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  目錄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來摘棉花的買棉花,今年這事比較有趣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來摘棉花的買棉花,今年這事比較有趣

作者:羈中馬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 | 羈中馬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來摘棉花的買棉花,今年這事比較有趣

時隔多年,再次進入到滿是開花的棉花地里,李龍也是挺感慨的。

上一世最終棉花要收獲,是把地頭的那一片人工采摘完之后,剩下的就機采了。機采棉為了保證能一次性采摘完畢,采摘之前要打催花劑,讓所有的桃子都開花。

所以那個時候進棉花地里,棉花桿子上幾乎已經看不到葉子,全是開的棉花了。

但現在不一樣,人工采摘的時候,要采頭遍二遍甚至三遍,所以開始采的時候,棉花棵子可能還綠著,雖然大部分桃子都開了,但還會有少部分沒開,或沒完全開。

李龍之所以到地里來,倒不是來摘棉花,他才不想受這個罪呢。他是來看看——棉花開了之后,地少的各家自己摘,像李家這樣有一百畝的,自家,包括從老家來的這些人都是摘不過來的。

所以李建國和李俊峰兩個早上天還沒亮就開著面包車去了零工市場,一車拉來了十個人,讓他們來摘棉花。

摘棉花的價格現在行情是一公斤四毛錢,棉花的收購價,縣棉麻公司定價差不多在一塊八到兩塊二之間。

主要是棉花的除雜需要檢驗,雜質不一樣,衣份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

衣份,其實就是棉花摘下來之后,能夠作為皮棉進行后續加工的那些纖維在整個棉花中占據的比例。

測試棉花的衣份,就是拿來一定量的棉花,比如一公斤(一般都是一百克甚至更少,不會有這么多的,這里用一公斤是比較好計算),先要把其中的雜質除掉,這些雜質主要就是粘上去的葉子、桿子之類的東西。

把這些雜質去掉之后再把棉花里面的籽給打掉,剩下的纖維就是皮棉,比如剩下的皮棉是三百五十克,那么凈衣份就是三十五,這個比例算中等偏下,好棉花的凈衣份能達到三十八到四十二……

棉麻公司現在是不是測衣份不知道,但至少會測雜。雜質多了也不行。

當然,讓這些零工來摘棉花,有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就是要么雜質太多,要么地里摘不干凈。

有比較老實的零工,摘棉花就摘得很干凈,地里干凈,棉花袋子里也干凈。

但也有不老實的,那棉花袋子里入眼全是葉子,從棉花棵子上抓了棉花也不撿葉子就往袋子里一塞,棉花桿子上的棉花摘不干凈就往前走,后面落下凈是毛胡子——就是摘棉花剩下一星半點兒的那種尾巴。

最煩人的就是這樣,等零式摘完了,主家返工劃不來,毛胡子非常輕,但如果返工就相當于重摘一遍,不返工看著那一路白胡子,可惜啊。

所以李龍頭天帶著李俊峰他們過來,就是展示一下地主的威信,給那些打零工的人好好說道說道,讓他們把棉花拾干凈。

在北疆打零工的外地人,最多的是甘、陜、川、豫四省人。別看北疆沿天山一帶許多城市都是以豫省口音為主,但實際上打工的人卻并不是豫省人最多。

有些人拾棉花的時候,主家越好越寬容,他們反倒會越惡劣。

甚至還有把泥巴、棉桃子都抓了塞到棉花口袋里去的,反正你也不可能全倒出來檢查。

李建國要開拖拉機犁地——現在除了棉花,大部分莊稼都已經收回來了,正是犁地的時候。陳前進開著大馬力拖拉機犁地,李建國要也要犁,主要是有些老農們不相信陳前進的技術,擔心他開得太快,會留下一些生地壟子。

所以李建國必須得上手。

梁月梅帶著董曉娟就在家里專門做飯。叫打零工的過來拾棉花,中午要管一頓飯。李家條件好,做飯的時候用的食材也會好一些。

中午通常都是饅頭和炒菜。通常情況下別人家都是一個菜,李家兩個菜,而且油水不少,里面還會放一些肉丁。

這一點打零工的人是非常滿意的。他們也算是見識了不少的主家,像李家這樣做飯肯放油放肉的,還真是少見。

哪怕看在這不錯的午飯的份上,李俊峰他們管的嚴一些,他們也認了。

拾棉花要拾到天黑,通常情況下不會這么晚,但李家有車把打零工的送到縣里去,所以這些人寧肯多拾一些。

主要還有一個原因是太陽下山之后,地里沒那么熱,這時候能多拾一些。別看最后這一會兒,太陽落山到李俊賢開拖拉機過來要給這些人過秤,就這一會兒能多拾幾公斤棉花,多掙塊八毛錢。

過秤的時候,李家拿來的是大布包。這時候賣棉花也用的是這種大布包,一包能裝一百多公斤棉花。

布包都是自己扯的白布縫的,和做的拾棉花的網兜子一樣。

每過秤一個人,李龍這邊給發錢,然后那邊李俊賢等人會和拾棉花的一起把棉花倒進大布包里。

這樣既是轉送棉花,也是順道檢查棉花里會不會被塞上土塊、淋上水。

這時候李龍可不相信人性本善,兩世為人,拾棉花的這些人能搞出什么妖蛾子,他真是見多了。

不過頭一天也挺不錯,雖然有兩個拾的臟一些,但基本上都沒啥大產科技股。

拾的太臟的,李龍當場就扣了兩公斤的雜質,并且明說:

“你這太臟了,和別人比較一下,我也不說拉仇恨,你隨便看一看其他人的棉花,有你這么臟的嗎?你這是把棉花葉子全都捏碎到棉花里面了啊。”

這位原本還想辯解一下,但看著手電照著的棉花,再對比其他人的棉花,真就解釋不出來。

李龍強勢,說話有份量,而且是他給錢,所以這些人也沒啥說法。

臨走的時候每個人還發一個馕,這些人還求什么呢?晚飯都省了。

把棉花都裝到拖拉機上面,李龍開車把這些人送到縣里,明說第二天還要過來拉人,這些人大部分笑著說明天還要跟著拾。

“地主家做的飯好,那不過來拾都是傻子。俺們家平時哪能吃到這飯菜?”

這時候人吃面食還要講究七五粉、八五粉,李家吃的是七五粉,蒸出來的饅頭白白的,看著就漂亮,而且還不是縣里買的那種一攥就成一小團的蒸汽饃,這就非常讓人覺得有胃口。

因為第二天還要拉人,所以李龍這邊開著面包車就到大院子,早早休息,然后準備第二天上工。

顧曉霞已經把明明昊昊哄睡著了,看李龍回來的這么晚,就問了一句吃飯沒有。

李龍搖了搖頭,顧曉霞急忙就去廚房和楊大姐一起給李龍下了面條。

楊大姐手腳麻利,在水還在燒的時候,就給又炒了兩個菜,饅頭是來不及熘了,不過這時候饅頭也不涼,就著熱菜吃著也行。

還有剩下帶回來的馕。

李龍一邊狼吞虎咽的吃,一邊給顧曉霞說了今天拾棉花的事情。

“那明天你還要早早過去接人?”

“嗯,接下來幾天都要。”李龍說道,“人接到送地里,我就沒啥事了。”

“那你起那么早,接到人送地里之后,回家里或在車上再補個覺。”顧曉霞有點心疼丈夫,她感覺丈夫很少這么忙。

“沒事。”李龍笑笑,“這算啥,就是早起一會兒……”

“那明天我早起一會兒,飯做早點兒,他叔你吃過早飯再過去。”楊大姐說,“不吃飯可不行,而且吃涼的也不行。”

“那楊大姐就要麻煩你早起了。”李龍邊吃邊說道。

“那有啥麻煩的?也就早起一會兒。再說了,小芳現在也要早起背英語,反正那時候我也睡不著。”楊大姐笑笑,去廚房收拾東西了。

吃過飯之后,顧曉霞和楊大姐一起把廚房里的東西收拾了,回到屋子里的時候,李龍剛泡完腳,正在擦。

顧曉霞習慣性的彎腰去把水盆端起來,出去倒掉后,進屋把門關好,放好水盆后先去看看明明昊昊的睡覺情況,再過來的時候問李龍:

“今年棉花咋樣?我還是暑假的時候過去看了看,感覺長得挺好的。”

“就目前來看,還行。”李龍說道,“不然的話,大哥也不會決定再開兩百多畝荒地——就是菜副組東面那一片鹽堿荒灘,有兩百八十畝?”

“開了干啥?種棉花?”顧曉霞有些意外。

“對,種棉花。”李龍說道,“今年種棉花的地有一塊是鹽堿地。咱們排鹽堿的辦法,大水沖堿,再加上用羅教授的測土施肥,這樣搞下來,再種棉花,看出苗率能有個七八成,還不錯。”

李龍今天其實不累,畢竟他也沒拾多少棉花,主要是監督別人了。

但一天跑下來感覺也沒閑著,所以很快就不想說話了,明天還要早起,因此也就沒折騰。

第二天起來,楊大姐已經做好早飯。大米粥,烤的饅頭片,炒的洋芋絲,還有一個辣子炒雞蛋。

李龍匆匆吃完,然后就開著面包車去零工市場接人。

他過去的時候,人還挺多,許多人都聽說了有一個慷慨的地主要找人拾棉花,于是當面包車過來的時候,不少人都圍了上來。

李龍擋在車門口,點了幾個昨天的熟面孔——當然是拾的比較好的,那個拾的比較臟的也往前擠,李龍故意沒看他,又點了幾個人,湊夠十個,把他們放上車,然后關車門,走人。

那個人還要往跟前擠,結果車子一遛煙就跑遠了。

等到了地里,李俊峰他們已經在這里等著了,給每個人發袋子、布兜子,安排他們每個人兩個薄膜的棉花,開始拾。

這時候天才麻麻亮——來的早,這時候的棉花要好拾一些,一個是葉子發潮,不容易碎,第二個是棉花殼子沒那么扎人,而且天也不熱。

這時候是拾棉花最出效率的時候。

李俊峰他們就一邊拾一邊堅持著,李龍還打算拿個袋子應付一下,就看到有嘎斯車開過來,他記得車牌號,這是謝運東的。

謝運東下車后,走到李龍邊上,看著那一字排開的十個人,感嘆著說道:

“這人多了就是好,你這二十畝地,今天差不多能拾完吧?”

“拾不完。”李龍搖頭,“昨天拾了有六百多公斤,今天應該差不多。這塊地苗出得齊,地也好,合算下來咋說也能平均到一百八十公斤吧?就算頭遍花少一點兒,也能出個一百五十公斤。

總量就得有三噸。這兩天撐死能拾個一噸二三,差得遠。”

“那產量真不錯。”謝運東點頭,“我們那邊才開始拾,眼下還看不出來產量。”

李龍點點頭,繼續說道:“這塊地好,產量也行。東邊還有一大塊是鹽堿地,那塊產量可能會差一些。”

“那是新開的地吧?”謝運東想了想說,“又不交地皮費,收出來都是自己的,就算一百公斤也有得賺啊。”

李龍笑笑,沒接話頭。那塊地他和大哥是重點照顧著的,雖然不可能像這塊熟地能達到一百八十到兩百公斤,搞個一百五十公斤還是有可能的。

主要還是管理方式比較先進,不像以前種棉花純就是摸索中過來的。李龍作為重生者,怎么規避棉花種方面的問題是有充足經驗的,有些問題苗頭還沒露出來就被掐死了。

有些意外則是剛一露頭就被他給發現了,避免了許多損失。

所以他家的這幾塊地的棉花,雖然看著個頭不是最高,但缺苗少、桃子多,那產量自然不會少。

就連一直不怎么放心的李建國在進入九月中旬之后,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看這些人拾得還怪快哩。”謝運東說道,“我家那幾個感覺就沒這么快……”

“那長工和零工肯定不一樣。不過各有各的好處,這零工要不好好盯著,后面拾起來肯定不干凈。”李龍說道,“說不定棉花包里也會摻東西,長工就不一樣,住在家里哩,那就不太可能搞事情。”

謝運東點點頭,他意外的是李家明明請了幫工的,但卻沒讓這些幫工拾棉花,而是讓他們干起了其他雜事。

當然,開拖拉機的不算。

李龍也沒細說,這種事情不好明說。

他其實已經慢慢的打算把從老家來的這些子侄們留下來。大哥這邊的動靜搞得越來越大,需要的人也越來越多。

隊里的這些人各有各的算盤,至少暫時不可能給李家打工。

但老家的這些人就沒這個思想障礙,干啥活不是干?開拖拉機那還是技術活呢,賺的錢又多,又不那么累——算一算開大拖拉機賺的錢,比在南方打工賺的多多了。

結婚的已經想著能不能像李俊峰那樣把家里接過來,沒結婚的則想著看能不能在本地找個媳婦。

老家也是在農村,條件又能有多好呢?那條件還真不如四隊這邊呢。

至少四隊還有兩臺大馬力拖拉機、兩臺康麥因。老家別說村里,就是全鄉也沒一臺吧?

所以不知不覺中,這幫老家來的青壯們,已經有意留在北疆,留在瑪縣、留在四隊。

想一想在這里天天能吃上肉,還沒人說啥。要回去那過的生活,能和這里比嗎?就算拿著那么多錢回去,你要天天吃肉,那想跟著你沾光的又有多少?

這些事情不能想,一想,那還不如呆在這里。

不過他們也知道,目前落戶是非常困難的,李俊峰來了兩年了現在還沒落下戶。

不過李俊峰已經私下里說了,干完活,到冬天他就打算回去把孩子接過來,至于老人,往后再說。

“對了小龍,今年棉花價格你打聽沒有?”謝運東又問道。

“打聽了,棉麻公司那邊差不多就是兩塊,看雜質和衣份情況。”李龍又給解釋了一下衣份,不過他也說,主要看雜質情況。

“我聽說石城兵團那邊,還有奎屯那邊都有棉花加工廠,那邊價格也不知道咋樣。”

“差不多吧。”李龍是懶得跑,一百畝地,總的算下來最多二十噸棉花,可能還不到。不值得跑那么遠。

“那就在縣里賣吧,我那地不多,看今年情況,如果能比種打瓜籽強,那明年就多種一些。”

今年種打瓜籽的依然有一些。目前收購站那邊也開始收了,不過李龍給老爹說了,只收壓平的,沒壓平的不收。

主要是隔幾天劉高樓就會送來一批皮子,梁雙成和孫家強兩個除了幫著李青俠收東西外,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處理皮子上面。

隊上謝運東他們要搞棉花,也沒空去管壓平打瓜籽的活了,所以李龍就提了這樣的條件。

而且價格不高,最高不超過一塊錢。

這就讓那些賭著打瓜籽能漲價的人都失望得很。

有些人聽到這個價格,還要壓平的,拉著打瓜籽就離開了。收購這邊也不會管那么多,這些人拉著打瓜籽最大的可能就是賣去炒貨廠。

現在的炒貨廠多了一家,但說實話能吃下的打瓜籽有限,主要是北疆吃這玩意兒的人少。

所以最后大多數打瓜籽,如果不賣到李龍這里,大概率是會壓到手里。

看自己了。

這一天晃過去,晚上要過秤的時候,幾個拾棉花的突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想買一些棉花回去做網套!

嘿,這倒挺新鮮的!

PS:今天周末,想著去美連美超市買點水果,看到切好的放在盒子里的黃色瓜,以為是新品種西瓜就買回來嘗嘗,結果回來一嘗,打瓜味兒!上當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目錄  |  下一章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