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諜影:命令與征服 第1820章,哐哐,哐哐,哐哐……
火車終于到達衡陽。
新編第23師長張鏡遠已經等候多時了。
“專員大人。”
“張師長!”
張庸下車來。和張鏡遠握手。
還有他麾下的三個旅長。都是劉峙的心腹。但都不是黃埔生。
包括張鏡遠在內,都是劉峙早期行伍時的部下。那時候,都是連長、排長什么的。現在都高升了。
有張庸和劉峙的雙重關照,這個新編23師就很特殊了。
其他師都是兩旅四團,但是它有三旅九團。而且滿編,足足有18000人。
在所有的新編師里面,它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即使是第五軍麾下的新編22師,也無法相比。
它的隸屬關系也是很特殊的。不屬于任何軍、集團軍,直接由九戰區司令部指揮。其實就是劉峙。
所以,張庸想到要調動的,第一個就是它。
齊裝滿員。裝備精良。
之前在昆侖關戰役的時候表現也不錯。
“不用防空。”張庸說道,“命令部隊直接開進。不用擔心空襲。”
“是。”張鏡遠立刻傳令。
“廣州附近的日寇航空兵,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專員太厲害了。”
“不是我厲害。是國府空軍厲害。”
“那也是一樣的。”
張鏡遠內心明白得很。這都是專員大人的謙虛之詞。
國府空軍要是沒有專員大人的指揮,早就被日寇航空兵打的沒影了。怎么可能有今天這般實力?
要說里面的重要性,絕對是先有專員大人,再有國府空軍。
一旦專員大人撒手不管,國府空軍三天之內就會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都不用三天。一天就足夠。
“上車吧!”
“是。”
張庸招招手。沒有多說。
好像確實不用這么謙虛。
實情的確如此。
如果沒有他……
準確來說,是沒有系統,國府空軍早就被打沒了。
現在,國府空軍的油料,全部都是系統供應的。僅此一條,就已經是逆天。
須知道,華夏自己是沒有油料生產能力的,全部需要進口。
現在,出海口都被日寇封鎖了,油料怎么來?
就算是蘇聯人愿意免費送給你,萬里迢迢的運輸過來,成本也是極高的。
杯水車薪。
根本沒用。
沒有足夠的油料,連維持基本的戰斗都不夠。更不要說是日常的訓練了。
現在各個機場,都有飛行員持續不斷訓練,就是因為有相對充足的油料。
還有大量卡車運輸。
彈藥也是系統供應。
還有水泥……
國府空軍幾乎就是出一點人而已。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在國府空軍里面一言九鼎,連夫人都聽他的。
否則,單純是停止油料的供應,國府空軍立刻停擺。
沒有油料,所有飛機都得趴窩。
“快!”
“快!”
大量的國軍官兵有序登車。
既然是運兵車,當時最大限度的往里面塞。
塞,這個詞語可能有點殘酷。但是確實是這樣。車廂里面全部塞滿。
不要指望有什么座位。都是悶罐子車。只有車廂。
塞滿的話,一節車廂就能裝一百多人。一個整連。
還有九節車廂是空的。就是可以塞九個整連。也就是一個團的步兵。
但是只能攜帶輕武器。包括迫擊炮之類的。
其他蘇羅通機關炮什么的,就只能是等下一波了。還有75毫米意大利炮也是。
“張鏡遠!”
“到!”
“命令部隊,不用攜帶重武器了,到了前線再補充。”
“是。”
張鏡遠心想,還有這樣的好事?
其實,火車運輸,最麻煩的就是重武器。需要搬上搬下的。
很浪費時間。還容易損壞。
如果單純運輸人員的話,那就要快得多。
張庸腦海閃過一些模糊的想法。但是又沒有太完善。
好像戰區和部隊可以分離?
重武器放在各個戰區,部隊輕裝調來調去。
到了作戰區域以后,才補充重武器。這樣就能極大減少運輸量。
國軍目前最缺的,就是運輸壓力。
就連卡車,目前都是系統提供的。數量遠遠不夠。
美帝一個師就有上千輛的卡車。而國軍一整個戰區,才有幾百輛卡車。
那還是比較重點的戰區。比如說第九戰區什么的。
如果是第四戰區的話,絕對沒有。
火車終于可以繼續前進了。
裝載人員足足耗費了一個多小時。國軍的效率就是這樣。
幸好,張庸有足夠的時間。
世界戰火已經熊熊燃燒,以后每天都是戰火紛飛。
所以,早點晚點,差別不大。
閉目養神。
重點監控兩個區域。
一個是臺島的松山機場。
一個是海口的日寇機場。
只有這兩個機場是可以給廣州區域提供空中掩護的。
其他的日寇機場,都距離很遠,望塵莫及。
又或者,是日寇海軍馬鹿出動航母,提供艦載機支援。
或許,零式差不多到時間登場了?
能消滅零式嗎?
估計問題不大。
反正都是埋伏。
基本原則還是——我能打到你。但是你打不到我。
現在,空指部地圖很安靜。
暫時沒有任何日寇戰機起飛。只有國府空軍的戰機很活躍。
都是在執行訓練任務。又或者運輸任務。
重慶到長沙之間的民用航班,也開通了。
還有長沙到洛陽、昆明等地的航班,也都陸陸續續開通。
打仗是要打仗。但是生活也要生活。
“報告!”
“專員大人,桂林行營電報。”
有參謀到來。
張庸:???
桂林行營?
小諸葛要做什么?
伸手接過來。
內容倒是簡單。一目了然。
就是駐扎梧州、玉林附近的桂系部隊,可以交給張庸指揮。
總共三個師,都是之前和張庸一起戰斗過的。
番號分別是新編16師、18師、19師。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是張庸提供的。
要說人員素質,可能一般。但是裝備彈藥,絕對精良。
疑惑。
小諸葛這是主動示好呢?
一下子送來三個師。三萬多人啊!都是齊裝滿員的。
但是,有點奇怪,為什么這三個師,恰好在這里呢?
是小諸葛之前早就預料到了?
還別說,就連偉人都承認,小諸葛是有些小聰明的。
打個電話。
問問他想要做什么。
啟動5C通訊中心。接入桂林行營。
之前的桂林行營主任,是錢司令。后來卸任。小諸葛接任。
話說回來,小諸葛的兼職也是一大堆啊!
不但是桂林行營主任,還是軍訓部部長。
這個桂林行營,其實是負責指揮第四戰區、第九戰區的。
理論上,劉峙也要被小諸葛指揮。
只是光頭都是直接插手。繞過了行營主任而已。
所以,桂林行營真正能指揮的,只有桂省一地。
簡而言之,就是桂系內部自己玩。
“喂……”
“我是張庸。我找白長官。”
“請您稍等。”
很快,小諸葛就來聽電話了。
他本來是在重慶的,但是李長官去重慶之前,就離開了。
總之,李、白兩位,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重慶的。要么兩人同時在外。要么一個人在外。
幾十年如一日。從來都沒有疏忽過。小心駛得萬年船。
“白長官,是我,張庸。”
“少龍啊,你到韶關了?”
“還沒有。”
“路上還順利吧。”
“還行。”
簡單客套以后,張庸問起正事。
結果,小諸葛含笑回答,說這三個師,不是他調來的。是張法(發)奎調來的。
“張長官?”
張庸感覺怪怪的。
他和張法奎倒是打過很多次交道。
但是每次都沒有太深入的交流。對方也沒有和他閑扯的意思。
感覺就是對方很灑脫。好像什么都不太在意。
眼下,對方明明是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但是全部權力,都扔給副司令長官余漢謀。
導致很多人以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就是余漢謀。包括他張庸。
余漢謀在韶關,負責指揮國軍和日寇對抗。
張法奎卻是遠在遙遠的柳州,說是要養病。
至于到底什么病,誰也不清楚。
估計是懶得和光頭打交道。不想和光頭有來往。
既然玩不過你,那我就躲。
總行了吧?
“對啊!這三個師都隸屬第四戰區管轄,調動去前線,順理成章。”
“哦……”
張庸其實還是沒有摸清楚小諸葛要做什么。
只是敏銳的覺得,小諸葛是有私心。可能是想要從粵軍手里搞點好處。
之前,他趁著云浮、茂名等地兵力空虛,直接派兵將其控制起來。納入桂系的管轄范圍。一度讓余漢謀很不爽。
但是后來,也算是造成了既定事實。余漢謀自己鞭長莫及,只好默認。
現在,小諸葛又派來三個師……
感覺要搞事啊!
但是又用的是張法奎的名義,余漢謀根本沒有權力反對……
正職調動部隊前來,你副職還有意見了?
“少龍啊,祝你馬到成功!”
“謝謝!”
張庸收回心思。
然后無動于衷。
小諸葛玩什么把戲,其實不重要。
因為,他派來的三個師,肯定不敢在他張庸眼皮底下搞事。
說些廢話。
終止通話。
想了想,又接通第四戰區司令部。
“喂……”
“我是張庸,我找余長官。”
“稍等。”
很快,余漢謀來聽電話了。
有些詫異。不知道張庸是在哪里打的電話。
但是也沒有多想。專員大人神通廣大。打個電話有啥奇怪的。
“余長官,桂林行營調來三個師……”
“我知道的。”
“之前和你商量過?你同意的?”
“對。我同意的。我們兵力不足,有三個師的援兵,自然最好。”
“哦,那沒事了。”
張庸收回胡思亂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小諸葛可能單純只是想要撈點戰功而已。
如果真的收復廣州,那參戰部隊里面,至少還有桂系三個師。
眼下,第五戰區那邊,沒有什么大的戰事。
漢口、九江的日寇,都將防御工事修建的好像銅墻鐵壁一樣,國軍目前確實啃不動。
這就導致桂系部隊都在曬太陽,無法建立功勛。
這次反攻廣州,必須參與。
掛掉電話。
忽然又忍不住胡思亂想。
統帥部為什么那么著急將第五軍、71軍和52軍調來?
那都是黃埔嫡系部隊啊!
反攻廣州的功勞里面,當然希望有它們的份。
否則,一堆雜牌軍收復廣州,卻沒有黃埔嫡系,豈不是讓黃埔嫡系面上無光?
汗……
真復雜……
幸好,自己只需要專心打仗。其他都不用管。
忽然心思一動。
空指部地圖顯示,有日寇多艘戰艦,向廣州方向移動。
查看。發現是三艘日寇驅逐艦。
它們從臺島南部向西直行,前方就是廣州。
判斷可能是日寇的護航艦隊?
就是有運輸船。
但是空指部地圖不顯示運輸船。
如果有運輸船的話,很有可能是日寇調兵前來增援。
沒有在意。
增援就增援吧。
無所謂。
反正,無論日寇來多少人,他都埋頭照打。
一個月打不下,那就打兩個月。
兩個月打不下,那就打三個月。
依此類推。
一直到打下為止。
哪怕是打到1945年8月15日。
火車繼續晃晃蕩蕩的前進。
終于,后半夜,到達郴州。
停車。
迷迷糊糊的醒來。
搓搓臉。站起來。搖搖晃晃的下車。
“專員!”
“專員!”
第十軍軍長李玉堂帶著一眾軍官前來迎接。
這個第十軍,是標準的國軍編制。下轄兩個師,四個旅,八個團。總兵力26000多人。
說是一個軍,其實步兵團的數量還沒有新編23師多。
超出來的人數,有很多都是非戰斗人員。純戰斗步兵的話,兩者可能相差無幾。
都是層級太多惹的禍。
二二制真的是太臃腫了。三三制更合理。
如果是張庸自己能決定的話,四四制、五五制都想嘗試一下。
一個師五個旅,一個旅五個團,那就是25個團。想想都刺激。
“大家好。”
“大家辛苦了。”
張庸挨個和所有軍官握手。
第十軍的軍官,有一部分是黃埔生。
主要是黃埔五期、六期的。也有一些黃埔四期的。
李玉堂本身是黃埔一期。資歷算是比較老的。但是,他并不是光頭心腹。
在張庸的印象里,李玉堂并沒有進入光頭的法眼。平時從來不提及對方。
“專員大人!”
這時候,又有軍官上來。
自我介紹,是第四戰區派來的副參謀長。
專門趕到郴州來,引領專員大人前往第四戰區。還負責沿途接引事項。
畢竟是進入其他戰區,如果沒有熟人引領的話,可能會發生一些誤會。
“你是陶威?”
張庸居然想起來了。對方是熟人。
在淞滬會戰的時候見過的。粵軍第62師師長陶廣的弟弟。
之前是上校,現在已經是少將了。
張庸指揮過陶廣的粵軍62師。但是沒什么印象。主要是這個師的戰斗力很一般。
確實只能算是粵軍里面的二流部隊。
“是的。卑職陶威。沒想到專員大人還記得我。”
“你哥哥在第四戰區?”
“是的。”
“那就好。那就好。”
張庸點點頭。
算是小小的意外之喜。
本來還擔心在第四戰區,沒有熟人呢。
雖然自己帶來了一個師,一個軍,但是,也要用一些本地人。
肯定不能外來戶將所有的戰功全部包圓了。
吃獨食。會被針對的。
“陶威,你哥哥目前是什么職務?”
“第二十八軍軍長。”
“好。”
張庸點點頭。
很完美的人選。可以重用。
以后,第四戰區的代表,就是這個二十八軍了。
“你們粵軍……”
“報告專員大人,其實,我們根源是湘軍……”
“湘軍?”
張庸一愣。有些意外。
他一直以為62師是粵軍。因為當時是張法奎麾下。
沒想到,居然是湘軍。那就是程潛?還有唐生智?
難怪會被編入第四戰區。
光頭的特色。
粵軍主力當然不可能留在第四戰區。
湘軍主力也不可能留在第九戰區。必須是異地使用。以免在本地坐大。
從政治上來說,當然沒問題。
但是從部隊的戰斗意志來說,卻不太好。
如果是粵軍自己守粵土,戰斗積極性肯定會高很多。
畢竟是守護自己的家園。和自己的家人。
可是,到了異地他鄉……
喊口號可以喊的很漂亮。現實就是,湘軍到了嶺南,戰斗意志真的一般。
同樣的,粵軍主力到了贛省,戰斗意志也很普通。
如果張庸將薛岳和吳奇偉麾下的粵軍主力調來進攻廣州,積極性絕對很高。
問題是,統帥部(光頭)多半不會批準。
提前將第五軍、第71軍、第52軍準備好,或許就是為了避免他張庸開口要粵軍回來?
果然,都是老狐貍。自己和他們相比差太遠了。
算了,湘軍就湘軍吧。
無所謂。
火車繼續前行。
到了南嶺,速度更慢。
這年代,還沒有隧道。都是山路。
火車在崇山峻嶺當中艱難的爬行。
速度最慢的時候,只有十幾公里。好擔心上不去。
“哼哧……”
“哼哧……”
火車頭冒出大量的白煙。
白煙在山嶺間飄散,仿佛是白霧籠罩,仙里仙氣。
“快!”
“快!”
鍋爐工拼命的鏟煤。
煤炭的數量不夠,火車頭動力就不足。
幸好,磨磨蹭蹭好幾個小時以后,終于翻過最陡峭的路段,開始下坡。
然后……
就到韶關了。
第四戰區司令部就在這里。
距離廣州很遠。直線距離大約兩百公里。
停車。
下車。
站臺上全部都是軍官。
領章至少也是一顆金色三角星。其他人都沒資格站這里。
張庸掃了一眼。默默感慨。
國軍什么都不多。就是官多。尤其是將官。
如果自己是大佬,一定會想方設法精兵簡政,將臃腫的機構取消。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但是……
自己不是大佬。
所以……
懶得管了。得過且過。
“張專員。”
“余長官!”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