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龍藏 第71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典完成,道兵中多出近五百道基,便即刻返回北方山門。不過他們來時都是只穿一襲單衣過來,回程時則是全副甲胃,每人背了四支飛劍槍,然后屁股底下還坐了幾十發炮彈。
此時忽然有人來報,趙國李澄風來訪,已經在邊境的知客鎮上等看了。
對待李澄風,衛淵的態度相當之好。畢竟這段時間通過他賣了幾百萬匹布,
又收了上千萬斤的絲。然后煉制小培元丹的藥材也收了十萬套,流民也搞了小二十萬。
衛淵飛到知客鎮,就見李澄風換了便服,只帶了兩個隨從,正在知客鎮上四處走著看著。
現在的知客鎮已經不只是一個鎮了,而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市。
它承擔著日益繁多的功能,外來的流民第一站就是在知客鎮登記、甄別,然后再分配到青冥不同城市去。
新來的商隊也要先到知客鎮報到登記,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會把貨物就卸在這里。青冥對外公開出售的物資也都會存放在知客鎮,這些商隊無須再去其它地方,直接就可以拉上需要的貨品返回。
陌生隊伍如果不經過知客鎮進入青冥,一旦被發現就會招致攻擊,青冥有無雙道域,十人以上的隊伍想要潛入基本不可能。
于是久而久之,知客鎮的規模越來越龐大,也越來越繁華。
現在李澄風所見的這知客鎮中已經常住萬人,而臨時居住的流民和商隊有數萬人,鎮上大大小小開設的商行就有數百家,餐館食肆鱗次櫛比,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一有什么仙品貨物出現,行人就將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李澄風帶著兩個心腹幕僚扮作尋常客商,穿街過巷,一路觀望不停。后李澄風有意離開繁華的商業街,盡往小路上走。
但哪怕是后街小巷,也是青石鋪路,暗渠在側。
家家戶戶多住在四五層的小樓,面前圍著院子,院子里栽種著奇異植物。路上往來人們行色匆匆,卻是個個滿面春風、氣色飽滿。
一群小孩子從李澄風面前跑過,咿咿呀呀地嬉笑打鬧著,手里都各自拿了些果子吃食。
李澄風就攔下幾個孩子,和煦地道:「你們拿的都是什么呀?可不可以讓給我呢,我用一兩仙銀跟你們買。」
幾個孩子互相看看,明顯都是知道仙銀價值的,于是把手中零食交到李澄風手上,拿了仙銀跑開了。
李澄風收在手上的有面和糖油炸出來的果子,有糖漿熬出的糖人,也有烤制的手指大小肉腸,不一而足。
李澄風將這些給兩個幕僚看了,問:「看出什么了嗎?」
年長的幕僚若有所思,但又搖了搖頭。
年輕些的就沒有那么多顧忌,道:「一直聽說青冥中人人都能吃飽飯,現在看來不光是吃得飽,而且還吃得很好?」
年長幕僚卻是哼了一聲,緩道:「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天底下,何曾真缺過糧?不缺糧,又為何還有那么多流民?所以弱肉強食,巧取豪奪乃是常態,不均方是人間亙古不變之景。
再多之糧,也經不住豪門大戶囤積居奇。青冥雖然以糧著稱,但也破不了這個理。就是再多的糧,也只會在少數人手里,哪會有人人都不挨餓的道理?」
李澄風若有所思,環顧周圍,道:「這鎮上凡人住的地方,怕是都要追上五都了。看來衛淵知道這里是門面,于是集青冥之財,特意修建了這么個地方?
廣年長幕僚道:「應該就是如此,怎可能有人人都不挨餓之地?」
年輕幕僚卻是不服氣,道:「那若是衛淵秉持兼愛眾生,人人平等之念呢?
將糧給每家每戶都發下去,不就行了?」
年長幕僚當下就是一聲冷笑:「無償發糧?你不妨想想,這樣會是什么后果?若是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吃得飽飯,那誰還肯勞作?糧又從何而來?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而且家家戶戶發糧,怎么發,發多少?十六青壯和五歲孩子吃得一樣多嗎?
若是按人頭平均發糧,那即是干多千少一個樣,誰又肯多千一分?最后必定是人人比著偷懶耍滑,然后人人挨餓!」
年輕幕僚很是不服氣,但細細想來,卻越想越是心驚,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
李澄風則是打量著一棟棟四層小樓,饒有興味,暗自用神識不斷掃描內部結構。他對于兩個幕僚的爭論更多覺得是意氣之爭,沒什么可聽的。
對他來說,糧食不管多少,只要手中存糧夠供養大軍征戰所需,只要足以抵御天災人禍,這就夠了。至于外面那些人怎么分糧,是否囤積,都不重要。頂多就是災年了設立粥棚賑濟一下,如此而已。
這些都是小官胥吏們需要考慮的事,對有志大位的李澄風來說,更關心的是如何在沙場征戰中擊潰強敵。
正思索間,三人身邊忽然響起衛淵的聲音:「這位先生對人性洞若觀火,實是令人欽佩。在下有幾個疑惑始終不得要領,不知先生能否替我解惑。」
三人轉身一看,就見衛淵站在巷口,身穿玄色便服,腳踩暗紋皂靴,眉目清朗,微透笑意,見到三人,就穩步走來。
年長幕僚見衛淵望向的是自己,此時也認出衛淵身份,當下不敢怠慢,急忙施禮,道:「衛大人有問,施某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衛淵便道:「如若按每家每戶不同情況厘定不同發糧份量,難免會起紛爭,
正如先生剛才所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如人人都一樣,卻也不公,而且最后會淪為出工不出力。先生可有兩全之法教我?」
年長幕僚撫須道:「我只有一點拙見,并無萬全之法。」
衛淵正色道:「先生請講。
「聽聞青冥田畝歸于界主,私人并不擁有田畝,而是靠發糧度日。以我之愚見,所發之糧可分為三份。第一份人人皆有,雨露均沾,但數量不能多,餓不死人即可,不能讓人吃飽。
第二份,則是化作各項事務乃至職務的酬勞俸祿。這一份多干多得,能者多得,是為酬勤獎能。
第三份,查缺補漏,靈活處置。可以賑濟殘疾,可以獎勵功臣之后,等等。
如此三份糧互為補充,就能搭個大差不差的框架出來了。
其核心一點,是不能讓懶人吃飽,否則必會寒能士功臣之心,最后人人慵懶,無人肯多干一分。」
衛淵施禮,道:「先生大才!」
這幕僚所說分配方式,其實衛淵已經在人間煙火中有過多次分析演示,最終結果是傾向于人人平均。
衛淵本來覺得人間煙火的方案相當合理,而且極具道義,卻是沒有想到這年長幕僚所說的最后一層。
此刻衛淵仔細去想,發現幾乎必然就是年長幕僚所說,人人慵懶、無人干活的結局。就算硬逼著他們去干活,許多人也是出工不出力。
目前青冥工作主力是鑄體修士和模板道基,當下鑄體修士都為了道途在拼命奮斗,畢竟有整整一成的普階道基的機會,誰都覺得自己會在那一成里面。
而模板道基為了固基,也是不敢有分毫怠,誰都抱著沖擊中期的夢想。
但眼下沒有問題,并不代表著以后沒有問題。實際上等第一批模板道基固基完成,就要面臨發放酬勞的問題了。
快的話,這不過就是四五年之后的事。再往長遠點看,最早立下血誓為青冥效力的修士們,再有七八年血誓就到期了,到時候如何留住他們,也是一個難題。
衛淵看著這年長幕僚,就動了挖人的心思。
李澄風見了,立刻道:「施先生與我相識二十載,有傳道授業之恩,這是萬萬不能相讓的。」
衛淵也有些遺憾,道:「自然不能奪四殿下心頭所愛。」
李澄風微笑道:「青冥蒸蒸日上,要什么樣的人才沒有?衛大人只需登高一呼,天下讀書人自會蜂擁而至。」
衛淵苦笑道:「西域這地方窮山惡水的,誰肯來啊!四殿下說笑了。」
此時年長幕僚臉色有些古怪,不禁暗付,他不過是半年前才投到李澄風帳下,哪有那么多的糾葛?
寒暄之后,衛淵便直截了當地問:「四殿下此來,所為何事?」
李澄風卻不直說,而是問:「衛大人覺得晉王如何,趙王又如何?」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