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潑刀行 第616章京城有信,紫氣東來
二郎行事,
絕不會無的放矢!
握著青銅儺面,許多事涌上心頭。
初次見面,對方扮做成都豪客,跟隨他們上萬州城外天生城,不動聲色解決邪物…
第二次見面,是個貪吃的老饕…
似乎每次相見,二郎都在變化。
他是游離于人群外的孤獨者,也是行走于人間的神祇,最終化為楊戩登神離開。
很多事看似古怪,都有目的。
就像當時主動接過儺面,有人還覺得其不靠譜,實則是徹底掌控川主神職,才有后來匯聚千年香火,重新鎮壓九鼎,解除劫難。
忽然,李衍想起了三十的那個晚上。
他們于河岸就著飛雪下酒。
談了許多,也聊了許多。
他說對大羅法界很好奇。
二郎笑著說:“這有何難,到時我上去,瞧瞧是啥模樣,再偷偷告訴你…”
莫非?
李衍心中一動,握著儺面,緩緩扣在臉上。
然而,
什么動靜都沒有。
掐訣、存神、呼喚二郎神名…
青銅儺面始終沒有任何異象。
或許,
二郎還沒安頓下來?
李衍無奈,只得先將其收好。
這三樣寶物,個個都有天大的干系,自然不能隨意售賣。
還好,剩下的對他都沒用。
比如血儺師的司刀、黑教喇嘛的尸陀林法袍、還有盧生的太乙分光劍,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
他們用不上,正好可以交換。
除此之外,還有王道玄的在龍宮找到的玄黿甲,留下一個做羅盤,剩下兩個必能引起地師爭搶。
還有他們從茶仙那里得到的靈茶。
那些個宗門長老,肯定愿意出大價錢。
零碎的,還有白家密窟里找到的一些靈材,雖比不上青城寶窖,但也有些稀罕之物。
說起來,他們手中的東西還真不少。
一些普通法教都比不上。
也不知能換到什么…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腳步聲,隨后一名青城道童叩門道:“李少俠在嗎,靈云子師叔讓我告訴你,掌教那里有請。”
“好,馬上就去。”
李衍一拍腦袋,這才想起上山時,靈云子說青城掌教辰空子有事找他。
諸事雜亂,差點忘了赴約。
李衍不敢怠慢,連忙出門。
在道童帶領下,他們離開朝陽洞,直接往祖師殿而去。
如今天氣變化,比往年冷得多,山上還是寒霧籠罩,群山都被映成黑色。
走在山道,好似行走于水墨山水畫中。
李衍一邊走,一邊打聽開窖大會的消息。
如今的他,在青城山是貴客,小道童也不隱瞞,將知道的一一講述:
“大會地點在天師洞,寶庫入口在丈人峰,那里有天然溶洞,亦是洞天竅穴,經陣法加固,洞壁刻《五岳真形圖》,分“金木水火土”五窖封存…”
“頭一日要啟壇祭天,做法事驗窖,隨后掌教會請各派議事,赴宴…”
“次日開窖取寶,第三日則會在上清宮售賣交易,聽說還有高手幫忙鑒寶…”
“明日祭天在辰時,李少俠可別誤了時辰…”
聽著小道童訴說,李衍若有所思。
這一套流程,和當初華山開窖大會差不多,只是寶物等級和規格提高不少。
最讓李衍注意的,是第一天的會。
人道變革在玄門之中,已不是秘密。
恐怕,就是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就在他思索間,二人已來到祖師殿廂房。
還未靠近,便聽得里面傳來辰空子爽朗笑聲,“哈哈哈…大人卻是風趣。”
還有外人?
李衍聽到后,頓時眉頭一皺。
他們是前天到達青城山,雖說已是晚上,但他安頓好后,還是第一時間拜訪了辰空子。
這次解除九鼎之災,同樣是幫了青城,畢竟他們是玄門正教,有鎮壓一地之責。
若盧生成功,青城也會顏面掃地,麻煩不斷。
辰空子當時已表示過感謝,好處會在開窖大會給,還暗示今后遇事,青城會幫忙撐腰。
之前山下,便已明著偏袒他。
按理說,該給的已經給了。
突然相邀,莫非是因為這外人?
李衍提起警惕,靠近廂房后,不動聲色朝著敞開的紅門往里望。
果然,里面還坐了一名中年人,頭戴三梁進賢冠,身著緋色大袖袍,胸前綴孔雀補子,五官方正,三縷長須垂胸,頗有氣度。
朝廷的人,
還是三品大員?
李衍心中升起好奇。
朝廷的人來,并不稀奇。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玄門正教的標志,是掌控國家祭祀,占據洞天福地,自然也要上供,且低價賣給朝廷一部分。
上次華山大會,同樣有朝廷的人來。
但找自己做什么?
“李小友,快請進。”
辰空子自然早已看到,招呼他進去后,便微笑道:“貧道介紹一下,這位是禮部侍郎裴宗悌裴大人,亦是玄祭司主事。”
李衍心中一凜,抱拳道:“見過裴大人。”
玄祭司,便是朝廷管理玄門的衙門。
像他們的道牒,都要在玄祭司登記造冊,天下玄門的洞天福地,同樣要登記,一些大教宮殿建造,也往往要通過玄祭司…
可以說,在玄門地位舉足輕重。
開窖大會,主管玄祭司的侍郎親自前來,多半是因為人道變革之事。
短短時間內,李衍已想通了很多事。
“免禮,李少俠請坐。”
這位禮部侍郎裴大人說話倒也客氣。
待李衍坐下,道童上茶后,他才點頭道:“李少俠的名字,本官去年便已聽過。”
李衍心知,多半是趙長生之事。
畢竟此人的線索是他發現,長安太玄正教與他關系不錯的羅明子,還因此被調入京城。
果然,這裴大人面色變得凝重,“趙長生這妖人,大宋時便四處作祟,前朝加入金帳狼國,如今又興風作浪,陛下很是重視。”
“本官此次前來,一是主持開窖大會,二也是奉皇上之命,前來調查此事…”
果然,還是為九鼎而來。
李衍無奈,只得將事情又講了一遍。
九鼎出,天下震動。
除去申三酉,他已和辰空子說了一遍,沒想到這禮部侍郎還要親自詢問。
當然,他也理解。
每個人屁股不同,知道的情況不同,對于此事的態度也不同,或許有不同視角。
果然,這裴大人聽罷后陷入沉思,又忽然開口道:“那盧生可曾說過,測算九鼎地脈運行的方法?”
李衍搖頭道:“在下不清楚,但趙長生肯定清楚,將他抓住,或許能問出。”
“嗯。”
這裴大人微微點頭,似乎心中有了計較,不再多問,而是撫須笑道:“此事暫且不提,本官來此,還順便幫人捎封信。”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出。
李衍接過后,看了幾眼,頓時滿臉欣喜,“嚴兄中了狀元?”
這封信是嚴九齡所寄,對方已高中狀元。
“是啊。”
這裴大人也撫須微笑道:“九齡學識不凡,初次進京,便得皇上欣賞,他也是爭氣,殿上對答自如,中樞的幾位大人,也稱贊不已。”
九齡?
叫得這么親熱…
李衍心中一動,“不知大人與嚴兄…”
裴大人微笑道:“九齡得陸鴻淵欣賞,已拜入其門下,算是本官師侄吧。”
好嘛!
李衍聽罷,暗自吃驚。
陸鴻淵是誰?
明德武館館主、曲阜孔家女婿、精通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融入儒門浩然氣,成為神州十大宗師,亦是儒教領袖之一……
在其身上,有太多的傳奇。
嚴九齡這小子,真是一入京城便飛升啊。
他是普通人,還拜入陸鴻淵門下。
多半是被儒教看中了。
裴大人繼續撫須道:“九齡一心想去新成立的乾坤書院,皇上已經應允。”
“他聽聞你受工部元大人相邀,已加入乾坤書院,因此特意讓本官帶話,乾坤書院開院之日,一定要前往京城相聚。”
李衍心中一動,詢問道:“日子定下了?”
他清楚嚴九齡為人,肯定不會為了單純的好友相聚,就要他千里迢迢趕往京城。
乾坤書院開院,肯定有什么好處不容錯過。
“定下了。”
裴大人點頭道:“皇上對此十分重視,親自選的日子,就在清明之后。”
清明之后…
還有一個月。
李衍合計了一下,拱手道:“在下定會前往。”
說完這些后,裴大人便低頭喝茶不語。
李衍也不是傻子,知道這二人還有話說,當即告辭離開。
回到朝陽洞,他又將此事告知眾人。
“京城?”
沙里飛樂道:“早想去見識了,但趙驢子兄弟還下落不明,總得先找到人。”
“那是自然。”
李衍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殺機,“那地龍子說話時心跳不對,肯定隱瞞了些事,開窖大會后,咱們就帶著他前往豫州,看看是誰在搗鬼!”
次日,天色尚黑,李衍幾人便已出發。
青城山嵐霧繚繞,天空不見星月,整座山一片漆黑,只能看到一盞盞燈籠,在山間閃爍。
趕到天師洞時,遠處露出少許晨光。
天師洞朱漆山門銅釘,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八十一級青石階,被清掃的一塵不染,橙光混著燈籠燭光,照亮了那“古常道觀”匾額。
前來觀禮的人,都已經聚齊。
僧道俗皆有,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但卻沒有人說話,只是肅穆望著遠處大殿。
這里是起壇祭天的場地,早已經過布置。
只見主殿穹頂,垂下七十二道玄色經幡,正中青銅八卦香爐,吞吐著沉水香的青煙,角落里未燃盡的燭淚,在供桌上堆成暗紅色小山……
顯然,祭祀的準備儀式昨晚就已開始。
咚!咚!咚!
隨著晨鐘敲響,代表辰時到來。
但見一名身穿黑白法袍的老道闊步走出,高聲肅穆道:“吉時已至,開壇!”
李衍認得,這是青城長老朱青子,為人古板,凡事講究法度,是山上負責祭祀禮儀之人。
隨著他一聲唱和,頓時鼓樂聲響。
大殿外,六層法壇早已搭好,主壇立張道陵金身神像,七星燈陣環繞法壇,九重法旗按八卦方位插列,象征“天地人”三才。
所有的布置,都十分嚴謹。
鼓樂聲中,青城掌門辰空子走出大殿。
他身著教著絳紗法衣,頭戴蓮花冠,手持天蓬尺,率十二高功、二十四名道人登壇。
噀水起壇、步罡、踏斗,誦《青城秘祝》:“玄元開泰,五岳朝真;寶窖千載,福澤蒼生…”
過程很繁瑣,但卻沒人不耐煩。
一是干擾法壇安靜是規矩,普通人還好說,修士胡亂喧囂,就是打青城派的臉。
另一個,就是玄門中人對于天地的敬畏。
誦經結束后,辰空子又焚“五色通神符”,以素仿三牲、靈茶、蜀錦祭張天師。
張天師入蜀弘道,同樣是青城祖師之一。
這里的祭天儀式結束后,眾人又移步,浩浩蕩蕩前往丈人峰。
丈人峰是青城最高峰,還有個名字“趙公山”,相傳是趙公明修煉之地,也是李衍當時閉關建樓之地。
當然,他們并未前往洞天,而是順著主道,直奔山上宮闕。
這里同樣搭建起了法壇。
眾人站在山坪之上,但見周圍陡峭如削,山峰呼嘯,對面天倉洞入口的藤蔓被山風掀起時,便會露出石壁上赭紅色的“第五洞天”篆刻。
這里的法事,同樣時間不短。
待到午時陽氣最盛時,十二高功手持降魔劍,列北斗陣,步罡踏斗引雷訣。
在辰空子帶領下,劍尖齊齊點向天倉洞。
“敕!”
一聲呵斥,對面洞內紫氣噴涌如龍。
山間松柏濤聲呼嘯,旁觀修士皆感罡風撲面,耳聞隱有金鐵交鳴聲,好似昔日仙人遺留劍氣鳴響。
那禮部侍郎裴大人同樣守在法壇旁,見洞內噴出紫氣,當即上前,手持錦帛高聲道:“封印無損、寶氣充盈!”
聽到這話,不少人都松了口氣。
與華山金屬居多不同,青城山寶窖內模仿五岳真形圖,建造金木水火土五個大窖。
畢竟是從宋朝至今,期間屢經戰火。
弄不好,整個窖藏都會出事。
紫氣青煙冒出,就代表窖藏完好。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太玄正教各院,都會派人前去確認,以免被妖眚污染。
待一切結束,辰空子才宣布:“吉時已定,明晨開窖,諸位,還請移步上清殿。”
不少人聽到后,都打起了精神。
誰都知道,這次大會不同尋常,玄祭司的主事都親自前來。
人道變革下,玄門何去何從。
今日或許就能有個說法……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