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天將軍  >>  目錄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

作者:落葉凋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熱血 | 穿越 | 落葉凋謝 | 大唐天將軍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

兩京古道,雖還未開始動工水泥路,但自安祿山叛亂以后,古道被進一步加寬,特別是潼關以東,雖還存在險絕的道路,然崎嶇不平已很少見。

修建兩京古道的水泥路是大工程,沙石廠、水泥廠,只在長安附近,肯定是不足的。

朝廷在兩京古道的華陰、靈寶、澠池、新安等地,都建立有水泥廠。

預備更多水泥、沙石。

同時,以水泥鋪城池,向中原地區延伸。

秋高氣爽,李瑄的車隊到達洛陽。

得知至尊再幸東都,洛陽城中、甚至洛陽周邊縣鄉的百姓,都來到城南迎接。

山河裂變,洛陽遭難。那一年里,中原大地,遍是鐵蹄,慘絕人寰。

是至尊撥云見霧,拯溺救焚,百姓無不感激。

是以,在李隆基禪位李瑄為皇帝時,中原大多數地方無條件支持。除賤為良更為順利。

現如今的洛陽府尹為獨孤峻。是以前李瑄在西域時的幕僚。

李瑄在洛陽城的主城門定鼎門,見獨孤峻等洛陽官吏,問候一眾百姓。

他特意召一眾鄉老,向他們詢問近些年來的民生,噓寒問暖。

百姓們感激涕零,無以言表。

入洛陽城,李瑄暫且住在紫薇宮。

宮中楓葉似火,秋菊肆意綻放,有種別樣的秋意之美。

李瑄讓妻子們在紫薇宮中游玩,正好可以賞秋菊。

洛陽牡丹千姿百態,菊花也多種多樣。

她們都是第一次來洛陽。

待十余天后,再行出發。

李瑄則召洛陽府尹獨孤峻至武成殿問事。

“官制更改,以洛陽建府,區別于河南省,府尹覺得和以往有何不同?”

李瑄向獨孤峻詢問行省制對洛陽有沒有影響。

雖然洛陽與長安同為都城,但中心不在此處。

洛陽府北至黃河,太行山腳下;東至滎陽,西至潼關,南至汝南。

雖然面積廣大,但在資源的調動上,不如以往方便。

“回至尊,依大運河便利,糧草皆可輕松進入洛陽,含嘉倉內的糧食,一直滿倉。月月有新糧換舊糧。”

“乾元以來,特別是除賤為良過后,市籍制被廢除,崤山以東的行省多先經于洛陽府。更有不少胡商從長安到達洛陽。”

“因此,洛陽府的賦稅,除每年上繳朝廷,還有不少贏余,可用以民生……”

獨孤峻向李瑄匯報洛陽的情況。

改制以后,洛陽府憑借東都的名聲,發展得更為迅速。

幾乎能在長安買到的東西,在洛陽也可以買到。

洛陽城外,也建立有大量的工廠。

天下文人、詩人,也總是在洛陽城中匯聚,醞釀盛況。

“嗯!不錯。洛陽府是大唐兩京之一,是大唐在中原地區最核心的城池,發展洛陽的時候,不要局限于這洛陽南北的城墻。洛陽府不止洛陽城,百萬百姓皆衣食無憂,才算是富足。”

李瑄點了點頭,對獨孤峻表示肯定,又不忘對他提點。

“臣遵從至尊的教誨。”

獨孤峻起身拱手,并向李瑄啟奏:“臣有一建議,還請至尊酌量。”

“但說無妨!”

李瑄讓獨孤峻坐下直說。

他有容人之量,不會因言語過失去苛責臣子。

“回至尊,現乾元盛世開啟,西北邊患皆已掃平。當將中樞暫且遷至洛陽,一來可疏解長安的人口,不必再大量運輸糧食到長安。二來可以借助南北大運河,對中原、淮南、江南等地區施加影響力。”

“關中四塞之地,然先帝五次就食于洛陽,已不復天府之國的力量。天子居于洛陽,可使長安暫且休養生息……”

獨孤峻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李瑄。

遷徙中樞,創造盛世。

結合新法,獨孤峻覺得想在工商上更上一層樓,中樞搬遷至洛陽為重中之重。

相比于長安,洛陽可以直接對河北、淮南、江南、齊魯等省份產生影響。

這些地方,全部都是當前大唐最富庶的區域。

說到底,行省制度下,長安府距離核心稍遠,對南方的影響力不足,還需要至尊親自巡狩南方。

獨孤峻擔心因為武則天立神都洛陽的原因,使至尊不想移中樞至洛陽。

畢竟大唐是兩京制,遷徙中樞,不是遷都。

“朕有過這樣的想法。然長安雖然無法直接影響河北、江南,但長安可以通過絲綢之路,影響河西隴右、影響西域。那里的部族還未完全歸心….…”

李瑄緩緩說道。

長安是四塞之地,但潼關、蕭關、武關等對李瑄這種銳意進取的君王沒有任何意義。

歷史上,國都六陷,天子九遷。

真要到那份上,還不如直接亡國。

但李瑄中意于長安能對西境的控制。

誠然,大唐核心在崤山以東,但西域對華夏非常重要。

其實,李瑄認為發展南方,可以在長江旁選擇一座新都,比如金陵。

這樣可以加快嶺南開放,早日進入東南亞。

但李瑄不想大興土木。

而且華夏的地勢,一直是北高南低。

因此北方更容易為都城。

幽州,李瑄則沒有考慮過。

歷史上定都幽州,是要對抗胡人的威脅。

現李瑄掃清北方、東北一切障礙。

幽州作為行省的中心城市即可。

雖大唐是兩京制,但只能側重于一座城市。

選擇長安,牢固河隴、西域、蜀地、朔方、瀚海都護府、雪域高原等。

選擇洛陽,則依托洛陽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大運河,發展核心地帶的商貿。

“至尊,臣前往長安時,朱雀大街已鋪上光滑的水泥路。您也計劃在兩京古道修水泥路。若此路修成,長安與洛陽七百里,車馬三日即至。屆時,中樞在洛陽則可影長安以西。”

獨孤峻向李瑄回答道。

“我會好好考慮。”

李瑄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

水泥路修成,要等到幾年后了。屆時西域、雪域高原對大唐的認可度會更高。

那時再考慮將中樞遷至洛陽,全力發展崤山以東。

他隱隱被獨孤峻說動。

在當前的時代下,華夏是開拓者。

崤山以東,人口占據大唐總人數的五分之四以上。

工業革命,一定是從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開始。

若真能完成工業革命,鐵路、柏油路修建,擁有電報機等通訊,掌控西域易如反掌。

李瑄要做的,是盡快完成農業革命,將工商業推到一定臨界點。

大唐必須快速進步,否則小農經濟會顯得十分脆弱。

遷徙中樞之事,待兩京古道的水泥路修好再說。

李瑄又與獨孤峻交流一些其他事情,最后,李瑄向獨孤峻詢問:“南下江淮的船只是否已經備好?”

“回至尊,大小一百艘船只,皆已備好。”

獨孤峻向李瑄回答。

一部分天策衛沿著大運河南下。

另一部分則乘船跟隨。

最大的一艘是李隆基曾經打造的龍船,重修一遍,為李瑄此次南下的主船。

“有勞府尹。”

李瑄點了點頭,然后與獨孤峻一起,慰問洛陽府其他官吏。

翌日,李瑄前往大唐月報總部視察。

六年時間,七十多期的發行,使大唐月報在大唐百姓心中,產生一定的地位。

沒有人懷疑大唐月報上新聞的準確性。

至尊親筆撰寫的《西游記》依舊在連載中。

對于凡夫俗子來說,《西游記》的故事老少皆宜,令人津津樂道。

李瑄看到大唐月報的發行愈發流暢,活字印刷,使大唐月報能在次月初三,陸續印刷出報紙,然后快馬送往各地。

哪怕是南海,也可以在兩個月內送達。

坐于家中,即知天下事。

大唐月報的出現,使消息流通得更快,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千千萬萬的百姓。

下午的時候,李瑄來到位于紫薇城的智慧宮。

智慧宮在紫薇城的宮城之中,由原本的弘文館改建。

李瑄第一次到達智慧宮。

阿費夫等諸國學者、發明家,多達八百余人。

平日里,他們負責翻譯自己國家經典。

同時,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知識。

也有學者研究大唐的歷法、數學。

那些發明家則讓他們自己搗鼓。

大唐也有一批學者在智慧宮,與外國學者取長補短。

李瑄來到智慧宮,宣布譯書的學者,可以永久成為唐人。

凡發明利國利民之物者,依舊會獎勵官職、爵位。

以激勵這些外國人在大唐扎根,徹底為大唐效力。

阿費夫等學者動容,他們只是外來人,從未奢求過大唐的爵位、官職。

但有大唐皇帝親口承諾,他們不得不信。

手舞足蹈,激動溢于言表。

大唐作為最文明的國家,有英武的天可汗統治。

看洛陽的布局和繁華,人人都想永居于此。

對一些波斯人來說,本來已被大食統治。是天可汗將他們解救出來,還能自稱波斯。

一個個卯足勁,希望能創造出利國利民的東西,讓天可汗看到他們的價值。

李瑄在洛陽城陪伴妻女數日后,在臨走前的一天,召所有智慧宮的成員,到智慧宮聽從他的演講。

現智慧宮的祭酒為聲名赫赫的文人蕭穎士。

他在開元時期進士及第,起起落落,一直推后進為己任,被稱為“蕭夫子”。

李瑄之前請李白為智慧宮祭酒,但李白對這種以譯書、數學、經文、發明、哲學思想為主的智慧宮不感興趣。

所以李瑄令蕭穎士為祭酒。

雖然是從一品官職,但沒有多大權力。

許多人認為智慧宮祭酒,連侍郎都比不上。

智慧宮中,大唐與外國學者加起來共一千三百余名,包括李瑄隨行的官吏,坐得滿滿登登。

智慧宮的主殿布局是李瑄設計的。

如后世的大會堂一樣,能坐一千多人。

更方便去交流。

“拜見至尊……”

李瑄和蕭穎士進入智慧宮的主殿后,所有人起身拜見。

來大唐的外國學者,個個聰慧。

他們出發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漢族,現大部分都能掌握一定漢語。

即便聽不懂李瑄的話也不要緊,會議過后,會有人告訴他們。

李瑄抬手,所有學者重新落座。

李瑄的地位,大詩人、大詞人、大文學家、大發明家的身份,注定李瑄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奉為圭臬。

唐人看李瑄時,眼中含光。毫不掩飾對李瑄的崇敬。

外國人眼中,李瑄是傳說中的神靈。

“朕今日想問諸位一個問題。有誰考慮過,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我們腳下踩的大地,是什么樣的形狀?是方,是圓,亦或者其他形狀?”

李瑄立于中央,拋出這個問題。

有的東西,如果沒有他的引導,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

他也不想有那么多稱號。但他既來之,就必須將腦海中有限的知識留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

至尊為什么會問出這句話呢?

這句話,恰恰將學者們問住。

他們一直活躍在這世界,卻無法得知天地的方圓。

“智慧宮中,我也是學生。諸位可暢所欲言。”

李瑄笑了笑,讓諸位盡管說。

事實上,在大航海開啟前,沒有任何人能證明世界是圓的。

有的知識一些人的推測、猜測,以及后人的捏造。

待人到達星空,才能真正看到世界是圓的。

包括李瑄現在的言行,在大航海前,也只能算推測。

“回至尊,大地廣袤無垠,四野平坦,天理應為方,方能與地之方正契合,仿若榫卯相扣,構建乾坤秩序。”

一名漢家學者,用天地皆方的猜測,想證明天地皆方。

“古人有過記載,以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循環往復,猜測天是圓的。”

又一名學者認為天地是圓的,有理有據。

二人話語一出,學者們圍繞方圓,爭論起來。

“諸位以為,這天地真就廣袤無盡嗎?有史以來,也僅僅有羅馬這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與我大唐接觸。”

“若信方圓,該有天邊,為何不曾有人達到?”

在學者們爭論不下之時,李瑄說出自己的意見。

華夏人常說的“天涯海角”和“遠在天邊”,但都是文人的想象,沒有人去過。

中原自詡中央之國,以華夏為中心,四方為戎狄蠻夷。

可想過戎狄蠻夷以外為何?

眾學者不解其意,但都如學生一樣,認真聽著李瑄發言。

“有道是實踐出真知。如果是方圓,就到達天邊。如果世界是球體,從東出海,還回會到原點……”

李瑄向學者說這番話,意味著大航海,將要開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天將軍目錄  |  下一章
大唐天將軍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56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