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第984章 互聯網一哥的跋扈
“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陳默繼續道,聲音沉穩而有力,
“這意味著,企業必須保證所有員工的社保、公積金足額繳納;意味著拒絕拿‘奮斗’當借口,行‘白嫖’勞動力之實;意味著切實保障員工法定的休息休假權利;意味著建立清晰、規范的加班管理與薪酬支付體系。”
“這不僅是保護勞動者,更是保護我們企業自身,避免潛在的巨大人力與法律風險,讓企業能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在座許多企業已經如此執行了,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受到影響了么?”
“并沒有!反而,企業的運行效率、團隊穩定性,乃至長期的生產力,較之以往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
陳默的目光掃過臺下,敏銳地捕捉到個別臉上那抹不以為然的嗤笑。
“有人說,這樣成本太高,會讓我們失去競爭力。”
“我想說,依靠剝奪員工基本權益換來的所謂‘競爭力’,是虛假的,也是可恥的。”
“真正的競爭力,來自于技術創新、模式優化與管理效率的本質提升,而不是來自于對法律與道德底線的踐踏,更不是來自于‘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我們將來的合作,是要在陽光下的賽場上,比賽誰跑得更快、更穩、更遠,”他一字一頓,清晰無比,“而不是在泥潭里,比誰更能忍受骯臟,比誰更能沒有底線。”
“只有無能的老板才會以奮斗的名義無償讓員工加班來趕業績!”
“愿意共同維護這條底線,將精力聚焦于提升企業內在價值、共同把蛋糕做大的伙伴,將成為我們的朋友。”
“資金、流量、技術.可以互通有無,共同發展。”
陳默的聲音清晰而平穩,卻在下一秒陡然轉冷:
“反之,”他目光如刃,緩緩掃過臺下,“如果任何企業,還試圖躺在過去那種粗放、甚至違規的模式上做夢——”
他稍作停頓,仿佛看穿某些人心底的盤算:
“也許有人會想,等你們都遵守規則,我不遵守,反而能占盡便宜。”
“不錯,這正是內卷的源頭。當大多數人恪守秩序,而少數人肆意踐踏——”
“別的行業我或許鞭長莫及,但互聯網這一畝三分地——”
他聲音不重,卻字字如釘:
“其實,人們的要求很簡單和樸實,他們只需要一個多勞多得、安全、受尊重的平淡生活。
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
任何阻礙這一目標實現的人必將遭到反噬!”
陳默霸氣宣言一出,全場皆驚!
友善了好幾天的陳默,終于在此時此刻暴露出一抹猙獰和狠辣。
所有人才猛然記得,這個男人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那真是一襲白衣從無數巨頭之中血雨腥風殺出來的狠人。
身后的彼岸集團可是從社交大戰、百團大戰、游戲大戰、外賣大戰、打車大戰,一步一步踩著所有對手的尸骸站在了當今華夏互聯網的巔峰.
李彥宏與他化敵為友、小馬哥與他握手言和、老柳滿門“英烈”、校長被迫隱退一樁樁舊事如潮水般涌回記憶。
當互聯網一哥展露出,律法無效,我也略懂一些拳腳的跋扈姿態。
令剛才不經意間流露不以為然、不屑一顧、面露譏諷的老板們不禁咽了下口水,不敢再看臺上男人的目光
從2012年華夏經濟人物頒獎典禮,陳默口出狂言,引得全場瞬間安靜,但臺下那些人更多的是對這個年輕人初生牛犢的側目.
到現在,全場同樣安靜,無論前排互聯網頭部的企業家還是后方湖畔學院中等規模企業的老板們,更多的是敬畏
陳默看著這一張張神色各異的臉,內心輕嘆。
七年!
他終于走到了這個可以重新定義規則的節點。
“歸根結底,‘競合’的未來,屬于那些尊重規則、尊重員工、敢于在陽光下競爭的企業。”
他的語氣恢復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希望下一次,我們不僅能坐在一起喝茶論道,更能攜手在一條更干凈、更寬闊的跑道上,并肩奔跑。”
“今年3月,我在梧桐學院開學典禮上,等待諸位的到來。”
“當然,”他話音一轉,留有余地,“條條大路通彼岸,不一定非走梧桐學院這一條。全憑各位意愿,我絕不強求,只要遵紀守法辦企業,沒有人能指手畫腳!”
說完,陳默從容地點頭致意,在一片更為復雜、但顯然更加認真的掌聲中走下講臺。
他的發言,沒有慷慨激昂的承諾,卻像是有一把尺子,清晰地在所有人心中劃下了一道線,讓他們知道往后互聯網的‘規矩’以及新的‘底線’。
這場講話注定不會見諸報端,也不會在公眾間流傳。
但在某個層級的企業家圈子里,消息仍如暗流般悄然擴散。
新浪的曹國偉從一個參加過湖畔學院的朋友那里聽聞此事后,怔住了。
“你是說,丁磊、張朝陽都去了.我?哈哈,當時馬總確實給我打了電話,不巧我正在外地出差.哎~可不是嘛,太遺憾了.”
“具體說了什么?連我都不能透露?”
“.理解,理解。好,那先這樣。”
掛斷電話,曹國偉臉色沉了下來。
所謂“馬總來電”,不過是他挽尊的說辭。
一個好好的企業不做,閑的沒事跑去養豬的胖子、一個任由企業瞎發展自己跑到抖音當起了講物理的網紅老師
那兩位都被邀請了,憑什么他這個兢兢業業搞事業的反而被排除在外?難道他之前的“表現”還不夠忠心嗎?
馬總,您糊涂啊!
不知為何,他忽然想起多年前,陳彤還是新浪總編時,曾興沖沖地來找他:
“曹總,有個特別厲害的IT全才,您要不要見見?”
他本以為是什么知名專家,一聽只是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頓時興致全無。
誰能想到這個叫陳默的年輕人竟然能在后來攪動如此風云,就連他所仰仗的馬總都敗下陣來。
如果當時他去見了那一面,或許陳默就會從小米轉向新浪。即便最終留不住人,有這份香火情在,新浪的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
每次想到此處,他都悔不當初。
要不要.給陳彤打個電話,認個錯?
這個念頭,第一次真切地浮現在曹國偉心頭。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