帶點小零食回去投喂媽媽。
二妞第一胎,就過上了被孩子投喂的幸福生活。
從正月十五回來之后,金雅和小金就會不時失蹤幾天,因為都是野生動物嘛,陳影也沒在意,但再過一個月就要離開了,陳影決定跟金雅聊聊小猞猁的問題。
如果它愿意,可以在這里撫養小猞猁到可以獨自生活的時候,但這個時間可能比正常小猞猁要長一些,因為它的眼睛雖然恢復了,但比起其他猞猁還是有點不太利索。
原本陳影是想建議把小猞猁送到青野的,但跟那邊的飼養員和獸醫聯系了下,在得知小猞猁還是能捕獵后,都建議讓它生活在野外。
這方面聽聽其他專家的建議挺好,本來救助的目的就是讓它們最終能回到野外自由生活,而不是打著為了它們好的旗幟把它們關起來。
四崽的飼養員最近也頻頻聯系孫奇海,他倆想試著看能不能讓四崽也回到野外。
出生時的孱弱,在經過幾個月的人工飼養后,身體素質已經達到了平均水平的及格線,如果能自己捕獵,那它應該能回到野外。
無人區的條件很差,飼養員也舍不得孩子遭大罪,就先把它送到了青野自己的野訓場地,那里也有其他救助的雪豹,四崽可以跟著成年雪豹學習生存技巧。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很殘酷。
人工飼養長大的四崽已經習慣了按時投喂,根本沒有捕獵的欲望,放進去給它練習用的小兔子,它還以為是玩具,叼著玩了大半天,最后兔子是被嚇死的。
死掉的兔子四崽也不吃,叼著去找飼養員,想讓他把兔兔復活繼續陪它玩。
計劃第一步,失敗×
一次失敗沒有讓孫奇海和飼養員死心,他倆把主意打到了二妞身上。
之前二妞不帶四崽,是因為它知道在野外的環境,身體孱弱的四崽根本無法活下來。
但現在四崽已經長大了,只需要接受母親的技能教導,或許二妞能改變主意?
他倆找到陳影,把計劃描述了一遍。
陳影覺得難度有點大,但可以試試,首先就要二妞和大雪豹過來認親,不然誰家好雪豹愿意免費幫忙帶崽啊。
陳影除了跟二妞提前打了個招呼外,這事他沒怎么參與,畢竟孫奇海是研究這個的,不能啥都靠他解決。
跟金雅商量了下小猞猁的教育問題,它打算留下來待到夏天,如果在那個食物豐盛的季節都無法養活自己,那還不如把它帶回甲木溝去,好歹那邊叔叔姨姨多,不愁養不活一只小可憐。
和金雅的想法有點分歧的是小金。
它聽說陳影要去大峽谷,就是有很多很多同類的地方后,小金想要跟著去看看。
前段時間它倆跑去三江那邊,以前溜達過的地盤都換了主人,不像甲木溝那,領地確定下來,至少兩三年間很少變動。
無人區荒原確實不適合金貓這個物種生活,但在高原的大山峽谷地帶,金貓的分布并不少見。
陳影之前沒有具體了解過大峽谷那邊的情況,只知道那以其深度、寬度名列世界峽谷之首,更因其豐富科學內涵及寶貴資源,被譽為“天然博物館”、“生物基因寶庫”,
大峽谷位于雪區東南部,跨越三縣。
北起派鄉(海拔3000米),向東北方向穿流于南迦巴瓦峰與加拉白壘峰之間,進入塞上江南后,又繞過南側的南迦巴瓦峰折向東南作馬蹄形大拐彎,然后徑直向南至巴昔卡(海拔115米)出境。
大峽谷因為獨特且完整的垂直帶譜——涵蓋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和高山灌叢、高山草甸等植被類型,成為了全世界眾多研究者向往的地方。
而在這里,護林工作不像甲木溝也不同于無人區,更多的是沿岸的居民充當護林員的角色。
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植樹和養護草場。
以前因為過度放牧,峽谷兩邊的草場過載,沙化嚴重,甚至有風沙大到堵住路的情況發生。
近十年來的退牧還草和植樹造林政策,讓兩岸重新披上了綠裝。
為了保護脆弱的草場生態,牧民們放棄了在這里放牧,而且還增加了圍欄,減少人員進出。
漸漸的,被保護起來的草場跟林地,又成為了大峽谷區域野生動物的樂園。
進入大峽谷最好的時間是在八九十三個月,雨季剛好結束,還未大雪封山的時間段,氣候條件和有害生物也相對少一點,特別是大峽谷這里特有的馬幫,可以給徒步者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不過尹力他們是去學習,地點在塞上江南,不需要進入大峽谷深處,陳影自然也不會想著去徒步穿越大峽谷什么的,最多就在周圍的山里逛一圈。
居住條件還行,基本上是兩人一間,招待所有食堂,外面的小縣城也有飯館面館和小賣部。
這次他們開車過去,帶上了小金,還有紅獅黑金兩個小狗子。
動物們坐的陳影的車,有專門的籠舍供它們休息。
陳影和尹力換著開,一千多公里用了接近三十個小時才到。
他們是提前過來的,在城里休整了一天后,才去招待所報到。
小金和兩條幼獒提前報備過,研究所也給動物們安排了居住的地方。
小金的到來引起了來學習的人的圍觀,不過大家很自覺,并沒有過于騷擾它。
來到這里之后,小金的狀態比在河源的時候好多了。這里的海拔要低很多,氣候也溫暖濕潤,小金的毛發都肉眼可見的柔順不少。
在籠舍待了一晚上,小金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探索周圍。
招待所隸屬研究站,周圍就是森林,基本沒有游客涉足,不用太過擔心小金的安全。
反而是紅獅黑金兩姐弟,換了個環境,有點不太適應,每天都跟陳影形影不離。
來這邊的第一天,陳影就幫助研究所給一只被救助的小猴子做了后肢手術。
這只小猴子先天髖關節有問題,很容易出現髖關節脫位。
一旦發生這個情況,小猴子的下肢無法動彈,根本沒辦法在樹上生活,甚至都不能抱緊媽媽的身體。
村民在地上撿到它的時候,小猴子不知道離開媽媽多長時間了,已經奄奄一息。
“這個病情很麻煩,對猴子來說,基本上已經宣告了它不可能再回到森林里,而且就算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它也可能會因為一次無意的碰撞,或者一次遠距離跳躍而再度出現脫位情況。具體你們可以看看這張CT,這里的髖臼發育不良是這個病的根本原因。”
陳影給獸醫們上課,同時也給他們傳授了如何人工復位和后期的鞏固治療,以及髖臼重建等新技術的要點。
正常來說,獸醫是不需要掌握髖臼重建術,這是骨科醫生的專業領域。但他們就算不會,也必須要知道是怎么回事。
特別是像猴子、猿這類靈長類動物,它們可能出現的骨科疾病跟人類有共通之處,只有獸醫做出明確判斷后,才能找到對應領域的專家進行確診。
尹力他們在接受培訓的時候,陳影則在給研究所和附近救助中心的獸醫們進行專業培訓。
大概進行了四天,陳影的課上完一個階段,需要給“學員們”一段時間充分領悟,才能掌握更多的技能。
剩下的時間,陳影想去附近的山里看看,小金出去幾天到現在都沒回來,他也有點不放心。
雖然在小金出去的時候,他就給它戴上了項圈,目前收到的信號很正常,活動范圍就在研究所周圍五公里內。
但從昨晚上開始,小金就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沒移動過。
負責監控信號的研究員不敢繼續等待,一大早就找到陳影匯報了這個情況。
“我去找它,你們忙你們的。”
“陳老師,我跟你一起去吧,正好我們也要出去回收相機,要路過這個區域。半年前這里布設的相機還拍到了一只紅棕色金貓在活動,小金會不會跟那只金貓碰上了?”
這不是金貓的發情期,兩只貓相遇很可能會打一架,目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打架把項圈弄掉了,必須去看一眼才放心。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