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收購站改商貿行,能行?
鄉黨委會的時候,副鄉長把幾份土地承包合同意向書拿出來討論研究。
“都是四隊的?”鄉長納悶,“還都是大塊地?那邊那么多可開墾的荒地嗎?”
“咋可能?”副鄉長笑著說道,“都是鹽堿地,也不知道咋了,四隊這幫人現在都瞄著鹽堿地呢,錢多的燒手嗎?”
“關于這件事情,我知道一些。”已經已經鄉副書記的姜至瑜停下手頭的筆,說道:
“今年四隊那邊種了不少的棉花。李龍,就是咱們鄉里那個被表彰為國家級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的李龍,他們家種了一百畝的棉花。”
“一百畝?咱們鄉里其他地方沒有種棉花的吧?”書記問道。
“沒有,他們這算頭一茬。對了,他那一百畝棉花里,有三四十畝地是去年開墾的鹽堿地。他前幾年請了一位農學院的教授過來進行測土改良土壤,調整土壤的鹽堿度……”
“知道知道,那個羅教授嘛,帶幾個大學生,好像至瑜同志當時你還給做了報導。”書記笑著說道。
“對,就是那次。從那時候開始,四隊那邊就大片的開墾荒地。不光李家,還有個王家。王家開墾的主要是非鹽堿地,用來種麥子的。李家開墾的地,今年大部分種了棉花,少部分種了甜菜……”
“這樣啊。那棉花產量怎么樣?”鄉長挺感興趣,“我知道北五岔和六戶地那邊種棉花的比較多,據說還不錯。”
“他們隊上種棉花的有差不多十家吧,我簡單的了解了一下,畝產都在一百五十公斤往上,據說李龍去年去過六戶地,又去農學院那邊請教了教授,所以他們隊里種棉花的科學管理方面搞得不錯。”
“棉花現在什么價格?”因為本鄉基本上沒怎么種棉花,所以書記并不清楚棉花的價格,開口問道。
“兩塊左右,等級好的還能往上漲一些,等級低的就一塊七八的樣子。”姜至瑜很清楚,“畝產毛收入差不多在三四百塊錢左右。”
“很高了啊!縣棉麻公司收這個棉花是吧?”書記頓時就來了興趣。
“是的,棉麻公司收的。而且價格比較穩定。”
“那咱們是不是可以推廣一下,對了,咱們鄉里的農廣校老師有沒有懂種棉花的?可以讓那些初中畢業的學生去農廣校里學習一下,哪怕短期三個月、半年學習也行啊,科學種田,按老辦法是沒辦法再提高產量的。”說這話的是鄉長,既然已經有人探索出來本鄉能種棉花,那必須要推廣一下了。
“那這些合同批不批啊?”副鄉長提起了最初的議程,“四隊給這些地定的地價都比較低啊。”
“鹽堿地,能有多高?其他隊上的鹽堿地都沒人開吧?”姜至瑜必然是要幫著四隊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呢。
“批吧。能開出鹽堿地,能種出東西是人家的本事。”鄉長笑笑說,“也就是四隊了,一下子就能批出幾百上千畝的荒地來,換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
“也是,也就他們那里地多了。”書記也笑著說,“地方不錯,就是有點偏。”
是的,現在四隊那邊的確是有點偏,環城路還沒修,算是鄉里往東一支最遠的地方。
三不靠。
鄉里很快就將這些申請開荒的合同批了下來。
而鄉農技推廣學校也多了一項任務,關于棉花種植的科學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四隊,李龍正和大哥商量著明年種地的結構。
現在還沒閑下來,需要犁地、播種的地塊還不少。雖然往鄉里申請開荒的文件才發上去,其實隊里這些人已經開始開荒了。
畢竟這個時候開荒幾乎沒有不批的——農民主動要求開墾鹽堿地種植,鄉里肯定會同意的,這是大家的認知。
不過開荒這樣的事情,陳前進、李俊峰去就可以了,李建國難得閑下來。
“新開的兩百八十畝肯定種棉花,”李建國說道,“不過因為要交公糧,不光交麥子還要交油葵、苞米,剩下的地還得把這些種上。”
“我的意思是,剩下的地干脆都種成麥子算了。”李龍說道。“咱家有康麥因,省事。至于交公糧的油葵、苞米,問別人家買一些就行了,大不了交錢。”
“那……多麻煩……”李建國雖然經歷很多,但終究還是沒擺脫小農思想,總感覺自己家里需要的東西,最好自己家里種,花錢買的這種思維還沒建立起來。
哪里麻煩了,省事的很。
“大哥,咱們種地現在差不多就機械化了,機械化有個好處,就是種和收非常的方便。你看麥子,今年播下去,明年澆水、灑化肥,收的時候康麥因一遍過,剩下的就是犁地了。”
李建國笑著點頭,李龍說的沒錯,在北疆種的這些莊稼來說,麥子是最簡單的。
“棉花呢,偏偏又是最麻煩的。明年咱們這二百八十畝鹽堿地要都種棉花,就算咱們家人多也不一定能忙得過來,再種油葵、苞米,那真就忙得團團轉了,還不如就種兩樣,麥子和棉花。
這樣至少忙的時候差不多,中間還能休息。另外就是咱們家這么多機器,收麥、犁地的時候總得有人開吧,種的品種多了,到時干活就會沖突。
咱家也不是沒錢,交油葵、苞米那些,花錢就行了,自己吃也是。隊里有種的,買一些就行了。”
大嫂梁月梅也同意這種種地的模式,李建國想想,也就同意了。
不過棉花的規模還是要擴大,不光這兩百八十畝鹽堿地,還有今年一些種其他東西的地也要種。另外就是今年種了棉花的大部分地要種成麥子,算輪茬吧。
十一月下雪之前,李家又對鹽堿地進行了一次漫灌,水量很足,直接把鹽堿地泡了一遍,能看著那些堿毛融化到了水里,然后被水流帶走,沖進了排堿溝里,李龍還是挺開心的。
土壤里的堿太多了,但能沖掉一點是一點吧。
至少表面的鹽堿會少不少,明年在種完的時候,再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施肥,應該會有不錯的出苗率吧。
就算出不好,繼續補種就行了。
后世許多人過來承包土地都是幾百上千畝的,機械化種植,出苗率不好的話,寧肯重播也不會補種。
現在地少,人多,補種反倒是比較經濟且有效的手段。
事情商量好之后,李龍就回縣里辦他的大事了。
收購站已經無法涵蓋自己的業務了,李龍要去工商局把自己名下的這個收購站搞成商貿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收購各種藥材、皮貨等,出售汽車、農資等等。
這時候工商業執照還沒分那么細,李龍還真就給申請到了。
商貿公司名字叫騰蛟,是李龍當時還在翻《七劍下天山》的時候隨意想到的,這是一把劍的名字,書里寫著系在一個黃金佛像腰間。
眼下人們起名都是宏遠、宏圖、大發之類的,李龍給自己商貿公司起名這么另類,也讓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十分好奇了一下。
然后聽李龍解釋了意思之后就笑了,李龍在想對方是不是覺得自己本身初中都沒畢業,還硬充什么文化人?
他倒無所謂,反正這玩意兒也就是個名兒。
成立公司之后,他最近又把農資出售的活拿了起來。主要是這兩年種地有好收成,化肥用的多、機械化種植,不少種田大戶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好處,自然就大力購買化肥。
縣里農資公司也多了幾家,但像李龍這種有人脈的還真不多。
快到冬天了,現在來賣東西的少了。畢竟現在官面上已經開始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冬天的皮子收的少了,那還能干什么?
二道販子這邊就開始轉行,有些人甚至打起了李龍汽車的主意,幫著李龍尋找汽車的買主,順便賺一點傭金。
李龍的汽車就這樣賣出了三臺。
還不錯。
當然,更多的還是轉行從李龍這里拉走化肥、農藥和薄膜,轉賣給不方便過來的農民。
李龍通過顧博遠那邊和農資生產商聯系上了,進價相對便宜,而且李龍的名氣不小,人家也樂意給他直接送貨上門。
所以雖然即將進入冬天,但收購站這邊還挺熱鬧的,不時有人過來拉一車化肥農藥離開。
李龍在十月底接收了一卡車從紅光皮革廠運過來的皮貨。紅光皮革廠那邊效率很高,合同簽好之后就投入了生產,這頭一批兩百件皮大衣和一百件皮馬甲到貨,讓李龍也松了一口氣。
因為劉高樓要過來了。
劉高樓來之前就給李龍說,這趟走的時候希望能夠拉走一批皮貨,李龍自然沒意見。
拉走的都是錢吶。
十月二十二號,劉高樓帶著車隊過來,這趟過來的不光有劉高樓,還有顧博遠,這倒讓李龍有些意外。
顧博遠回來之前沒和李龍打電話,算是突然襲擊一樣。
顧博遠在縣里留了一天,和女兒顧曉霞、外孫明明昊昊見了面,聊了聊之后,就回隊上去了。
他給李龍說,現在正好處于秋冬換季的時候,伊犁那邊的收購站目前算淡季,可能到冬天才會更熱鬧一些,所以他趁這個機會回來一趟,休息兩天。
李龍自然沒意見,他聽顧博遠說在那邊那個叫朱萬江的當掌柜搞得不錯,便也放心了。
顧博遠回到四隊引起了小小的轟動,畢竟大家都知道他到伊犁那邊做生意去了,現在突然回來,有些人就好奇他在那邊怎么樣了。
不過看著他開著汽車,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搬東西,大部分人還是能猜出來在那邊過得挺好的。
第二天顧博遠就去李家,找李建國喝酒。
“我給你說,那邊的氣候是比咱們這邊好。你看啊,種的瓜果什么的比較多,紅棗、桑椹啥的都不用壓枝子,特別是杏子,第二年照結。”酒桌上,顧博遠聊著伊犁那邊的風景,“特別是蘋果,品種多,也好吃……”
他給李建國他們來了幾箱蘋果,都是自己開車拉回來的。
還有馬肉馬腸子,也算是讓李家嘗個新鮮——其實李龍以前拿過,李家人大多也真就嘗個新鮮吧,這玩意兒肉太粗,他們吃不習慣。
“唉,那邊的確好,但說實話,我還是想在四隊呆著,這里習慣啊。”顧博遠邊喝酒邊說,如果李龍在,會說這叫吐槽,這叫凡爾賽。
李龍會敬著他,李建國才不會呢,他笑罵道:“把你趕到地里讓你干三天活,給棉花間苗、打頂,你再說你喜歡這里?不就是因為你在這里不用干活嗎?你那點地都我們種著呢,你好意思說這話……自罰三杯!”
“三杯?一杯行了吧,”一聽自罰三杯,顧博遠立刻認慫,他雖然在外面也算是酒精考驗,但和李建國比還是差了些,急忙求饒,“一杯一杯,算我說錯了……”
他自己怎么可能不清楚?他這農民的身份還在呢。家里的地讓李建國給種著,公糧也是李建國給交著,他自然能到處跑了。
顧博遠在這邊和李建國喝酒,李龍則在收購站和劉高樓交割。這趟劉高樓再次帶過來十臺車,而且看樣子還有往多的弄的趨勢。
沒辦法,從那邊能弄過來值錢的,除了皮子、羚羊角就剩下汽車了。
而且劉高樓也沒停留,東西卸下去,轉天把白糖、皮大衣等東西拉上之后,就匆匆離開了。
按他的說法,現在哈加盟國那邊有些地方已經進入冬天了,冷的很,現在皮大衣和棉皮鞋非常的暢銷,得趕緊把這批貨送過去。
所以他很忙。
李龍也沒留他,他也需要趕緊把這些皮子整理一下。趙輝已經打算往這邊來了,他這邊積壓的皮子不少,這一趟過來,估計又能給李龍帶來不少收入。
因此李龍不得不從零工市場找來不少人,在收購站的后院子幫著清理這些皮子,并進行分類。
李龍在零工市場也算名人,經常過來叫人干活。有些老油條對他也算熟了,知道這個老板給工錢大方,中午管飯的時候給的飯菜也很好,所以都很積極的過來。
天氣轉涼,早暖還有些冷,所以梁雙成在這些零工到來之前就已經燒好了熱水。
清理皮子主要用的是鐵梳子和刮刀,這玩意兒李龍去五交化商場買了不少,現在正好用。
于是后院這里打掃干凈后,一個個零工便鋪開開始工作起來。前院有水,李龍讓梁雙成在后院也搞一個大茶壺,里面泡好的茶水,放幾個搪瓷缸子,任由這些人喝水。
太陽升了起來,后院暖和起來,這些人一開始干活還有點拘謹,畢竟羊皮是按件計費,刷干凈一件兩毛錢——雖然有點辛苦,但實打實的賺錢啊。
比摘棉花的錢難賺一點兒,但季節不同,現在能找到賺錢的活已經不容易了。
檢查的事情交給了梁雙成和孫家強,李龍則有他自己的事情——孟海過來了。
水利局的那個農渠的活干完了,也驗收完了,李龍看孟海曬的黑黝黝的臉,笑著說道:
“你說有空我去你家里,嫂子會不會埋怨我把你整的不成樣子了?”
“哪可能?你嫂子感謝你還來不及呢。”孟海嗓門一如既往的大,“我給你說啊,現在搞這么個建筑工程公司,她別提多高興了。
我們隊上本身就沒多少地,大家都在想著怎么賺錢。扎大掃把、修路這些活賺錢,但不安穩啊。現在有了這么個工程公司,我掛名,也不用出錢,就干活就行了。
你是名人,有信譽,我老婆也相信你。這才成立沒多久就搞了兩個活,不光是她,我們那些工人都信心十足呢。”
想想也對。工程公司成立,最怕的就是沒工程。現在有修路保底,加上下半年接了兩個農渠的活,這說明什么?說明李龍是真有渠道能幫他們找到工程。
有工程就能賺到錢,辛苦一點算啥?
隊里其他人都羨慕壞了,有不少人都托關系找孟海想要加入到工程隊里面來。孟海現在比何玉清更受歡迎——不過孟海也給李龍說了,眼下工程隊的人夠了。
“有卡車、有鏟車,干活方便得很。就是修路的時候為了趕工,所以得多找點人,其他的時候我就不打算招人了,等遇到大活再說。”
李龍感覺孟海是越來越像一個職業經理人了。顯然,他也沒吃老本,本身也在干活的時候摸索總結,是個可造之才,自己眼光不錯。
“這趟過來除了給你說農渠的事外,我還打算回去休息一兩天,然后就帶人進山,趕在下雪之前把路再往里面修一下,然后明年開春,爭取把路修通。”孟海的計劃很明確:
“帶人進山的話,我就打算多招一些,反正現在閑人不少,多買一頂帳篷的事情,這樣干活能快一些。對了,這趟干活賺的錢在這里……”
“不用給我,直接拿著算是繼續修路的錢。”李龍擺擺手,“反正你給了我,我還要給你,你記著就行了。”
孟海計劃能在明年之前把路修通,這就超出原來的預期了——李龍還是挺高興的。
他暫時沒空去看,手頭的事情,一大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