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424章 遷都大祭天地鬼神共聽之
外孫女終究是比不上外孫的,諸侯王和公主的地位也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嚴氏才希望呂玲綺能夠生下一個兒子出來。
當然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呂布膝下一直無子,即便如今享受到的恩榮再怎么大也繼承不下來,家中缺少一根頂梁柱。
有個外孫幫襯扶持呂家也是好的。
呂玲綺聞言苦笑道:“懷上龍嗣又豈是易事,母親便是催我我也沒辦法。”
嚴氏剛想說話,便聽到一旁傳來一陣嬰兒哭聲,還有呂布慌張的聲音:“哎喲,怎么哭了?”
“外公又不是故意嚇唬你的,別哭別哭……”
嚴氏眉頭一豎,起身就去教訓呂布去了。
清禮宮內,劉協正親自端著玉碗給甄宓喂藥。
自從張仲景入宮為甄宓治病之后,甄宓的肺疾就有了明顯的好轉,咳嗽的次數變得比以前少了許多。
“唔……”
甄宓喝了一口湯藥,眉頭瞬間便皺成了一團,還沒等她喝第二口,就忍不住別過頭去干嘔了起來。
劉協對這種情況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張仲景開的藥方雖然好,但是卻格外苦澀,他之前嘗了一口差點直接吐出來,即便往里面添了不少蜂蜜也用處不大。
再加上甄宓如今懷了龍嗣、孕吐頻繁,所以每次喝藥對她而言都是煎熬。
輕輕幫甄宓拍著后背、待她稍稍好轉了一些后,劉協遞過去一張帕子,然后關切地問道:“愛妃,要不要再往藥里加一點蜂蜜?”
“不必了,陛下。”
甄宓臉色略顯蒼白,聞言卻搖頭說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張先生說了蜂蜜性寒,吃多了不利于臣妾的病情。”
“讓臣妾……緩一緩就好。”
劉協只好放下玉碗,從旁邊的宮女手中接過一張帕子,輕輕為甄宓擦拭嘴角。
看見他這般仔細貼心的模樣,甄宓不禁為之動容。
劉協身為天子,每日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依然會雷打不動地過來探望她,甚至連喂藥這種小事也親自負責。
這般無微不至的關懷,她怎能不感動?
想到此處她忍不住說道:“陛下還是要以國事為重,臣妾的病情已經好轉了許多,無需陛下這般掛念。”
她當然希望劉協能夠時常陪在她身邊,但她明白國家大事要比兒女情愛重要得多,不能因為自己而耽誤劉協,讓他落得個沉迷后宮美色的罵名。
“怎么,朕難道就不能把國事和愛妃兼顧嗎?”
劉協笑著調侃了甄宓一句,同時淡定且裝逼地說道:“愛妃還是太低估朕了,以朕的能力,處理政務根本就是手到擒來,不會耽誤半點。”
聽到這話,甄宓微微白了他一眼,說道:“陛下就會說大話,陛下分明是將政務都丟給了司馬常侍還有諸葛尚書他們去處理,所以陛下才會這般空閑。”
被甄宓當場戳破,劉協表情頓時一僵。
不過身為天子他還是要面子的,強行嘴硬道:“朕這是鍛煉臣子的能力,同時給予他們表現的機會。”
“愛妃若是不信可以去宣室問問諸位愛卿,看他們有誰不愿意加班的,這都是他們的福報,福報懂不懂?”
看見劉協面紅耳赤的模樣,甄宓捂嘴一笑。
其實她剛剛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劉協雖然讓大臣們協助處理政務,但許多決策依然要親自過問,偶爾還是會忙到很晚,只是說沒有以前那么辛苦罷了。
“陛下,甄氏現在……如何了?”
調笑過后,甄宓忍不住問起了甄氏目前的情況,她自上次之后就沒有再關注了。
所以劉協后續具體是怎么處理甄氏的,她并不知情。
劉協將玉碗放在一旁,說道:“你兄長主動認罪,而且火燒欽差一案的幾位主犯也自盡伏誅,朕念在甄氏過往功勞的份上沒有繼續追究下去。”
“朕已經將甄氏族人都送回了原地,但將甄氏上下大部分族產沒收,不過仍然任用甄氏族人經營這些產業。”
劉協并未隱瞞,告訴了甄宓他對甄氏的處置。
貪污巨額財產、火燒欽差,犯下這么大的案子,按律法是要滿門抄斬外加族滅,只是誅殺主犯并且沒收族產已經稱得上是寬容至極了。
當然,主要原因在于甄毅識相,而且甄氏有從龍之功在身。
否則這件事絕無可能輕易善了。
“多謝陛下仁慈。”
得知甄氏保住了,甄宓長松了一口氣,心里一塊大石也終于落地了。
甄氏到底是她的親族,她自是不愿見到甄氏落到被族滅的境地,只是失去權勢和富貴,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劉協沒有繼續談論這個話題,而是說道:“再過不久都城就要遷回長安了,朕屆時也要回去。”
“不過愛妃你的身體目前還沒養好,便繼續留在鄴城養病吧,等到龍嗣誕下來以后再前往長安。”
“這也是兩位先生的建議。”
甄宓生著病,又懷了孕。
實在不適合長途跋涉。
他問過張仲景和華佗,兩人都建議讓甄宓暫時留在鄴城修養為好,這樣是最為保險的。
“臣妾聽陛下安排。”
甄宓心里雖然倍感失落,但也知道劉協這是為了她好,所以溫順地答應了下來。
劉協撫摸著她的臉頰說道:“愛妃放心,等到你返回長安的時候,天下就太平了。”
“來,喝藥吧。”
甄宓微微點了點頭,從劉協手中接過玉碗,將里面的湯藥喝得一干二凈。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
遷都之日很快到來了。
遷都長安,這是非同尋常的大事,朝廷上下為了這次遷都準備了整整半年的時間。
皇宮,寢宮內。
劉協正在郭女王等一眾宮女的服侍下更換龍袍袞冕。
這時候孔融走入寢宮,躬身說道:“陛下,一切已準備妥當,可以前往南郊祀天了。”
劉協聞言轉過身來,頷首道:“孔愛卿辛苦了。”
望著眼前身著赤黑龍袍、威儀天成的天子,孔融忍不住微微一怔,回過神來后竟然紅了眼眶。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陛下,您如今終于做到了。”
孔融神色復雜地說道。
他還記得當初第一次面見天子時,天子還十分稚嫩,卻已有雄主之風,與他大談胸中的理想和抱負。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天子已經完全成長了起來,當初所許下的諾言也在一一實現,如今更是要將都城遷回大漢曾經的帝都——長安!
想到此處,孔融向劉協屈膝下跪,泣不成聲道:“能親眼看見我大漢復興,臣死而無憾矣!”
看見淚流不止的孔融,劉協心中也是一嘆,上前將其攙扶而起,正色說道:“如今大業未成,愛卿怎可言死。”
“朕當初允諾要愛卿好好活著,看著朕掃平天下、打造出一個盛世大漢,愛卿可不能食言,否則便是犯了欺君之罪。”
“孔愛卿可明白?”
孔融眼中有感動之色,聞言重重叩首,顫聲道:“臣孔融,謹遵圣旨!”
他慶幸自己當初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若是選擇支持許縣那個偽帝,那大漢的江山恐怕真的要毀于一旦,被徹底葬送!
“起來吧,時辰差不多了,百官們都在外面等候,不要讓他們久等。”
劉協笑了笑,起身朝著寢宮外走去。
此時百官正在泰安殿內等候。
今日所有人都是盛裝出席。
賈詡、郭嘉、司馬懿等臣子,以及呂布、張遼、趙云等心腹武將,都在泰安殿等候著他的到來。
見到身著龍袍袞冕的天子走入大殿。
在場所有人心中都是一肅。
天子身上的氣勢和威嚴越來越深重了,此時展現出來的威嚴卻令人感到心悸不已,發自內心地生出敬畏之意。
“參見陛下——!”
在郭嘉、賈詡的帶領下,群臣紛紛行禮。
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劉協心中也難免感到振奮,抬手道:“眾卿免禮。”
說完,便起身向大殿外走去。
群臣隊列整齊地跟隨其后。
泰安殿外,是一個巨大而開闊的廣場,此時有眾多羽林衛、虎賁軍組成的方陣,在廣場上整齊陣列。
今日晴空萬里,陽光熾烈。
但盡管頭頂有烈陽暴曬;
盡管身披重甲、悶熱不堪;
盡管身上流出的汗水已經在腳下匯聚成水洼,但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倒下,甚至持著武器的手也不曾動彈分毫!
每一個士卒都站得如同標槍一般,沉默而肅殺。
像是一把沉默而鋒銳的刀!
隨著劉協走出泰安殿,無數士卒的目光齊齊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熾熱而明亮!
劉協領著百官從這些士卒們面前走過,所過之處兩側的士卒們紛紛將右拳放在胸口前,單膝下跪行禮。
向他們所效忠的皇帝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一路離開皇宮,劉協登上龍輦,在羽林衛和虎賁軍的護送下前往南郊的祭祀天壇。
遷都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整個鄴城,故而兩側圍觀的百姓人數極多,今日鄴城上下幾乎是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
而所有大漢百姓們的臉上帶著無與倫比的激動之意,他們每個人看向坐在王輦中的劉協,臉上帶著由衷的狂熱與恭敬之色!
劉協發明建安機、建安犁,再加上時常微服私訪、體恤民情,出臺種種利于百姓的政策,他的賢明和仁德早已經深入百姓的心中。
其他各州尚不敢說,但在冀州、并州、幽州、青州等等北方大州,劉協的聲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街道兩側盡是百姓們的歡呼聲。
劉協乘坐在龍輦上,不斷笑著向兩側百姓們揮手致意,這更加讓百姓們變得激動。
浩大的儀仗隊伍緩緩從街道中行過。
臨近南郊的祭祀天壇時,諸葛亮攜一眾負責主持祭祀的官員們前來迎接天子。
“參見陛下——”
諸葛亮與眾多官員行大禮參拜。
在場的這些官員們的臉上都帶著難以掩飾的疲倦之意,但是這也難怪,準備祭祀的流程極多極為繁瑣,可謂是相當辛苦。
而且今天還是大熱天,在場的所有官員基本上每個人都被汗水浸透了衣衫,連走路都在喘氣。
劉協見狀心中,對諸葛亮等官員們頷首道:“為了遷都一事,諸位愛卿都辛苦了。”
聽到劉協的這句話之后,在場的眾多官員們頓時打起了精神,個個將腰桿挺得筆直。
天子的一句勉勵之言,比大熱天里喝上一碗冰鎮梅子湯都還舒爽!
諸葛亮拱手道:“為陛下分憂,此乃臣等的分內之事,還請陛下盡快登壇祭祀。”
“嗯。”
劉協微微點頭,然后他在無數大漢百姓的圍觀下,抬腳踏上祭祀天壇。
而隨著他踏上天壇的第一步起。
浩大的禮樂聲隨之奏響。
恢弘肅穆的禮樂煌煌大氣,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莊嚴之感,仿佛天地間就只有樂聲響徹。
此時天壇上早已擺滿了各式各樣豐盛的祭品,同時還有一只熊熊燃燒著大火的、造型青銅大鼎。
遷都祭天,需要由天子念禱文。
“皇皇上天,照臨下土;集地之靈,降甘風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
“乾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厘萬姓!”
“《易》不云乎:「通其變,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
“是故姬邑兩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湯后之業。若不因人順天,功業見乎變,愛人治國者可不謂然歟!長安乃我大漢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朕將興漢室,而今還舊都……”
樂聲停歇,劉協清朗而充滿鄭重的聲音回蕩天地。
每個百姓們都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虔誠之意。
百姓們雙手合十,閉眼禱告。
在心中祈愿大漢興旺。
念禱文是最重要的過程,這會兒只要別突然出現打雷下雨之類的壞天氣,那就代表上蒼對于遷都沒有異議,而接下來大漢也會萬事安康。
然后由禮官向上蒼獻上貢品,之后劉協就可以領著萬民朝拜上天,結束祭祀。
當然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祭天的日子是由負責歷法天文的官員們精挑細選的,他們可不敢拿自己的九族開玩笑。
所以直到劉協念完禱文,天空依舊晴空萬里。
劉協將禱文念完了后,便將其丟入了熊熊燃燒的青銅大鼎中,禱文化作一縷裊裊青煙緩緩升起,伴隨著呼嘯的風直上九霄。
這次劉協沒有玩之前大祭時弄出的紫氣東來的把戲,因為沒有什么必要,這種事情偶爾弄一次就得了。
看著禱文燒完,劉協站直了身體,他抬頭看向面前的大鼎,然后拱手在萬眾矚目下沉聲開口道:
“歷代先帝在上!護佑我大漢千秋萬世繁榮昌盛!”
“皇天后土在前!保我大漢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大漢天子劉協告之——!”
劉協深深躬身行禮。
然后祭壇下無數百姓和文武官員紛紛跪下行禮!
“歷代先帝在上!護佑我大漢千秋萬世繁榮昌盛——!”
“皇天后土在前!保我大漢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浩蕩的聲音傳遍四野。
恢弘盛大的禮樂再度奏響!
天地鬼神共聽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