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萬歷明君  >>  目錄 >> 第45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

第45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

作者:鶴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穿越 | 鶴招 | 萬歷明君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萬歷明君 第45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

慈慶宮,子時剛過。

如今暑伏漸深,各殿閣都有冰塊放置,讓貴人們能睡個安穩覺。

陳太后在別宮時卻沒這種待遇,如今難得享了個涼快的夏夜,早早就入了睡。

這個時候,平日伺候的太監宮女早就退了出去。

陳太后延頸秀項,安然休憩在床上。

莫名地,臉上開始露出不安的神色,漸漸秀眉微蹙,似乎是做了噩夢。

突然一陣心悸,陳太后睜開了眼睛。

她有些疲倦地拉響了床頭的鈴,準備使喚宮人倒些水來。

但等了一會,卻未等到宮女。

反而進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

陳太后脫口而出:“娘親,你怎么在此?”

她眼神中充滿戒備,看著稍顯老邁的母親,緩緩從外間走進來。

這幾日,陳家屢屢遣人聯絡她,她半點情面沒給,全都否了。

如今她這娘親竟然進了慈慶宮!怎么進來的!?

陳母神色復雜地看著自家女兒。

卻并未解釋這問題,只是輕輕坐到了床沿邊,說了句:“太后瘦削了不少。”

陳太后皺緊眉頭,往后退,朝外喊道:“來人!”

這一聲,并未喊來人。

陳母拉著陳太后的手,憐惜道:“陳算還是我招進府的,這點面子還是會給我的。”

“來,娘親替你穿戴,咱們到正殿,娘有話跟你說。”

陳太后愣愣地看著自家娘親。

她不是蠢笨的人,這一嗓子沒喊來人,立刻就明白過來。

什么陳算給面子,宮里又不是沒別人了。

這分明是,故事重演啊。

當初,她被趕去冷宮,陳家就是這樣將自己賣了。

現在更是如出一轍……她若是去正殿,等著她的,恐怕就是李氏跟李進馮保這些人了吧。

想到這里,她不由慘然一笑。

眼見陳母要為她穿戴,她突然收斂了情緒,坐了起來,正色道:“替本宮著冠服!”

陳母默然,好一會才點了點頭。

兩人相顧無言,沉默不語,磨蹭了好一會,才找來冠服,開始穿戴。

太后冠服,是受冊、謁廟、朝會才會穿的,如今有這要求,顯然是將此時當作與眾不同的時日。

陳太后任由陳母為自己穿戴配飾,自己親手拿過后冠。

其冠圓匡,冒以翡翠,飾九龍四鳳,貴不可言。

等穿戴好,她輕輕扶了扶冠上的大花十二樹,率先挪步:“走吧,本宮倒要看看,是誰夤夜拜見。”

……

慈慶宮正殿。

陳太后見到了今夜意想不到的第二個人。

竟然是皇帝!

在陳母退下后,空蕩的大殿中,只有當朝皇帝、正宮太后,兩人而已。

朱翊鈞看了一眼陳皇后身上的冠服,揣摩著她的心態。

面上卻做足禮數:“臣皇帝鈞,拜見母后。”

陳太后也定定地看著皇帝,神色惘然。

她還以為,是李氏在侯著她,沒想到,竟然是這位連她都有些喜愛的少帝。

目光從殿外收回,陳太后疑惑的目光又回到皇帝身上。

皇帝是替他的生母打頭陣來了?

或者,這內廷干脆就是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陳太后微微頷首,試探道:“皇帝夤夜來尋我,可不合禮數,不知所為何來。”

但皇帝的回答,卻不在她意料之內。

朱翊鈞再度拜倒,仿佛有萬千情緒一般:“孩兒,為質問母后而來!”

陳太后不置可否,等他接著說。

朱翊鈞繼續說道:“娘親,那高拱,凌迫司禮監、挾逼君上、欺我生母,難道不是仗了母后的勢么!”

“如今,高拱在朝堂上說一不二,以臣壓君,讓孩兒苦不堪言,辛澀中,又難以置信,是母后授意!”

“幾日不眠不休,一度徹夜輾轉,今日終是忍不住來問一句母后!”

“娘親!我是不是你兒子!”

朱翊鈞很清楚什么是先發制人,先入為主。

哪怕他要逼迫陳太后,也不可能來硬的。

一上來就占據道德制高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人,是最擅長自我洗腦的。

如果不讓她陷入理虧的境地,心態就會在被逼迫時強烈反彈——我是白蓮花,為什么都來欺負我?

屆時,若是情緒上頭了,見大勢已去,一頭撞死在殿上,朱翊鈞可就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一旦遭了這種瓜田李下的事,那就是一輩子的政治污點。

什么言官、野史、陰謀,就會像蒼蠅一樣往他屁股下面鉆。

可以說,今夜陳太后一旦死在這里,那么無論是不是他干的,外人都會認為是他干的。

屆時,別說掌權受影響,便是高拱,都要抓著這個破綻,來垂死掙扎。

甚至于天下士林,朝野文官,都會對他這位皇帝,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種條件下,不說寸步難行,至少也是難度翻倍。

所以,這是他今夜唯一的顧慮。

他必須,溫柔地逼迫陳太后,萬萬不能出現不忍之事。

陳太后身著冠服,儀靜體閑,款步走近。

她上下打量著皇帝。

好兒子啊,果真是好兒子。

不知不覺間,就有了這樣的龐然大勢。

本以為是替李氏而來,現在看來,倒是她看輕了這位圣君了。

陳太后面無表情道:“皇帝自然是本宮的兒子。”

“正因為是本宮的兒子,本宮才要替皇帝好好監國,重用老臣,是皇帝年歲尚小,多慮了。”

她自然知道皇帝是有恃而來——這慈慶宮內外,恐怕都是他的人了。

但想挑她的錯處,她是不認的。

大不了,一段白綾罷了,她在冷宮,本就等了三年了。

總不能更差了。

可朱翊鈞卻并不想看她矯作。

他直接揭開一切掩飾偽裝,看著陳太后痛苦道:“我知兩宮不合,娘親如此作為,事出有因。”

“但……孩兒何辜?”

他倔強地仰起頭,直視陳太后的眼睛:“生母是母,嫡母更是母。”

“如今兩宮爭端,如同在孩兒心中天人交戰!”

“孩兒也想孝事娘親,讓二老享盡尊榮。”

“娘親,但有半點可能,能否,莫要陷孩兒于不孝之地。”

“拳拳之心,娘親明鑒!”

這話確實沒得挑理。

皇帝向來孝順,隔三差五請安問好,每有好物,也會與她分潤。

更別說時常請教學問的作為,更讓她清楚,皇帝確實是個孝順仁善的人。

她唯一有些虛心的,就是面對皇帝了。

但……那是之前,如今皇帝既然已經夜闖慈慶宮了,還在裝可憐,未免也太小看人了。

她直視著皇帝,語氣強硬道:“皇帝夜闖慈慶宮了,就是為了惺惺作態?”

但凡皇帝真有這么恭順,也不會暗中掌控了內廷。

更不會夜闖寢宮,讓她連一個身邊人都喊不到了。

朱翊鈞搖搖頭,凄聲道:“娘親有娘親的戒備,孩兒也有孩兒的委屈,若是有半點辦法,孩兒也不會夤夜闖宮。”

“我知道娘親都準備給我按上一個不孝的名頭,好廢了我。”

“若非今日高拱私下挾逼,說要扶我那四歲的聽話弟弟登基,孩兒又何必心慌到現在無禮于母后?”

陳太后一怔。

這話倒讓她措手不及,下意識問道:“元輔說要廢了你!?”

這事,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見自己把節奏帶偏,朱翊鈞繼續趁熱打鐵。

他仰起頭,一臉倔強道:“娘親何必明知故問!若無你的首肯,高拱焉能說出這般話!”

朱翊鈞是必然不能讓這位母后自詡一個完美受害人的,這個人設,只有他擔得起。

陳太后默然。

她與高拱固然有些默契,但根本目的卻不一樣。

自己心中也沒那么多家國天下。

高拱怎么想,她也管不著,二人至多說是各取所需。

想到這里,陳太后終究還是嘆了口氣,將眼前的兒子扶起來。

有些不自然地扭過頭,地解釋了一句:“我沒這個意思。”

廢帝固然聳人聽聞,可她其實并不在乎。

什么大局,什么天下,她都不放在心上。

但,她只想把該算的帳算了,剩下的事,也沒那個心情胡亂折騰。

陳太后抬眼看了眼宮外,一片寂靜無聲,繼續說道:“這話我或是說晚了,皇帝應當準備藉此殺我?”

皇帝做到這一步,當然不可能是來跟她訴苦來了。

或許,只是圖個心安,與自家多說兩句好動手罷。

但朱翊鈞卻并未認下這個猜測,反而一臉難以置信看著陳太后:“娘親如此看我?”

他突有些失魂落魄:“孩兒早想當面與母后陳情,但卻一直受阻于慈慶宮外。”

“如今,為了見上一面娘親,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他輕聲道:“我知母后為何要倚助高拱。”

“娘親怨憤身為正宮卻無己出,也怨憤我皇考將母后遷居別宮……”

話未說完。

陳太后突然失態,她猛然回頭,盯著皇帝,一字一頓道:“你以為是誰害的!”

皇帝什么都不知道,竟然也妄想來說服她?

要是天下事靠嘴巴就能解決,大明朝還養這么多大軍做什么?

出乎她的意料,朱翊鈞點了點頭:“孩兒自然知道。”

“不但知道,孩兒還將罪魁禍首給母后一并帶來了。”

陳太后戛然而止。

她愣愣看著皇帝:“帶……帶來了?”

朱翊鈞上前,扶住了陳太后:“孩兒帶您去看。”

陳太后抿住嘴唇,任由皇帝牽拉到屏風前。

在她心中,李氏下一刻,就要轉身從中出來,奚笑她。

但,又一次地出乎了意料——皇帝一把推倒屏風,露出了一具尸首!

赫然便是,馮保!

只聽皇帝憤聲道:“馮保欺君蠹國,罪惡深重!”

“嘉靖時,便倚仗東廠,行陰毒之事,我觀皇考幾位子女夭折,與此人不無關系!”

“隆慶時,又諂媚獻上,為我皇考奉上虎狼之藥,害我皇考英年早逝!”

“如今,更是聽聞此人離間兩宮,使后宮不合,更是死有余辜!”

“孩兒,特意誅殺此獠,既為正國法,也替我母后出氣!”

有些事,掰扯不清。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別掰扯。

有能殺的人,趕緊殺了,面上有個結果,也就夠了。

如果還要尋根究底……那就是真的不識好歹了。

陳太后視線卻沒從馮保身上挪開。

似乎在意外,似乎又有些暢快。

她怔怔地看著馮保的尸體。

正當朱翊鈞以為此事揭過,這位母后要順著臺階往下走的時候。

就聽到陳太后喃喃道:“皇帝不曾在宮外呆過,見的事不多,你可知,平民若是被狗咬了,是追著狗攆,還是去找主人家的麻煩?”

這就是不給面子了。

朱翊鈞嘆了口氣。

內宮這些腌臜事,是誰做的他不想知道,也沒必要知道。

這就是他壓根沒打算從陳洪嘴里問些什么的原因。

但,至少以他的猜想,大概率不會是李太后授意。

可很多事情不以人意志為轉移。

就如陳太后所說,狗畢竟是狗,賬總歸要算在主人家頭上。

那能怎么辦?又不能把李太后綁過來她給泄憤。

好在,他不是非要給這位母后順心——只要心態別極端到真的一頭撞死在殿上,就夠了。

朱翊鈞開口道:“母后教訓得是。”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馮保以奴欺主,自然是主人家的錯。”

“一切,都要歸咎到我皇考身上!”

他側過臉,看向陳太后,繼續道:“但,子不議父過,我皇考既然仙去,這筆賬,合當算到我這個做兒子的頭上。”

“娘親要打要罰,請讓孩兒代為受之。”

陳太后冷笑:“真是個孝順的好兒子……”

她冷嘲的話,正要出口。

突然就聽到一聲飽含感情大喝:“娘親!”

只見朱翊鈞突然跪地,行父母大禮。

真摯道:“我知娘親一度耿耿于懷,孩兒再孝順,也不是娘親己出。”

“但請娘親莫要辱沒了孩兒一片拳拳之心!”

“無論是嫡母生母,孩兒都視為至親,從未有半點區別待之!”

“若是不信!孩兒甘愿剖心挖膽,呈見母后!”

說罷。

朱翊鈞突然作態。

徑自扯開上衣,露出坦蕩的胸堂。

又隨手拔出馮保身上插著的染血匕首,扯過一塊破布裹住,雙手托起,遞到陳太后面前。

突如其來的行為,讓陳太后陡然慌了神。

皇帝一動不動、視死如歸,陳太后也被震懾住,怔愣無聲。

只有在殿外的朱希孝屏息凝神,看著一幕。

他知道,皇帝手中是事先安排的一把無刃鈍匕。

雖說傷不了人,可哪怕磕著碰著,都是他朱希孝的罪過!

即便皇帝吩咐,非要太后蠢動之時,他才能闖進去。

但事有權宜,他已然下定決心,一旦太后不識好歹,有拿起這匕首的征兆,他便要沖將進去,將其按倒。

時間仿佛凝固。

匕首上屬于馮保的血液,還在滴滴灑落。

將肅然的氛圍,烘托到了極致。

皇帝自去上衣,袒露胸膛,試探著太后的底線。

這一幕宛如二十四孝一般的行為藝術,卻真將當事人驚得手足無措。

這不是簡單的賣慘。

這是皇帝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太后。

要么妥協讓步,要么,兵戈相見。

沒有第二個選項。

無論陳太后之前打算做什么,針對陳家也好,報復李太后也罷,乃至于想嘗嘗權力的滋味,種種理由,今夜,都必須要過皇帝這一關。

激化矛盾也是談判的技巧之一。

朱翊鈞低著頭,等著陳太后的決定。

這個選擇,決定的不是他的命運,而是陳太后的。

無論是信了也好,還是愿意下這個臺階也罷,今后他都不會為難這位母后。

相反,如果這個臺階不肯下,那他也別無辦法,只能讓這位母后憂思成疾了。

同時,也是在擠壓陳太后的選擇。

如此,便只能在妥協與殺子之間選擇,悄無聲息地湮滅掉了,自絕性命來報復的可能。

時間一點點過去。

陳太后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復下來。

見識過先帝那種貪婪好色,驅逐原配的無情皇帝。

如今看到眼前這位以身犯險,想彌合兩宮的至情皇帝,只覺是奇觀。

皇帝用實際一行動告訴自己,若是再想支持高拱,攪亂內宮,不如從他的尸體上跨過去。

真是個孝順的好兒子啊,竟然用這種方式來逼迫她。

怎么敢的?

賭自己心軟,還沒有發瘋?

還是情真意切,孝心純粹?

還是……但凡她有所動作,立馬就是百步穿楊的一箭,射穿自己?

一子一母,一跪一站,畫面幾乎凝固。

所有人都沒有動作。

朱翊鈞很有耐心,太后怔怔出神,朱希孝在外反而最是心中最焦急。

終于。

朱翊鈞聽到了陳太后的聲音。

“為了逼迫我,陛下也是費了不少心機。”

朱翊鈞抬起頭,只見陳太后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她轉過身,擺了擺手,示意皇帝扔了匕首。

朱翊鈞隨手往外扔了出去,讓朱希孝撿走,這才回過頭道:“孩兒的心機,也是為了這個家。”

“還請娘親勿要惱憤,日后孩兒必定孝奉母后。”

戲做到這個份上,也就夠了。

沒有撕破臉,大家都有臺階下,就不妨礙正事了。

當然,近日這位陳太后,還是不要見外人的好,等局勢穩定,再好好孝順她。

陳太后似乎被抽空了所有力氣,疲憊道:“陳洪他們呢?”

朱翊鈞毫不避諱:“皆有取死之道,孩兒已然全部誅殺!”

先帝虎狼之藥吃多了早死這筆帳,也正應該算在陳洪頭上。

殺幾個自尋死路的太監,就能前塵舊債盡消,難道不是好事?

陳太后愈發無力。

她有心指責皇帝,卻也明白,這等威脅皇權的事,有實力掀桌,能留她這位母后一條命就不錯了,別說區區幾個太監。

但終歸是多年主仆,陳太后只覺心中一慟。

她面色凄凄,擺了擺手:“也不用留人伺候了,皇帝要做什么自去吧。”

朱翊鈞卻沒應聲。

陳太后一副生死看淡的模樣,他哪里能直接放任。

他輕聲開口道:“娘親稍待。”

說罷,朱翊鈞便走了出去。

陳太后自怨自艾,并未說話。

不多時,才聽到皇帝的聲音響起:“娘親,你看。”

陳皇后轉過頭,只見皇帝身側,張宏抱著一名一歲多的女嬰。

朱翊鈞溫聲道:“這是皇考第六女,王貴人誕下的朱堯姬,如今一歲九個月。”

“王貴人難產逝后,一直由秦貴人養育。”

“如今既然母后正位后宮,為天下母,自然也應當交由娘親。”

陳太后緩緩走進,看著張宏懷里的嬰兒。

她伸手撥弄了兩下。

才轉身正視皇帝。

這位少帝,她已經分不清幾分虛情,幾分真意了。

甚至于,她現在隱隱開始懼怕自己這兒子——這份洞見人心的手段,當真不似人。

這是怕她尋短見,影響他的皇位呢?

還是單純見自己孤苦無依,替自己尋個女兒養著呢?

她伸手抱過朱堯姬,心不在焉問道:“皇帝今夜,究竟所為何來?”

朱翊鈞迎上她的目光,恭謹道:“母后,確系沒別的事,只為解開娘親心結。”

“不過,既然來了,孩兒正好想起一事,明日宣治門封賞,出了些紕漏,不得已重新擬旨。”

“如今只差娘親加名了。”

陳太后恍然大悟:“你要罷免高拱!?”

她自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正因為她支持高拱,高拱才能壓制內外。

這才沒過幾日,皇帝就夜闖慈慶宮,恐怕,就是為此而來。

但,朱翊鈞卻搖了搖頭:“元輔總歸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厥功甚偉,孩兒豈會罷他。”

他語氣幽深,意味難尋:“朕,要好好封賞他。”

陳太后心中訝然,卻也沒細問。

如今對這些事,她已然都沒了興致過問。

隨意地點了點頭:“旨意給我吧。”

這就是同意要加名了。

朱翊鈞站在原地,沒有動作。

頓了頓,才緩緩道:“不必勞煩娘親了……孩兒已讓人去取印璽了。”

陳太后默然。

二人無言良久。

朱翊鈞才恭謹告退:“娘親,孩兒先告退了。”

陳太后只哄抱著朱堯姬,一言不發。

等到皇帝退了出去,她才掃了一眼皇帝的背影,自嘲一笑。

笑著笑著,莫名地哭了出來。

……

朱翊鈞偏著頭,聽著殿內的動靜。

聞見絲絲縷縷的哭聲,這才放下心來。

哭了好,哭了情緒也發泄了,不會輕易尋短見。

他一邊往外走,心中卻也有些感慨,這應當是他最后一次在兩宮面前如此裝嫩了。

如今,張居正與他有默契。

李太后只能依仗他。

高儀待他為真主。

日講官視他如天才。

再等明日驅逐高拱,重組內閣。

他便是兩宮、朝臣、勛貴、內臣眼中,堂堂正正的天子!

帝君,就是帝君!

朱希孝默默跟在皇帝身后,突然看到皇帝下意識摸了摸肚子,而后似乎摸空了,便將雙手負在身后,安步當車,灑然從容。

這幅體態,他莫名感覺皇帝似乎氣勢陡變。

不像什么少年天子,倒像一位執掌大權多年的高位者!

還在疑惑著,突然聽到皇帝朝他說話:“朱卿,打掃一下再走。”

朱希孝的思緒戛然而止,躬身應是,退了下去。

朱翊鈞又吩咐張宏:“去,尋兩只貍奴,給母后送來,再讓陳家女眷多進宮陪陪母后。”

張宏忙道:“奴婢明日便去辦。”

朱翊鈞一邊往外走,似乎又想起什么:“這段時間你親自來伺候我母后,她沒個使喚的人,容易被欺負。”

“人手不夠就去問李進要。”

張宏聞弦知意:“奴婢不會讓太后受委屈,也不會讓人來打擾太后清凈。”

朱翊鈞點了點頭。

方一走出慈慶宮,就看到蔣克謙捧著旨意等候在外。

朱翊鈞拿過,掃了兩眼,已然加蓋好了皇帝與兩宮印璽,又交回蔣克謙手里。

吩咐道:“走吧,回去休息休息。”

他仰頭看著漸漸消散的白色虹光,喃喃道:“明日,還有的忙。”

-----------------

應該是周日三江,下周上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萬歷明君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6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