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第635章 八仙過海,就是干
陳默盯著屏幕,賭狗陣容的核心卡死活不上三,最后一波梭哈,金幣見底,依舊差一張。他直接點了投降,罵了句:“媽的,跟網上的輿論戰比起來,還是這破游戲更搞我心態。”
他抬頭瞥了眼站在一旁的陳彤,似笑非笑:“怎么,坐不住了?”
“那倒不至于。”陳彤聳聳肩,“本來還想安慰你兩句,看來是我多慮了。”
他頓了頓,眉頭微皺:“不過,這次友商的手法有點詭異。
先斷章取義、偷換概念,捏造假消息引爆輿論,等熱度起來,再迅速刪帖滅跡,來個死無對證。接著,把技術爭議硬生生掰成道德問題,讓公眾盯著你的個人形象狂噴,反而沒人關心產品本身……”
“這招禍水東引,可不是百度公關的老套路,背后怕是有高人指點。”
說到這,陳彤試探性地問:“要不要……控一下輿論?”
這才是他來此的真正原因。
所謂的“控”,自然不是普通的公關應對,而是直接動用彼岸的媒體資源,徹底壓住負面聲浪,讓那些聒噪的網友瞬間閉嘴。
然而,處于輿論風暴中心的陳默,卻只是漫不經心地掃了眼屏幕中難以入目的罵戰,淡淡道:“網友說的也沒錯啊,為什么要控制?”
“可讓這些人信口胡說下去,我怕……”
“換個思路。”陳默把手機丟到一旁,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既然對方潑臟水,我們擋來擋去反而顯得小家子氣。論黑料,他們可比我們多多了——不如互潑,看誰先扛不住。”
“得嘞,等的就是您這句話”
“主攻方向嘛……”陳默指尖輕敲桌面,“繼續深挖百度的醫療黑歷史,剩下的你們自由發揮,畢竟——”他笑了笑,“你們才是專業的。”
陳彤比了個OK的手勢,轉身大步離開,背影都透著一股狠勁,仿佛已經迫不及待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陳默搖了搖頭,繼續瀏覽著網上的評論——粉轉路、粉轉黑、路轉黑,眾生百態,好一場輿論狂歡。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享受了流量帶來的紅利,省去了大筆營銷費用,如今承受流量的反噬,也是理所當然。
很公平。
甚至,他覺得這是件好事。
不過,他并不認為對方的手段僅止于此。
他在等——等對方亮出真正的殺招,也在等那枚不知何時才會出現、足以扭轉局面的“起爆劑”。
而誘餌,就是剛才讓陳彤拋出去的那些輿論。
事實證明,陳默的判斷沒錯。
沒過幾天——百度出手了。
4月20日,谷雨。
雨水潤物,萬物生長,本是春意最濃時。
可這個春季最后的節氣,也暗合著新舊交替、競爭加劇的殘酷法則。
繼春晚紅包之后,百度再次砸下10億現金補貼,而這一次,他們學聰明了——用戶可以直接提現到支付寶或度小滿。
簡單粗暴的撒錢策略,徹底點燃市場:
“每日首搜”——每個用戶首日搜索,直接送1元現金紅包,總額5億,先到先得。
“,你就來錢”——前3次搜索可抽現金紅包,總額3億,抽完即止。
更狠的是,百度直接拉起了“搜索聯盟”的大旗——
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內容,百度與360、搜狗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內容資源互通,成立“搜索生態聯盟”。
同時,百度已和三大運營商敲定合作——
今后,部分流量套餐將標注“免流量費搜索”(僅限百度/360/搜狗)。
當陳默看到對方這公告一連串的動作,也不禁有些咋舌。
之前的信息都能看到對方不只是百度一家,無非就是烏鎮對峙的那些人罷了。
他能想到對方反擊,沒想到這次它們玩這么大。
直到他注意到其中一條細則,忽然笑了,轉頭對戴文淵低聲交代了幾句。
當天凌晨,彼岸搜索的頁面突然出現大量錯別字,持續近十分鐘后恢復正常。
官V隨即發布公告,稱是“系統更新導致的臨時Bug,已緊急修復”。
僅一天時間,百度就被薅走近2億元。
導致其被迫緊急修改規則,追加補充說明:“Bug類錯誤不計入獎勵范圍”。
這一補充不要緊,直接點燃用戶怒火——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
“說好的舉報有獎,這么大平臺都耍賴,玩不起就別搞!”
“還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沒有錢誰閑的大半夜玩大家來找茬?”
面對潮水般的抗議,隨后官微進行了同意回應,明里暗里的意思是最終解釋權在我。
4月22日,彼岸的反擊,雖遲但到。
本就擅長輿論戰的“海軍”早已蠢蠢欲動,這次全軍出擊——
“看看彼岸給員工開的薪資待遇.有幾個老板能把自己口袋里的錢白花花的分給員工?”
“至少員典實打實幫助了多少打工者?這時候怎么有的人裝失憶了?”
“彼岸每年賺上千億,之前爆料陳默這些加起來滿打滿算10個億,一家企業老板只拿總營收的1,我想說,讓陳默賺,應該的!”
“論跡不論心懂不懂?小默同學給全民發紅包,旗下軟件能免費就免費,即便收費也比其他加價良心,當時一口一個‘老公’叫著,那時候怎么沒人說他是白蓮花?“
“笑死,真當網民沒記憶?餓了么給外賣小哥上五險一金免受壓榨,降低商戶傭金避免偷工減料,補貼用戶免費請客吃飯,把垃圾某團趕出市場,這只是隨便冰山一角的距離,大家做人不要喪良心?”
“男未婚女未嫁,人家女的都沒告他強奸,網上有許多人全都變成網絡審判官說實話我要有陳默這個身價,比他玩的還花.”
輿論需要引領,當有另一道聲音出現,出現許多的聲音。
許多曾受助于員典的普通打工者開始實名發聲:“當時我被前公司惡意欠薪,是員典的法務團隊幫我們打贏了官司。”
更耐人尋味的是,某個公眾號突然發布深度報道,“.對比顯示:在同期互聯網大廠中,彼岸的勞務仲裁率為零,員工每年離職率相比20以上的友商,僅有不到2,這兩個數據就足以說明問題。
如果這都算偽君子,那些真小人豈不是要笑醒?”
某個轉發過萬的熱評說得極其犀利:“罵陳默資本家的各位,你們公司的敢放《勞動法》嗎?”
照片里,那本紅色封皮的法律典籍,就像一個鎮司之寶一樣在彼岸大廳前臺的玻璃展柜中熠熠生輝。
當輿論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彼岸的反擊才真正顯露出鋒芒.
“呵呵,某些人罵彼岸罵得歡,怎么不敢提某度把多少病人送進太平間?”
“笑死,彼岸至少不賺黑心錢,某家搜索搜個感冒都能給你推薦腫瘤醫院,這波轉移視線玩得溜啊。”
“某些平臺一年靠醫療賺幾十上百億,現在豢養的水軍紛紛跳出來裝正義使者?現在弄出來個純凈版就能掩蓋之前骯臟的軀殼?那上當受騙的用戶怎么辦?就該死么?”
“建議某度改名叫'百毒',畢竟搜索慢性服毒,用了這么多年沒猝死算我命硬[微笑]”
諷刺的是,這些言論只存在于知乎、B站等彼岸系平臺。一旦“越界”,瞬間就會消失無蹤。唯一例外的是騰訊新聞,相關討論能存活兩三個小時——這微妙的時長差異,暴露了各方勢力的角力。
互聯網被生生割裂成兩個平行世界:
罵彼岸的言論,全網可見;
批某家的聲音,半網存活!
以至于知乎上有個問題“它們到底在怕什么?”矛頭直指以非彼岸系各大平臺和門戶網站以及背后的勢力。
不過有一篇文章幸免于難,從標題上看就非常耐人尋味《關于申請依法罷免陳默官方職務的公開信》。
文章羅列陳默和所代表的彼岸集團過去數年間所犯下的‘七宗罪’,包括不限于引導不正確價值觀、涉嫌壟斷惡意擾亂市場、故意通過信息引導大眾輿論等等,字字誅心。
文末的呼吁更是圖窮匕見:“.彼岸集團董事長陳默作為公眾人物,其個人違法行為與企業責任缺失對整個社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影響。
明面的頭銜不應成為惡人的護身符和擋箭牌,我呼吁,有關部門要拿出‘零容忍’的態度進行處理。
這既是對大眾的負責,也是對制度的捍衛,唯有讓失德違法者退出隊伍,才能還互聯網一個朗朗乾坤。——此致,敬禮!”
但文章下面的評論區原本是抨擊彼岸,可幾方網友爭執半天漸漸畫風跑偏,
“這些罪名,某家不是更符合嗎?”
“要說壟斷,誰比得過某個提都不能提的醫療競價?”
“引導輿論?現在到底是誰在引導?”
人們發現這些抨擊陳默和彼岸的點,另一家好像更嚴重。
直到10小時后,對方才驚覺原來這是精心設計的“釣魚帖”。
文章緊急下架,卻已成為全網笑談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