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第621章 遲來的央視專訪
當關于彼岸科技的輿論熱潮逐漸平息之際。
2015年1月末,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推出了一期互聯網企業特別節目。
這期節目對彼岸科技、小米和京東進行了深度專訪,同時也是《贏在華夏2014》優勝企業的獎勵兌現。
原本30分鐘的節目時長,此次特別延長至1個小時。
節目第一站聚焦彼岸科技集團。
鏡頭首先捕捉到公眾熟悉的面孔——彼岸集團創始人陳默。
只見他對著鏡頭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我認為與其采訪我,不如展現彼岸最真實的一面。
除了核心研發區域,我會安排開放所有辦公區域供你們拍攝”
隨后,鏡頭帶領觀眾走進了平日連開放日都禁止入內的主樓內部。
手持拍攝的晃動畫面營造出強烈的現場感,宛如紀錄片般真實。
當畫面不再顫抖,就呈現出一幅充滿活力的工作場景:有人站立著快速敲擊鍵盤,有人坐在臺階上專注地記錄靈感,還有團隊圍坐激烈討論.
鍵盤、鼠標、討論聲,聲聲起飛,很是熱鬧。
凡是出現在鏡頭里的每名彼岸員工,對記者一行人視若無睹,那種工作的專注、朝氣蓬勃的精氣神,都能溢出屏幕。
“這位同學,能接受一下采訪嗎?.同學?”
記者試圖采訪一位戴著耳機的程序員,只見他雙手化為八爪狂魔在鍵盤上舞動,屏幕上代碼如行云流水般滾動,完全沉浸在編程世界中。
沒有反應
正當記者想去拍這家伙的時候,正好被打水回來的另一個員工瞅見,趕緊制止,
“哎可使不得,這小子只要戴上耳機,除了緊急開會,誰打斷他工作節奏,跟誰急,你們是哪個單位的?”
“我們是央視財經頻道的.”
“央視啊!行,那你們采我吧,我是項目組長,知道的更多。
走,我帶你們去休息區,請你們喝飲料.放心,都是免費的!”組長熱情地招呼道。
在休息區落座后,組長如數家珍地介紹著他目之所及熟悉的同事,
“.看到那邊靠窗看風景發呆的家伙沒有,人家之前谷歌搞搜索的架構師
還有那邊打臺球那個戴眼鏡的,隔壁組技術大神,世界級的金獎就拿了三個.
喏,那邊打拳皇最能咋呼的是我大學同學,以前家住深圳,在騰訊干,去年考入青藤院,畢業后就拖家帶口開始北上來了.”
談及自身時,組長謙遜地說:
“.我?復旦的.學歷一般,水平一般,技術也一般,在彼岸就是個小透明,只負責華夏榮耀底層系統的一個小模塊罷了
入職彼岸的要求啊,那個你們可以采訪人力那邊專業.我只發表下個人看法啊。
其實我覺得學歷只是一方面,不是硬性要求,彼岸也有許多專科生甚至沒學歷的同學,但這些人在某個方面特別厲害,都是大神”
當被問及公司不足時,他笑道:“非要挑刺的話.加班需要審批算嗎?至于優點你怎么知道我抽中了30天帶薪假?
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好的地方太多了,從哪說起呢?哎呀大家看之前B站上‘彼岸探店系列’視頻就知道了。
其實總結下來就一句話,來彼岸是我人生最大轉折點,沒有之一!
他對著鏡頭真誠建議:“給觀眾的建議?好好學習,報考青藤學院,我們在彼岸等你!”
隨著采訪進行,越來越多的員工聚集過來,紛紛“控訴”彼岸的“不良風氣”:
“只要安排自己的工作干完了,想干嘛干嘛,公司太考驗我自律能力了”
“‘今日事,今日畢’這句話在彼岸是失效的,‘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才是我的座右銘。”
“別聽他放屁,工作起來就屬他六親不認,不過每天沒完成,確實我們會分析原因,后續調整屬于我們適應的節奏。”
“剛入職的時候以為彼岸不加班是開玩笑呢,入職第一周就慣性加了幾天班來著,被老大給狠狠批評教育了后來跟我們老大熟悉,吃飯的時候才知道,老大當時還被罰款了,當時那頓私房菜可貴了,我掏的錢.”
一個女生有些很是苦惱道,“自從來了彼岸,我比之前胖了十多斤.”
雖然大家都在“抱怨”,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眼中閃爍著對工作的熱愛。這種獨特的“吐槽”方式,反而生動展現了彼岸科技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員工歸屬感。
隨后畫面切換,伴隨著舒緩的旁白聲:“接下來,記者將親身體驗作為彼岸游戲部門普通員工的一天。”
當記者抵達工位,辦公區還略顯空曠,大部分工位還空著。
十點左右,員工們陸續到來,辦公室漸漸熱鬧起來。
記者旁聽了一場游戲需求分析會。
會議室里,策劃人員正講解新玩法設計,團隊成員們時而激烈討論,時而默契點頭。
墻上白板實時記錄著每個人的創意點子。
由于內容需要保密,這里進行了打碼和音效屏蔽處理。
午餐時間,記者跟隨同事們來到大受廣大網友好評的員工餐廳。
自助式開放檔口內廚師們正在準備各色美食,記者取餐時,身后一位程序員跟同伴興奮地分享著剛解決的bug
12:3014:00PM午休,記者發現一些員工開始四處活動,要么健身、要么運動娛樂。
當記者則是返回工位,工位區,智能調光系統自動降低亮度,許多人展開隱藏式躺椅,戴上降噪設備進入夢鄉,周圍很是安靜。
隨著環境照明系統緩緩調亮,辦公區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蘇醒過來。
有人伸著懶腰,有人端著剛沖好的咖啡,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記者被拉進一個頭腦風暴環節。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建議得到了認真對待,一位策劃當場將她的想法錄入系統。“在彼岸,每個聲音都值得被傾聽。”帶教同事這樣說道。
下午茶時間到了。休息區瞬間變成歡樂的沙龍,從工作內容、娛樂八卦再到社會時政,話題天馬行空。記者注意到,討論中不時迸發出工作靈感的火花。
16:30PM工作繼續。
下班時間到,上午9點半來的員工已經開始準備收拾東西,記者這才恍然,原來彼岸的8小時工作制包含中間午休和下午茶的時間,這一算工作有6個小時?」
站在公司門口回望,燈火通明的辦公區里,還有一些員工的身影。
記者不禁感嘆:“或許這只是彼岸的冰山一角,但我似乎觸摸到了它成功的秘訣——在這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再是口號;工作也不再是任務,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第二站:探秘小米新成立的手機工廠
在廠長陪同下參觀完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產線工人——
“剛來不到三個月,但已經很滿意了!”一位年輕工人憨厚地笑道,“工資比別的廠高一大截,伙食還好,俺還能有啥不滿意的?”
“小米工廠可不好進,”旁邊一位老師傅插話,“招工信息一放出來,報名的人能把大門踩爛了,得靠運氣才能搶到名額。”
“累是累了點,但干啥工作不累呢?在這兒干活心里踏實,工資從沒拖欠過,加班費都是當天結算。”
“最期待啥?當然是新品發布會啦!”一個小伙子興奮地說,“那時候產線全開,加班費翻倍,干一個月能頂平時倆月!”
第三站:京東物流24小時
清晨6:30,當記者抵達京東華北倉儲中心時,晨曦微露,但整個園區早已燈火通明。
早班工人們正在晨會上快速交接,隨后便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分揀、打包、裝車作業中。
“在這里,效率就是生命,”倉儲經理邊走邊介紹,“但我們更看重的是,如何讓員工干得舒心、活得體面。”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物流員工:
“工資比同行高20,五險一金全交,”一位分揀員邊掃描貨物邊說,“上個月老劉突發闌尾炎做手術,醫保報銷了90,自己就掏了幾百塊。”
“要知道干我們這行就是餓的快,能吃,不過食堂三餐免費,四菜一湯管夠,”一位裝車工人笑著說,“可比其他廠強多了,入職三個月我胖了五斤!”
“最難搶的是夜班崗!”一個95后小哥插話,“夜班補貼高,還能錯峰休息,但得靠手速搶名額。”
下班后,記者跟隨工友們來到員工宿舍區。
單人間配備獨立衛浴、WiFi全覆蓋,活動室里臺球桌、健身器材一應俱全。
“東哥說過,對兄弟好,兄弟才會對客戶好,”一位工友指著墻上的標語笑道。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墻上赫然寫著——
“京東是家,客戶是家人!”
節目最后,三位企業家分別留下了擲地有聲的承諾:
雷軍(小米集團創始人):
“價格便宜并不意味著品質粗糙,而是實惠又好用,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才是我們小米的追求。”
劉強東(京東集團創始人):
“在京東,'兄弟'二字不是空話,它寫在每一個兄弟的工資單里。”
陳默(彼岸科技集團創始人):
“彼岸要做的,就是為每一位普通勞動者打造理想的'彼岸'。”
畫面漸暗,背景音樂響起《追夢赤子心》的旋律。
“向前跑帶著赤子的驕傲.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
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老.”
伴隨著歌聲,畫面中三家企業普通員工在工作中的笑臉依次閃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