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納森和薩斯肯喜歡這個院子
四隊因為東大溝洪水的逮魚狂歡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才退下去。
其實洪水五天后后就退了,但是洪水退下去之后,村民們都到處跑,撿那些還能窩著水的坑洼里留下來的魚。
這時候最多一把抄網就夠了,所以李娟李強依然帶著明明昊昊滿到處跑,東大溝那邊人多,他們就去捋毛渠,每天還能弄到好些魚。
當然,更多的魚都死了臭在溝里了。
這一場洪水波及的范圍非常大。東大溝上游的上中下三個水庫雖然現在還沒養殖魚,但想想這些水庫里野生的魚有多少。
哪怕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順著洪水跑出來,其中大部分進了大海子,只有十分之一死掉,按個人來算,也是天文數字了。
至少得好幾噸吧。
反正李龍再去看棉花地的時候,總感覺空氣里飄著一股子臭魚味兒。
小海子那邊情況要好一些,洪水只持續了三天,然后水位就回落下去,李龍他們就把閘門給放了下來。
小海子里的水必須得保持住,不然養不了大魚。他可不希望等到三四十年后,這海子里就只剩下巴掌大的鯽魚了。
好吃是好吃,不好看啊。
看魚還是要看那些大點兒的野生的鯉魚,看著多漂亮。
李龍只是轉了兩天就沒再跟著轉,主要是水邊渠里到處都是孩子,大孩子小孩子,明明昊昊也跟著李強在轉著。
他一個大人不好意思和孩子們一起去找魚,這需要非常好的耐心。
反正孩子們每趟回來都能帶回來不少的魚,足夠吃了。
以往李龍一直羨慕大海子北面的村子,每隔幾年大海子要放干水的時候,就是那幾個村子狂歡的時刻,魚是成拖拉機往家里拉的。
現在東大溝里跑水,逮魚的主要就是四隊了。
他隱約記得后面這三個水庫也因為洪水被沖開過,那時候水庫已經被承包養魚了,損失極大。
李龍也不知道這些人為什么不吸取教訓,多搞兩個閘門,或者把水庫的北壩線弄結實一些。
他也只是想想。
這段時間趙輝過來了一趟,不過這回過來沒有帶螃蟹苗和蝦苗,主要是天氣太熱,這玩意兒帶過來半路上容易死,按趙輝的說法,開春帶過來是最好的。
他過來是把頭兩次劉高樓拉過來的皮子拉走。現在李龍這里已經算是他最大的原料來源地了,所以他過來的時候,應李龍的要求,給他帶過來了一個大包裹,里面是三層掛網。
李龍上一世是在一幾年的時候才開始用這個——也就是說是網絡購物開始大發展的時候,北疆這邊才能買到三層掛網,而且還沒口里的好。
雖然現在李龍說實話沒多少時間去下網逮魚了,但男人嘛,干不干是一回事,裝備能搞的還是希望搞好。
有備無患嘛。
這大包裹里,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六指的三層掛網都是三條以上,足夠李龍好好禍禍一陣子了。
以前李龍還以為這網本身就是下個世紀才出來,結果找趙輝和黃磊一打聽,說是口里早就在用了。
唉,這方面北疆還是落后,沒這個產業,就只能等著。
這一次趙輝拉走了大批的皮子,也給李龍留下了上近百萬的支票。
雙方都很開心。
趙輝走之后第二天劉高樓就來了。李龍就覺得挺好玩的,基本上每次都是趙輝先把皮子拉走,然后劉高樓過來。
劉高樓帶的東西和上回差不多。天太熱,他嫌瑪縣沒有伊犁那邊舒服,便讓人把東西卸下,再拉上白糖,和李龍算完賬之后匆匆離開了。
雙方合作的非常好,不需要太多的外在東西,有需要直接提出來,互相都會盡量的配合或者滿足。
比如劉高樓就再次給李龍說,下次他過來的時候希望拉些水泥回去,李龍轉頭就給劉建華打電話要水泥。
水泥已經漲價了,不過每噸漲的那二十塊錢對于李龍來說不算啥。
七月下旬的時候,麥季差不多結束,李建國和李俊峰兩個把康麥因開回到李龍的那個院子里,李建國已經打算搞個高大的車棚子,這樣在冬天來臨的時候,就能把康麥因、大馬力拖拉機都放進去了。
想想最開始買小四輪拖拉機的時候,還專門給拖拉機弄個棚子呢,現在這更貴的玩意兒,更應該有這樣的待遇。
這個事情得到了李俊峰、李俊賢、陳前進他們的一致同意,想著差不多秋后就動工。
都不需要找別人,就現在李家這些人,只要材料夠了,幾天就能把車棚子給弄出來。
吃晚飯的時候,李建國感慨的對李龍說道:
“康麥因是真方便。這割麥子,只要細心一些,那速度真是沒得說——人家也說咱們給收的干凈,沒漏麥子,說明年還找咱們。”
“就是,你服務好了,那別人自然就認你。”李龍自己就搞這些,知道現在但凡稍微把心思往服務和質量上用一用,哪怕你不那么客氣,老百姓也認你。
許多做買賣的這時候就看不到這一點,錢也賺了,但市場拓展不了多少。
“這一個麥季,兩個康麥因收了差不多有三千畝的麥子,算下來有兩萬多塊錢。去掉成本還有近兩萬。”李建國說道:
“今年是知道的人不多,好些麥子都割掉了,看到我們收的麥子后,說后悔了,明年再找我們。
照這樣的算的話,明年至少能收五千畝地。”
兩臺康麥因李龍付了一萬美元。官方牌價算的話不到四萬塊錢,黑市價算的話也就是六七萬。
兩年就差不多能收回成本,剩下純賺。
“唉,有些人還在問,問這康麥因能不能收油葵,我說不能,只能收麥子。你說啥時候能把油葵、麥子和苞米一起收的多好。”
李龍笑著說道:
“會有的,不過要等幾年。”
李建國沒多說話。不管怎么說,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原來想像都想像不來的了,非常好了。
李建國的意思是要把那兩萬塊錢都給李龍,李龍沒要,只拿了一萬。畢竟李俊峰還要分錢,再加上還有油錢什么的。
他和大哥兩個,無論是大馬力拖拉機還是康麥因,賺錢都是平分。反正他也不出力,收回成本后拿分紅就是了。
這四臺機子怎么也能用個十幾年,是個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康麥因雖然停工,保養之后就放起來了,大馬力拖拉機卻一直在犁著地。麥地收了之后都要犁掉,有些人愿意讓陳前進犁地,有些人則是希望李建國給犁,畢竟擔心生瓜蛋子犁不好。
陳前進也不挑,隊里犁不了就去隔壁隊,或者更遠的地方。
大馬力拖拉機的名聲已經傳出去了,全鄉僅有的兩臺,甚至于如果不算兵團的話,全縣也僅有兩臺。
也就是瑪縣電視臺現在沒新聞,不然妥妥的上電視的。
不過雖然沒上電視,但上了州日報——姜至瑜在夏收的時候經常往這邊跑,不光采訪了李建國他們,還拍了幾張照片。
李龍覺得她是打算把農業機械化搞成年度系列的東西,不然怎么緊抓著自己這邊不放呢。
李俊賢的收割機今年也割了差不多兩千畝地的麥子,賺的雖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主要是現在收割機的數量多了起來,許多人家自己有,就不用別人的了。他這還是把四隊、三隊加上梁東樓他們隊的麥子割了才有的。
梁文玉的收割機沒動,他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上面——麥子收了之后就要犁地,李家這臺拖拉機拉到他們隊算是新機子,許多人愿意用。
相比較割麥子,犁地賺的錢更多一些,所以陳前進開大馬力拖拉機就主動積極得很,到現在為止,已經犁了差不多有四千畝地了。
依然在繼續。
后面李建國估計在八月份主要的工作也是在犁地。
雖然大馬力拖拉機成本高,這些犁出來的費用距離收回成本還差得遠,但想想秋天要犁的地更多,還要播麥子,所以他們也挺有信心的。
李龍沒管那么多,只是關注一下車況,畢竟這玩意兒普通人可修不了。
好在他記得石城拖拉機廠曾經進口過大馬力拖拉機,真要出啥問題,可以拉到那邊去修,或者請那邊的技術人員過來。
想必他們也非常愿意接觸一下不同型號的大馬力拖拉機吧,畢竟石城拖拉機廠也不可能就甘心只生產出售小馬力小四輪拖拉機。
北疆的機械廠,誰能沒有一個大馬力拖拉機的夢呢?
明明昊昊這些天在外面跟著李強逮魚,已經曬成了黑炭頭一樣。瑪縣和其他天山北坡的城市一樣,陽光里紫外線非常強,曬黑是非常容易的,想要白過來就難。
不過兩個孩子皮實得很,天天在大太陽下面跑也沒曬脫了皮,反倒感覺精神不少。
李龍也就沒多管,有李娟李強帶著,倒是真不用多操心。
四隊這邊沒啥變化,李龍就去小海子看了看。
洪水退下去之后,他暫時還沒發現有螃蟹,也不知道是被洪水嚇住了還是被沖跑掉了,所以打算再過段時間來看。
李龍開車去到清水河,看孟海他們工地上的情況。
和先前看的草原不一樣,現在的棚圈選址所在地,二三十個棚圈整整齊齊的排列著,不光有棚圈,還有簡易的房間。
孟海的大嗓門在卡車和鏟車轟鳴聲中格外的清晰,不過李龍能聽出來,他嗓子應該是喊劈叉之后又恢復了一些,已經變得沙啞了,再這樣下去,估計等這個工程結束,老孟的嗓子就徹底變聲了。
“嘿,李龍同志你過來了?”孟海很快就發現了李龍的汽車,他大步走過來和李龍打個招呼,“手上臟,就不握手了。”
“干得怎么樣?”李龍指了指那些棚圈問道,“都合格的?”
“合格,蓋好的全都合格。我們這邊蓋好一座,鄉里和畜牧局那邊就派人過來驗收一座,沒那么多雜事,挺好的。”
孟海的興致很高,指著前面還在蓋的說道:
“現在我們已經提前了差不多十天的工期,這樣下去,八月中旬就能全部蓋完。對了,畜牧局給我們撥了一半的材料款,至少我們不需要墊太多的錢了,你也知道,說實話我們沒多少錢的。”
“不錯不錯。”李龍走到一個棚圈跟前,看了看棚圈的情況。一磚半的外墻,暖圈和敞圈用一磚墻隔開,上面是木頭框架頂子,鋪的木板,上面還有一層磚。
棚圈看著很精致,面積也不小,附近有不少人圍觀,不知道是好奇棚圈,還是期待著入住。
“對了,那找你麻煩的工程隊,你怎么解決了?”李龍想起來一件事情,問道。
“嘿嘿,我找了本地的牧民跑過去,用他們給的辦法去搗亂,結果那些民族人喝酒了發揮了一下,把那個工程隊堆的木頭材料給燒掉了。”
“啊?”李龍有些意外,事情搞這么大嗎?“沒傷著人吧?”
“沒有沒有,火燒起來之后民族人酒就嚇醒了,連夜就進山,到現在都沒找到人。那個工程隊只能自認倒楣,那可是幾千塊錢的木頭啊,損失太大,老板只能自掏腰包補上,雖然工程繼續了,但元氣傷了。”
孟海滿臉的幸災樂禍,李龍也沒覺得什么。
你做得了初一,就得想想十五人家怎么辦。
李龍不是圣人,不去評價這件事情的對錯。他看得出來,孟海現在很享受當包工頭的感覺,再想想八月份就結束了目前的這個工程,看來得給他再找找看有沒有其他工程了。
“對了,你們都在這里,那家里的麥子怎么搞?”李龍問道。
“嗨,那點兒麥子,都不用我們動手,隊里人就搞完了。”孟海說道,“家里有收割機,老婆也不是不能干活。我家有拖拉機,拉麥子方便得很。
隊里有拖拉機的不多,用咱們的拖拉機,那不得幫著咱們干活嘛——我又不要拖拉機的錢。其他人家里大差不差的也都這樣,互相幫助嘛,最多掏點錢。”
清水河村的土地面積不多,所以麥子量少,還能忙得過來。
李龍這也就放心了。
孟海他們很忙,李龍跟著看了一會兒,摻和進去吃了一頓工地餐。
工地餐很簡單,中午就是米飯菜——主要是拉條子做起來麻煩,米飯菜或者饅頭菜簡單一些。
兩個菜,包包菜和洋芋絲,都是炒的,和后世普遍被拾棉花的人詬病的菜一樣。
不說清湯寡水吧,反正油水不多。
李龍倒沒嫌棄,吃過之后私下里給孟海說,工地餐要加點肉,哪怕肥肉片子也行,至少讓干活的人肚子里有油水,不然干活沒勁啊。
孟海答應了。
李龍回去后到了供銷社,和李向前聊了一會兒。
前幾天發洪水逮的魚,他給李向前送了兩條,一條鯉魚一條草魚,李向前還挺高興——一條都是五六公斤的,魚不小啊。
所以這趟空手過來,他很自然。
李向前原本在院子里擦自己的那臺伏爾加,他那臺是豪華款的,看著比較漂亮。
看李龍過來,李向前就收了尾,把毛巾放車里,進辦公室和李龍聊。
“九月初扎大掃把的活肯定就下來了,今年我估計任務會比去年只多不少,你要做好準備。”李向前坐下來后對李龍說道,“你的能力我相信,我還是那句話,質量還是要保證。對了,今年的價格可能會比去年高一點兒,沒辦法,現在物價都在漲。”
是的,現在物價已經開始漲了,后面幾年要提經濟的軟著陸,就是因為這幾年物價漲的比較快。
通貨膨脹吧。
李龍答應下來,這活是必須要干的。而且他還想著哪怕哪天供銷社不搞這個了,他還打算自己成立個合作社把大掃把的活接下來呢。
畢竟現在和上一世不一樣,大掃把已經打開了口里一些省份的銷路,市場拓展了,如果公家不搞這個了,那私人占領市場空額是很正常的。
然后他就問起了工程的事情。
“眼下都快到秋天了,能有啥工程?”李向前搖了搖頭,“我幫你打聽打聽。就算有也只能是臨時性的小工程。”
“不怕工程小,只要能鍛煉隊伍就行。”李龍說道。
孟海他們現在才勉強脫離草臺班子,只要有工程做就行,哪還有得挑?
李龍剛安生沒兩天,哈里木他們就從山里下來了。
他們今年提前下來打草,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納森和薩斯肯,以及葉爾江、加納上學的事情辦好。
玉山江也跟著下來了,他家里的牛羊都托付給了塔利哈爾家。
哈里木他們從李龍這里把存著的小四輪開走后,去牧業隊的留守點把母親和孩子接上后,就去了二小邊上的院子。
按哈里木的說法,納森和薩斯肯對這個院子滿意極了——雖然院子沒牧業隊的那個大,但里面的設施很全,有自來水,而且干凈整潔。
還要在縣里上學,兩個孩子自然樂意了!
對了,上學的手續,顧曉霞已經給辦好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